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字數:11660   加入書籤

A+A-




    氛圍仿佛凝滯。

    眾人的目光俱轉向顧雲容。

    桓澈從未如眼下這般忐忑過。他先前總是認為顧雲容心中有他,說甚看他不順眼之類, 都是小打小鬧, 最後還是得嫁他。

    可經過這回, 他是真沒了這個自信。

    宗承見顧雲容低垂著頭,卷長的眼睫卻在不住顫動,心頭一沉。

    她若是不肯應,當是回身離去, 再不濟也是上去跟他疾言厲色爭持,但都不是。

    倏忽之間,他腦中念頭疾閃,若是顧雲容就此應下, 他當如何?

    大度放手好似不是他的性情,但若繼續糾纏, 又是無意義的。

    他無意識地攥緊手。

    不知過了多久, 顧雲容緩緩抬頭。

    她往前行步時, 圍在她身畔的一眾人等自覺退開。

    她移步至桓澈麵前, 對上他緊張的注視, 停頓少頃, 歎口氣:“你有句話說得挺對的,人總要多瞻前少顧後。實質上,若我是個沒心沒肺的,那事兒說不得就算是過去了, 老話說‘墮甑不顧’, 道理差不離。”

    “但我有時在某些事上喜歡鑽牛角尖。事理誰都明白, 可真正落到自己頭上時,卻要另說。這件事畢竟牽係的是終身大事,若我做了抉擇,便會義無反顧走下去。”

    “我不想被迫去做這個決定,更不想帶著情緒成婚,這樣你我都難受。你可以認為我這是意氣之舉,但婚前意氣總比婚後意氣好。”

    “我犯不著捅你一刀,沒那麽大仇。看你目下這副光景,你這段時日是不是覺得特別心累,欲哭無淚?”

    桓澈點頭。

    顧雲容拍拍他:“天道好輪回。”

    桓澈忽問:“你從前心裏也揣著這件事,怎就沒有這般,為何突然就弄了這麽一出?是我迫你太緊,還是有人從中挑撥離間?”

    他說話之際,將目光轉向了宗承。

    宗承不閃不避:“我確實與她說了些話,但又不是無根無由編排你。”

    桓澈冷笑。

    顧雲容先前隻是自己琢磨,臨到成婚時卻忽然反應這麽強烈,定然是有誘因的。

    若非留著宗承有用,他當初還在浙江之時便動手了。

    他思及自己方才那番話,心中無底,但還是踟躕著問道:“容容,我適才所言之事……”

    顧雲容諦視他半日,籲氣:“我覺得,還是先不要提什麽冰人赴府、厚禮相聘了。”

    桓澈心裏咯噔一下,麵色發白。

    她接著道:“還是應當先想想返京之事,畢竟回了京才能籌備婚事。”

    桓澈一怔,竟是愣神許久,才終於確定顧雲容的話意。

    這是答應了!

    他霎時感到緊繃許久的心弦一鬆,陰霾竟掃。

    他伸臂欲抱她,但她轉身更衣去了。

    宗承也明了了顧雲容話中之意,上前道:“我等著你們拆夥。”

    “閣下這話就不知所謂了,皇室焉能和離?”

    “不一定要和離,她若想離開,我可帶她到天涯海角,橫豎讓你尋不著便是。”

    桓澈滿麵譏嘲:“閣下果不愧海寇之名,匪氣難除。莫非正正經經討個老婆很難,竟定要覬覦他人之妻。”

    宗承不急不惱:“我來問殿下一個問題,倘若雲容屬意之人是我,殿下可會因此就息了攫取之心?”

    桓澈不語,冷眼睨他。

    “事情不出在自己頭上,當然能義正辭嚴指摘。人便是如此,省得道理是一回事,自己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但人與人稟性又千差萬別,對自家言行的約束程度亦各不相同。我自認尚算有些自製力,否則執拗起來,我們便是魚死網破的境地。”

    宗承眄視桓澈:“我有時候真是很羨慕你,生下來便是天之驕子,心儀之人又恰屬意於你。”

    桓澈似笑非笑:“你若此生多多行善積德,說不得轉世之後也能得些福報。所以縱是為此,你也安生些。”

    他所謂“安生”,含義眾多。

    宗承不置可否,隻道:“開海禁之事,殿下上些心。也莫耽湎於將婚之喜,殿下年及就藩,原就有所延宕,倘成了婚,緊跟著就是之國就藩,去了封地可難回來。”

