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願往
字數:7873 加入書籤
在長春宮用完膳後, 雲荍便攆了他出宮, 畢竟在宮外, 還有一大家子在等著他。
胤礿回府後的默默溫情自不必提,整個朝廷卻是自這天以後又忙了起來。
畢竟琉球內附這等大事, 不是一個受朝儀式就能完了的, 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需要解決,那個儀式不過是給外人看的臉麵罷了。
首當其衝的, 便是對琉球國內歸附貴族的封賞。
原琉球國王, 世祖所封尚質王,康熙並沒有改其封號, 而是將其提為鐵帽子王,允世襲不降。
當然,這一條隻是看著好看, 琉球國王的後代早已在兩次叛亂中死傷殆盡,而以他現在撐不過半年的身子,估摸著也留不下遺腹子了。
至於那位順候尚輝,要不是因為琉球國王身體實在破敗、忍受不了跋山涉水的路途, 朝覲之事又必須有個琉球王室血脈的人做代表,琉球國王才不會答應胤礿的建議,赦免了他的罪責,還封他為順候。
不得不說, 琉球王室是真的慘啊,本來他們就子嗣不豐,這次嫡係血脈還死傷殆盡, 算起來,尚輝竟是五服內與琉球國王血緣最近的親族了。
這其中當然是有緣故的,其實倭國早已對他們身邊的這一大片群島垂涎不已,奈何琉球一直表麵功夫做的不錯,還與大清時不時往來。
他們雖然不要臉,但也不能將不要臉大喇喇的擺在明麵上不是,所以他們就開始玩陰的,倭寇作亂是一方麵,對其王室下手是另一方麵。
種種原因,造成琉球王室今日之局麵,也就不奇怪了。
然後是這次朝覲的主角順候尚輝,康熙對他曾經起兵造反的行為很是膈應,於是隻是承認了琉球國王封他的順候爵位,又賜了一座侯爵府也就罷了。
好在尚輝還算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感激涕零的接了賞賜,除了康熙偶有傳召外,就窩在府內不出了,讓康熙心中還算滿意。
至於其他原來大大小小的貴族,康熙也就懶得管了,讓內閣擬了一個條陳,略略看了一看也就批準了。
接下來,便是重頭戲了,駐守琉球的人選。
地雖然名義上已經歸你了,但如果你不派人去管的話,那早晚就不是你的了。
就像如今的新疆和西藏,雖然康熙這幾年已經很努力的在派官員,想要將兩地真正的掌控在手中,但曆史遺留問題太大,收效甚微,從還有什麽西藏王就能看出來。
所以,派人去琉球駐守和管理是必然的。
隻是,派誰去呢?
與當初發兵琉球平叛不同,那時候,幾乎就是躺著撿功勞的事,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搶著上。
但這次,卻是要遠赴海外,可能從此就一去不回了,這簡直比去西南和東北為官都可怕。
麵對康熙對於人選的詢問,大臣們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康熙雖然生氣,卻也無法,隻能先略過這一茬,先商議別的。
這天,還在休假中的胤礿正在教導幾個兒子習字,就聽見通報:十二阿哥胤俄來了。
胤礿有些奇怪,雖然胤俄跟胤祤關係好,但跟他卻是無甚交流的,畢竟年齡差距在那裏。
今天肚子一個人上門,是出了什麽事?
胤礿在書房見到了胤俄。
“見過四哥。”胤俄抱拳道。
“自家兄弟,不必多禮。”胤礿道,“坐吧。”
有小太監奉上茶。
“這是琉球那邊一種特產的茶葉,名為香片茶,與咱們的倒有許多不同,試試看。”胤礿介紹道。
胤俄聞言,也端起抿了一口:“是有些香氣。”
胤礿聞言莞爾,看來真是心中有事,不然身為從小受到各種教育的皇子,不會說出這般淺陋的評價之語。
胤礿放下茶盞,也不繞圈子:“十二弟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
胤俄沒料到胤礿這般直白,微微一愣,又躊躇起來。
胤礿也不催他,隻閑情逸致的品茶。
半響,胤俄咬了咬牙道:“今日過來,確實有一事想求四哥。”
“自家兄弟,這般客氣做什麽,有什麽事就說,就衝你跟十三的關係,四哥能幫你的就一定幫。”胤礿擺擺手道。
胤俄深吸一口氣,直接道出了目的:“我想去琉球。”
胤礿這回是真的被震驚了,他望著胤俄確認道:“你說什麽?”
