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節 理直則氣壯
字數:2592 加入書籤
夏季,六月,晉國的軍隊去救鄭國。荀林父率領中軍,先縠為輔佐;士會率領上軍,郤作輔佐;趙朔率領下軍,欒書作為輔佐。趙括、趙嬰齊擔任中軍大夫,鞏朔、韓穿擔任上軍大夫,荀首、趙同擔任下軍大夫。韓厥擔任司馬。到達黃河,聽到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荀林父想要回去,說:沒有趕到鄭國,又勞動百姓,出兵有什麽用?等楚軍回去以後我軍再出兵進攻鄭國,還不算晚。士會說:好。會聽說用兵之道,觀察狄人的間隙而後行動,德行、刑罰、政令、事務、典則、禮儀合乎常道,就是不可抵擋的,不能進攻這樣的國家。
楚國的軍隊討伐鄭國,討厭鄭國有二心,又可憐鄭國的卑下,鄭國背叛就討伐他,鄭國順服就赦免他,德行、刑罰都完成了。討伐背叛,這是刑罰;安撫順服,這是德行,這二者樹立起來了。往年進入陳國,如今進入鄭國,百姓並不感到疲勞,國君沒有受到怨恨,政令就合於常道了,楚軍擺成荊屍之陣而後發兵,井井有條,商販、農民、工匠、店主都不廢時失業,步兵車兵關係和睦,事務就互不相犯了。
蒍(wei)敖做令尹,選擇實行楚國好的法典,軍隊出動,右軍跟隨主將的車轅,左軍打草作為歇息的準備,前軍以旄旌開路以防意外,中軍斟酌謀劃,後軍以精兵押陣。各級軍官根據象征自己的旌旗的指示而采取行動,軍事政務不必等待命令而完備,這就是能夠運用典則了。他們國君選拔人才,同姓中選擇親近的支係,異姓中選擇後代舊臣,提拔不遺漏有德行的人,賞賜不遺漏有功勞的人。
對老人有優待,對旅客有賜予。君子和小人,各有規定的服飾。對尊貴的有一定的禮節示以尊重,對低賤的有一定的等級示以威嚴。這就是禮節沒有不順的了。德行樹立,刑罰施行,政事成就,事務合時,典則執行,禮節順當,怎麽能抵擋楚國?看到可能就前進,遇到困難就後退,這是治軍的好辦法。兼並衰弱進貢昏暗,這是用兵的好規矩。您姑且整頓軍隊、籌劃武備吧!還有弱小而昏暗的國家,為什麽一定要進攻楚軍?
仲虺(hui)說:占取****之國,欺侮可以滅亡之國。說的就是兼並衰弱。《詩經·周傾·酌》篇說:天子的軍隊多麽神氣,率領他們把昏昧的國家占取。說的就是進攻昏昧。《武》篇說:武王的功業無比偉大強盛。安撫衰弱進貢昏暗,以致力於功業所在,這樣可以了。先縠說:不行。晉國所以能稱霸諸侯,是由於軍隊勇敢、臣下得力。現在失去了諸侯,不能說是得力;有了敵人不去追逐,不能說是勇敢。由於我們而丟掉霸主的地位,不如去死。
而且晉國整頓軍隊不出動,聽到敵人強大就退卻,這不是大丈夫。任命為軍隊的統帥,而做出了不是大丈夫所做的事,這隻有你們能辦到。我是不會幹的。說完,就帶領中軍副帥所屬軍隊渡過黃河。
荀首說:先縠這些軍隊危險了。《周易》上有這樣的卦象,從《師》卦變成《臨》卦,爻辭說:出兵用法令治理,法令不嚴明,結果必凶。執行順當而成功就是臧,反其道就是否。大眾離散是柔弱,流水壅(yong)塞就成為沼澤。有法製指揮三軍如同指揮自己一樣,所以叫做律、執行不順當,法製治理就窮盡而無用。從充滿到窮盡,阻塞而且不整齊,就是凶險的征兆了。不能流動叫做臨,有統帥而不服從,還有比這更嚴重的臨嗎?說的就是先縠的這個行為了。
果真和敵人相遇,一定失敗,彘(zhi)子將會是主要罪魁,即使免於戰死而回國,一定有大的災禍。韓厥對荀林父說:彘子率領一部分軍隊失陷,您的罪過大了。您作為最高統帥,軍隊不聽命令,這是誰的罪過?失去屬國,丟掉軍隊,構成的罪過已經太重,不如幹脆進軍。作戰如果不能得勝,失敗的罪過可以共分擔,與其一個人承擔罪責,六個人共同承擔,不還好一點嗎?於是晉國的軍隊就渡過了黃河。
楚莊王率軍北上,軍隊駐紮在郔地。沈尹率領中軍,子重率領左軍,子反率領右軍,準備在黃河飲馬以後就回國。聽到晉**隊已經渡過黃河,楚莊王想要回去,寵臣伍參想打仗,令尹孫叔敖不想幹,說:往年進入陳國,今年進入鄭國,不是沒有戰爭。打起來以後不能得勝,吃了伍參的肉難道就夠了嗎?伍參說:如果作戰得勝,孫叔敖就是沒有謀略。不能得勝參的肉將會在晉軍那裏,哪裏還能吃得上呢?
令尹回車向南,倒轉旌旗。伍參對楚莊王說:晉國參政的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想要專權行事而不能辦到。想要聽從命令而沒有上級,大軍聽從誰的命令?這一次,晉軍一定失敗。而且國君逃避臣下,國君怎能蒙受這恥辱?楚莊王聽了不高興,告訴令尹把戰車改而向北,楚軍駐紮在管地等待晉軍。
晉**隊駐在敖、鄗(hao)兩山之間。鄭國的皇戌出使到晉軍中,說:鄭國跟從楚國,是為了保存國家的緣故,對晉國並沒有二心。楚軍屢次得勝而驕傲,他們在外麵已經很久了,又不設防禦。您攻擊他們,鄭國的軍隊作為後繼,楚軍一定失敗。先縠說:打敗楚軍,降服鄭國,就在此一舉了,一定要答應皇戌的請求。欒書說:楚國自從戰勝庸國以來,楚國的國君沒有一天不用不列的方式治理國內的人們:教訓百姓生計的不容易、禍患不知哪天就會到來、戒備警惕不能放鬆。
在軍隊裏,沒有一天不用這樣的方式管理軍官士兵,告誡軍隊:勝利的不能永遠保有,紂得到一百次勝利而終究沒有好結果。用若敖、蚡冒乘柴車、穿破衣開辟山林的事跡來教訓他們。告誡說:百姓的生計在於勤勞,勤勞就不會匱乏。這就不能說他們驕傲。先大夫子犯說過:出兵作戰,理智就氣壯,理虧就氣衰。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合於道德,又和楚國結怨,我們理曲,楚國禮直,這就不能說他們齊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