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

字數:5500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抽個空,趙大貴還跑到縣城的一家錢莊,用二百兩銀子兌換出二十兩黃金,然後才回到新手村,哦,不對,是三裏浦村。

    夜深人靜的時候,趙大貴拿出二十兩黃金,在手裏捧著看,臉色變得非常複雜。

    “以後吃肉還是喝粥,就看這一把了,轉化靈金。”趙大貴輕聲默念,手上便有一道光出現,照到黃金上。

    在光芒的照耀下,黃金發生奇異的變化,從原來的固體狀變成果凍似的半膠狀物質,趙大貴用手一捏,就能隨意捏出任意形狀來,就跟用泥捏泥人似的。

    趙大貴心念一動,這塊二十兩重的黃金,或者是其變成的靈金,就融入趙大貴身體裏,然後又順著經脈到達印堂穴識海,進入主神空間,然後融合到主神圖書館去。

    等到趙大貴進入主神空間一看,原本石屋狀的圖書館大門上多了一抹金色,而且圖書館建築上多了一道進度條,仔細一看,卻是寫著“升級到黃金時代,進度:20/10000”。

    “原來這圖書館升級到黃金時代,要獻祭一萬兩靈金,也就是需要一萬兩黃金。”趙大貴終於弄清楚主神圖書館升級需要的資金量,不由失聲叫了起來。

    原來,趙大貴獲得的主神圖書館,經曆了前任主神的隕落,本來很高的等級一路下跌,目前處於最低級的“莽荒時代”。

    按照前任留下的信息,主神圖書館在不同級別的名稱分別為:

    “0級:莽荒時代;1級:黃金時代;2級:白銀時代;3級:青銅時代;4級:鋼鐵時代;5級:大劫時代”

    主神圖書館作為高維建築,升級需要多種高維材料,其中從莽荒時代升級到黃金時代,需要從黃金轉化成的靈金;升級到白銀時代,需要白銀轉化成的秘銀;升級到青銅時代,需要青銅轉化成的母銅;升級到鋼鐵時代,需要鋼鐵轉化成的精鋼。

    至於升級到大劫時代,需要很特殊的劫材,趙大貴修為低微,見識不足,還不知道是什麽,怎麽獲得。

    這種晉升途徑本來就蘊含很多奧秘,比如人類學會使用金屬,就是先學會用黃金,接著用白銀,之後用銅,然後學會製造青銅,最後才是鋼鐵的,這其中必然有很多關聯。

    主神圖書館本身就有將黃金轉化成靈金的能力,算是一種天賦神通,趙大貴本來就知道要將主神圖書館升級,獲得更多功能,就需要用到黃金,隻是穿越後一直窮困,沒機會獲得黃金,一直耽誤到現在。

    這還是他第一次將黃金轉化為靈金獻祭,根據進度條才知道要將圖書館升級到黃金時代,需要一萬兩黃金,這是一筆極為龐大的資產。

    清朝初期的金銀兌換比例為八比一,到如今就根據其成色在九比一到十一比一之間浮動,大部分情況下可以認為是十比一。

    這麽一算,主神圖書館要升級,就需要十萬兩白銀,近十六萬銀元,趙大貴突然覺得壓力很大。

    要知道,隻是為了賺五百兩白銀,已經讓他辛苦了整整一個月,要想盡快賺十萬兩白銀,其中困難重重啊。

    “隻能等到英國人到來,魔都開埠了。”趙大貴歎了口氣,心裏想著。

    接下來的幾天,趙大貴開始忙起一件大事,就是在縣城裏找個房子租住,以後趙家三兄妹都要搬進城裏生活。

    此時已然是九月份,英國人就要過來開埠,中華大地的大劇情就要展開,趙大貴可不想憋在浦東錯過這場轟轟烈烈的場麵。

    不管從什麽角度來講,趙家所在的三裏浦村最多算是新手村,初期用來熟悉劇情的,真正的大發展還是在縣城裏,或者是幾年後才會發展出來的租界裏。

    有一個煩心事就是霍大牙找不著了。

    趙大貴有錢之後本來是想立即還了霍大牙的高利貸,免得以後再生事,沒想到此時卻發現霍大牙不見蹤影了。

    細一打聽,據說這霍大牙被人竄動,跑到定海去做生意,估計再過一段時間才能回來。

    這霍大牙本就是個混混,走之前將放貸的契約等都找地方藏了起來,其他人都不知道,這下隻能等霍大牙回來,才能把錢還上。

    這世上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自己借了高利貸,還拚死拚活賺到錢準備還了,債主卻失蹤不見,趙大貴心裏很是呲牙了一陣,卻也無法可想。

    趙大貴到魔都縣城,特意跑到大東門西姚家弄,一家姓顧的大戶人家院落旁邊租了個兩進的房子,幹淨整潔自帶水井,還有個臨街的鋪麵可用,比在村裏的時候是天上地下了。

    按照曆史記載,英國人到魔都後是在大東門西姚家弄的顧家大院租房子,作為英國領事館的,趙大貴覺得跟領事館離得近,以後做生意肯定更方便一些。

    魔都這時的房價很便宜,最近更是低廉,趙大貴租的這套院落,有兩間鋪麵,七八間平方,一棟兩層小樓,再加一口水井和石磨,年租金也就五十元,非常合算。

    按照曆史記載,英國人租顧家大院做領事館,裏麵有五六十間房子,還有四棟二層小樓,自帶水井和廁所等,年租金也就六百四十兩左右,讓英國領事巴富爾和同去的洋行職員們都大為滿意。