胤俄話出口倒是放下心來,此時再聽詢問,頗為嚴肅的道:“四哥沒聽錯,弟弟想去琉球。”
“為什麽?”胤礿不明所以,要知道,去琉球駐守可並不是一個好差事,沒看朝上那些大臣都在互相推諉嗎?
胤礿估摸著,最後也就是哪個沒背景沒派係的倒黴鬼被派出去。
至於皇子?胤礿敢肯定,他皇阿瑪肯定沒起過這個念頭。
這算什麽?再給胤俄封個爵位,那就相當於分封了啊,其他人不炸了才怪。
胤俄苦笑:“不瞞四哥,弟弟出宮開府已經近五年,卻還是無所事事,現下……都快要福晉養著了。”
最後一句,說的艱難,畢竟被福晉養著,實在不是一件多有臉麵的事情。
胤礿恍然大悟,確實,皇阿瑪兒子眾多,有時實在是顧不過來,像胤俄胤禟他們,雖然頂著貝子銜,卻都沒有差事在身,整日無所事事,讓他們怎能不心中憋悶。
就連胤祤,若不是之前托了胤礿的福,也隻能跟他們一起罷了。
看著胤祤能有差事,胤禟和胤俄說不羨慕是假的,但誰叫他們沒有一個給力的哥哥,胤俄不用說了,胤禟他哥胤祺,若不是太後的麵子,怕是也不會有什麽差事。
這倒不是雲荍不幫著宜妃,實在是這事涉及前朝,以康熙的性子怎麽允許她們插嘴。
後妃吹枕邊風,給兒子求差事,那都是話本上的事罷了。
胤礿思索了一會兒,才道:“琉球之事,怕是希望不大,四哥也隻能跟皇阿瑪提提,不過給你另謀個差事,應當還是不難的。”
胤俄大喜過望,起身長揖道:“弟弟先謝過四哥了。”
胤礿扶起他,打趣道:“現在謝太早了,到時候若是沒辦成,別在心裏罵四哥就好。”
胤俄答道:“四哥肯為弟弟開這個口,就已經很好了,無論結果如何,弟弟都感謝四哥。”
胤礿心中滿意,這才是知趣的好弟弟。
找了一天,胤礿便跟康熙把這件事當笑話說了:“……皇阿瑪不知道,十弟那高大威猛的樣子,卻在兒子做出一副羞窘的樣子,說自己被福晉養著,真真是讓兒子覺得……”
胤礿斟酌了一下,用出了一個詞:“…辣眼睛。”
這是他有一次聽額娘說的,覺得有時候用來,竟是分外貼切。
康熙哈哈笑道:“這個詞用得好,朕竟也能略略體會到當時的妙處。”
胤礿陪著笑了一會兒,又道:“不過兒子也想到,弟弟們出宮開府的越來越多,卻都無甚差事,要養著一大家子人,隻憑俸祿,也確實有點艱難,被福晉養著,也不算假話。不瞞皇阿瑪,兒子當初,也叫福晉養過一段時候呢。”
“哦?朕記得你額娘可是給了你不少私房,這話叫你額娘聽到,還不知該如何傷心。”康熙打趣道。
胤礿一臉不自然:“說來羞愧,額娘當時給的私房,全叫兒子填進船隊去了,誰知有一次海上風浪大,船隊有去無回,兒子幾乎是一夜赤貧,還是靠著福晉才緩了過去。這件事,兒子至今沒敢跟額娘說呢。”
見胤礿大大方方的說起船隊之事,康熙心中滿意:“你額娘膽子小,還是別讓她知道的好,不然該嚇著了。這次你出去,她本來就擔心的不行,如果再知道這回事,估計更得後怕。”
胤礿點點頭,十分同意康熙的說法。
“不過那船隊之事,到底是商賈之事,你還是少沾染的好。”康熙話頭一轉,又皺眉批評道。
“皇阿瑪教訓的是。”胤礿先是恭敬應答,又道,“不過兒臣派出船隊,卻也不是為了賺幾兩銀子,皇阿瑪可記得番薯。”
提起這個,康熙就不自覺的高興:“當然記得,現在各地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試種,想來今年,百姓求個溫飽應該不難了。”
“這都是皇阿瑪的恩德。”胤礿拍馬道,“那番薯,便是兒臣的船隊在海外發現帶回來的,這次兒子回來,問了他們,發現這兩年,他們又從海外陸陸續續找了一些糧食種子帶回來,隻是兒子不在,他們也隻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在莊子裏試種一番,沒能稟報上來。”
“哦?當真?”康熙聞言不由神情震動。
“不敢欺瞞皇阿瑪。”胤礿從身上抽出一疊紙張,遞給康熙,上麵竟還有圖畫。
“這次找到的共有兩種作物比較好,名為馬鈴薯和番麥(玉米),這兩種作物,對田地的要求都不大,尤其馬鈴薯,與番薯相當。而其畝產量,卻要比番薯還多一些,能達到一千五百斤左右,更重要的是,兒子找大夫看過,這馬鈴薯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而番麥,對田地的品質要求雖然要高一些,卻也比小麥好,畝產量也有四五百斤,其味也甚是甘甜。”
康熙聽完簡直龍顏大悅,沒想到胤礿回來不到一個月,竟又給了他如此大的一個驚喜。
這兩種作物若真如胤礿所說,再推廣下去,他敢說,大清再也不會有一個餓死之民!
