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美食輪番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穆梓桐微微抿著嘴,似乎是對周圍圍觀的人群有些不習慣,隻好垂下眼,眼神沉靜。他今日穿了一件銀灰色竹葉紋的長袍,看著不起眼,但是料子是上好的料子,遠遠看上去隻覺得帶著點兒銀色的暗紋,近看了才會知道那暗紋並不是印上去的,而是一陣一陣手繡上去的。
穆梓桐身上原本的書卷氣並沒有跟廚房格格不入,反而以為他不同於一般豆腐師傅的沉穩跟玉白的膚色,更顯得氣質超群。
就連看慣螢幕上大帥哥的李沅錦都不得不承認穆梓桐現在帥呆了!
三樣東西,雞蛋特地選了專門野放自己吃蟲長大的野雞蛋,打出來的蛋黃色澤明潤,一眼看去就讓人很有食欲。
翠綠的小蔥切成一小粒一小粒的,穆梓桐的刀工跟李沅錦都不怎麽樣,切菜上都選擇了以慢出細活的方式。
熱鍋放油,先把蔥花下鍋,超出香味,然後倒入豆腐碎,快速翻炒。李沅錦原本還以為他是要做豆腐餡兒,還在想豆腐壓得不夠細致,現在看來似乎是特地壓成顆粒狀的。
急著直接把金黃的蛋液倒入鍋中翻炒,加入蔥花,鍋裏立刻呈現出米白、嫩黃、青翠三種漂亮的顏色。
盛起來之後放入一個深碗中,看著也是極為誘人的。
豆腐比賽來看的除了廚藝一道的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家裏有點兒小錢,又有點兒小閑的公子哥和小姐們,加上說是這一屆出了一對兒少年少女選手,外貌都是上佳,看熱鬧的人就越發多。
這會兒看到穆梓桐行雲流水般地做好了一道菜,半點兒磕磣不打,都開始在旁邊歡呼。
李沅錦鬱悶:好歹我也是豆蔻少女,也算得上是明秀可愛吧,怎麽到我就沒那麽多歡呼呢?
至此,四個人的四道菜全做好了。
劉斌的鹵素雞,切成一分厚的片狀,又在盤中擺成了整雞的樣子,加上香菜跟紅椒,看著很是大氣。
柴大明則用了雪白的白瓷碟子,上麵盛了一小塊兒一小塊兒蜂蜜豆腐,金黃色看著就很酥脆。
穆梓桐的是一碗雞蛋豆腐碎,雖然也很好看,但是比起前麵兩個一個大氣,一個精致,就顯得太接地氣了一些。
及至李沅錦,一個的盤子,隻中間放了一塊涼拌豆腐,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說太怪異了,但是也有人說這樣子看起來好像有種莫名的美感。
四道冷吃豆腐都是可以在日出前做好,白天直接冷食的,算是附和題目。再看其他色香味。
頭一項就是色了,這裏盛菜都用碗盤,都要裝得恰到好處才可以。但是沒見過李沅錦這樣一個盤子裏麵才裝了中間女子拳頭大小的食材。
不少人都撇嘴:“又不是沒有食材,幹嘛做出這副寒酸的樣子啊?都不裝滿點!”
李沅錦笑而不語,旁邊卻有人接話了:“是怪異了點,但是這盤子這麽放,看著倒是也不賴。”
如此,議論什麽的人都有,但是李沅錦他們卻隻看評委的表情。
這一輪的評委較之上一輪又不同,比如原本的穆老爺,還有劉家豆腐坊的掌櫃都不在了,留下的是縣衙老爺跟順平鎮劉家分支豆腐坊的掌權人,還有白家那位一直說是從京裏請過來的豆腐大事,並上鎮學的學究老爺,和當地的人瑞一共十位。
這次沒有用小碗分開,而且也沒有讓參賽者上場,單獨用屏風隔開了一個區域,十位評委在其中從菜肴的色澤、香味、味道,還有跟題目的契合度等多方麵去看這幾道菜。
李沅錦被人請在屏風外麵坐著,穆梓桐就在她旁邊,但是李沅錦笑著對他打招呼,他卻隻是略點了點頭,沒有要回應的意思。
李沅錦有些納悶:這是過河拆橋?學會做豆腐了就不理人了?
李沅錦不免生氣,但是又覺得穆梓桐最重禮儀道義的,不至於這樣,隻是,最近小書呆一直沒來找她,今天又這麽冷淡,搞什麽?欲擒故縱啊?
當然,這隻是李沅錦心裏的歪歪想法,她這會兒也是順平鎮萬人矚目的豆腐師傅了,一舉一動都有不少人在觀看,還是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等著評委評分吧。
過了約莫兩刻鍾,屏風被撤下去了,評委們也都已經品嚐完畢,現在大部分評委已經悠哉遊哉地喝上茶了,旁邊有縣衙的小吏在奮筆疾書。
寫完之後,縣衙大人、劉家的豆腐掌權人,還有一位商會主席,在大家看過結果確認無誤之後,紛紛蓋上了自己的印章。
很快縣衙大人就站在眾人麵前,不少百姓都開始下跪,李沅錦鬱悶了一下,不知道自己要不要也跪下去。
跪,她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不跪,會不會有問題?
這會兒隻有四個參賽者在最前麵,想要詢問蓮生他們也做不到,正在猶豫呢,旁邊一直沒搭理她的穆梓桐低聲開口:“好好坐著吧。”
李沅錦扭頭過去看,穆梓桐卻又垂下了眼簾,一副剛才說話的人不是他的樣子。
李沅錦心裏偷笑,但是也板板正正地坐定了,果然看到後麵的百姓紛紛下跪,但是部分有官身或者有學品的人就站在外圍跟兩側。
最前麵,莫說是年齡已不輕的柴大明,就連才二十出頭的劉斌也穩穩地坐在椅子上,李沅錦這才放下心來。
縣衙大人清了清嗓子,開始一一點評四道菜。
穆家豆腐坊穆名所出,金米牙,鮮香撲鼻,色中上,形中,味上,輔以春餅食用更佳。”
劉家豆腐坊劉斌所出,鹵素雞,素雞功法成熟,口感似肉,輔之以重鹵,鹹香可口,鹵香撲鼻,色澤明潤,色、形上,味中上。”
金玉豆腐坊李氏……”
這話一出李沅錦就默默抿了一下嘴,雖然說豆腐大賽不限男女,但是從這名字上看就還是有些不公平,男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姓名,女的就變成侯娘子、李氏這樣,隻知道姓氏,連個大名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