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賺大錢的機會

字數:5034   加入書籤

A+A-




    不過,看到這些英國人都看得很認真,而且都拿出紙筆記錄各種商品的價格,趙大貴就明白魔都的這些商販們即使能喊出高價,把這些英國人宰一下,也不見得能做多久。

    而且,趙大貴發現這些英國人希望自己幫忙買的並不全是米麵等生活用品,還有布匹、大黃、蘇木等並不緊缺的商品,看來是要為以後的生意做準備。

    逛了一大圈,買很多東西,又找個錢莊將一部分銀元兌換成銅錢,最後還找個餐館大吃一頓,一幫人才心滿意足地回到領事館。

    幾個人的經曆在留守領事館的人們之間掀起一陣羨慕,當時就很多人跟趙大貴越好第二天要一起逛街。

    不是吧,我就是要逛街也不是你們這些大老爺們,外國美女還能考慮一下,趙大貴心裏腹誹不已,但心裏明白巴富爾花那麽多錢雇用自己,就是要幹這個工作的,當下笑哈哈地答應。

    而且,這些人之中不是曆史上有名的傳教士或政治家,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洋行大班,以後肯定有用得著的地方,何樂而不為呢。

    晚上,趙大貴跟著英國人一起大吃一頓,一起吹捧了一番,才心滿意足地離開領事館,回自己的旅館去,兜裏當然揣著五十個嘩嘩亂響的正宗西班牙銀元。

    說實話,趙大貴還是第一次見真正的銀元。

    回到旅店,跟掌櫃和陳小二說自己在領事館裏找了份差事,兩個人都是一臉的震驚,並不是羨慕嫉妒恨的那種震驚,而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震驚。

    “我看客官其實識文斷字,以後科舉做秀才未必不能指望,就算走不了科舉之路,到一些體麵人家做西席老師好的,何必跟那些洋人廝混,斷了自己的前程呢?”掌櫃的一臉的不理解,還想勸說一番。

    掌櫃眼光獨到,早就看出趙大貴其實識字,將他歸類為不如意的書生那一類。

    不過,掌櫃的勸解雖然處於好心,趙大貴自然也不會放下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第一買辦這樣的有前途的工作不做,反而去考什麽秀才,就算沒有賺錢的壓力,也不會幹這無聊的事情了。

    “掌櫃的是好心,我趙大貴心領了。可是我趙家十幾年前開始就家道中落,這奔前程的心早就沒了,也就多賺點錢糊口而已,其他就沒法管那麽多了。”

    趙大貴一副我有故事的模樣,掌櫃的歎氣一下,也不再勸解。

    倒是陳小二看著趙大貴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出什麽。

    這時代的人以給洋人做事為恥,就是十三行的伍家和潘家,有數千萬元身家的主,家裏主事的人都喜歡用假名,擔心被人恥笑什麽的,蓋有清一代風氣就如此。

    一想到這些,趙大貴就有些歎氣,這種做法固然有不對之處,但後世那種恨不得對洋人鞠躬盡瘁的樣子,難道就好嗎。

    第二天開始,趙大貴繼續認真在領事館工作。

    他的工作其實不難,就是帶著樣人們滿大家逛街買東西,順便打探物價信息什麽的。

    趙大貴上街就遵守兩條:一是不過分砍價可以,但東西質量一定要好;二是不管買的東西多麽瑣碎,賬目一定要清楚。

    他這麽一做,立即贏得大部分英國人的尊重,覺得他是個做事認真,絕不弄虛作假的好人,就是巴富爾領事也覺得趙大貴沒有在買東西過程中露出貪婪的麵貌,有些出乎意料。

    這時候,幫人買東西的時候中間取利,是件很常見的事情,別說中國人,就是英國人之間也很常見。

    領事館這些人遠渡重洋而來,幾乎全部都是精明之輩,原先誇讚趙大貴也不見得是對其人品有多高估,此時卻對趙大貴多了幾分尊重,也開始真正地接納他。

    在剛入職的五六天之內,趙大貴就帶著這些來自英國的彪形大漢逛遍姚家周圍的大街小巷,積累了很多經驗,也獲取了很多有用的價格情報。

    其實論起對這些價格情報的生疏程度和渴望程度,趙大貴隻在英國人之上,不在其下。

    其中有很多商品的價格很有意義,在這裏就多用點篇幅,記錄一下。

    棉花的消費量很大,畢竟是文明海內外的鬆江布的產地,而且本地也盛產棉花,遠銷中外,在供過於求時棉花價格為每擔十五元左右,緊缺時則高達二十三到二十四元;

