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求法,問道

字數:4667   加入書籤

A+A-


    西牛賀洲上的人類國家很少會發生戰爭,因為靈氣豐沛,多生靈精,所以妖魔多有,人類在這夾縫中求生已然萬分辛苦,又哪來的心思去挑起戰爭。

    比丘國初建的時候隻是一座小城,喚作比丘城。那時候隻有城主,沒有國王。

    之所以叫作比丘城,是因為初代城主確實是比丘出身。

    正是因為有些修行,才能在這天災妖禍不斷的西牛賀洲立下根腳,建起一座城來。

    傳聞中他本來是能做佛的,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麽變故,導致其破門而出,重履紅塵。

    當年的初代城主神通無量,建城之初便大殺四方,城池周邊百裏方圓之地,所有妖患盡皆一清。

    而後其坐鎮比丘城百五十年,這座城也從小小的城池變成一個擁有三十萬人口的國家。

    直到有感大限來臨,在仙逝的前一夜,百年不曾動武的老比丘,手持缽盂,再收妖邪,放言要再保比丘國兩百年太平。

    而且立下規矩,絕了沙門一脈在比丘國立道場收攏香火的路子。

    光陰荏苒,比丘國在初代城主之後已然傳承三代,立國已五個甲子有餘,雖然仍有貧苦,但人人安居,不曾對比丘王室有一絲怨言。

    這在無有妖魔混世,人道昌盛的世界是不可能有如此太平的,也隻有在這個人族需要抱團取暖,共抗妖魔的神話世界才可能享三百年國祚而不衰。

    如今比丘一國口有百萬,城池擴建了一圈又一圈,就連城角根都圍著許多村落,稱一聲繁榮昌盛也不為過。

    ……

    “先生。”

    李青正閉目打坐,聞聲睜開眼來。

    梧桐一身道衣,長發挽成道髻,做童子打扮,此時也盤膝坐在一個小蒲團上,隻是渾身仿佛有螞蟻在爬,滿臉的不自在。

    李青掃了一眼便閉上,老神在在道,“怎麽了?”

    “先生,你整日裏隻叫我打坐定心,存想采氣,什麽時候才能傳我神通法術啊?”

    “你拜我做先生,隻是為了學法術嗎?”

    “剛開始不是。”

    “那就是現在是了?”

    梧桐咬著嘴唇,滿臉倔強,沒有說話。

    “為什麽?”李青追問一句。

    “剛開始隻是覺得先生有大學問,梧桐想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的。”

    “有求知之心,這是好事。那現在呢?”

    梧桐從蒲團上翻身爬起,伏地叩首,“求先生教梧桐法術!”

    “你知道為什麽人常言,法不傳六耳嗎?”

    梧桐砰砰砰叩了三個響頭,沒有說話。

    李青一身道衣,神態安詳,“身懷利器,殺心自起。若是沒有一顆堅定道心把持,必然會生無端殺戮,沉淪是非惡海。”

    梧桐也不說話,隻是不斷叩頭,額頭處已經一片淤青,快要滲出血來。

    李青一拂袖,梧桐再拜不下去,隻得直起身來,看向仍舊閉著眼睛的先生。

    “你為什麽要學法?”

    “降妖除魔!”

    “人有人道,妖也是天生地養,自有他的道,為什麽非要除去呢?”

    “我要為阿爹報仇!”

    “殺父之仇,確實不共戴天。”李青頷首,“那你降了這妖之後呢?”

    梧桐滿是仇恨的眼睛變得茫然起來,“梧桐不知道。”

    “修行人講究靈台清靜,你心誌堅毅,卻充滿戾氣,還是跟著為師清修十年,等什麽時候戾氣化幹淨了,再傳你法術。”

    “那我阿爹的仇就不報了嗎?”

    “那要問你的心,等你的心定下來,想明白了,你自然就懂了。”

    ……

    李青還是沒有傳梧桐法術,隻是教她每日采氣存想,齋戒持淨息心。

    時間不斷流淌,梧桐好像真的忘記了仇恨,恢複了一些小孩子的童真,也會下河捉魚,也會藏起李青的酒葫蘆,時不時做些惡作劇。

    但她修行的時候還是很認真,她雖然不知道有什麽用,但這些築基的工夫卻無時無刻不在打磨她的精神意誌,積存著體內靈力,不斷化作底蘊積累,夯實著她的道基。

    “姐,阿娘說要去千佛寺上香,你去嗎?”一個小男孩跑進來,換了新衣,難得的幹淨。

    “不去!”梧桐閉目打坐,也不睜眼去看。

    修行的日子一長,梧桐身上越來越有李青的影子。

    李青正捧著書在看,此時插言道,“小石頭,這比丘國還有座佛寺嗎?”

    叫作小石頭的熊孩子見到還有李青不知道的事情,一挺小胸脯,昂著頭驕傲道,“那千佛寺可有名了,知道為什麽叫千佛寺嗎?”

    李青老實地搖頭,“不知道。”

    “這都不知道,因為那佛寺有很多人成佛啊。”小石頭嫌棄地看著李青,“據說那寺裏的大和尚都是有大本事的,還捉了一隻大老虎當什麽護法神獸呢!”

    梧桐忽然睜開眼,瞪著小石頭,“就你知道,就你能!阿娘要帶你去上香,你還跑過來幹嘛?是不是想挨揍了?”

    小石頭撒腿就跑,跑到道觀門前的台階上停下來,對著梧桐做了個鬼臉,扭了扭屁股,看著梧桐臉色發黑,連忙一溜煙去了。

    “比丘國不是不允許沙門一脈在這裏立道場嗎?怎麽會有一座佛寺?”李青問道。

    “還有這規矩嗎?”梧桐也是滿臉疑惑,接著撇撇嘴道,“不過這千佛寺也隻是徒有虛名,這佛寺才建了不到百年,哪來的千佛?還不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李青感歎一聲,果然是歲月無情,不過百多年過去,後人便忘了規矩,沒再提這茬,“你年紀還小,不必整日窩在觀裏打坐,跟你阿娘出去走走也是好事。”

    梧桐沒有接話,過了好一會兒,忽然開口問道,“先生,若是有惡虎食人,應該怎麽做?”

    “禽獸之流雖是因糊口而殺生,但我們生而為人,若是力有所及,打殺了事。”

    “那若是有人對惡虎降而不殺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但能夠製止餓虎繼續作惡行凶,也是一樁功果。”

    “但惡虎本性難改,還是時不時地呈凶,這惡果是該算在虎的頭上還是人的頭上呢?”

    李青沉吟起來。

    梧桐見李青不答,繼續追問道,“這人降了惡虎,是善功,不能因為除惡未盡便生怨,但又縱虎行凶,便是罪過,其中功過該如何清算?此人降虎,救百姓出了虎口,是因,百姓感恩,以香火供奉,是果。那惡虎呢?它又憑什麽受百姓無償供養?”

    李青站定,立在原地,看向梧桐。

    梧桐仍然盤膝坐在地上,一雙眼睛認真盯著李青,“先生,你常說修行人要靈台清淨莫染恨,梧桐心有困惑,紛雜難解,還請先生教我!”

    道觀裏很安靜。

    梧桐倔強的看著李青,不肯低頭。

    “問你的心。”李青許久不曾碰劍的手,此時細細摩挲著劍柄,眸子發亮,語聲鏗鏘,“問你的劍!”

    果然是梧桐落盡西風惡的梧桐!

    好一個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