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喬裝打扮進魔都

字數:3432   加入書籤

A+A-




    趙大貴這才把人放到地上,一看周圍,遠方翻船處還不斷傳來嘈雜之聲,偏偏這裏有些荒僻,除了剛才這個人昏迷之後被推送過來之外,倒沒有其他人過來。

    趙大貴所在的地方離發生翻船事故的地方有一段距離,兼且荒草叢生,相當隱蔽,真要做一些事情肯定沒人能察覺,一想到這裏,趙大貴不由得惡向膽邊生,生起不好的主意來。

    “如果可以我也想做個好人,可是本主神初到這個位麵,能不能站住腳都不知道,自然不能做個爛好人。

    而且,你的命算是我救的,古代不是都講究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必須以身相許嘛。

    也罷,我也不要你以身相許,為我做點些許的貢獻就行。”

    趙大貴看著地上躺著的可憐之人,喃喃自語了幾句,然後立即下狠手,將那人身上的衣服解了下來。

    原來,趙大貴在冬天的時候到泰山,進入五色祭壇後又被傳送到這個世界,身上穿著的還是原來爬山的時候穿著的衣服,就是上麵穿著廉價的羽絨服,下麵穿著棉褲,臉上還戴著個墨鏡。

    這身打扮,與清朝人的服飾迥然不同,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有可能被打成異類,運氣不好,被直接抓到衙門也不一定。

    趙大貴好歹也看過很多穿越類書籍,知道剛到達陌生位麵的時候其實是最危險最容易出事的時候,一個不好就有可能被當地的原住民抓住,然後遭遇些不可測的災難什麽的。

    本來趙大貴想的是在這荒灘待到晚上,然後借著夜色到附近的農家去,以偷竊或交換的方式獲得當地人的衣服,然後混進縣城裏什麽的,不過既然眼前有現成的機會,就不可錯過了。

    解開溺水之人的包袱,打開一看,裏麵倒是有一套衣服,看來是用來更換的,可惜是個女裝。

    不過,這也正常,這人既然是女的,可能是為了路上方便而換上男裝,那麽在包袱裏預備另一套女裝也說得過去。

    隻是,這人也太窮了些,身上的男裝和女裝都隻有一套,這就有些難辦了。

    趙大貴猶豫了三秒鍾,然後就惡向膽邊生,向地上的女人伸出魔爪,將她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

    那人身上穿著的其實是這時空的清朝男士常穿的青藍色長袍,脫下來後穿在身上,雖然有些臃腫不堪,但外人也看不到長袍底下是現代服裝,用來遮掩是再好不過了。

    至於長袍尺寸有些小,現在還濕漉漉的這些毛病,都被趙大貴自動過濾了。

    把長袍穿上,再把那人原來戴著的瓜皮帽戴上,趙大貴滿意地點起頭來,這樣一來,從外觀上看跟一般的清朝人幾乎一樣,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之感,但想必也不會有人深究。

    底下穿著厚厚的保暖用皮鞋,這算是一個漏洞,隻希望不會有人注意去看腳下,而且在這個時代,也不是沒人穿皮鞋。

    從那人的衣服和包袱裏,趙大貴還找到了幾塊散碎銀子,還有幾串銅錢,這就更讓人滿意了,剛好可以解決初期無錢可用的尷尬。

    趙大貴本想把碎銀和銅錢全部揣進自己懷裏,不過一想如果自己把東西全部拿走,地上的女人就要損失所有錢財,就要流落街頭,以這個時代的特性,到時候什麽樣的慘事都有可能發生。

    因此,想了想,趙大貴就隻拿其中一半的錢財,剩下一半還照樣放回包袱裏。

    到了這時候,這場不倫不類的洗劫算是結束了,然而起身之際趙大貴注意到那女人貼身衣物上縫著個小包,裏麵似乎裝著個硬邦邦地東西,便心中一動,把裏麵的東西拿出來。

    拿出來一看,那樣東西原來是手指粗細的中空的小竹節,有七八厘米長,用手握住上部和底部一轉,就能擰開來。

    趙大貴好奇心大起,把竹節擰開,然後把裏麵的東西倒在手掌心上,原來是一把五六厘米長的金屬小劍。

    仔細一看,這把小劍似乎是赤銅做的,通體紅燦燦的,倒是極為精致,側麵還寫著五個篆體小字,趙大貴原先是看不懂的,但如今有主神圖書館的書籍輔助,瞬間明白這是“如意金箍劍”五個字。

    “哦,還遇到西遊記的忠實粉絲了,不過好好的如意金箍棒弄成如意金箍劍,也沒什麽意義吧。”

    趙大貴知道古代女子喜歡隨身帶一些銀妝刀之類的小飾品,覺得這也是類似的玩物而已,本來想把劍放回那人身上,又覺得這小劍實在精致好看,而且自己該拿的不該拿的都拿了,也不差這一件,便把劍和竹節一並揣進自己兜裏。

    接著,又覺得將人就這麽**著身放在河灘邊也不合適,趙大貴便拿出包袱裏的女裝,費了半天勁給人穿上,又把包袱重新係好,放在那人旁邊,然後才心滿意足地站了起來。

    如今,順利得到這時代的裝束,又獲得必要的初始資金,接下來就要趕快離開案發現場,不要被苦主抓住。

    於是,趙大貴貓著腰鑽進荒草叢中,往下遊處走去。

    那兩艘船相撞的地方其實是在趙大貴救人地方下遊處數百米的地方,此時原來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們大都遊到岸邊,還有不少小艇看到情況劃了過來救人撈東西,一時間極為喧鬧。

    趙大貴這時候穿著濕漉漉的長袍混進去,大家都以為是先前落水的乘客,幾乎都不加注意。

    趁著這個機會,趙大貴找到一艘控製的小艇,說服小艇的主人把自己載到河岸對麵,為此還花了一百文銅錢,這且不提。

    黃浦江西邊的人本來就比東岸多得多,而且國人愛熱鬧的習慣就是百多年前也沒變,此時正有無數人在河西岸望著東岸,人聲鼎沸,趙大貴上岸後悄悄混進去,居然一點都不顯眼。

    趙大貴一點都不願意引起別人注意,又生怕自己搭救和打劫的那人醒來後吵鬧,過來追自己,便匆匆離開人群,在城外的居民區小胡同裏繞了好幾圈,以保證沒人能跟蹤自己。

    為了謹慎起見,趙大貴還找了一間不起眼的小雜貨鋪,買件鬥笠和蓑衣穿上,接著才繞到魔都縣城西側(知了注:黃浦江在縣城東側),進入縣城裏。

    在有清一代,城門處都應該有清兵把守,嚴查來往之人的路引什麽的,但這種規矩早就廢弛了,趙大貴隻是按照城門口清兵的示意,在一個粗製的陶碗裏扔兩枚銅錢,就被放進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