    “若是殿下哪日下定決心破除海禁,殿下大業,我必鼎力相助。”宗承言至此,不知想到什麽,目光飄散,語聲沉凝。

    顧雲容此前扮作婢女,就是想親眼看看桓澈如今是怎樣的狀況。她覺得自己並無破綻,不知桓澈是如何識破的。

    她之前便將宅院租賃等一應費用還給了宗承,雖然那點銀錢於他而言不及皮毛之數,但該還的總是要還。

    依桓澈的意思,他們即刻就啟程返京,但顧雲容表示需要拾掇行裝,兩廂又是人困馬乏,這便決定再盤桓一陣。

    宗承也沒急著走,安排人手采買路上供給。

    顧雲容出門看見桓澈口中那頭驢,圍著轉了一圈。

    她問他為何騎驢,他道是不想騎著高頭大馬惹人注意,又拍拍那驢頭,問她要不要跟他騎驢去村裏逛一圈。

    顧雲容一口否決。

    晚來用飯,鄰人過來借蠟扡兒,看到多了個男人,目露詫異。

    桓澈脫口便道他是她夫君,這回是來接媳婦回去的。

    顧雲容低頭默然。

    鄰人走後,她道:“我已為你收拾了一間屋子暫供你夜裏寢息,條件簡陋,不比王府,你將就著些。”

    桓澈立刻道:“都說是夫妻了,自然是要睡一個屋,不必另辟。”

    顧雲容瞪他:“別鬧,自己睡自己的。”

    她看他悶聲不吭,以為他消停了,誰知她盥浴罷往臥房裏入時,他也跟著鑽了進來。

    “我留在此可幫你抓蚊子,”他回身掩上門,徑自坐到她床畔,“還能幫你念書。”

    顧雲容聽見他將“念書”二字說得意味深長,登時明了,想起品簫那段,耳頰如燒。

    她趕他不走,自顧自上床裹了薄毯倒頭躺下。

    頭才挨枕,便覺小床一晃,一具火熱的身軀貼了過來,霎時一驚。

    時已立秋,但天氣依舊炎熱,顧雲容鋪了竹簟才涼快些,眼下被人緊密挨著,熱兼窘,身上登時冒了一層汗。

    爭奈她幾番掙揣,身後之人都不肯撒手。

    她麵紅耳赤,一麵去掰他鐵鉗一樣的手,一麵問話轉移他的注意:“你究竟是如何尋來的?你怎知我住在哪裏?”

    “我自有我的法子。我今日來此,見雖內中無人,但書房桌上硯池內水跡未幹,就知你沒走遠。又聽聞宗承今日到了,便去了茶坊。不過我至今不太明白,他為何要引我過去。他帶著你藏得嚴實一些,說不得我就另去別地找了。”

    顧雲容又問他今日是如何認出她來的。

    桓澈低頭在她纖穠合度的身軀上掃了眼,驀地貼到她耳畔:“進屋之後就不發一言,被我訓斥還我行我素悶聲低頭,我就沒見過這樣膽大包天的婢女。再者說……這胸這腰這屁股,不是你是誰?”

    夜闌人靜,宗承坐在燈下翻看顧雲容給他的那本手劄時,想起白日之事,覺得簡直恍惚如夢。

    他有些後悔了,後悔沒有提前將顧雲容強行帶走。

    他得知衡王往楊村這邊來時,曾經曆了激烈的掙紮。

    最終他選擇來一個決斷。顧雲容不肯跟他東渡,而隻要還在國朝境內,衡王都能變著法子找到她,那麽這樣的追逐便無休無止。

    倒不如讓他們見上一麵。若是兩人因俱在氣頭上徹底鬧翻,那再好不過。

    於是才有了他今日之舉。但顧雲容似乎當真隻是心中意難平,而衡王也很聰明地斂了銳氣,顧雲容竟是被他說動了。

    他留意到顧雲容盯著衡王胸前那個護身符看了好一會兒,不知那物件是否具備特殊的意義,令她想起了什麽往事。

    小姑娘終歸還是念舊。

    他之前也想到了兩人有和好的可能,但他總要製造一個契機做個了結。他對自己所走每一步的必然性都一清二楚,但眼下仍是禁不住懊悔。這份懊悔不斷在心裏翻攪,攪得他心神難寧。

    他的指尖無意識地在手劄上秀逸的字跡上摩挲,思及自己將離境,心頭滋味更是難言。

    他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合上手劄,起身步至窗口。

    他一雙漆黑無底的黑眸與沉沉暗夜融為一體。

    衡王能一次次追趕上來,除卻本身確實聰敏之外,還應隱著另一層緣由。

    他身邊一定埋著衡王的暗樁。

    上巳節那日,衡王能知他出門並尋到杏林來,顯然是有人給他通風報信。

    宗承一哂。

    皇帝跟衡王從未打算放過他,不過是要慢慢榨幹他的價值,然後要了他的命。

    顧雲容被桓澈撩撥了一晚上,不得安寢,翌日起身後,沒精打采。

    她見碧珠過來,詢問何事。

    碧珠一禮:“姑娘,主人今日便要離國往倭,主人想讓姑娘前去送行。”

    桓澈立時冷聲道:“去跟你家主子說,世上沒有這等好事。”

    顧雲容看了眼桓澈,對碧珠說她便不過去了,又轉向桓澈:“國朝與倭國之間路途遙遠,打個來回也得幾月之久,你想去送行便盡管去。”

    桓澈一愣:“我為何要去送他?”

