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夜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李雙柱和李良父子二人合力,將院子、客廳、廚房、廁所、洗澡間和李良的小房間的春聯都貼好了,連兩棵樹都沒有落下。
李良向父母解釋了一下火鍋的吃法,李良的父母以前都吃過熱鍋子,對於和熱鍋子吃法類似的火鍋,他們很快就明白了火鍋的吃法。
隻是家裏沒有適合做火鍋的鍋和放炭的底托。張猛倒是讓胡平城加快做一批出來,不過臨近過年,胡平城鐵匠鋪的生意很忙,年前出不了貨,就和張猛約定等過完年再交貨。
不過王秀蘭想出了變通的方法,她覺得可以在廚房先燙好想吃的菜,直接端到客廳來吃。吃完一盆,再去廚房燙一盆。
“人才!”
這是李良對媽媽的評價。
說做就做,王秀蘭出門去買做火鍋的食材。現在這個年頭,人們買肉普遍喜歡買肥肉、五花肉。對於豬身上的其他部位,比如內髒、豬頭、豬耳向來都是添頭,更別說沒什麽肉的大骨、排骨了。
所以盡管已經是下午,王秀蘭還是買到了熬湯用的大骨和排骨,另外豆芽、豆腐、豆皮、大白菜、蘿卜、草魚等都買了一些。
在李良的協助下,王秀蘭很快就準備好了火鍋的配菜。草魚是李良來片的,魚肉片的很薄,夾起來能透光,剩下的魚頭和魚尾巴也不舍得扔掉,王秀蘭用碗裝起來準備和豆腐一起做個魚湯。
母子倆忙活著晚上的食材,李雙柱則在院子裏劈柴,趁年前將劈好的木柴堆好儲存好,過年的時候要待客,到時候用量很大。
一家人正忙活著,李良的小姨王秀妍提著一兜子東西進來了。
“姐夫!”她推開院子門就看到在院子裏劈柴的李雙柱,於是喊道。
聽到妹妹的聲音,王秀蘭連忙從廚房出來。
“秀妍,你們店裏這是放假了嗎?”王秀蘭問道。
“是呀,姐,本來店裏是明天放假的,不過春花嫂說我家離得遠,下午就提前給我放假了!你們看,春花嫂還給我發了這麽多年貨呢!”王秀妍開心的說道。
陳春花很會做人,待員工們很不錯。給王秀妍準備的年貨裏麵,有臘肉臘腸、腐竹、幹香菇、幹木耳,還有幾斤蘋果。
特別是這蘋果,比較稀罕。禾k縣地處南方,來自北方的蘋果稀少價格也相對較高,一般人家過年待客用的水果都是本地盛產的桔子、柚子等。
晚上等李萌下麵回來,李良一家子和王秀妍在客廳,熱熱鬧鬧的吃著火鍋。
“好吃!”
“良子,這道菜是不是能放在咱們店裏?”王秀妍一邊吃著,讚歎的說道。
“小姨,這道菜已經在一分店那邊推出了,隻是年前還來不及請鐵匠做出足夠的鍋來,還沒來得及推廣這道菜!”李良解釋道。
李萌一邊吃,一邊羨慕的對小姨王秀妍道:“小姨,還是你們好呀,過年可以好好玩!我大年初一都要上班!”
醫生、護士是假期最不固定的一群人,不管是什麽假期,醫院都需要留一批人在院裏值班。去年李萌幸運的沒有排到大年初一的班,今年沒有那麽幸運。
說道休假的事情,王秀妍的話匣子也開了:“萌萌,我還真希望天天上班。”
“為什麽?”
“我們在店裏吃得好、住的好、工資又高。”
這是一個被老板俘獲的人。後世的老板,一定最喜歡這樣的員工。李良在一邊聽著王秀妍的話,一邊想到。
“哎,小姨,你這心態太好了,我是比不上,今天我在醫院就遇到一件讓我們全科都氣憤的事,我差點和對方家屬吵起來。”李萌放下了手裏的筷子,撫著頭說道。
李萌的脾氣向來不錯,聽到她說憤怒的想和病人家屬吵起來,大家都仔細聽。
“什麽事?”
“前兩天我們急診科來了一個小男孩,不到一歲,長的很可愛。父母都是知青,去年從農村回來後還沒分配工作。在知青點兩人偷偷懷了孩子,回來後就結了婚。前兩天因為從床上掉下來過來就診,在我們科室觀察了一晚。第二天,我們主任看寶寶精神很好,說可以回家觀察。
誰知道回家今天早上,之前來還調皮的孩子已經成了冰冷的屍體被他們一家送回了我們急診科,孩子在家就沒呼吸了,家屬不放棄,堅持要送我們醫院。中間到底發生什麽了,是孩子病情發生變化還是怎麽,你們絕對猜不到?”
李萌越說越氣:“這個孩子回家後,又掉床一次!最可惡的是他們家屬發現孩子在地上時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掉下來的。今天早上孩子的奶奶要給我媽主任下跪什麽,我們主任說孩子都硬了,無法搶救。
孩子奶奶竟然還不悔改,竟然怪我們主任,說如果主任不放他們回家,孩子在醫院就不一定會掉床。都這樣了,自己看孩子連著摔兩次,第一次沒事,以後還不警惕,第二天又摔。還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
李萌說的這個事情,讓一家人吃飯都沒了胃口。
“怎麽會有這樣的家屬、這樣的奶奶?”王秀蘭歎道。
上輩子李良見過更離譜的事情,就比如自己的姐姐李萌,上輩子不就因為一次醫患糾紛寂然花謝嗎,他默默無語。
吃完飯,王秀妍和李萌回房間嘀嘀咕咕的說著話。王秀蘭回廚房收拾著衛生,李雙柱打開了家裏的電視。自從家裏有了電視,他聽收音機的頻率明顯下降了。
李良去了一趟晨晨家,晨晨一家還在吃晚飯,一家人都在,隻是缺了張猛和春花嬸。
看見李良進來,張慶祥招呼道:“良子,吃過晚飯了沒,要不要在伯伯家再吃點!”
“伯伯,不用了,我剛吃完!”
李良來張家,是準備和張慶祥聊一聊建築隊的事情。張慶祥在煤場上班,人活絡,和城裏的一些小餐飲店老板很熟,而改革開放以來,最早默默富裕起來的就是這些人,他們也最有蓋房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