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A+A-




    “這價格好像比廣州還要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樣子,你確定真能按照這個價格拿到茶葉,而且還是我所需要的大宗的量?”

    船長毫無機心地問道,對趙大貴卻瞬間造成一萬點的暴擊,讓他有一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很想當場就吐血給人看。

    “我給您看的,自然都是能保證量的。”到了此時,趙大貴也隻能硬撐著回答。

    “那就好,我就先買一千五百擔茶葉,這個、那個還有這幾款,每樣都買下若幹擔吧。

    對了,我們敲定了生意之後,過多長時間才能拿到茶葉?

    我可要跟你說好了,咱們第一次做生意,隻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中間可沒有提前付定金這一說。”船長目光炯炯地盯著趙大貴看,似乎想看清楚趙大貴臉上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那是自然,到時候就在這姚家院子裏交割貨物,您驗完貨物後就交錢。

    如果可以,我們就定在三天後交割,如何呢?”

    “嗯,沒問題,我自然是希望越快越好。可是,我記得在廣州,一般都是下定金後半年,甚至一年以後才能拿到貨物的,這裏拿貨這麽快?”

    “您以前買貨是按照外銷茶的流程走的,不過現在不是簽了什麽江寧條約嗎,您現在在上海就是按照內銷茶的價格拿貨,自然也以內銷茶的交割流程走貨,中間環節自然比在廣州少多了。”

    “原來是這樣。”船長說道,臉上卻猶疑不定,實在是這個價格和服務太優惠了,使得經驗老道的船長不敢相信。

    想了一下,船長才努力在臉上擠出笑臉,向趙大貴伸出手來握手,嘉許地說道:“買辦先生辛苦了,那我們就這樣定了,就在三天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很高興跟您做生意。”趙大貴也伸出手,與對方緊緊握住。

    這個生意就算這麽定了,但是趙大貴出門,心裏卻一片冰冷,這報價他已經算是盡量往高裏報了,沒想到最後還是低了很多。

    按照船長的說法,這裏的茶葉收購價格比廣州低了兩成以上,這麽算來,廣州的十三行數百年來一直是茶葉收購價直接翻倍銷售的。

    考慮到十九世紀以來茶葉年出口額多在一千萬元,就能明白十三行這麽多年都賺了多少錢,也使得趙大貴對傳說中的十三行大商人們有了新的敬意---真是會做生意啊。

    所謂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到此地步趙大貴也無可奈何,現在再想更改報價就不合適了,現在隻能按照剛才的約定履行合約。

    接下來的幾天,趙大貴過得很忙,先是跟船長重新訂立正規的合同,注明交易的茶葉種類、價格、數量、成色等,以代替先前簽訂的備忘錄式的草簽協議,還要中英文兩式兩份;

    接著,趙大貴還要按照船長確定的茶葉樣品,找相應的茶棧掌櫃,商定交易的細節,還要簽訂必要的書麵協議。

    這時代的中國商人做生意,不太喜歡訂立書麵合同,常有一言而決的情況,不過這些都隻出現在特別熟悉、交道已久的熟人之間,遇到趙大貴這種新手,必然是要訂立必要的合約的。

    當然,這些掌櫃們神通廣大,早打聽出這位明顯是外行的趙老爺其實是幫洋人辦事的,心裏既好奇又激動,同時像趙主神那樣後悔沒有把價格報得高高的,狠宰這些洋人的商人,也不在少數。

    這些事情辦完,趙大貴還要勸說船長,讓他找本地最大的錢莊,把那五萬元銀元存進去,換成錢莊專用的錢票。

    凱利特船長對趙大貴本人和茶葉交易還是存有很大疑慮的,但對使用錢莊卻很放心,這一來船長在廣州也使用過錢莊,知道這種中國特色的銀行相當可靠和好用;

    二來這錢莊畢竟跟趙大貴這樣的生人不一樣,都是在本地經營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老牌企業,絕不可能卷款逃跑,就算發生那種事情,以英國政府的強勢,肯定也能跟清國政府追討;

    畢竟幾年前的戰爭也涉及到貨款相欠的問題,清政府支付的一千多萬兩賠償款中包含十三行部分商人拖欠貨款的賠償,相信清政府在這問題上會很謹慎。

    而且巴富爾領事在上海也不是吃幹飯的,這麽多天來早就打聽出本地最可靠的錢莊有哪些,都不需要趙大貴推薦,船長就直接到領事推薦的錢莊辦理錢票(從這一點看,領事和船長其實對趙大貴還是不信任的)。

    趙大貴看到船長這麽上道,倒很高興。

    他現在做的就是一種中介代理生意,就是要從船長那裏拿到錢,扣除自己的利潤後送到茶棧那裏去,如果用銀元做的話太不方便了,船長一看銀元箱子的多寡,就能很容易地判斷出趙大貴的茶葉買進價格是多少,利潤是多少。

    總之,細節決定成敗。

    在各方緊鑼密鼓的籌備下,十二月五日,英國人在上海的第一筆大宗買賣開始了。

    作為本埠第一次跟英國人的直接交易,這次生意自然受到極大的關注,不管是住在英國領事館的數十名外國人,還是官府各大衙門的官吏們,都非常關注這一事件,就是到後世也有大量論文對此次交易進行考證,討論其對魔都、清國、英國乃至全世界格局的影響。

    不過,這一天的交易其實相當簡單,乏善可陳,沒有什麽驚心動魄之處。

    按照趙大貴的安排,交易在姚家的一處空曠院子舉行,凱利特船長及其手下船員和領事館的外國人們,在院子一頭,虎視眈眈站著;另一方則是中國茶棧的掌櫃們,帶上大量夥夫和茶葉,在另一頭殺氣騰騰地等待。

    然後,趙大貴一聲令下,雙方就各自操起家夥,呼嘯著向對方衝去,一時間刀光劍影,血肉紛飛...好吧,趙大貴承認這隻是自己腦子裏的幻想,看到這極像電影裏後世黑社會交易軍火的場景,就在自己腦子裏腦補一下。

    實際上,時辰已到,趙大貴一打手勢,茶棧掌櫃們就指揮夥夫們挑起茶葉送到外國人站立的這一側來,先後送來一百擔茶葉,然後又回到原來的地方等待。

    接著,船長帶著水手們上前驗貨,其中包括一些資源過來幫忙的外國人,如寶順、本號、旗昌、怡和等洋行派遣到上海的職員(其實是想借此積累在上海的交易經驗),仔細檢查茶葉的顏色、形狀、味道和受潮程度。

    這一百擔茶葉檢驗完畢,船長才點點頭,表示接受這批貨物,然後遞給趙大貴價值五千元的錢莊銀票,趙大貴數完,然後便到掌櫃們站立的另一邊去,跟提供這批茶葉的掌櫃結賬。(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