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入朝
字數:6294 加入書籤
城外官道上, 完整的帝王儀駕層層鋪開, 康熙坐在高高的禦攆上, 看著緩緩走到他腳下的幾人,心中各種情緒繁雜, 最終還是興奮與激動占了上籌。
他終於, 終於為大清的版圖上添了一塊兒地方。
未來,他還要為大清的版圖添上更多地方。
伴隨著康熙的雄心壯誌, 鼓樂之聲響起, 霎時間,更添一分肅穆。
曾經的琉球叛逆、自立的琉球王子, 此時的琉球順候尚輝,正忐忑不安地一步一步走向那位威儀天成的聖天子。
琉球國內,其實深受大清影響, 甚至五十年前,當時的琉球王還遣使請求大清上一任皇帝冊封,以此成為大清的藩屬國。
但大清與琉球實在隔得太遠,中間那道大海仿若天塹, 且大清本身更喜內陸,對於在大海上揚帆甚是缺乏興趣。
而琉球,卻是緊鄰著倭國,這個海上力量強大、一群倭匪就能擾得他們民不聊生的國家。當年琉球國請求冊封, 也是想要得到大清國庇護的意思,但這份庇護卻僅僅隻是限於國文繳書之上。
因此,琉球不得不與倭國虛與委蛇, 其中辛酸倒不必再說。
在回憶中,尚輝終是走到了特定的位置,他隨著漢朝禮儀官員的指引,緩緩跪下,以頭觸地,口中道:“琉球國屬順候尚氏輝,代琉球尚質王,覲見聖天子,恭問陛下聖安。”
話音剛落,便聽有一尖細聲音道:“陛下有詔:尚質王乃世祖親封,汝代尚質王朝覲,其賜如意,許讚拜不名。”
尚輝聞言,連忙感激涕零地道:“聖天子恩德,琉球上下銘感五內,臣今代尚質王上書:琉球自古以來,皆為諸夏之藩屬,今蒙聖天子恩德沐浴,以後願永為清臣,琉球與大清,合二為一,為大清之羽翼,共尊聖天子!”
康熙、所有隨侍皇子與大臣,聽到尚輝口中緩緩吐出他們日思夜想的話,四肢百骸都湧出一股暖流,心中激蕩不已,淒厲呼嚎的冷風再也不能令他們感受到半分冷意。
……
在城外舉行了盛大的受朝儀式,康熙他們才移步回到宮內,但今日的一幕幕,卻已經在百姓心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上國的感覺讓他們心中充滿了自豪感,並對大清更加擁護起來。
這也是,康熙非要在城外接見琉球使者並允許百姓登上城牆觀看的用意。
即使這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
待得一切落幕,康熙才單獨召見了胤禔、胤礿二人。
“你們兩個辛苦了,這次做得不錯!”康熙看著這兩個兒子,心中滿意不已。
“為皇阿瑪效力,是兒臣的本分。”胤禔和胤礿單膝跪地,心裏的激蕩卻還沒消卻。
“好好好!”康熙暢快大笑,隨後道,“朕先放你們一月假,在家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情延後再說!”
“是,多謝皇阿瑪體恤。”胤禔和胤礿再次謝恩。
隨後,康熙又細細問了他們這一路的細節,才放他們離去。
出了禦書房,胤禔道:“四弟,本王還要去一趟翊坤宮,就不與你同行了。”
“大哥慢走。”胤礿拱手,看著越來越遠的胤禔背影暗暗撇嘴,說的好像他不去長春宮似的,長春宮和翊坤宮明明前後挨著,這人越來越不屑於做表麵功夫了。
不過他剛好還有事,大哥自己走了也算成全他。
想罷胤礿又轉身回了禦書房。
康熙有些詫異:“怎生又回來了?”
“兒子還有些事忘了稟報皇阿瑪。”胤礿答道,接著又將他在倭國那幾個月的所見所查所得一一道來。
康熙在其敘述中不時神情震動。
“你說倭國多銀,此事可已經確認無誤?”康熙再次確認道。
“回皇阿瑪,兒臣確認無誤。”胤礿答道,“兒臣還派人親自去兌換一番,確實倭國以金換銀要多上許多。”
“聽說他們有一座山,曰石見,其全由銀子堆成,百姓去山裏轉一圈就能撿到許多銀子。”
康熙搖搖頭失笑:“這一聽就是民間傳言。”
“皇阿瑪聖明,若一整座山真是由銀子堆成,也就不會有倭寇到處流竄了。”胤礿小小的拍了一記馬屁。
“不過這山裏有銀礦應該是不錯的,不然也不會有這等傳言出來。”康熙沉思道。
胤礿應和:“兒臣也覺得應是如此。”
康熙想了一會兒,便道:“這件事等琉球的事情確定下來,再行商議。”
“說說那個什麽淺野的事。”
“是。”胤礿開口道,“淺野鬆生乃是淺野長矩藩主的獨子,前歲,淺野長矩與幕府司儀吉良起衝突,結果淺野長矩藩主被勒令切腹自殺和沒收封地,其家奴率人殺了吉良為其報仇,但最終被全部處死,淺野鬆生也遭到暗中刺殺不得不四處躲避,兒子也是機緣巧合才救下他。”
