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心思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A+A-


    夏宗孝環伺周圍,除了早就知道內情的蕭甘農曾乙等人,其他人都望向自己。

    可這其中隱情無論如何說不出口,畢竟在刑部的文書上,柳依依和她的師兄已經和這次六鎮蹊蹺被破扯上關係了。

    刑部督捕司和六扇門的人就伏在朔州城內,這時候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倒出來,絕對會動搖軍心,大秦親王的妾氏和邊鎮被破有關,無論是對朝廷的威望還是皇室的聲譽,而此妾氏的師兄卻又帶來一個對大秦有利的消息,這不是讓覺得荒唐?

    就好比一個才將人引入陷阱的人,等好不容易爬上來他卻突然對那個人說大膽走吧前方一路坦途再無陷阱,誰會信?就是夏宗孝自己也不會信。

    夏宗孝受不了朗寧這幅咄咄逼人的模樣。

    想起身奈何這一身衣物太過臃腫行動不便一個沒站穩差點有一屁股坐了回去,好在小骰子眼疾手快急忙扶住身形不穩的夏宗孝。

    人前獻醜,裹得跟個粽子一樣,毫無體統顏麵可言。夏宗孝惱羞成怒狠狠瞪了一眼正麵帶疑惑眉頭輕川盯著白夜瞧的蕭甘農。

    見蕭甘農根本就沒理自己,自討沒趣...

    病寒未愈心中煩躁連帶著身體也燥熱,對於好麵子的夏宗孝而言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身體的不適加上精神的疲累,夏宗孝失去了繼續和白夜他們交談下去的興致。

    跟何況在他心中,白夜已經被打上了“好男風”的標簽,實在沒有精力和興致再去“討好”他。

    至於是否還要將這頭有不良嗜好的白虎拐到身邊?夏宗孝心中也含糊了。

    大半個身子的重量都壓在小骰子身上,沒有直接回答朗寧的疑惑。

    而是對著麵帶疲憊的說道:“白將軍,此秘聞小王也是偶然得知,真偽不明,白將軍可自行甄別,早作打算...”

    小王身體不適就先告辭了,輜重糧草已派親軍校尉交接入庫,但此番所帶糧草皆是小王自己調集的,原本是我三衛親衛的糧草。

    朔州各部邊鎮大軍雲集,靡耗甚多,恐支持不了多久,將軍還是及早在向朝廷稟明請撥糧草為妙,告辭了......”

    不給白夜等人說話的機會,夏宗孝帶著小骰子和曾乙匆匆離去。

    畢竟對於“垂涎”自己肉體的人,夏宗孝都沒有好感。

    ......

    夏宗孝坐在出城的馬車中,流蘇依舊,爐香未滅,可車裏的人卻隻有夏宗孝一人了。

    車廂中還殘留著柳氏淡淡的香氣......

    今日這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弄得夏宗孝有些措手不及。

    身邊整年見不了幾麵柔柔弱弱的柳氏,竟然是一個江湖中人還是朝廷的逃犯。

    隱藏在王府整整一年,他竟然毫無察覺?好在她有沒什麽歹意,否則自己豈不是墳頭都長草了?

    夏宗孝現在回想起來,汗毛倒立。兩世為人,讓他更加惜命,尤其是已經找到了他尋覓良久的“白虎”了,雖然這頭“白虎”在那方麵有點不太正常,而且十有八九還垂涎自己的“美色”,

    但夏宗孝說到底還是大秦皇室,親王之尊。麾下三衛親軍,帶甲之士兩萬!這頭“白虎”還能反了天不成。

    對於這頭取向不正常的“白虎”夏宗孝心中有了計較。

    這些日子越往北走,白夜白虎之名愈盛。州城府縣,鄉野士林都在傳聞白夜攻城拔寨戰無不勝收複北境諸城,殺的夏遼賊子聞風喪膽,棄城而逃的事跡。

    原本北境惶惶不可終日的百姓,被白夜一戰戰大捷傳來的捷報衝昏了頭腦。

    門戶緊閉的商肆酒樓重新開業,瓦肆勾欄恢複往昔喧囂熱鬧,老百姓們自發的披紅帶綠,舞獅舞龍走向街頭歡呼雀躍,好像夏遼賊子已經被徹底剿滅驅出大秦。

    有好些被白夜重新收複的州府縣城的百姓為了報答白夜幫他們收複家園報仇雪恨,還自發的為白夜修了祠立了碑,祠曰白虎祠,碑乃長生碑.....

