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暗中下手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小烏氏正在房裏和三個女兒說話,一聽琥珀說林九娘還沒回來,並沒多想,隻是哼了一聲道:“野丫頭一個,好不容易出趟門,肯定上哪兒野去了。”
林五娘和林七娘在一旁連聲附合。
林四娘的表情卻有些不自然,隻坐在一旁發愣,沒有開口。
小烏氏看出了她的異樣,忙問道:“四娘,怎麽了?哪裏不舒服?”
林四娘勉強一笑道:“沒什麽。”
心裏卻暗暗想著,莫不是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林四娘身邊的大丫鬟海棠和馬房的小廝鳴鶴暗地裏有私情,半年前被林四娘發覺。
林家嚴禁丫鬟小廝之間私相授受,事情敗露,海棠和鳴鶴自然都是嚇得魂不附體,連連叩頭求林四娘放他們一條生路。
林四娘便起了歪心思,趁機將鳴鶴收為心腹,許諾隻要他倆對自己別無二心,將來不單會讓他倆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會提鳴鶴當管事,有個不錯的前程。
鳴鶴與海棠如蒙大赦,當即磕頭如搗蒜,連連稱是。
這次,林四娘一聽說林九娘要出去拜祭生母,便趕緊吩咐海棠讓鳴鶴在林九娘出行的馬車輪轂上動手腳,讓輪轂頂多撐個十幾裏地就壞掉。
輪轂在半路上一壞,自然就會耽擱行程,說不定林九娘會因此推遲回家的時間,甚至會夜不歸宿。
現在看來,這計應是成了。
林四娘心中暗暗竊喜。
雖然林九娘今年年紀尚小,可是徹夜不歸,對女子聲名是極大汙損,說不定,忠勇侯府會抓住這個把柄,向林家提出換人。
畢竟,忠勇侯世子也肯定不想娶個私生女回去當自己的正室夫人,若有的選擇,肯定是想要娶嫡女的,而自己,就是眼下林家最年長,也最受寵的嫡女。
退一步說,就算忠勇侯府顧忌著那十幾萬兩銀子,一時沒有提出要換人,但林九娘在侯爺、夫人還有世子心中的形象肯定會大打折扣,將來也肯定會找茬子把她換掉的。
而如果這樣的話,自己無論是從年齡,還是從身份上來看,都是最合適的替代人選。
林四娘正在想入非非,林五娘拽了拽她的衣角,她微微一震,抬頭才發現小烏氏正看著自己。
“娘,怎麽了?”
小烏氏狐疑的看了她一眼,說道:“剛才不是說了嗎,你們四表哥下個月要來伏州,我想問問你們的意思。”
林四娘聽懂了小烏氏的意思,嘴角不禁往下一拉,露出了一絲不屑的表情。
小烏氏所說的四表哥,就是小烏氏娘家烏家的四少爺,烏其瑜。
烏家是書香世家,雖然資產上隻能算是小富之家,但是族中子弟勤於讀書,有不少都考取了功名,因此烏家在當地頗有名望。
而烏其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今年十六歲,早兩年已經中了秀才,如今正在準備考舉人。
烏其瑜是小烏氏唯一的親哥哥,烏家三老爺的獨生子。
因著這層關係,小烏氏對於烏其瑜尤為看重,特別是近些年來,小烏氏漸漸接受了自己不能再生育的事實,便對唯一的親侄兒更是上心了。
烏家三老爺是庶子,在家中地位一般,將來若是分家分出去,也分不到多少資產,便存了讓烏其瑜娶林家女的心思。
畢竟林家家大業大,十幾年前林元娘出嫁時的嫁妝便已經足足有四萬兩之多,這幾年林家的生意越發紅火,烏三老爺便想著若是烏其瑜無論是娶林四娘,林五娘還是林七娘,嫁妝都肯定是少不了的,最起碼肯定不會少於四萬兩。
而小烏氏也看好烏其瑜的前途,認為他早晚能夠考中舉人,女兒跟了他,遲早會當上官太太。因此她也偷偷給烏三老爺透過氣,將來若是上門來提親時,需將聘禮的數目說得高點,反正無論烏家出多少聘禮,她都會如數讓女兒帶回烏家,反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烏三老爺一聽妹妹這麽承諾,更是喜上眉梢,心中又多了幾分底氣,成天到晚的和烏其瑜念叨讓他想好了到底是娶林四娘、林五娘還是林七娘。
小烏氏對這門親事很是上心,可林四娘卻不以為然。
幾年前,她見過烏其瑜一麵。
的確,烏其瑜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乃至文采,都算得上不錯,對她這個表妹也還算體貼。
可烏其瑜再好,也好不過白秀楊,哪怕他將來考中舉人,中了進士,也越不過白秀楊去。
此時林四娘的心裏滿是白秀楊,哪裏還看得上烏其瑜呢?
因此,林四娘不冷不熱的說道:“哦,娘想問我們什麽意思呢?”
小烏氏一見林四娘的表情,便知道她心裏老大不樂意,便又轉向林五娘,問道:“五娘,那你是怎麽想的?”
林五娘有些怯生生道:“也不知道四表哥意下如何呢。”
小烏氏打量了一下林五娘,不由得又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林家的九個女兒當中,長得最漂亮的是二房庶出的林六娘。
其次是早已經出嫁的大房嫡長女林元娘。
再往下,就是小烏氏最討厭的林九娘。
而小烏氏所生的三個女兒,林四娘容貌尚可,林五娘相貌平平,隻有林七娘稍好一些,算得上清秀。
可烏其瑜卻是少年英俊,倜儻風流。
萬一烏其瑜看不上自己的這三個女兒可怎麽辦呢?
小烏氏煩躁揉了揉手中的帕子。
真是事事都不順心!
在小烏氏的規劃中,三個女兒應該一個嫁進忠勇侯府當世子夫人,一個嫁給烏其瑜當官太太,還剩最後一個就嫁個伏州本地的中產之家留在自己身邊,自己將來年紀大了也好有個照應。
可是現如今和忠勇侯府訂了婚約的是林九娘,雖說林四娘和自己信誓旦旦,說是一定會想辦法讓忠勇侯府改變主意,但小烏氏心裏卻始終沒什麽底。
畢竟林九娘背後有林之瀾撐腰,林四娘再聰明,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女兒家,她能想出什麽招呢?
忠勇侯府的事還可以慢慢圖謀,畢竟世子白秀楊今年才十四歲,可烏其瑜已經十六歲了,已經拖不起了,得趕緊把事兒定下來。
小烏氏正想著,有丫鬟進來稟報:“大太太,二太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