接著胤礿又細細為康熙解釋了倭國目前的政體:“倭國目前有天皇,但卻並不執掌政權,具體政權是由德川家族掌控,德川家世襲征夷大將軍之職,在江戶設幕府,是為朝廷。幕府控製著全國約四分之一的土地,其餘的地方卻是分封給各位大名、也就是藩主,藩主實際擁有各封地統治權,可以直接統治人民、征收稅款、任免官員。”
所以,淺野與吉良之事,放在華夏,就相當於擁有封地的親王與禮部的一個侍郎打了一架,結果親王被處死、還沒收封地,這擱誰都不可能服氣啊。
但,誰讓這個親王跟皇帝不是一個姓呢?康熙聽到這裏,其實還算明白背後的原因,但對於倭國皇帝不能掌權,反倒被個將軍把持政權的局麵感到很不舒服。
看來,這軍權,還是要好好控製才行。
“其實這幾年,幕府和各位藩主的矛盾正在逐步上升,因為那些藩主能自行收稅,但又對上繳幕府推三阻四,隻靠幕府自己那些稅收已經無法維持。目前,他們國內的起義也頗為頻繁。”胤礿最後收尾道,這卻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康熙眼光一閃:“你倒是所圖甚大。”
“惟願皇阿瑪成為超越秦皇漢武的聖天子。”胤礿伏地叩首道。
康熙眼中晦暗不明:“朕知道了,此事朕會派人接手。”
“是,兒臣遵命。”胤礿領命道。
“好了,快去瞧瞧你額娘吧。”康熙轉瞬間又收起剛才的神色,打趣道,“這兩年,你額娘可沒少埋怨朕。”
“額娘也是擔心兒子的緣故。”胤礿靦腆的笑道,“兒子知道,皇阿瑪擔憂兒子的心也不會少。”
這一句話像是觸動了康熙的某根心弦,歎道:“是啊,自古以來,都說兒行千裏母擔憂,殊不知,父親的擔憂又哪裏比母親少了,隻不過身為一家之主,不能輕易言說罷了。”
“令皇阿瑪憂心,是兒子不孝。”胤礿趕忙認錯。
康熙莞爾:“行了,在這兒與朕打什麽哈哈,還不快滾。”
“嗻,兒子這就滾。”胤礿搞怪的行了一禮,匆匆溜了。
康熙不由失笑:“這小子,出去一趟,倒是活波不少。”
說罷搖搖頭,開始處理政事。
胤礿終於大踏步的往長春宮而去,而雲荍,也早已等的望眼欲穿。
“四阿哥到!”胤礿回來,小太監的唱諾聲都比以往多了喜氣和中氣,幾乎傳遍整個長春宮。
雲荍已經等的不耐煩,聽到聲音,不顧勸阻就往門外走去,在門邊正好碰到大步行來的胤礿。
胤礿看著門邊那個熟悉的慈愛身影,一撩袍子,就跪下了:“額娘吉祥,不孝子胤礿,回來了。”
雲荍眼眶早已泛紅,連忙伸手將胤礿拉起來,看著眼前又黑又瘦的人,幾乎不敢認。
“怎麽瘦成這樣?”雲荍心疼的道,轉身吩咐,“快,將準備的吃食都端上來。”
胤礿裂開嘴笑了,還是親額娘好:“額娘真好,兒子都餓了一天呢。”
因為今日儀式眾達,所以他從早起就沒有吃東西,隻生吞了幾塊點心,撐到這會兒,早已饑腸轆轆了。
雲荍聽了他的話,更是心疼:“先給阿哥端杯奶暖胃。”
胤礿將滾燙的鮮奶灌下去,渾身頓時舒暢不已,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懶懶的靠在榻上,嘴上卻道:“請額娘恕兒子無禮之罪。”
雲荍恨恨地戳他一指頭:“出去一趟,倒知道跟我客氣了。”
“嘿嘿。”胤礿笑的見牙不見眼。
雲荍不忍直視:“快別笑了,大白牙配上大黑臉,你當好看啊?”
“額娘,你嫌棄我?”胤礿一臉不敢置信。
雲荍忍不住樂了:“一把年紀了,還學弘昊賣萌,真真是東施效顰。不對,弘昊現在都不這樣了。”
說起兒子,胤礿收起了不正形,歎氣道:“兩年多沒見他,也不知道現在長成什麽樣子了。”
“放心,額娘前兒才見過,你福晉照顧很好。”雲荍安慰道。
“這兩年,苦了她了。”胤礿心中對完顏氏也是充滿歉意,他一走兩年,留她一個人支撐偌大的璿郡王府,雖然有額娘看顧著,估計也受了不少委屈。
“完顏氏是個好的。”雲荍肯定道,“對了,你走後,二格格辦了抓周,之後完顏氏便進宮說,想要給葉祿氏請封側福晉,額娘跟你皇阿瑪說了之後,已經晉了葉祿氏為側福晉了。”
胤礿片刻便明白這裏頭的彎彎繞繞,點頭道:“也好。”
“還有……”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住,雲荍又接著將宮裏這兩年發生的事情都絮絮叨叨的說了一遍。
聽到胤禛府上的慘案以及雲荍對凶手的猜測後,胤礿也十分震驚:“怎麽可能!”
但雲荍所說的種種疑點,和他對皇阿瑪的了解,卻不得不承認,雲荍的猜測是有道理的。
“本來我也隻是猜測,但是,初杏她們卻查到,最近有一些人正在專門朝烏雅家的人下手。”雲荍道,“雖然德妃倒了以後,對烏雅家落井下石的人很多,但畢竟十七還在那裏,也沒有人敢真下死手。”
“但烏雅家最近,卻已經接二連三折了好幾個小輩了。”
“這……”胤礿頗有些失聲,五弟行事,也太狠了些,這是想烏雅家斷子絕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