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所有人都在求助

字數:3638   加入書籤

A+A-




    而且,自家商行還跟大貴商行不一樣,趙大貴手中有土地、房產和蒸汽船,至少價值數十萬元,但義升行一直將資金投入在貿易上,沒什麽產業可言,隻有幾家店鋪而已,也就價值數萬元。

    不過,想到大貴商行,掌櫃心裏突然靈光一現:“或許,現在這時候,大貴商行手裏倒可能有些現金。”

    “怎麽會呢,趙大貴的廠子幾個月前就被火燒了,自己被迫退出生意,還被先前買提貨單的商人合夥擠兌,差點就當場倒閉...”林阿欽習慣性地說了幾句,突然明白過來,愕然望向自家掌櫃。

    因為趙大貴遭過災,所有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大貴商行此番也遭受嚴重損失,情況比其他商行還要嚴重許多,但仔細想想,並不是這樣啊。

    前段時間火災,大貴商行是賠出去幾間廠房,也損失了一些貨物,但也隻是損失一兩成貨物而已,大部分貨物因為是放在純磚頭的倉庫裏,最後還是保住的。

    剛發火災的那幾天,商人們蜂擁而至提貨,但絕大部分還是用提貨單獲得了應得的貨物,隻有數萬元的貨物一時無法給付。

    不過,大貴商行財大氣粗,臨時從其他地方調來貨物,或者直接支付違約金,將提貨單合約全部支付清楚,因為這個還讓很多商人誇讚,認為趙大貴有古人之風,遇到如此巨大的災難也能遵守商道。

    重點是,這樣一來大貴商行倒是將手中的庫存全部換成現金了,雖然當時看著可惜,但真正的損失也就原來貨價的一兩成,手中卻握著至少五六十萬元的現金。

    想到這裏,林阿欽整個感覺都不好了,如果當初那把火咋不燒自己家商鋪啊,如果那樣,靠著那次機會將大部分貨物都換成現金,現在就不會有任何危機,甚至可以趁著此次機會,低價收購很多有價值的資產和貨物,壯大自己。

    “這麽說,趙大貴此番算是因禍得福了?”林阿欽一臉的難以相信,心裏卻明白這是真的。

    林阿欽緩緩地坐下去,一時間思緒很亂,好一會兒才說道:“去找大貴商行的人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跟大貴商行借二十萬元。

    隻要大貴商行願意借出這筆錢,月息三分,不,五分我也願意;另外,他們原先在蘇州的產業也可以還給他,五年內不能進入蘇州經商的誓言,我也可以做主解除,總之一切都好說。”

    “這...,恐怕很難,我去試試吧。”掌櫃覺得希望渺茫,但知道自家商行如今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跟落水的人一樣,但凡有點希望也不能放棄,便咬牙說道。

    其實,義升行早先跟大貴商行還算不近不遠,但年初的時候聯絡好多洋行買辦擠兌大貴商行,讓趙大貴費了好大功夫才扭轉過來,早就結成了不死不休的大仇,這雙方心裏都有數。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林阿欽不能親自登門造訪趙大貴,隻能讓手下掌櫃先去打探對方的口風。

    義升行的掌櫃去拜訪大貴商行,過不多久又匆匆回來,臉上的神色卻變得很奇怪。

    “你去大貴商行打聽情況,他們怎麽說?”林阿欽關切地問道。

    “我過去,是趙大貴的秘書室長徐文強接待我的。

    我跟他提借錢的事情,他的反應很奇怪,隻是說他們商行剛遭了火災,損失頗大,沒法往外借錢。

    不過,他還說我們義升行消息靈通,問我們知不知道是哪條道上的人放的火,還問我,香港的哪些英國人跟扶桑人關係密切。”掌櫃不解地說道。

    一聽到這話,林阿欽卻臉色大變,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趙大貴終究是打探出一些消息了,隻是這裏麵的水太深,自己也不能說什麽啊。

    林阿欽臉色蒼白,好一會兒才鎮定起來,說道:“大貴商行這是胡鬧,不用理他們。

    我們還是想辦法借錢,度過這次難關才是。”

    “是的,東家。”掌櫃低眉順眼地說道,心裏卻有了非常可怕的猜想。

    義升行被巨大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其他商行債務比他輕了些,但壓力也不輕。

    在吳淞江北岸的旗昌洋行本埠裏,吳健彰跟吳利國等美國大班坐在一起,竟有無言以對的感覺。

    “我們這次的損失大概多少克?”吳健彰鼓起好大的勇氣問道。

    “絲茶不多,但洋布積存,還有很多外債,按現在的價格,至少要賠進去五六十萬元。

    關鍵在於這還是洋布能出售的情況下的債務,如果洋布不能出售,或者說在手裏再砸半年,這債務還要打著滾往上翻。”吳利國歎了口氣說道。

    吳健彰是旗昌洋行的股東之一,在買辦之間也算是身份特殊的,再加上本身又是個巨富,因此在旗昌洋行的影響力和地位跟一般買辦不一樣。

    對於這一次的變故,吳健彰和吳利國都覺得莫名其妙,本來都賣出去的貨物,怎麽就突然沒人要,放出去的提貨單都變成一堆廢紙呢。

    旗昌洋行的資金實力很強,有吳健彰這樣的金主,甚至廣東伍家那樣的龐然大物都是其股東之一,情況比別的商行好一些,倒不至於破產清算。

    但是,此番要傷筋動骨,前兩年賺的錢全部賠進去,是肯定的了。

    “關鍵是籌集些資金,把當前的難關度過去。要不然,在湖州和杭州等地設立的店鋪都兌出去,吳淞江北部的房產也出售,實在不行再賣幾艘船。”吳利國歎了口氣說道。

    “怎麽就到了這個地步呢。”吳健彰歎了口氣說道。

    本來,他們幾個股東都很有錢,出資彌補窟窿也不是不可能,單是廣州的伍家就有這個實力,但如今商業形勢不明朗,洋布貿易看來就是一個無底洞,誰也不敢此時拿出自己的身家,往這窟窿裏投去。

    還是先變賣洋行的資產,度過這個資本寒冬,等到這次風波停下來之後再說吧。

    “如此說來,趙大貴受災,倒是躲過了一劫。”吳健彰苦笑著說道。

    “是啊,這算什麽事啊,現在倒是最先脫身的大貴商行最有錢。據說義升行前幾天托人去借錢,被人直接頂回來了。”吳利國說道。

    “林阿欽這是昏了頭了。趙大貴就是給我們借錢,也不會給義升行借,當初可是義升行領著頭,要大家夥跟趙大貴對著幹呢。”吳健彰對林阿欽多了三分不屑。

    “也是,不過吳老爺跟趙大貴還算親近,能不能跟他借點錢,應點急呢?”吳利國問道。(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