當然,這隻是康熙一廂情願的想法,畢竟,自古以來餓死的老百姓,大多數並不是真的沒有糧食,而是那些糧食都被權貴搜刮揮霍,他們才會餓死。
不過這並不妨礙康熙心中幻想成為超越秦皇漢武的聖帝的自己。
接著,康熙又細細問了許多細節,甚至連施什麽肥都問到了,好在胤礿有驚無險的都答上了。
最後,康熙感歎道:“你很好,確實是將百姓放在了心中。”
“兒臣當不起。”胤礿推拒如此盛讚,他確實覺得自己當不起。
“當不當得起,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朕說了算,而是由天下百姓說的算。”康熙道,“你的休假,就提前結束吧。按照之前番薯的經驗,將這馬鈴薯和番麥,也都擴大試種,再推廣。還有番薯的全國推廣之事,你也一並管上吧。”
馬鈴薯和番麥他倒是沒意見,隻是番薯:“這…番薯一直由五弟負責,兒子冒然接手怕是不好。”
“無妨。”康熙搖搖頭,不容胤礿拒絕。
胤禛最近做的事,雲荍都能查到,他又怎麽可能不知道,本來對胤禛的一些憐惜,因為他的行為,也消散殆盡,甚至還有一些說不清的失望。
“是,兒臣遵命。”胤礿隻能領旨。
胤礿提前結束休假,結果番薯一事,令許多人都大感驚訝。
胤禛更實在書房沉默良久,才叫人進去吩咐了些什麽。
胤禔看著,也閑不住了,跑到宮裏,跟康熙提出他關於琉球駐防的若幹看法,並提出,他覺得讓施琅的兒子施世驥去琉球駐守很合適。
胤禔走後,康熙不由得搖搖頭,這個兒子,勇猛有餘、謀略卻不足。
施家是背鄭降過來的,雖然康熙一直重用他們,但心裏卻還是提防的,把施家之人放到琉球去,豈不是親自養一個鄭家出來?
倒是胤俄,沒想到他竟有去琉球之心,到底答不答應呢?
看康熙心中所思,竟是頗有意動。
再過半月,康熙看朝上還沒有提出一個合適的鎮守琉球的人選,報上來的人不是沒有背景的寒門之子,就是沒有派係的孤臣,當然,也有一些野心勃勃的想要出去當個土皇帝的家夥毛遂自薦,康熙怎麽可能如他們的願。
這一日,康熙竟命出宮開府的眾位皇子皆列班上朝,並在朝上垂詢,他們覺得派何人卻琉球的好。
聞聽此言,胤礿不由詫異的瞥一眼胤俄,卻見胤俄也正疑惑的望著他。
四哥並沒有說皇阿瑪有答應讓他去琉球的意向啊?
此時見胤礿的神色,胤俄也明白過來,怕是四哥也沒猜到皇阿瑪的意圖。
胤俄一時不敢輕舉妄動,想先看看別人怎麽說,前頭哥哥們說完,並沒有什麽建樹,皇阿瑪也沒有發表什麽意見,他到底該怎麽辦?
“胤俄,你說呢。”
正想著,皇阿瑪就點到了他的名字,胤俄咬牙,幹脆豁出去了,反正他是聞名京城的呆霸王,怕什麽。
“兒臣願往琉球!”
鏗鏘有力的六個字一說完,朝堂上立時陷入一片寂靜。
眾人都一片呆滯的看著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這是什麽操作?
還有這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