第六百六十四節 不同統治方式的結果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開戰一個月之後,中國並沒有進行總動員,陸軍常備軍開往印度、美洲戰場,但在西北和西部地區進行了局部動員,黑海地區、哈薩克等邊疆地區進行了動員,將一百萬後備軍征召起來,防備邊疆安全。這足夠了,因為除非女沙皇或者康斯坦丁被英法拉攏,突然向中國西部地區進攻,否則中國西部不可能發生戰爭。而女沙皇一方麵跟康斯坦丁互相牽製,另一方麵,俄國內戰之後,俄國跟中國的關係更加緊密,烏拉爾王國為俄國內戰付出的30萬條性命不是白付出的。
可以想象,這場戰爭進入中國本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陸戰,大概率隻會發生在印度和北美。
在印度,非洲公司統治下的公司印度進行了總動員,此時公司印度包括印度河流域和東孟加拉地區,人口高達1億5千萬,英屬印度人口雖然更多,高達1億8千萬。可是這些年英屬印度人口幾乎沒什麽增長,而公司印度的人口卻在這三十年中增加了一半,增長勢頭跟中國差不多。
這主要歸因於兩國不同的統治方式,英國是殘酷的榨取製,盡管也推行了一係列的行政改革,後世被印度某些公知感恩戴德,但主要是榨取為主。中國雖然也從印度取得利益,但統治方式不一樣,中國在這裏推行的是更徹底的政治改革,可以說公司建立的大一統製度,從上到下一個行政機構,采用科舉製選拔官員。英國則保留了大量的土邦王公,盡量不改變當地的傳統政治結構,利用傳統統治階層幫他們掠奪財富。
兩國不同的統治方式,不能說誰更高明一些,隻是統治理念不一樣。如果從經濟角度來說,英國甚至高明的多,因為這些年,英國盡管從英屬印度榨取的財富更多,可英屬印度總體的政治秩序反而比公司印度更好。公司印度在推行行政改革過程中,遭遇的叛亂更多。經濟上甚至有好幾年是賠錢的,不但從印度收取的稅收無法支持行政費用,甚至貼補了數百萬英鎊的軍費。
可從整體效率上來看,公司印度顯然更高。取得的利益較少,不是公司印度產出比不上英屬印度,英屬印度在英國各種政策下,工業遭受巨大打擊,傳統的棉紡織手工業破產,現代棉紡織業則在英國和中國產品衝擊下,在英國紡織品高稅收政策下始終沒有發展起來。而公司印度,則相對有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盡管也受到中國和英國紡織品衝擊,織布在這裏沒有市場,可紡紗還有不菲的利潤,因此棉紗這種初級加工業規模可觀。
英屬印度跟公司印度同樣以農業經濟為主,英屬印度農業經濟化程度更高,棉花、黃麻、靛藍、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麵積比例極高,導致英屬印度這種近半土地都是耕地的地區,竟然需要進口大量糧食。公司印度的農業經濟化水平較低,政府推行小農經濟,雖然農業附加值很低,人均也不高,可糧食不但能夠自給自足還大量出口。同時讓公司印度有一定的工業水平。
不同的統治方式,最終是需要碰撞一下來檢驗的,而這一次中國完全占優。
首先非洲公司從中國移植的郡縣製,徹底摧毀了印度傳統的封建製,在一開始會遭到封建主的強烈對抗,但一旦軍銜製和科舉製建立起來,形成了由中上階層通過考試建立起來的官僚集團後,統治基礎就會異乎尋常的牢固。傳統封建主,要麽轉型成科舉出身的官僚,要麽就放棄特權轉型成為中國式的鄉村地主階層,要麽就是在反抗中被消滅。
而英屬印度,秩序平穩,壓榨凶狠,通過一層一層的封建秩序統治,雖然很穩定,但並非沒有矛盾,並非沒有不滿,隻是不滿被一層層的統治者壓製住了。
可以說公司統治下的印度,一次性改革成本高,但一勞永逸。英屬印度,統治成本低,但矛盾重重。
經濟上,公司統治下的印度,沒有發展處規模龐大的種植園經濟,形成了地主、佃農和自耕農組成的鄉村形態,大地主的土地麵積也不算大。政府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對從農民身上榨取財富不感興趣,還有大量限製地租的政策。由於土地本身的經濟效益不高,也沒有吸引商業資本湧入,缺乏建立大農場的條件。所以總產出,是比不上經濟化的英屬印度的,可人均比較平均。
英國將地租包給商人,低成本的拿走稅收,過去將這些利益轉化為東印度公司的利潤,給股東分紅。東印度公司解散之後,印度的稅收也沒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是作為英國政府養兵的支出,英國用英屬印度的財政在印度組建了一百多萬常備軍和一支艦隊,常備軍還好說,充其量幫英國人開拓一下殖民地,艦隊在平時還可能提供一下護航服務,戰時,絕不會留下保護印度海洋,而是第一時間調往歐洲保護英國本土去了。