    不過,趙大貴仔細打聽價格,就知道英國人其實是多付了好多錢,如果是本地人租住,估計三百兩左右就能把那顧家大院租下。

    趙小虎和趙小妹到新家看過一次,然後就覺得很是滿意,比三裏浦的舊房子強了無數倍。

    租下房子後,趙大貴並沒有急著搬家,而是請人把屋子裏外打掃幹淨了,又用新鮮秸稈燒出草木灰,放入水裏蒸煮,然後用這草木灰水又重新擦洗一遍,算是消毒了。

    草木灰水溶液在古代是最容易得到的強效消毒水,不過隻有新鮮的秸稈燒出來的草木灰有這作用,建議穿越到古代的主角們都要這麽消毒一下,免得疾病滋生。

    在這之後,就發生了一連串大事,每一個都意義重大,對後世有深遠的意義,使得後來的學者們非常喜歡考證這段時間曆史。

    在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也就是1843年11月6日(同時用清曆太麻煩,以後開始采用西元曆,特此通告),趙家三兄妹正式搬家,從三裏浦村的趙氏老家到魔都縣城大東門西姚家弄的顧家大院旁的一處院落,這地方後來就被稱為趙家小院。

    為了給三兄妹做飯,趙大貴特意雇傭了一位阮姓廚娘,也是趙大貴一生中雇傭的第一位員工;不過這位阮廚娘好吃懶做,做菜隨便,買菜也不看價格,讓三兄妹深受其苦。

    接著,1843年11月8日晚上,香港總督璞鼎查指定的英國駐魔都領事巴富爾,乘坐明輪蒸汽船“麥都薩”號來到魔都,在縣城外的十六鋪大關碼頭停泊過夜。

    按照主流學者記載,巴富爾是在香港坐“威克森(Vixen)”號到達定海,然後轉乘從軍艦改裝為商用船的“麥都薩(Medusa)”號到達魔都的。

    當然,也有學者考證說巴富爾乘坐麥都薩號隻到吳淞,然後轉乘小蒸汽火輪船火河號到達魔都的,這就見仁見智吧。

    在1843年11月9日,巴富爾帶著翻譯麥華陀、外科醫生兼領事助手海爾以及領事館職員斯特拉欽上岸,拜訪清朝魔都道台宮慕久,商談開埠事宜。

    雙方達成一係列約定,其中很多內容都對後世影響深遠,宮慕久後來被英國人稱讚為開明而儒雅。

    但是,巴富爾請求在魔都縣城裏租房子,作為領事館,卻被宮慕久所拒絕,原因是擔心華洋混居,生出大量的是非來。

    商談結束後,巴富爾心中煩悶,帶著人在魔都縣城內溜達,遇到一位叫姚書平的中國商人攔住說話。

    這位姚老爺先提出經商的建議,希望以後英國人帶到本埠的貨物,全部由他代理(知了注:威武啊,姚大爺),巴富爾領事義正辭嚴地拒絕;

    被拒絕後,姚老爺也不生氣,提出第二項商業建議,就是他在魔都縣東門和西門之間的路段,有一幢很大的住宅,可以借給英國人租住。

    巴富爾很高興地接受這項提議,在當天給璞鼎查的信中寫道:“我已在魔都城內租到一所房屋,地段適中,每年租金400元,如果做好設立領事館的準備,我打算明天就搬進去。”

    宮慕久得知這個消息後很是怏怏不樂,但無可奈何,最後隻能捏著鼻子同意英國人在縣城內租房子住。

    1843年11月10日,魔都道台宮慕久到麥都薩號進行禮節性回訪,還特意登上麥都薩號,受到英國人的好評。

    1843年11月11日,這是個很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蓄意已久的趙大貴到姚家大院,訪問剛到此地安頓下來的巴富爾領事一行。

    這一天,趙大貴與巴富爾領事長談很長時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才滿意而去。

    1843年11月14日,巴富爾向當時在魔都的二十五位英國人(包括商人、傳教士和領事館隨員)發出告示,英國領事館順利成立,同時宣布本埠從11月17日開始正式開放,英國人可以跟中國人自由貿易。

    隻是,巴富爾等英國人搬進姚家安頓下來後,才發現自己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原來,姚家的院子相對局促一些,還要跟姚家上下數十口人一起居住,跟巴富爾一起上岸的有傳教士和洋行商人等二十多人,居住起來難言舒暢。

    這還是其次,沒過多久這些英國人就發現天天都有大量中國人到姚家來,看著他們洗漱吃飯,看著他們辦公做事,甚至看著他們上茅房,其中有些膽大的,甚至伸出手來摸這些洋人的膝蓋,想知道洋人的膝蓋是不是天生就有毛病,不能彎下來,所以不能跪下來磕頭。

    在偶然的機會,可敬的英國領事先生還發現姚家的下人們偷偷收取外人的門票錢,讓其他中國人可以花錢進來看洋人。

    這一行徑終於惹怒了包括領事在內的所有英國人,過不多久,大約在1844年二月的時候,他們就在魔都大東門西的姚家弄,以每年六百塊大洋的高價租住一家姓顧的大戶出租的單獨的院子,然後就搬過去,不願意再跟姚家來往。(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