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還是要多占地盤

字數:3540   加入書籤

A+A-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正是因為這樣,買定海知縣的官職,應該會更方便一些吧?”

    白斯元聽了趙大貴的話不由一愣,這話說得好有道理,他都不知道怎麽反駁才好。

    然後,白斯元又仔細一想,就覺得這話說得真是太他媽有道理了。

    “您要這麽說,還真是這麽回事。”白斯元仔細思索,這事情還挺靠譜:“這買官賣官也有很多講究,不僅要打點主官,下麵的很多攔路虎也要好好應付。

    不過,現在定海都掌握在英國人手裏,給閩浙總督的師爺送個兩三千塊錢,估計就能拿到定海知縣的位子。

    隻是,這位子就是拿到了也沒辦法上任,沒什麽用處吧?”

    “那得怎麽看吧。”趙大貴不由搖搖頭,“前段時間不有傳聞說吳健彰買了同知的官職嗎?

    既然有人能花大錢買個虛職的同知,那咱們也可以買個定海知縣的位子,至少這也算個實缺,是不是啊?”

    “唔,這話有道理。”白斯元點點頭,突然覺得自己明白趙大貴的意思了。

    原來,吳健彰這人特別喜歡官名,本身雖然隻是個大老粗,但前後捐了不少官職,前段時間還弄了個同知的官職。

    當然,這同知雖然是個六品的官職,但隻是虛職,也就出去有麵子些,沒什麽實際作用,最多跟官員打交道的時候方便一些。

    要這麽說的話,趙大貴要弄定海知縣的官職也可以理解,有這樣的官職,以後說出去也有麵子。

    雖說知縣比知府低了好多,但畢竟是實缺,比吳健彰的同知其實更有麵子些。

    至於能不能實際赴任什麽的,其實並不重要,以趙大貴的脾氣,恐怕也不會想著去當個知縣。

    白斯元自覺把握住了趙大貴的思路,就是要個實缺的官職撐個門麵,這麽說來買定海知縣的職位還挺合適的,不僅是實缺,還花錢不多,符合趙大貴一向以來的少花錢多辦事的方針。

    “您要真有這個意向,做起來很簡單。

    您跟兩廣總督耆英有很好的關係,跟那邊打點一下,再通過兩廣總督的關係跟閩浙總督怡良大人搭上話,也就花個兩三千元,就能把定海知縣的位子拿下來。”白斯元點點頭,向趙大貴介紹一套買官求官的流程。

    買官職其實也是細膩活兒,白斯元也是侍奉過兩任知縣才明白這裏頭的門道,如果是別人,恐怕拿著錢都不知道去哪裏燒香,事倍功半。

    “如果能做這事情,那就最好。公關部最近也沒多少事情吧,就主攻這件事情吧。

    對了,海南島那邊的崖州怎麽樣?”趙大貴認可了白斯元的買官方案,然後又問道。

    “崖州很偏僻,又是個瘴癘之地,您對崖州也感興趣?”白斯元奇怪地問道,覺得趙大貴的眼光真是奇怪。

    “嗯,這崖州既然偏僻,那麽要買崖州知州或知縣的官職應該不難吧,也不會太貴?”

    “理論上的確會很便宜,而且海南歸兩廣總督管轄,托人辦事更容易一些。

    不過,知州這位子還是太高了些,恐怕有些難度,如果是知縣,應該一點問題都沒有。”

    “那你也順便運作一下。這崖州非常關鍵,資源也豐富,我們想辦法拿下崖州知縣的官職,然後找個沒有根基能聽話的人放上去。”

    趙大貴跟白斯元商量了一下,又打聽哪些地方的官職可以買下來,把事情都談清楚之後,才讓白斯元回去。

    白斯元拿著一大堆買官的任務回去,心裏一陣詫異,這大東家現在有錢了,想買點官職也無可非議,但這選的地方怎麽一個個都這麽奇葩呢。

    不過,白斯元做過多年的師爺,知道自己要做的隻是按照上方的意思辦事,而不是反對或幹擾東家的決策,因此隻是搖搖頭,決定不管趙大貴心裏想什麽,隻要完成對方布置下來的任務就行。

    另一方麵,趙大貴目送白斯元出門,心裏也是搖頭的。

    “這個白斯元,讓他聽命令做事是可以的,但沒什麽主見,眼光見識都很缺乏,比起徐文強那是差遠了。

    這個時代,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還是少了些。”

    其實,趙大貴先前給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但白斯元根本都看不明白,隻是將趙大貴買官的行為歸結為發財後想出去有麵子的做法。

    白斯元本人非常精明,跟官場上的那些人精打交道都能做到遊刃有餘,但是趙大貴希望得到的是能理解西方式工業社會,能夠領會自己意圖的手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白斯元就有很多問題了。

    將白斯元和徐文強放到一起比較,在待人接物和長袖善舞等方麵白斯元比徐文強高出許多,畢竟是名利場上打滾多年的人物;

    然而,徐文強看書更多,也更理解西方科技,因此能從更高的高度看待事物,甚至能猜透趙大貴的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布局。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徐文強更適合掌管全局,而白斯元更適合做輔佐的人物。

    白斯元這人身上缺點很多,但好在布置下來的任務還知道積極完成,得到趙大貴的指示後,就立即著手準備,拜訪一些重要官員幕僚和關鍵人物,積極打探獲得定海知縣官職的可能性。

    不過,這事情要做成,至少也要三四個月,趙大貴無意在上海幹等,決定帶一批人到定海,先把基礎打好。

    按照趙大貴的規劃,上海是大本營,不管有什麽問題也不能丟的,但一直在上海抱殘守缺,隻會影響發展的速度,等到斯塔克等人恢複元氣,就會被狠狠收拾。

    所以,趙大貴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往外擴張,占領更多地盤,越快越多越好。

    一月份的時候,趙大貴給大貴商行和船廠的員工布置一個任務,那就是在本地招募五六百名新員工,從掌櫃、夥計、工人到保安人員不一而足,他自己則帶領三四百名工人,坐船到定海去。

    定海離上海不遠,就是坐帆船也隻需一天時間,坐蒸汽船就更快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