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蕭甘農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A+A-


    蕭甘農撇了一眼已經病歪歪還不忘逞口舌之利的夏宗孝。

    沒有往日的心思和他拌一拌嘴,黑白參半的濃眉一高一低的上下跳動。

    這是蕭甘農的習慣,行醫數十載一遇到猶豫不決的難事就會這樣。

    見蕭甘農猶猶豫豫蹙眉凝思,柳氏麵帶憂慮吐氣如蘭道:“蕭禦醫,殿下的身子無礙吧?”

    蕭甘農跳動的雙眉這才停下,一套九轉銀針不知何時出現在他手中沒有直接回答柳氏。

    夏宗孝一見這玩意眼角就直抽抽,下意識的往柳氏的懷裏縮了縮。對它夏宗孝實在是太熟悉了雖然這兩年是少見,但以前就像他身上的汗毛一樣熟悉,被它紮得像刺蝟一樣的經曆那種麻癢被針紮一樣的刺痛感實在是讓人難忘......

    見此蕭甘農眼中露出孩子般的狡黠與得意,咧著嘴像是在無聲的嘲笑。

    “請柳姨娘褪去王爺上身衣物,多加幾個暖爐,封閉簾窗不讓外邪入侵暖氣流失。殿下之症雖從脈象上來看隻是簡單的風寒,但絕不可掉以輕心啊!

    老夫為殿下診治十數載這樣的虧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多少次起因都是小小的風寒傷寒,皆因老夫掉以輕心導致病邪外散,數症並發!

    要不是老夫醫術高超,殿下陵墓上的草都可以放羊了!”

    蕭甘農凝思了一會似乎想到了如何對付夏宗孝身上的“老朋友”了,為了回擊夏宗孝剛剛對他的冷嘲熱諷,不甘示弱的回擊了幾句。

    蕭甘農和夏宗孝兩人,一個醫術高超一個體弱多病相伴十五年早就超過了普通大夫和病患之間的關係。

    夏宗孝多少次被蕭甘農從死亡邊緣拉回來,而蕭甘農則從夏宗孝量多病雜複雜的身上醫術得到磨礪和提高。

    多少個夜晚,蕭甘農守在衛王府捧著醫書熬製湯藥,親製親嚐。從頭烏發黑風華正茂到黑白參半已知天命,兩人之間的關係超越了尊卑年齡。更像是是一對摯交好友

    夏宗孝是隨時隨地都會和蕭甘農說笑。而蕭甘農礙於禮法在大庭廣眾之下克己複禮,而私下裏卻和夏宗孝肆無忌憚的調侃些市井葷話武林舊事。

    蕭甘農在外東城最繁鬧的五義街處有一家祖傳的醫館專門醫治江湖人士。這間醫館專門隻為江湖人士診治,地處鬧市,寸土寸金,平時卻不開門,隻有一老仆在醫館做些雜貨看門。但有傷患來時就會通知他家主人。

    醫館酬金不是金銀,而是珍貴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稀世良藥,先人醫典古籍隻收和醫有關的東西。

    每年都有許多深受重傷的江湖俠客江洋大盜名門正派都會到此尋醫,時常都會帶來些有趣新鮮的江湖密聞。

    夏宗孝常常不請自來,聽得有趣,處的高興,興致好了都會在醫館裏住上幾宿,為此蕭甘農還在醫館後院多搭了兩間房子以供夏宗孝的隨身親衛們方便護衛。

    柳姨娘知道自家王爺不拘小節沒有架子,嫁入王府一年了她對此深有感觸。

    王府中隻有王爺一個主子,府內下人們都有些放鬆驕縱,在王爺麵前也沒有像別的達官貴人府中的家奴一般宛如貓見老鼠根本不敢有絲毫逾越。

    大秦的豪門深宅裏最重的就是規矩禮法,上的主家下到仆役無人都牢牢遵從,因為這些規矩禮法代表了他們體麵家風和尊嚴,稍有差錯就會遭到外界的恥笑。

    但在衛王府中卻不然,充滿了輕鬆歡聲笑語,一起當值的下人們在當值的時候常常湊在一起說些坊間趣事,朝野傳聞,江湖軼事。

    隻要不耽誤事兒,王府的現任的三個管事也都不會管。

    常常三五成群的小廝宮人在殿閣處,花園中,馬廄旁...說些趣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王爺也會湊過來和他們一起說笑玩鬧,打聽說的事情真偽比開始說鬧的下人們還要起勁。

    王爺還常常給府內的下人們說些從來沒聽過的笑話,總是逗得大家前仰後合什麽尊卑禮法在那時都是不存在的。

    王府中有朝廷派遣的外官也有宮內派出來的內官,見到這種不合尊卑禮法的事情被他們看見了當然要管。

    不過連著幾任不管是外官還是內官在王爺這裏吃盡了苦頭之後都被掃地出門,下場“很慘”。衛王府中的大小外官和宮內派來的內官都不敢在多事了。

    王府傳聞第一任王府長史和第一任內官總管因管教王爺甚嚴王爺大怒。長史被外調到一個窮鄉僻壤的小縣當縣令現在都還沒有機會調回京師,而那個內官總管則被弄去了看守皇陵。

    接下來的幾任都想著要好好“輔佐教導”王爺,也都不得“善終”,自此之後外官們寧願辭官也不敢來衛王府當長史,內官們是皇家的家奴沒辦法,現在衛王府總管的官職還是空的。

    但這麽肆無忌憚,口出狂言的和夏宗孝說笑的,柳氏還是第一次見到。

    “老蕭頭!你這是泄私憤?你啊!人越活心眼越小!不就是嘴上占了你幾句便宜,不用拿出這玩意吧?”

    蕭甘農取出一根銀針擺弄著,銀針就像蕭甘農的手指一樣靈活,在蕭甘農手中時隱時現。

    蕭甘農嘿嘿一笑反駁道:“王爺說笑了!老夫好歹也是太醫院右醫判!在江湖上多少還有點名氣!王爺是以你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太醫院右醫判?老蕭頭你又升官了?哎!你說說你這人好歹也自稱是神農門傳人,玄德老道的記名弟子。

    你怎麽這麽喜歡當官?你看看曆代江湖上傳說的那些醫術高超者,哪一個不是專心醫術,隱居山林世外高人做派,哪一個跟你一樣?這麽官迷?前兩個月聽你徒弟說才剛剛熬到內醫正?這才過了幾天又升官了?”

    “這還是托王爺的福!接到隨王爺出征的聖旨第二天就收到了太醫院經曆司的行文,太後念下官隨軍辛苦,照顧王爺貴體

    責任重大因此特地知會院使升了下官的官!謝太後隆恩!謝王爺照拂!”

    蕭甘農現在的樣子沒有一分往日裏在江湖人士麵前裝世外高人的樣子,活脫脫的一個鑽營官迷的小人。

    夏宗孝不得不佩服,一把年紀了,又納小妾又生兒子,還升職加薪這老兒這輩子無憾了!

    砸吧砸吧嘴酸味十足:“老蕭頭!你最近小日子過得可以啊!三喜臨門,納美妾,傳宗祠,升官職,你這輩子真是什麽都沒落下!還是你過得舒服...”

    “托王爺的福!托王爺的福!”蕭甘農嘴咧的像朵荷花,心情大好,銀針一轉下手也格外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