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組建軍隊,剿滅海盜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A+A-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雖說楊威利也算是個淡泊名利之人,每次想到這些,都有火氣上竄的感覺。

    謝爾敦作為好友,不止一次跟楊威利說不要再在蒸汽船上浪費時日,要到造船廠跟他幹,別的不說,做個第二工程師是穩當當的,那至少能跟現在的克裏斯船長平起平坐的位子。

    每次聽到這番話,楊威利的臉色就要黑了三分,偏偏謝爾敦這人聰明絕頂,就是不會看人眼色,還要喋喋不休地說個沒完,總是讓楊威利有一種無處發泄的感覺。

    “就算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點犧牲吧。”楊威利在暗地裏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但有時候也不由疑惑,當初如果自己選擇走工程設計的路,現在的地位會不會比現在高出很多,甚至謝爾敦的首席工程師一職,自己也能競爭一下呢。

    不過,這世上沒有那麽多“如果”,這次趙大貴派人要他到定海敘話,他也隻能乖乖坐船過來,心裏不斷琢磨著趙大貴要見自己有什麽意圖,難道是前段時間買的那兩艘蒸汽船,要送給中國水手們試手?

    到了定海,才知道趙大貴目前在造船廠下屬的機械製造廠,確切說是用西式機床生產各種零部件的工廠。

    楊威利直接到機械製造廠,通過好幾道檢查才得以進入工廠車間,心裏有些感歎造船廠這邊越來越正規了,光是這種嚴格的通行製度就比大清的任何私人工廠或官方工坊要先進許多。

    進入車間裏,就發現趙大貴穿著件普通工人穿的衣服,正在用車床加工一件鐵管似的部件,而且剛好到了關鍵的時候,看到楊威利過來也隻是點點頭,並沒有停下來打招呼的意思。

    楊威利無意打擾趙大貴的工作,隻能在旁等候。

    趙大貴此時加工的是一米多長的鐵管,鑽孔早就結束了,但還要用車床,在管壁加工出什麽結構。

    楊威利本來隻是無聊地看了幾眼,然後突然明白過來趙大貴加工的到底是什麽,眼睛不由一瞪,心裏翻起一股滔天巨浪。

    過了好一會兒,趙大貴才把手中的東西加工好,又用叫遊標卡尺的量具測量完畢,這才滿意起來,還把鐵管拿到楊威利跟前。

    “這是剛加工出來的部件,還是熱乎的呢,楊兄看看我的手藝怎麽樣?”趙大貴得意地把鐵管遞給楊威利看。

    楊威利接過鐵管,仔細敲打聽其聲音,又用趙大貴遞過來的遊標卡尺測量其尺寸,最後才放了下來。

    這種叫遊標卡尺是趙大貴幾個月前發明的量具,測距原理跟英國人瓦特發明的螺旋測微計差不多,又結合漢朝王莽時期的卡尺結構,精度能達到百分之一毫米或千分之一毫米,非常便於在工廠使用。

    趙大貴設計出遊標卡尺的結構後,用上等的黃銅製造零部件,在工廠裏推廣使用,據說英國人斯塔克看到後驚為天人,還花大價錢購買很多,賣到英國去。

    說起來,這趙大貴還真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啊,楊威利心裏有些感歎。

    “這是槍管吧,還是刻有四道線膛線的來複槍管,看這材質還不是常用的熟鐵,而是優質的鋼鐵啊。”楊威利檢查完鐵管,難以相信地說道。

    清廷對民間擁有火器一向嚴厲禁止,更遑論私自製造火器了,如果有人在上海私自生產這種槍管被人發現,少不得就要被官府破家滅族的,就是趙大貴這樣有錢有勢的,恐怕也要扒一層皮。

    “現在的子彈都是鉛做的,用熟鐵槍管發射,也沒什麽問題。

    但是,真要長久使用,還是鋼鐵更合用一些。

    不過,鋼鐵也正因為更堅固,加工起來麻煩,機床用的刀具也更難獲得,少量生產可收藏的精品槍械還可以,要規模普及,還有些難度。”趙大貴點點頭說道。

    這不是重點吧,關鍵在於這是殺頭的勾當啊,楊威利很想對趙大貴咆哮一番,但又不知道怎麽說,隻能保持沉默。

    還好,趙大貴也沒有就槍械的問題繼續討論的意圖,將槍管遞給之前給他打下手的工人後,就拉著楊威利到外麵去。

    “我找楊兄過來,實有重要的事情商量,我們還是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談話吧。”

    “那在下就洗耳恭聽了。”

    說起來,楊威利也算是趙大貴的員工,但趙大貴向來對學者們優容,從來不以手下看待,平常都以對待朋友的禮節招待,在這時代算是難得的平易近人了。

    從李心蘭到東方學院的普通學者,都對此非常感動和讚賞。

    等到兩人到趙大貴的辦公室坐下,趙大貴才跟楊威利說道:

    “楊兄也知道幾個月前我們的繅絲廠被一幫海盜摸黑進來,殺傷不少員工,最後還一把火燒光吧?”

    “自然知道,聽說這些倭寇後來被福威鏢局擊退,還抓住不少人送到官府去了。”楊威利點頭說道。

    這事情當初在上海鬧得沸沸揚揚,還有人認為這是前段時間洋布生意突然崩潰的導火索,對那些倭寇簡直是恨之入骨。

    大貴商行當初活捉六名倭寇,都送到道台衙門去,宮慕久一番審查後確認這些人果然是定海桃花島的倭寇,平素就多有劫掠過往船隻的事情,不由大怒,當下就下令砍頭,掛在城頭示眾。

    本來,宮慕久還說要閩浙官員出兵,平了這夥膽大包天的海盜的,但這事後來就沒了聲息,不了了之了。

    朝廷做事大抵如此,大家也都習慣了。

    “在這件事情中,我們商行損失慘重,一時氣憤不過,就花重金打探這些海盜的根底,如今也有了些眉目。”

    趙大貴拿出一疊文書,遞給楊威利看。

    楊威利一看這些文件,裏麵記載的都是有關這夥倭寇的情報,如擁有多少船、多少槍炮、多少人之類的,還有桃花島的粗略地形圖等。

    而且,這些情報還不限於桃花島的倭寇,還有很多其他海盜的分布情況,從扶桑海盜到葡萄牙、呂宋海盜以及中國本地海盜,各國海盜都有。

    “這情報倒很詳細,隻不知趙兄讓我看這些資料,有何用意呢?”楊威利看完這些資料後放下來,疑惑地看向趙大貴。

    “俗話說得好,有仇不報非君子,這些海盜習慣於劫掠過往商旅,甚至敢上岸襲擊良善人家,實是我等商人的大敵。

    我想派兵將這些海盜都剿滅了,所以才想請楊兄幫忙。”趙大貴說道。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