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模式與趨勢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A+A-




    17年12月18日上午,我在58同城上收到一份邀請,一家遊戲動漫類的公司,要我到崗頂那邊有一個麵試。

    我沒投過相關的簡曆,不過,我覺得或許是緣分,於是下午我專程過去了一趟。

    我這個人有一個習慣,但凡麵試的時候,我會提前至少半個小時過去,在那家公司周邊尋找相似度最高的實體店,現場做簡單的市場調研。

    和遊戲動漫行業最密切相關的實體是什麽?

    網吧。

    我自讀初中二年級開始就沒進過網吧,十幾年過去了,倒沒想過自己還有再進去的一天。

    網吧在一棟辦公樓的四樓,我坐電梯剛一上去就感覺到,時代真的不同了。

    網吧門口設了門禁,要刷身份證才能進,進去以後,我會聞到一股咖啡的香味——是的,現在的網吧大抵改名叫網咖了。

    一個字的差別,代表的是一個行業經營模式的大轉型。

    十幾年前,那時候的網吧做的是什麽產品?

    那時候的網吧,產品就是“出租電腦”,就是一個店裏購進了大量的電腦設備,然後,把電腦的使用權租出去,按小時收費。

    十幾年後的今天,網吧貌似也還在做那些事,但他們已經完成了一個顛覆性的產品轉型。

    那就是他們的產品從早期的“出租電腦”轉型升級為“提供專業的遊戲服務”。

    我不是把電腦租給你玩,你家裏自己就有電腦,不用我租。我所做的是為你提供一個完整的、乃至於量身定製的這樣一個遊戲服務,從遊戲設備、到軟件、到餐飲、到座椅……一切都按照專業化、高品質路子走,讓你不僅享受到玩遊戲的虛擬世界的快樂,還讓你享受到玩遊戲的現實快樂。

    這種“實物”轉“服務”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比如我在19號的時候專門走訪了幾家快餐店,我就發現“麥當勞”和“漢堡王”這兩家同行企業經營模式的不同。

    “漢堡王”還是立足於讓客戶吃到更美味的食品,而“麥當勞”已經開始往另一個方向也就是提供專業的就餐服務的方向轉型——添置了自助點餐機、配置了引導員、引進了免水洗的淨手液……讓你不僅僅享受嘴巴吃進去的食物,還能享受一整個就餐的過程。

    我預計,未來至少十年吧,這種模式轉型會遍布每一行每一業。包括我在給朋友做企劃案的時候,遵循的基本思路就是“提供專業服務”,未來的中國是服務型的中國,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人民的思路,誰就能緊貼社會發展的大勢。

    我會去思考,這種大勢究竟來源於哪裏,想久了漸漸就想通了,來源於一位偉人說過一句話:“為人民服務!”

    源於堅守這句話的幾代人的努力。

    回過頭來,我們談麵試的事。

    我在網咖喝了杯咖啡,仔細觀賞了時下比較流行的幾款遊戲以後,我就去了那一家公司麵試。

    我一進去就感覺啼笑皆非。

    這家所謂的某名企的廣州分公司,其實性質和皮包公司差不多,不是一個紮紮實實做事情的公司。

    他們是這樣的:

    他們在崗頂一棟等電梯至少要等10多分鍾的、辦公環境稱得上特別惡劣的辦公樓裏租下了一個工作室,然後裝修得很正式的樣子。

    這個工作室設置了五個隔間,每個隔間裏坐著一位所謂的HR。

    這些HR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到各大招聘網站上,利用法律的盲區和網站的漏洞,邀請待業人士過去麵試。

    說是麵試,其實找你過去就是掰著手指說你這裏不行、那裏不行,然後給你推薦培訓課程。

    理所當然的,課程是收費的。美其名曰學習費用將來從工資裏麵抵,我都能想象得到後麵的情形了,我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摩他們的行徑,因為他們做的事談不上好事。

    一個完完全全務虛的分公司。說好聽點叫分公司,其實就是一個銷售部,兜售培訓課程的,用招聘的名義美化一下自己。

    當時我“麵試”出來後差點就給工商局打電話投訴了,後來仔細想想吧,他們這個有點打擦邊球的味道,我們在這方麵律法還不夠完善,讓人鑽了空子。我比較無語的是,我至少四年的工作經曆擺在明麵上他們都敢來預約我,他們心思很野啊。

    我笑著說,我這車費不能白花了,要把他們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寫到書裏做分析。

    他們這一種也屬於做模式,不過,他們的服務對象不是他們的終端客戶(學員),而是和他們有長期穩定合作關係的一些遊戲動漫企業。

    他們就是向有人才需求的企業輸送人才,賺完下家賺上家,掙得是培訓的錢。

    至於他們所謂的全國各個分公司,可能是總部直營的一個銷售團隊,更可能是代理商承包了他們在各個地區的業務。那些所謂的HR很是不專業,估計就是臨時搭的班子,也沒有相關的資質,我不說他們在騙人咯,但,我確實是被騙了(笑)。

    我很直白地回了麵試我的人說,我自己就是做教育培訓出生的,我原來所在的機構就是培訓行業的老祖宗,我什麽培訓模式沒見過?你給我錢讓我做事情ok,你要拿我錢、教我做事情就不ok。

    我不否認你在專業領域的培訓價值,而是有些錢你能拿,有些錢,你拿不動,這些我都看得很清楚。

    我不是否定這樣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有它好的地方,至少對於真真正正想要往這個行業轉型的人來說,這種模式提供了深造和就業的機遇。

    從某種意義上的雙贏。

    某種意義上吧,隻能說。

    我的一個朋友,他起初也想往這條路子上走,我說不是我攔著你,你想做,我支持,但是小打小鬧沒意思,將來你要做培訓ok,你不要一個人一個人賣,你要賣就一個團隊一個團隊的賣。

    這不是在講笑話,未來關於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必然是一個整體進行輸送。

    一個人的時代過去了!

    2017年12月21日

    鄭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