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節 城下之盟

字數:2379   加入書籤

A+A-


    當初,北戎多次騷擾齊國,使它困疲,諸侯救援齊國,鄭國的公子忽有功勞。齊國人給諸侯的軍隊饋送食物,讓魯國確定饋送的次序。魯國按周室封爵的次序把鄭國排在後麵。鄭國人發怒,請求齊國出兵。齊國人率領衛**隊幫助鄭國,所以《春秋》不稱這次戰爭為侵伐。先記載齊國和衛國,是按照周室封爵的次序。

    (11)桓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季,齊國、衛國、鄭國、宋國在惡曹舉行會盟。

    楚國的屈瑕打算和貳、軫兩國結盟。鄖國人的軍隊駐紮在蒲騷,準備和隨、絞、州、蓼(liao)四國一起進貢楚**隊。莫敖擔心這件事。鬬(dou)廉說:鄖國的軍隊駐紮在他們的郊區,一定缺乏警戒,並且天天盼望四**隊的到來。您駐在郊郢來抵禦這四個國家,我們用精銳部隊夜裏進攻鄖國。鄖國一心盼望四**隊,而且又依仗城郭堅固,沒有人再有戰鬥意誌。如果打敗鄖軍,四國一定離散。

    莫敖說:何不向君王請求增兵?鬬廉回答說:軍隊能夠獲勝,在於團結一致,不在於人多,商朝敵不過周朝,這是您所知道的。整頓軍隊而出兵,又增什麽兵呢?莫敖說:占卜一下?鬬廉回答說:占卜是為了決斷疑惑,沒有疑惑,為什麽占卜?於是就在蒲騷打敗鄖**隊,終於和貳、軫兩國訂立了盟約回國。

    鄭昭公打敗北戎的時候齊侯打算把女兒嫁給他,昭公辭謝了。祭仲說:您一定要娶她。國君姬妾很多,您如果沒有有力的外援,將不能繼承君位。其他三位公子都可能做國君的。昭公不同意。

    夏季,鄭莊公去世。

    當初,祭地封人仲足受到鄭莊公的寵信,莊公任命他做卿。祭仲為莊公娶了鄧曼,生了昭公。所以祭仲立他為國君。宋國的雍氏把女兒嫁給鄭莊公,名叫雍姞,生了厲公。雍氏為人所尊重,受到宋莊公的寵愛,所以就誘騙祭仲而把他抓起來,說:不立突為國君,就沒有你的命。雍氏還抓了厲公索取財貨。祭仲和宋國人結盟,讓厲公歸國而立他為國君。

    秋季,九月十三日,鄭昭公逃往到衛國。二十五日,鄭厲公立為國君。

    (12)桓公十二年

    十二年,夏季,魯桓公和杞侯、莒子在曲池會盟,這是讓杞國和莒國講和。

    桓公相和宋國、鄭國講和。秋季,桓公和宋莊公在句瀆之丘會盟。由於不知道宋國對議和有無誠意,所以又在虛地會見;冬季,又在龜地會見。宋公拒絕議和,所以桓公和鄭厲公在武父結友,盟後就率領軍隊進攻宋國。發聲這場戰爭,是因為宋國不講信用。君子說:如果一再不講信用,結為盟友也沒有好處、《詩經》說:君子多次結友,反而使****亂滋長。就是由於沒有信用。

    楚國進攻絞國,軍隊駐紮在南門。莫敖屈瑕說:絞國地小而人輕浮,輕浮就缺少主意。請對砍柴的人不設保衛,用這引誘他們。楚王聽從了屈瑕的意見。絞軍俘獲了三十個砍柴人。第二天,絞軍爭著出城,把楚國的砍柴人趕到山裏。楚軍坐等在北門,同時在山下設伏兵,大敗絞軍,強迫絞國訂立城下之盟而回國。

    在進攻絞國的這次戰役中,楚軍分兵渡過彭水。羅國準備攻打楚軍,派遣伯嘉去偵探,三次遍數了楚軍的人數。

    (13)桓公十三年

    十三年春季,楚國的屈瑕進攻羅國,鬬伯比為他送行。回來時,對他的禦者說:莫敖一定失敗。走路時把腳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穩定了。

    於是進見楚武王,說:一定要增派軍隊!楚武王拒絕了,回宮告訴夫人鄧曼。鄧曼說:大夫鬬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數的多少,而是說君王要以誠信來鎮撫百姓,以德義來訓誡官員,而以刑法來使莫敖畏懼。莫敖已經滿足於蒲騷這一次戰功,他會自以為是,必然輕視羅國。君王如果不加控製,不是等於不設防範嗎!鬬伯比所說的請君王訓誡百姓而好好地安撫督察他們,召集官員們而勉之以美德,見到莫敖而告訴他上天對他的過錯是不會寬恕的。

    不是這樣,鬬大夫難道不知道楚**隊已經全部出發了?楚王派賴國人追趕屈瑕,沒有追上。

    莫敖派人在軍中通告:敢於進諫的人要受刑罰!到達鄢水,楚軍由於渡河而次序大亂。全軍亂七八糟毫無秩序,而且又不設防。到達羅國,羅國和盧戎的軍隊從兩邊夾攻楚軍,把楚軍打得大敗。莫敖吊死在荒穀,其他將領們被囚禁在冶父,等待處罰。楚武王說:這是我的罪過。把將領們都赦免了。

    宋國多次向鄭國索取財貨,鄭國實在不能忍受,所以率領紀、魯兩國的軍隊和齊、宋、衛、燕四國的軍隊交戰。《春秋》沒有記載戰爭的地點,是由於桓公遲到了。鄭國派人來魯國,請求重修舊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