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父親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記憶中,父親麵目端肅,不怎麽愛笑。她小時候,父親外放為官,常年不得見麵。等到父親入京時,她已經長大了。

    父女倆較為生疏。

    她入宮後,每次見麵父親都是穿著緋色錦雞袍,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與她說話都是打著官腔,談的也多是關於寧王。

    她從前最不愛和父親相處。

    但正是這樣的父親,為了她殫精竭慮輔佐寧王,步步為謀,直到含冤入獄時仍念著她——父親一力攬下“唆使”的罪名,維護皇家那飄零的最後顏麵,昭和帝開恩容許她圈禁榮福宮。

    程曦想到這些,淚盈於睫。

    她掰著手指頭數日子,三天兩頭去王氏那裏打聽父親何時回來。

    王氏便私底下同袁媽媽嘀咕:

    “這女兒果然是向著爹爹的,曦姐兒打小就沒見過正明幾回,偏就這樣期盼!”

    袁媽媽笑王氏撚醋:

    “這是天生的親情,骨血裏連著的!太太您還不是從小親近老爺!”

    王氏哼了聲,揭過這一茬,拿起沈家送來的陪嫁單子看。

    沈繯的嫁妝很豐厚。

    王氏並不圖兒媳婦什麽,程家如今日益顯達,早已不是她初嫁進來時的模樣。

    沈繯的嫁妝多也好,少也好,於王氏來講意義不大——程昭若要靠媳婦的陪嫁過日子,那也太窩囊了。

    她此刻想的是沈綽的親事。

    像沈家這樣的門庭,嫁女兒一般都有定製,寫進陪嫁單子的全都是明麵上過了公中賬目的。

    從沈繯的陪嫁來看,沈家果然家底豐厚。

    當初沈二太太請王氏幫著牽線保媒,王氏最初屬意的是沈家四小姐沈紜。

    隻是沈紜機靈過了頭。

    後來王氏替沈綽牽了左僉都禦史府上的媒,說的是左僉都禦史羅汝珅的小兒子。

    都察院清貧沒油水,而沈家有錢。

    沈綽不善交際和操持家事,嫁與羅家幼子卻是正好。

    兩家都對這門親事很滿意。

    另有一層,此後程家與羅家也算是拐著彎的親戚了。

    程家發家致此,交際人脈多是武官一係,承的關係均是老爺子當年的同袍。

    而大爺程原恩走的卻是文官路子,多一些羅家這樣的姻親,於程原恩來說更為有利。

    王氏放下陪嫁單子,問道:

    “昭哥兒走了幾天?”

    程昭已經帶著迎親隊伍出發去晉中接新娘。

    袁媽媽想了想,道:

    “是上月十二走的,已有二十天了,想來應該已經到了晉中。”

    王氏算著日子應該來得及。

    她起身去了擷芳院。

    程昭成婚後,將和沈繯住在擷芳院,那兒離憑瀾居很近,也是在府中的西邊位置。

    王氏進了擷芳院,見丫鬟婆子們裏裏外外忙著布置。

    新房是重新修葺粉飾過的,床褥被子卻要等沈繯的嫁妝到了才能鋪上。紫黛領著管庫房婆子在屋裏,身後小丫鬟們手中捧著一摞一摞的紗、綃、綢等。

    有個小身影在當中鑽來鑽去。

    “太太!”

    有小丫鬟見了王氏,忙低身行禮。

    紫黛和庫房管事婆子聞聲回過頭,也連忙上前給王氏行禮。

    正在床前張望的小身影,便蹭蹭蹭地跑到王氏身邊:

    “母親!”

    王氏笑著摸了摸程曦的腦袋,拉起她小手,笑著問:

    “你怎得跑到這裏來添亂。”

    程曦嘻嘻地笑。

    王氏轉頭去看小丫鬟手中捧著的料子,紫黛忙上前細說——此前她們正在選屋裏作簾子和帳子的料。

    王氏選了一匹醬紅色重工綢,讓她們掛起來做床帳,卻對餘下的布料不甚滿意。

    “……天冷了,簾子太過輕薄瞧著不合適,庫裏還有重工綢的料子嗎?”

    庫房婆子忙道還有好幾匹,王氏便讓她去選了喜慶的色來瞧瞧,那婆子腳不停歇地領著小丫鬟去了。

    程曦湊到王氏身邊。

    “母親,大哥去接新娘,何時才能回來呀?”

    王氏笑道:“再有個二十天左右,你大哥就帶著新娘子回來了。”

    程曦眼珠子轉著,問道:

    “怎得新娘在那麽遠的地方呀?母親,您當初也是從這麽遠的地方嫁過來的嗎?”

    王氏覺得女兒越來越古靈精怪了。

    “怎得忽然想到問這個?”她笑看著程曦,“今日許先生的課業做了嗎?”

    許先生是王氏為程曦聘請的女先生。

    “做了做了,早做完了!”程曦漫不經心道,仍是揪著方才的話題,“母親,您為何會嫁給父親呀?是外祖父和外祖母讓您嫁的嗎?”

    王氏失笑,點著她的小額頭,道:

    “人小鬼大!以後你就知道成親嫁人是怎麽一回事了,現在問還早了些!”

    卻沒有正麵回答。

    程曦有些泄氣。

    關於王氏為何會嫁到程家的問題,她一直沒想明白。

    王氏嫁給程原恩時,程欽還在甘肅府,而程原恩隻是一個未考取進士的舉人而已。

    出身太原王家本宗嫡女的王氏,簡直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低嫁!

    這個問題,就和程欽為什麽讓長子參加科考而不是去軍中積累軍功一樣,讓程曦很是困惑,怎麽也想不明白。

    院子裏響起急促的腳步聲,袁媽媽氣喘籲籲地走了進來,四下張望。

    見到王氏後,幾步上前來,喜形於色:

    “太、太太,大爺回來了!”

    王氏一怔,繼而猛地站起身,驚喜道:

    “到哪了?在外院嗎?”

    說著,也不待袁媽媽回答就急急走出幾步,忽然想起程曦,又回頭拉著程曦一道往外走。

    “曦姐兒,你父親回來了!”

    程曦急急邁著小短腿跟著王氏跑,驚訝於母親溢於言表的喜悅。

    袁媽媽跟在旁邊稟道:

    “是大爺身邊的於生來二門知會的,說大爺回府了,先往老爺子那裏去請安,一會兒再去夫人那裏!”

    王氏點頭,伸手按了按並不鬆散的發釵,緩下腳步來,領著程曦往樟鶴園去。

    她們來到樟鶴園時,屋外候著的珍珠見了王氏,忙打起簾子,滿臉喜氣地朝屋子裏通稟:

    “老夫人、大爺,大太太來了!”

    王氏攥著程曦的手緊了緊。

    程曦也忽然冒出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來。

    她跟著王氏進屋,見祖母坐在高堂上,麵前跪著一個頎長的身影。

    那人聽見動靜,站起轉過身來。

    相貌豐逸,下頜蓄著齊整的短須,氣質清冷。

    此刻見了王氏與程曦,麵上卻露出和煦的笑容來。

    正是程家大爺程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