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病入膏肓
字數:3961 加入書籤
尚芷雪對林子卿當初掌管‘雪頂含翠’的事兒,依舊心有餘悸,哪裏還會聽段淩天的意見?
隻擺了擺手,道:“罷了吧!我承認,當初他在‘雪頂含翠’裏掌管內務時,雖管得平庸,但也還算順手。可你忘了,林氏一家的事兒?
林子卿這人啊,對別人的事兒倒管得挺好。可一輪到自己,就沒了頭腦!說小了,是他心軟不懂拒絕人。說大了,是他任人唯親。
以前我還隻是一個小商人,住在小小的‘雪頂含翠’,就把林氏幾人嘚瑟成這樣。倘若現在再讓林子卿當家,指不定外頭還得鬧出多少笑話!屆時,別人隻要一提貞王府,便笑得合不攏嘴。這種結果,可不是我想要的。”
段淩天知道尚芷雪有著自己倔強的地方,他怎麽勸也勸不住。
可偏偏,又實在舍不得尚芷雪一個人受苦受累。
於是,便派人去了一趟林子卿的院子。尋思著,做做林子卿的工作。
興許,林子卿主動一些認個錯,服個軟,尚芷雪也就不這麽別扭了呢?
然而……
誰能料到?
泉戈去了一趟林子卿那頭,不僅沒將林子卿請來。反而,還帶回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
林子卿快不行了!
段淩天聽了這消息後,連做月子的事兒都拋到了腦後,急急往林子卿那頭趕。
當他來到清和院時,瞧著那原本就消瘦的林子卿,如今竟隻剩下皮包骨時,頓時一陣酸楚。
你這是怎麽了。”
段淩天站在離林子卿尚有幾步的距離,竟絲毫沒有勇氣兒,再往前靠近一步。
隻是平淡的語氣兒下,多了幾分焦急:“咱們才多久沒見,你竟變成這番模樣兒了?”
這是我的命。”
林子卿瞧著段淩天能來看他,已十分開心了。
他強撐著從床榻上起來,靠著枕頭,想讓自己精神一些:“聽聞你為王爺生了個世子,王爺很是喜歡。我……我也很高興,恭喜你。”
請過大夫來看了嗎?”
段淩天聽著林子卿那有氣無力的聲音,終是走到他床榻邊坐下,問:“大夫那頭怎麽說?”
回側王夫話,已經請過好幾個大夫了。”
瀾石見這偌大的王府裏,總算有人肯來關心自家主子。
於是,難免吸著鼻子,可憐巴巴道:“可那些大夫,都說侍君小主這身子弱,是從父胎裏帶出來的。原本好好養著的話,倒還能有可能活到老。然而現在……現在侍君小主積勞成疾,心中又生了鬱結,怕是難了。”
瀾石本不想當著林子卿的麵兒,說出這一番話來。
可縱使他是林子卿的人,也實在看不得林子卿對林氏等人的縱容。
這些日子以來,他跟青竹不知勸了林子卿多少回。讓他好歹拿出點當家主子的樣子,莫要事事都遷就著林氏。
林氏讓他做什麽,他便做什麽,這樣哪裏是長久之計?
可林子卿不聽啊!
總覺得,反正自己都已經被尚芷雪放棄了,還端著那個架子做什麽?
既然尚芷雪不要他,他便好生做個兒子,伺候在母親身邊兒吧!
林子卿愚孝,隻覺得不管他母親對他做了什麽,他總不能不顧生母的。卻從未想過,他的生母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人。
如今可好?
本就孱弱的身子,現在變成了這副模樣兒。
好不容易回到了尚芷雪身邊兒,身份比以前更加高貴。可一連請來了好幾個大夫,都說他已病入膏肓,再難醫治。
最可恨的是,大夫說了讓林子卿最好保持身心愉悅。可林子卿呢?回到王府後,居然還惦記著莊子裏的那幾個吸血鬼!
久而久之,哪怕青竹和瀾石再心疼林子卿,也經不起林子卿自己折騰啊?
於是,這當奴才的,心中也難免有了怨氣兒。
段淩天聽了瀾石的話,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積勞成疾。
說的,可不就是林子卿去了莊子後,被林氏幾人支配得完全失去自我嗎?
段淩天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跟林子卿交好,也是因二人一道伺候尚芷雪。
如今瞧著林子卿在自己的執拗中,越走越遠。一步步的,造成今日這般結局。他實在是,不知該如何伸手,去幫林子卿一把。
一個人,倘若連自己身邊兒的人,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
那這個人,該是何等的悲哀啊!
林子卿瞧著段淩天許久沒再說話,心中也漸漸泛起了幾絲苦澀:“不要為我擔心。人固有一死,或早或晚,總是要去的。
我……我知道,我今日這番結局,其實都是我自己造作出來的。倘若……倘若不是因為我不肯聽勸,對我母……母親太過縱容。我就算過得再怎麽潦倒,亦不至於落到這般地步。
可是淩天,別人都不理解我,你……你該理解我的啊!你方才生下了一個孩子,怕是不會希望這孩子,以後因為你曾犯下的一點過錯,而與你形如陌路吧?”
段淩天同情林子卿,卻又被林子卿的這一番話,氣得胸口直疼。
他之所以想尋林子卿,是想讓林子卿服個軟。好讓他與尚芷雪之間,能有一個回旋的餘地。
但現在看來,林子卿當真是病入膏肓了!
不僅僅是身體,便連那一顆心與腦子,都無藥可救。
我是當了父親,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以後,跟我形同陌路。”
段淩天深深看了林子卿一眼,道:“但是子卿,我敢保證。我這一輩子,都不會犯下你母親當初,犯下的那種錯誤。
那種錯誤,是拋棄、是冷血、是無情。是不管發生什麽事兒,都無可原諒的!”
言畢,段淩天看著林子卿那張蒼白而毫無血色的臉,想著他方才的那一番話。突然便覺得,自己再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
於是,終是起身,道:“既然你身子不好,我也不便在這打擾你。你……且好好養著吧。待什麽時候身子好了,便到我院子裏去,看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