    白夜!白虎!夏宗孝心裏盤算著,白夜軍威太甚,以他對景興帝那優柔寡斷虛偽多疑好大喜功的性格的了解,此戰結束這白夜多半不能再在北境待了。

    畢竟功高震主,白夜出身將門世家,白家時代都為大秦衛戍薊鎮,原本與北境諸鎮將領之間的關係就盤根錯節,現下還統帥著北境諸鎮所有兵馬,又封戰必勝,威震天下,他要是起來不臣之心那可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了。

    大秦祖製以文禦武,一名實統兵馬的武將不管他官職有多高,他的上邊一定有一位可以轄製他的讓皇帝放心文官。

    就像擔任九鎮大都督的魏冉,他就是科甲正途出身在景興帝還是郡王的時候就是景興帝的王師。

    等邊亂平息,白夜一定會被調往汴京被朝廷封賞高官厚祿,但想在統兵是不可能了。

    離開大軍的將軍就像拔了牙的老虎,自己害怕他不成?

    聽聞白夜自小長在軍中,咂離軍營不能統兵一定失意落魄。

    到時候再讓穀滿倉用金銀財寶,神兵利器,寶駒美人,勾引他腐蝕他,讓他享受從來沒享受過的榮華富貴。他這種在北境酷寒之地待大的人什麽時候見識過汴京的花花世界...先削蝕他的意誌,在腐蝕他的肉體。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時候還不得乖乖跟自己走?

    等行冠禮定封地之後,在求皇祖母下道懿旨,自己封藩建國的時候讓白夜一起遷到衛國。

    夏宗孝無腦的想著,所有的事情都超著他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嘴角裂開了花......

    可夏宗孝收斂了笑容,他又想起另一件事。

    整個衛王府中宮人小廝丫鬟奴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身邊親近的人也隻有那麽幾個,因幼年不幸的經曆夏宗孝變的心思很重,生性多疑。

    時隔十六年,再臨北地,行至朔州,離當年雍關之變的雍關鎮不過百裏之遙。

    一些埋藏在記憶深處的陳年舊事又在腦海中朦朦朧朧的浮現腦海中。

    雍關行轅,城破當夜...月黑風高...火光慘叫...濃煙廝殺聲...蠻兵...後院...院牆...人梯...放手...最後磕破額頭血流滿麵慘率在地被蠻兵擄走,畫麵清晰無比,情形曆曆在目!

    “那個該死的混蛋!千萬別被我找到!否則讓你......”

    夏宗孝牙齒都快要碎了,目露凶光,腦海中意淫著自己抓到那個無恥混蛋之後如何折磨蹂躪他已報當年之仇...虧他當時那麽信任那個混蛋...可那個混蛋在關鍵時刻卻帶著另兩個王八蛋跑了,讓他險些喪命吃盡了苦頭...

    千萬不要被我找到!

    這輩子第一次因為親信來路不明的人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想到這夏宗孝猛地想起自己王府內好像還有兩個來路不太正經的妾氏。

    王氏?是哪裏來的?銷金樓?春花閣?飄香院?還是雲良閣......

    夏宗孝一時間都不太確定了...

    至於另一個妾氏姚氏,依稀記得好像是小舅舅送的......

    加上已經離開的柳氏,夏宗孝一共有三個妾氏,不過這三個妾氏都是入王府都都不長。

    最久的姚氏還是他小舅舅臨淮侯在他身體大為好轉十八歲生辰那日送的,說是姚氏是經過專人調教來伺候夏宗孝日常。

    但自她們入府之後夏宗孝根本就不待見她們,夏宗孝的身子蕭甘農早就警告過他在蕭甘農還沒有配成固本培元散之前千萬不可近女色,否則就是再拿命來行樂。

    夏宗孝兩世為人這點自製力還是有的,但近在眼前的美女,看得到吃不著時間久了,誰都受不了。

    索性眼不見心不煩,直接不待見她們,讓她們少在自己眼前晃悠,省的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是這固本培元散蕭甘農配了得有五年了吧?

    從王府府庫扣走多少銀子,夏宗孝已經記不清了,還讓穀滿倉等人四處給他尋羅珍奇異草...殘本古籍...珍饈美味...單方爐鼎...美其名曰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