    顧雲容道:“你難道都沒有舍不得他?”

    “我才沒有舍不得他,他趕緊走。你離他越遠越好。”

    顧雲容沉默一下,點頭:“也是。”

    兩人說話之間,宗承的身影已出現在了門口。

    “果然不肯來送我。”

    宗承望向顧雲容,緩擎手,將一個精巧的蝶戀花纏枝紋青花釉裏紅小瓷罐呈到她麵前。

    “雖則知道希望渺茫,但還是想問問你,能否收下這罐櫻花。這是我去歲赴京之前,在倭國京都摘的,親手製幹了帶來的。去年來京後便仔細選了罐子封好了,隻是遲遲沒能送出去。此前離開會同館時,我猶豫之下,又將它歸入了行囊。”

    宗承心下苦笑,精心製好卻沒能送出去的禮物,怕是世間最令人神傷的物件之一。

    他就是明知顧雲容不會收,才會說出這番話。東西送不出,但心意卻要表到。

    顧雲容回絕的話尚未出口,桓澈已抬手朝宗承手裏的罐子掃來。

    宗承迅疾收手:“殿下想要,我還不給。”

    桓澈無聲冷笑:“可敢借一步說話?”

    宗承收好罐子:“如何不敢。”

    顧雲容望著兩人一前一後消失在院門口的身影,默默想,嘴上說著不去送行,末了還不是約著人家去說話。

    桓澈與宗承原就惹人注目,走在鄉間道上,更是引得鄉民頻頻駐足。

    宗承見一村婦眼風不住往桓澈身上招呼,道:“尊駕約我出來卻不言語,莫非便是專為招引男女矚目的?”

    桓澈在田埂邊停步,看左右曠野無人,道:“你可查出了那日在杏林裏動手的那夥人的底細?”

    宗承斂容:“尊駕不是已然查出眉目了麽?”

    “的確。一切證據都指向太子,這似乎也好解釋。太子興許是受了沈碧梧的蠱惑,出手為沈家報複,也興許是為了激怒我,畢竟我就藩在即,卻遲遲無甚動靜,倘若衝冠一怒,約莫會陣腳自亂,馬腳多多,他正能在我就藩前剪除我。總之,太子有理由這麽幹。”

    “但我總覺並非這樣簡單。所以,我想問問你查到的結果。”

    宗承道:“我查到的跟你的一樣,想法也跟你一樣。不過我覺著那人短期內不會再對雲容下手。”

    桓澈眸光一轉:“怎麽說?”

    “我那日抓回了兩個俘虜,雖二人自盡,但觀其形貌穿戴特征,肖似倭國伊賀間者。而我發覺之後,即刻知會了隨行的伊賀間者,查到了那兩人的身份。我將二人身份詳細列下,附於屍體上,擺回杏林原處。隔日再看,屍體果然不翼而飛,且痕跡一幹二淨,顯是被人刻意清理了。”

    桓澈斂眸。

    所以那人收到了宗承的示警。

    宗承繼續道:“示警終究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到倭國後還是要仔細查查。但想來也是不易,間者就是專靠這個吃飯的,輕易不會泄露雇主身份。你還是要多上心,護雲容周全。”

    “另外,”宗承轉頭,“拿五百萬兩白銀讓你父親換掉你的王妃人選,算是確有其事。你父親嫌先前的一百萬兩不夠,又以利相誘讓我再出五百萬兩。我跟他提了幾樣請求,其中有一樣便是換掉你的王妃人選。”

    “你父親怕你耽於情愛,這便順水推舟應了。但他不知我的籌謀,在他看來,我也是看上了雲容的美色,且隻是你我針鋒相爭,而雲容因此暫避了起來。你以為雲容被我帶走,這陣子才在外頭折騰的。懂麽?”

