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兌現提貨單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A+A-




    趙大貴沉思一會兒,便舉手示意,讓自己的手下不要再說下去:“各位要拿提貨單換貨,原也是在情在理的事情。

    不過,這提貨單隻是訂貨的保證金而已,隻是貨物價格的一成而已;諸位拿貨,還要補齊剩下的九成現金,不知各位準備好了沒有?”

    原來,所謂提貨單最早是因為大貴商行的廠絲熱銷,商行推出的訂貨單據而已,廠絲的實際賣價為每包六百元,獲得提貨單的時候隻需繳納六十元,就能得到三個月內獲得一包廠絲的承諾。

    因此,拿著提貨單拿廠絲的時候,還要補齊剩下的五百四十元。

    這種提貨單後來擴大到土絲、茶葉和洋布等其他貨物,也都是先交百分之十的訂金,換得三個月內獲得商品的承諾,當然交割貨物的時候還要補齊剩下的九成資金。

    聽到趙大貴的話,眾人都是一愣,他們聽到繅絲廠著火了,就急急忙忙趕過來,手裏隻拿著提貨單,還真把這個茬給忘了。

    “諸位手裏的提貨單隻值貨物實際價格的一成,各位不會想著用這提貨單就換取商品,而不去補足剩餘資金吧?”趙大貴略帶調侃地說道。

    “那倒不是。”被推出來的那位商人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複過來:“我等要拿貨,自然要把錢補齊了。隻是,我倒是想問一下,如果我們將提貨單和錢全部拿來,貴商行是否就能交割貨物呢?”

    “我大貴商行做生意最講究信用,絕不逃避自己的責任。”趙大貴點點頭,鄭重地說道:“我在此承諾,隻要各位把錢付清了,我們商行今天就給各位交割貨物。

    如果因為被火燒的緣故,貨物無法交割的,我們也按照合約,支付應付的違約金。

    我看各位也沒什麽準備,也請各位回去籌集資金,從今天午時三刻起,大貴商行就在這廠子門前營業,跟各位交割貨物。”

    “此話可是當真?”那名商人不由驚喜地問道,本以為趙大貴出來必定是要用各種好話安撫住眾人,讓大家過幾天再來的,沒想到對方果然痛快,承諾今天就能交割貨物。

    “在下說話從無虛言。”趙大貴斬釘截鐵地回答。

    門口的好多商人當場就鬆了口氣,隻要有趙大貴這句話,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大貴商行向來聲譽良好,趙大貴待人也和氣,很多商人原也不想過於逼迫,此時才回過神來,便有好幾人向趙大貴拱手施禮,說一些慰問商行,誇獎趙大貴做事公道的話語來。

    當然,絕大部分人還是轉身跑回上海縣城,準備籌錢再過來。

    雖說趙大貴說得大方,誰知道最後會怎麽樣呢,還是先把錢帶足了,把貨物拿到手,那樣至少不會吃虧,大多數人的想法出奇得一致。

    到了午時三刻的時候,門口這邊果然又有大量商人聚集而來,大貴商行此時也反應過來,在門口放下數十張桌子,由掌櫃們坐鎮,跟商人們交割貨物。

    一會兒,就見商人們拿著提貨單和現金上前,給桌子後麵的掌櫃們驗看確認後,便被請到一邊,立即便有夥計按照提貨單的要求,弄來廠絲、土絲、茶葉和洋布等,當場交割。

    商人們本來很著急,但是看到大貴商行的人做事井井有條,但凡能帶錢過來的商人都能拿到貨物,心裏也逐漸踏實下來,在大貴商行夥計們的勸解下排隊,一個個上前交割現金和貨物。

    大貴商行這段時間一直注意控製庫存,但家大業大,雖然洋布很少,絲茶之類倒是不少,此番跟商人們交割貨物,立即回籠了五六十萬元的銀元。

    商行的不少掌櫃本來悲痛無比,發現自己商行損失其實不大,還能趁此機會回籠資金套現,臉色立即好看了許多。

    趙大貴則看起來著急無比,但強裝鎮定,對一些熟悉的商人還拱手施禮,並不缺了禮數。

    繅絲廠門口在交割錢貨,離此不遠的小樹林裏,也有不少人在遠遠地觀看,其中不乏旗昌洋行、怡和洋行等大洋行的外國商人,也有吳健彰、林阿欽、楊坊等勢力很大的買辦。

    “趙大貴此番是要大出血了。”吳健彰歎了口氣,跟身旁的管家說道,語氣中不乏兔死狐悲之意。

    如果趙大貴隻是因為生意做得不好,損失了很多錢,吳健彰不會有絲毫同情之意,反而會暗地裏拍手稱快,但此番是遇到土匪襲擊才受到損失的,未免就有不少可惜之感。

    “這城外還是比不得城裏,不夠安全。”管家歎了口氣說道:“這趙大貴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吧?”

    “應該不會。”吳健彰想了想,搖了搖頭:“趙大貴上午說得沒錯,他手裏有土地、房產,還有洋人的輪船,資產很多,光是那艘鐵殼船就值二十多萬元。

    而且,他去年就向林阿欽出清了手中的庫存,獲得了一百多萬元,就是這段時間花了不少,手中數十萬元現金呢還是有的。

    就算繅絲廠被燒,毀了他五六十萬元的貨物,以他的資金實力,也完全能扛過去。

    隻是,元氣大傷是肯定的了。”

    “原來是這樣,那我們怎麽辦,趁機跟他賣好呢,還是踩上一腳呢?”管家低聲問。

    原來,前段時間各家都推出提貨單,然後又互相炒作,因此吳健彰手裏也有大貴商行的提貨單,數量不多,但也有兩三萬元的貨物單據。

    管家的意思是既然大貴商行既然不會倒閉,那麽要不要先不跟風擠兌,趁機給大貴商行賣個好,緩和一下兩家的關係。

    吳健彰想了想,卻搖了搖頭:“我們前一次跟著怡和洋行和義升行一起對付趙大貴,這仇已經是結下了,隻是大家夥兒沒有撕破麵皮,見麵還能行禮打招呼而已。

    再想跟他賣好,既沒必要,也不可能做到;而且,趙大貴此番就算不會倒閉,也要元氣大傷,至少今年的生意是泡湯了。

    我們手裏的提貨單也要跟他交割清楚,但這事你我都不能出現,找幾個生麵孔的人幫忙做吧,也算各自留點臉麵。”(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