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啟程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噗哧”一聲,隻見此時陽紫仙已經忍不住輕笑了出來,笑罵道:“喂,你連看都不敢看我,憑何說要將戒指送我?”

    “哪……哪有?”石心一愣,隨即慌忙否認。但這越是辯解,臉上的神情便越是不自然,眼神也有些飄忽不定起來。

    陽紫仙雖然將他臉上的窘迫之情一一都看在眼中,但也沒有再去取笑,秀麗的臉龐浮起淡淡的微笑道:“不過,你我相識不過數日,舍得將這貴重之物送我,也算你有心了。”她說完,卻是將手中的戒指還給了石心。

    石心將戒指拿在手中,呆呆的坐在她的身旁,半晌也說不出話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陽紫仙再次抬起了頭,看了看頭頂的星空,提醒道:“天色也不早了,去睡吧。明天一早我們便啟程去青衣鎮。”

    她說完,便站了起來,轉身向那間小小的柴房走了去。

    石心這時也跟著站了起來,他默默的看著她漸去的身影。也不知道從哪裏來的勇氣,他突然開口喊道:“要不,要不今晚我睡柴房吧?”

    “不必了,你傷還沒好,再說我從小到大也養尊處優慣了,偶爾受受苦也好。”她回眸一笑,如黑夜裏忽然點亮的一道暖光,就這麽照了過來。

    夜,深了,星空依舊,石心一個人拿著戒指站在冷冷的月光下怔怔的出神。

    第二天一早。

    “陽姐姐,你們今天就要走了麽?”小男孩阿川抬頭問道。

    陽紫仙伸出手,摸了摸小男孩的頭,點頭道:“對呀,阿川以後要聽你爹的話哦。”

    石心在河道旁幫漁民張大哥解開船繩後,這時也走了過來,對著小男孩道:“阿川,這次哥哥要多謝你救了我們。你要快快長大成人,日後哥哥還會來看你的。”

    小男孩阿川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道:“別客氣,石哥哥。我爹說你們都是仙人,我們救你們,你們以後也會保佑我們的。”

    石心一愣,還未說話,倒是陽紫仙看了遠處漁民張大哥一眼,低頭對著阿川微笑道:“你爹說的對,日後若有緣,我們再回來授你一些仙術,讓你也有能力保護你爹爹,好不好?”

    小男孩阿川眨了眨眼,道:“好,陽姐姐,那一言為定。”

    陽紫仙俯下了身,在他稚嫩的鼻頭輕輕的勾了一下,微笑道:“好,一言為定。”

    “石兄弟,可以上船了……”遠處,漁民張大哥站在船上招手呼喚著。

    石心望著遠處,隨即大聲的應道:“好!”他說完,理了理背在身後的劍。

    話說那柄石劍,不知是石心有傷在身,道法施展不出,還是那劍本身靈性太強,竟然是無法將其收起,不能夠像一般法寶隱於體內與他合而為一。所以此刻隻能以一塊麻布裹其身,背在了他的身上。

    他將劍背好,轉頭對著陽紫仙道:“我們走吧。”

    此時的陽紫仙看起來有些倦意,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夜沒有睡好,不過還是輕輕的向石心點了點頭。

    兩岸連山,重岩疊嶂。一叢叢蘆葦在不遠處迎風飄蕩著。河道中,一葉扁舟,就這麽緩緩的向著上遊行駛而去。

    石心與陽紫仙二人坐在船頭,但見岸邊風景秀美,心情也是大好。隻是石心這刻還是有些擔憂欲清。他們在這峽穀小屋住了兩日,都不曾見過天空有禦劍而行的修道之士經過,這時要離開了,難免流露出了幾分憂色。

    陽紫仙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的道:“你放心好啦,欲清師兄道法比你不知道高出了多少,脫身定然是無憂的。你若是有空還是多擔心擔心你自己這條小命吧。”

    石心聽言倒是沒有反駁,心中知道陽紫仙說的在理。他們二人在這峽穀中已經呆了兩日,不必去看包袱裏的那七彩仙草,也知道此時已經是變成了綠色。若不能在四日之內趕回琅琊村,隻怕自己這條命是要交代於此處了。

    他自苦笑了一番,目光隨之漸漸移到了船尾那裏。

    隻見漁民張大哥此時頭戴一頂蓑帽在嫻熟的撐著篙,手下那一推一拉中絲毫不覺費力,顯然是將水中的推力借運得十分的淋漓盡致。

    他的腳下,坐著兒子阿川。話說小男孩阿川見石心他們二人要走了,也想著送他們一程,石心二人自然是不會反對的,於是便也跟著一起上了船。

    此刻阿川將兩隻腳放在水中嬉戲,引得碧波蕩漾不止,空中的水鳥也不懼他,時不時下來與他追逐嬉鬧。

    天是這般的藍,雲是這般的白,水又是這般的清,這幅畫麵,看的直讓人悠悠然,有種想長隱此處的感覺了。

    雜生在兩岸的樹木,就這麽默默的在微風中揮著手,目送著這一葉扁舟慢慢的駛遠。最後,隻留下一道長長的碧波泛起漣漪,向兩側微微的蕩漾開去。

    這一行,從清晨行至了近中午。

    “糖葫蘆嘞,賣冰糖葫蘆……”

    “包子,熱騰騰的包子,客官,要不來幾個吧?……”

    “……”

    還未至渡口,隻聽兩側的叫賣聲已經是不絕於耳。

    陽紫仙倒是沒有想到在這偏僻小鎮竟是如此的熱鬧,便低低的“咦”了一聲,向漁民張大哥問道:“張大哥,這小鎮平日裏也是這般的熱鬧麽?”

    坐在一旁的石心心中也是一陣奇怪,便一同將目光向船尾的張大哥那裏看去,顯然是也想知道這小鎮的人文風情。

    隻見張大哥看著他們笑了笑,搖了搖頭:“平日裏可沒這熱鬧哩。”

    他漸漸的將手中撐船的動作放慢了些,娓娓道:“這青衣鎮呀,建鎮曆史久遠,是個名副其實的古鎮。很久很久以前,其實並不叫青衣鎮,而是喚做‘瀘道’”。

    “瀘道?”陽紫仙沒料到這青衣鎮還有這麽個名字,當下遂問道。

    漁民張大哥則點了點頭:“不錯,正是瀘道。那時瀘道的人口也沒有今日這般多,加之地處偏遠,顯得很是破敗。傳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兩百多年前……”

    他仿佛是陷入了遙遠的回憶,接著道:“有一天,瀘道這裏突然來了一位年輕的青衣女子,聽聞那是個極美的女子。瀘道當時特產一種特別味美的魚,隻是我們這些個凡夫俗子哪品得出那般天物,不管大魚小魚,吃也就是了。那女子來了後,花重金買下了渡口的小屋,還將那種特別味美的魚取了個名,喚作“木有枝”,每日在小屋親手燒製一道那“木有枝”,每逢其時,都香飄一兩裏,將整個瀘道都攏於其中,使人聞之垂涎。她每天用食盒裝著這道“木有枝”站在渡口,像是在等著什麽人。誰也不知道她等的是什麽人,隻知道她從日出等到日落,從春天等到秋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這麽癡癡的等了整整七年……”他說完竟是深深的歎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