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花田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A+A-


    最終得了趙傳去向,可謂九死一生。

    當時朱懷古冷汗夾背,都有被趙傳父母一頓好打且被掃帚猛趕的心理準備,未曾想最後峰回路轉,二老對她是池千望身邊侍從的這個身份有所忌憚,不但沒動成手,還告知了她想要的答案。

    官不與王爭,民不與官鬥,大概也是無奈至極。

    京郊外有一處花田,每年到了春天,都是百花齊放,那情景足以與皇宮的後花園相媲美。

    趙傳就是一大早來到這個地方。

    遠遠地,朱懷古便看到趙傳站在花田的最高處,逆陽站著,瘦瘦弱弱的身軀在陽光下顯得十分修長昂然,他整張臉隱在陽光之下的暗影中,難以窺得他一絲神情。

    這會兒已近午時,待走得近了,神情什麽的她尚未看清,隻窺得他一臉的汗與蒼白。

    朱懷古上前,站在他身側,與他同站在最高處逆陽暴曬,沒什麽話說,也是不知從何說起,她同他一般,沉默著,半晌未吭一聲。

    許久,像是終於發現身側多了一個人,趙傳慢慢轉過臉,幹涸的嘴唇微動:

    朱侍從,你怎麽來了?”

    朱懷古答非所問:“七月的金烏或許曬不死人,但一旦脫水暈倒於此地,要是沒人及時發現救治,也難保不會一命嗚呼。”

    她側過臉,認真地與他四目相對:

    趙傳,你是不想活了麽?”

    倘若可以,他是真的不想活了。

    但不可以。

    趙傳搖頭:“不是……”

    聽趙大叔趙大嬸說,昨日裏你們到過大理寺,被我家少爺問過話了?”朱懷古問他,問完見他轉回臉去不再看她,也沒想答上一二的意思,她隻好再問:“那你們的供詞,是不是與在順天府衙被洪大人問話時所答一樣?”

    趙傳父母的意思是俱都一樣,但趙傳呢?

    趙傳似是終於感受到了身上無一處不是在暴曬,他慢慢走下至高點,到高處下的花架裏坐下。

    等到朱懷古也跟著走下,在他身旁坐下,他方道:

    一樣。”

    朱懷古道:“那能請你口述一遍麽?”

    趙傳看她:“朱侍從是不是懷疑我什麽?”

    他腦子轉得還挺快,她這麽一句話,便讓他察覺她有在懷疑他。

    朱懷古也坦然:“案子未破之前,誰都有可能是凶手。”

    趙傳突然激動地站了起來:“凶手不就是陳橋方麽!”

    他居高臨下地盯著她,她也任他這樣凶狠地盯著,像是一頭餓極的頭狼終於發現眼前的草不是草,而是一頓美味的肉食一般。

    朱懷古沒有起身,也不仰頭與他相視,她隨手拔弄著花架下雜生的小草:

    趙傳,你覺得陳橋方就是凶手,隻因為是宋胡親口指認的麽?”

    趙傳覺得她這話有別的意思,他有點兒不懂:

    你這話什麽意思?”

    朱懷古向他招手:“你坐下,花架底下挺陰涼的,你人高,一站起身,就有一半身子在曬著。”

    經她一提前,趙傳也才驚覺自已腳下竟是有些虛浮,身體晃了一晃竟險些栽下跟頭,他扶著頭慢慢重新坐下:

    宋伯父親眼所見,是陳橋方殺了阿嬌,這絕對沒有錯!陳橋方就是人麵獸心的凶手!”

    凶手二字,他幾近咬著牙根從牙縫裏擠出來,可見他真是恨極了陳橋方,隻因宋胡親口指認陳橋方就是凶手。

    朱懷古歎氣:“可這還不夠。”

    宋胡是宋懷嬌的父親,陳橋方卻是毅親王力保的毅親王府護衛,即便真是親眼所見,陳橋方真是殺人凶手,宋胡做為死者父親,有了血脈這一層,其供詞就顯得力量不足,難排私憤之嫌。

    可為旁證,卻不能成為主證。

    趙傳一聽,險些又要激動地跳起來,幸在朱懷古及時按住他:

    聽趙大嬸說,你一早沒用早膳便出了城,到這郊外花田又在金烏下站了許久,頭暈吧?你要再不控製信自已的情緒,準得倒在這花田地裏!我可先說明,我這小身板的,可背不動你。”

    本是一腔憤慨激動,被她這麽輕描淡寫地擺在明麵上說出來,趙傳即時反而有種為了她也不能暈倒的啼笑皆非:

    我、我不會暈倒的!”

    再瞧她這身子板,個頭比他矮,肉比他還少,背人這種力氣活,還真是指望不上她!

    說得差不多,他也果真口述了一遍她早就看過的關於他的供詞,朱懷古很快進入她此行的正題:

    趙傳,你說你在案發前從未到過河邊老槐樹下,是不是?”

    這問題她早問過,他也早答過,趙傳疑惑地點了點頭:

    是……”

    複又直言:“朱侍從,我知道你是真心在為阿嬌的案子奔走,你有什麽話要問,盡管直言便是。”

    那好。”朱懷古也覺得拐彎抹角地實在太費時間,“案發前,你說你未曾到過河邊,但卻有人見過你在案發前去往小河的方向,你怎麽說?”

    趙傳愣住,繼而搖頭,大聲辨解:

    沒有!我真沒去過!朱侍從,你信我,我真沒去過!是誰見到我去過的?我可與那人對峙!”

    是案發前在河邊同宋懷嬌一同洗衣的一位大姐,當日除宋懷嬌外,還有六人在朝食後到河邊洗衣,那位大姐是最後一個離開河邊歸家的,當時宋懷嬌還好好地在河邊洗衣,這點大姐很是確定。”朱懷古頓了頓,“洗衣後歸家,大姐因持念家中小兒,故走得快些,險險與你相撞,大姐說當時你還抬眼瞧她一下,她也看你一下認出是你。對此,你有何說法?”

    趙傳比先前更懵了,她口中的那位大姐他認得,是同住在漂兒胡同的一位大姐,那位大姐年紀僅比他與宋懷嬌大上幾歲,是個在漂兒胡同風評甚佳且很是實誠的婦道人家。

    她說她見過他,且險些撞到他,應當是實話。

    可問題是,他在案發前根本就沒去過河邊,何來與她相撞?

    朱懷古在一旁瞧著他,見他神色確實非是說謊,他確未曾在案發前到過河邊,到河邊也是在案發後聞宋懷嬌被殺死訊才到的河邊。

    然那位大姐又言之鑿鑿。

    這其中到底是誰說了謊?或者其中還有什麽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