    桓澈冷聲道:“不必你教我,若連這個都處置不好,這個衡王不如由你來做。”

    宗承睃他:“這主意好,我連媳婦也代你娶。你去做倭王,我把產業都給你。”

    桓澈與宗承折返後,宗承又在桓澈陰冷的目光中與顧雲容話別幾句,這才一步一頓往外行去。

    他步至門口時,驀地回頭。

    顧雲容已經轉身往堂屋去。

    他隻來得及看一眼她的背影。

    他自嘲笑笑。

    他從來行事必求成,即便不擇手段。但到頭來,終究也沒將這件事做絕。

    不知下回相逢會是怎樣的情形。

    後會有期,我的小姑娘。

    與桓澈啟程前一日,顧雲容提出去附近山上采些山貨帶回去。

    她來這裏大半月,出去轉悠過好幾回,對地形還算熟悉,這便帶上家夥,跟桓澈一道出了門。

    為便於扛貨,桓澈帶上了他的那頭驢。顧雲容偶然回頭一瞥,看到他扛著鋤頭牽著毛驢,沒繃住,噴笑出聲。

    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就是金尊玉貴的王爺。

    半路遇見張大。張大驚聞兩人竟是夫妻,不禁問桓澈為何要翻牆。

    桓澈道:“媳婦與我置氣落腳至此,我此番是來接媳婦回去的。”

    張大驚奇打量二人。

    這家相公長得跟仙人一樣,娘子容貌倒是尋常。

    桓澈知張大眼神含義,等走過去,微揚嘴角,問顧雲容他理了胡茬是否更好看了。

    顧雲容的容貌太招眼,這些時日一直都易容,也學會了卸掉偽裝的手法。宗承走前,還命那女忍者將一應藥水工具都給她留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桓澈甩給他三百兩銀子,權當買下。

    兩人采挖了些野菜野果,牽驢下山時,桓澈提起了顧雲容寫給他的那封信。

    “這世上當真有前世今生麽?我還是不太信。”

    顧雲容轉頭,忽然順著隱於衣領之間的紅線牽拉出了那枚護身符。

    “阿澈,你一直戴著這個麽?我從前都沒留意。”

    “也不是,偶爾會取下,”他語聲一低,“我一般都將之匿於衣襟內,你來扒我衣裳才能瞧見。不過話說回來,我這麽好看,你都不想睡我麽?”

    顧雲容手一抖,紅著耳朵默默將護身符給他塞了回去。

    “等到了京畿,我先使人將你暗送回莊上,我隨後便回。我昨日翻了曆日,估摸著咱們的婚期應該在十月到臘月之間,具體還要看欽天監那邊如何擇日。”

    顧雲容此前提出在楊村這邊盤桓是有緣由的。

    促使她此次逃離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她想在京外度過前世的死期。

    之前她與宗承說的一月之期便是她算好的,過了這段時間,理論上來說她就安全了。

    眼下也已經過了日子,可她心裏終究是不踏實,畢竟真相未明。

    然後,她還要想想婚禮之事。今生的婚後生活,應當與前世迥然。

    十日後,顧雲容抵京。

    九月初八,延宕兩月的兩道誥諭終於頒下,擇定崇山侯李愈之女李琇雲為淮王妃,懷遠伯顧同甫之女顧雲容為衡王妃。

    欽天監特依序齒前後,分別揀定臘月十八、來年正月初六為兩位親王的親迎日。

    桓澈不意自己的親迎日定到了轉年的正月,但禮部已依日子擬定了兩場婚禮的儀注,他也不好說什麽。

    橫豎媳婦這回不會跑了。

    光陰撚指,轉眼已入臘月。

    婚前一月,桓澈正在臥房試穿禮服,忽見拏雲滿麵尷尬地進來報說,宮裏麵送來了幾個宮人,而今內侍還在外麵等著他接皇帝的口諭。

    桓澈微攢眉,看了眼剛換上的中單,隨意披了一件重綃絨衣便出去了。

    過來傳話的是司禮監秉筆孫吉。

    入冬後已經落了好幾場雪,孫吉內著羊絨鶴氅,外頭還罩著鬥篷都還冷得袖著手,抬眼瞧見殿下竟是裹著一層絨衣就出來了,不禁驚歎。

    年輕人就是火力旺。

    孫吉見了禮,便笑著道:“殿下想也知曉宮中規矩,萬歲爺讓老奴來帶個話兒。原話兒是這麽說的,‘婚禮在即,送來幾個端穩的,給七哥兒伺候床笫,以免他屆時失措’。”

    桓澈嘴角輕扯。

    他父親是知道他府裏沒有姬妾的,這是怕他洞房的時候抓瞎。

    還真了解他。他近來確實也在研究這個。

    但他要試,也是跟顧雲容試。

    桓澈揮手:“煩請公公將那幾個帶回去,就跟父皇說他老人家的好意,兒子心領了,人卻是不必留下。”

    孫吉為難道:“這……這恐怕萬歲爺那頭……”

    桓澈擺擺手:“沒那麽些恐怕,公公隻管照著回話便是。”又忽壓低嗓音,“公公此番隻送了幾個宮人來?沒旁的?”

    孫吉一愣:“殿下指的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