而中國收取的說服本就不高,地方官還熱衷於修建水利設施,將鼓勵農桑看作是最大的政績,因此大量稅收都留了下來。公司從印度攫取的利潤,主要是貿易利潤,以及跟商業有關的稅收,盡管也是從印度拿走了稅收,可土地收成較多的分給了農民,土地稅基本上用於改善農業設施。
經濟上管理方式的不同結果是,公司印度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水利工程,政府修建和管理大型幹渠,而鄉村地主組織修建和管理支渠,建立了覆蓋整個公司印度的水利設施,由於印度的水資源相對豐富,結果開墾出來的耕地基本上都能保證灌溉。
如果說英屬印度沒有水利工程,那對英國人不公平。英國同樣也建立了大量水利工程,不同的是,大型幹渠有的是政府建立的,更多的是采用商業公司形勢建立的,這些商業公司建立的水利工程是要盈利的,因此這不是福利工程,開閘放水是要收錢的。這導致英屬印度的水利工程大多被一些經營良好,資本雄厚的商業化種植園使用,這些種植園也是采用商業公司運作,也是要盈利的。而窮苦老百姓和自耕農,往往隻能靠天吃飯。這讓自耕農和小地主不時破產,土地兼並嚴重。
由於建設水利工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盈利,因此英屬印度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修建在那些開挖成本低,灌溉容易的地區,規模也不小,可是覆蓋率低。而公司印度繼承中國的農業文化,並沒有將水利設施看作是一種經營手段,有些渠道開挖成本高,經濟效益低,甚至是賠錢,每年需要稅收來補貼。
總的來說,非洲公司對印度農村的管理,相對經濟效益低,但產出分配更平均。
所有不同的政治、經濟政策,最後造成的結果差異非常大。
行政上度過初期改革的陣痛後,公司投入行政的管理成本反而大幅度下降,皇權不下鄉本就是一種低成本統治方式;農業上的抑製兼並、限製地租等等,讓最廣大的農民過著窮苦但平均的生活。
最後的結果就是,公司印度統治區的人口增長率遠高於英屬印度。經濟條件好的時候,雙方的生育和死亡率其實差不多,但一旦經濟危機或者糧食歉收,公司印度的政府會實施救災、賑濟等傳統政策。而英屬印度,由於經濟作物比例太高,很容易發生饑荒,饑荒發生之後,英屬印度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饑荒的辦法,政府也缺乏救災、賑災的動機。愛爾蘭發生饑荒的時候,英國女王尚且不救濟,更何況印度人呢。
所以一次一次的饑荒,動輒奪走上千萬人的性命,這種情況下,英屬印度的人口始終增長不起來。
不同的管理方式,不但讓公司印度跟英屬印度的人口增長形勢不同,也讓公司印度跟英屬印度調動統治區資源的能力千差萬別。平時確實是英屬印度榨取的資源更多一些,可是到了戰時,英屬印度卻很難高效動員統治區的人力物力,一方麵是他們平時的榨取幾乎就是極限,增長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麵,主要還是組織形式上的。
英屬印度,為了節約成本,采用商業化管理方式,追求財務平衡,盡可能的減少支出,增加利潤,而且很重視短期財務水平。所以在逐步建立統治的過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勢力。四五百個土邦王公,占據著百分之四十的土地。英屬印度政府不幹涉土邦王公的統治,王公接受英屬印度的保護,一方麵讓英屬印度的軍隊駐紮在他們國土上,還負擔這些軍隊的軍費開支,另一方麵,還要向英屬印度繳納其他稅收。
英屬印度政府通過這種方式,讓印度農民和土邦王公養活了一百多萬英印陸軍,這一百多萬軍隊,性質上都是雇傭兵。
而公司印度,由於建立的是一個大一統的行政機構,逐步統一過程中,土邦王公要麽選擇放棄封建權力,退化成土地所有者,要麽選擇抵抗,被消滅。這個大一統的機構,平時養活的士兵並不多,因為不像英屬印度那樣,一方麵需要養活軍隊鎮壓叛亂,一方麵還要為女王開疆拓土,主要是去非洲打仗,還有一個考慮則是防備中國軍隊的威脅。
非洲公司則沒有這個顧慮,不太擔心英屬印度的進攻,一方麵是強大祖國的保護,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印度從中國複製過來了一套兵役製度,平時不需要太多的常備軍,但戰時,可以很快的動員大量後備役軍隊。
這個後備役的規模有多大,開戰之後,公司印度下達總動員令後一個月,五百萬印度士兵立刻被武裝了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