    麻的質量很好,每擔八到九元,光是每年進出上海的七千多艘船隻所需的索具就需要用很多麻;

    蘇木價格長長很高,每擔兩塊五元至三元;

    市場供應良好的時候,麥子價格為每擔一塊五元左右,在合宜的季節,麵粉價格能達到每擔兩塊至兩塊五;

    南京土布,一種使用黃棉花織成的布匹,每百匹價格四十元(每匹長21.5尺,這應該是英尺);

    魔都的茶葉價格比廣州便宜百分之二十左右,特別是綠茶能便宜百分之二十五;

    大黃價格跟廣東一樣,也就是每擔四十五元左右;

    每隻五斤重的上等火腿,售價一元;

    上等綿陽,每頭五元;

    小肥牛,每頭十一元到十五元;

    大而好的野雞,每頭0.23元左右。

    (知了注:以上資料主要來自羅伯特.蒙哥馬利.馬丁於1847年撰寫的“中國政治商業和社會”)

    這個價格信息,對了解這時代的商業交易,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同為五大通商港口之一的寧波的物價與上海相比,有一些差距,但相差也不大。

    趙大貴後來發跡之後對寧波也做了一番市場調查,特將其物價公布一下,以作比較(知了注:其實是知了發懶,不想到以後再把寧波的物價羅列出來,就直接一起發布)。

    本地生產的長24英尺,寬16英寸的頭等白布,價格是每匹六百文(一英尺30.48厘米,一英寸2.54厘米,一英尺12英寸);

    長18英尺,寬12英寸的淡黃色漂白南京土布六百文;

    質量相同的本色南京土布四百文;

    羊的平均價格為每隻三元半;

    大黃價格比廣州和上海低廉很多,頭等的每擔三十五元,二等的每擔十七元;

    (大)麻的質量很好,每擔九元到十元,但本地需求量很大,不太可能出口;

    棉花質量很好,纖維長、清潔、顏色純白,本地棉花的價格是每擔二十元,織布者喜歡馬尼拉棉花,質量較次的美國棉花和孟買棉花,幾乎以任何價格都無法在這裏出售;

    大米的價格每擔兩元到三元,在任何時期也很難想象寧波會進口大米,孟加拉的孟非米以每袋兩元的價格,也很難在這裏出售;

    糖從大員或福建運來,最便宜的每擔六元到七元,白砂糖每擔九元,最好的冰糖每擔十一元到十二元;

    黑胡椒每擔九元到十二元;

    燕窩上等的每斤八十元,二等的六十元,三等的四十元;

    檀香木需要量不大,價格為每擔十三元到十五元;

    鉛錠售價約在七元五角以上(可惜不知道多大的鉛錠);

    呢絨幅寬三腕尺(cubit,約18英寸)半的好呢子,每腕尺隻售一百八十文到一元;

    煙葉非常柔和,比美國煙葉次得多,每擔七元;

    皮張(母牛皮和公牛皮)如果是熟皮,每擔十元;生皮則每擔七元以上;

    白鉛每擔十四元到十五元,主要用作化妝品;

    本地產的蓖麻油每擔六元以上,用作漆料,不做藥材;

    寧波的紅茶質量不好,在外國市場不易銷售,每擔二十元到六十七元不等;

    寧波的綠茶,對外國人來說,比紅茶受歡迎得多,隻是葉子稍嫌大一些,每擔價格二十七元到七十八元不等;

    寧波的絲織品和廣州的產品很相似,平均價格為每匹(20碼,每碼91.44厘米);生絲的價格410元到450元;杭州府的綢緞按重量計價,平均價格為每兩約四角五分。

    (知了注:以上資料同樣來自羅伯特.蒙哥馬利.馬丁於1847年撰寫的“中國政治商業和社會”)

    這些價格情報看似不重要,但趙大貴很快就會慶幸自己獲取了這些價格資料,不至於在之後的生意中手忙腳亂,至少不會莫名其妙丟掉生意。

    在領事館工作了一個星期左右後,主要是賠英國人逛街買東西,吃喝玩樂,趙大貴等待已久的生意機會終於到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