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三十六 章

字數:8217   加入書籤

A+A-




    紀婉青火速上了轎輿,這麽短短一段距離, 已經讓她上下牙關咯咯輕響。

    上了轎, 也管不了這麽多了, 貼身宮人立即伺候她脫下衣裳,裏衣裏褲能擰出水, 再上一層的小夾襖也被汗水濡濕透了。

    紀婉青一邊換下濕衣,穿上外麵的宮裙, 一邊讓梨花也趕緊脫了。她有些慶幸, 日常請安沒帶乳母出來,否則何嬤嬤這把年紀, 也不知受不受得住折騰。

    宮人趕緊把熏籠火盆挑旺, 紀婉青抱緊手爐子, 隻是這似乎並無多大作用,她似乎感覺不到暖意。

    好不容易回到清寧宮,她趕緊命人打來熱水,沐浴一番,再灌下一碗釅釅的薑湯, 這才感覺好了些。

    隻不過,此刻她已經有些頭暈之感。

    隨意用了點午膳,紀婉青上床卷被就睡,這午覺一睡就是差不多一個時辰,最後在何嬤嬤擔憂的眼神中睜眸。

    她頭痛得很, 昏沉沉的, 身軀沉重, 十分疲乏。

    這是病了。

    紀婉青苦笑,早上她就有預感,如今果然不錯。

    “娘娘,請個太醫瞧一瞧吧?這般更穩妥些。”何嬤嬤小心攙扶起主子,伺候她喝了點溫水。

    “不了,嬤嬤。”紀婉青搖了搖頭,“陳嬤嬤幾個不是看過了,說並無大礙麽?”

    她這是新婚,嫁的還是當朝皇太子,若一進門就請太醫,容易落下個相衝不合之類的把柄。這也是陳嬤嬤的顧慮,見主子情況還好,就等她醒來請示了再說。

    好在世家貴女,陪嫁都有懂藥理的婦人,一來調養身子,二來防止一些醃臢手段。

    這些陪嫁更擅長調理婦人孩童的身體,不過一般小症狀也是能看的。何嬤嬤早讓她們來過了,說主子身體底子紮實,這病不重,服了藥養一養就好了。

    陪嫁裏麵就有製好的成藥,既然不請太醫,何嬤嬤便取了一丸來,扶起主子,伺候她服下。

    這藥丸子好大一顆,味兒也難聞得很,紀婉青秀眉緊蹙,合水硬咽了幾次,方才勉強吞了下去。

    她吞咽不易,何嬤嬤看著心疼得不行,又急又氣之下,咬牙壓低聲音道:“這皇後娘娘是國母,怎能,怎能使這些下三濫手段對付後輩?”

    其實,越是光鮮亮麗的地方,陰暗就越多,主仆二人都懂。何嬤嬤憤憤半響,又一麵愁容,“娘娘,這該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最好當然高煦鬆口了,何嬤嬤壓低聲音道:“殿下待娘娘頗為不錯,不若與殿下商量一番?”

    紀婉青想了想,“先等一等吧。”

    這是最後一個辦法,也是最被動一個法子,紀婉青並不希望這樣,她欲自己先想一想,看能否想出法子再說。

    不過她此刻身體不爽,也沒心思勞神,隻問了梨花幾句。聽何嬤嬤說那丫頭身體好得很,泡了熱水灌了薑湯,睡一覺發了汗,也不見發熱不適。

    果然是她這輩子嬌生慣養,即便自小刻意走動,身體素質遠超諸多千金閨秀,也還是不夠的。

    紀婉青稍稍放心,倒頭就睡。

    這藥還是很有效果的,紀婉青睡夢中發了汗,何嬤嬤伺候著擦身換了寢衣,她身子輕快了不少,一直微蹙的秀眉鬆了開來。

    她再次清醒,天色已經暗下來了,窗欞子上僅餘一點微光,屋角的十二連盞燭台架子已經燃起來了。

    紀婉青有些迷蒙,緩了半響才睜開眼簾,昏黃燭光讓她眯了眯眼,隻不過 ,她的注意力立即被床沿坐著的人吸引住了。

    高煦坐在她的床畔,背光看不大清楚表情,不過,他眸光複雜難言。

    紀婉青突兀睜眼,他瞬間回神,方才神色一閃而逝,再也不見。

    “殿下?”

    紀婉青眨了眨眼,她嗓子眼有點幹,不禁抬手撫了撫。

    “嗯”,高煦低聲應著,一邊探手向床榻旁的小方幾,提起暖籠裏的白瓷小壺,倒了一杯溫水。

    他換了個位置,將她扶起來靠坐在自己的臂彎裏,將茶盅遞到她的唇邊。

    高煦目光落在她的櫻唇上,兩片花朵般嬌嫩的唇瓣失了嫣紅,淡淡的看著頗為虛弱。她病了,臉色蒼白,神色黯然。

    她自來是活力四射的,他何曾見過她這副無力的模樣。

    “殿下真好。”被皇太子伺候著喝了水,他動作輕柔,她微笑看了他一眼。

    高煦放下茶盅,拂開沾在她小臉上的發絲,將她輕輕放在床榻上,掖了掖錦被。

    “真覺得孤好麽?”

    紀婉青陪嫁有不少人跟去了,高煦已經知悉了上午的事,他眸光很複雜,“為何不敷衍一下她?”明明她隨意說兩句,就不必受罪。

    “我不願意。”

    紀婉青立即接話,她抬眸看著他,認真地說:“殿下,青兒不願意。”

    “為何?”他聲音有些低啞,其實二人心知肚明,他明知故問了。

    “殿下待我好,我知道;殿下的難處,我也知道。”

    紀婉青掙紮坐起,凝視著他,聲音輕柔起來,水眸帶上一絲纏綿情絲,“我很珍惜殿下的疼愛,我要與殿下攜手白頭。我不希望殿下心生隔閡,與我生分。”

    她很認真,目光很堅定,人雖病弱,但話語擲地有聲。高煦閱人多矣,一眼便分清其中真偽。

    他心弦被輕輕撥動。

    紀婉青上午之舉,堅定向高煦表明了她的決心,不得不說,這令二人的信任邁進了一大步。

    此刻的表白,讓這份信任重重落地。這一刻,他心潮起伏,相視半響,他展臂將她摟在懷裏,“孤知道,孤不會與你生分。”

    “我上午隻是受了一點小罪。”她不忘安慰他,將小臉埋進他寬闊的胸膛,聲音輕快了來,“我什麽都不怕,隻怕殿下跟從前一樣,一點兒也不信任我。”

    “並不會。”高煦撫了撫她的背,聲音很低很輕柔,“孤已召了太醫,你先在屋裏養幾天病,他日再……。”

    他略略思索,最終決定讓紀婉青隨意描敘一番,先敷衍著皇後。畢竟,邊城鄭家的事才剛有些眉目,為策萬全,還需避免在皇後遭遇大打擊時刺激她,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高煦主動鬆口,紀婉青其實是很高興的,這代表二人邁進了一大步。隻不過,她卻掩住了他的嘴,沒有讓他繼續說。

    “殿下,先讓婉青試一試。”

    其實這並非是敷衍兩句的問題,而是上位者的原則問題,她尚未建功,就先泄露的太子言行,這其實是很不妥的。

    她不想憑借著他妻子的身份,而輕易破壞他的原則,現在雖難,還遠沒到那個時候。

    “我希望即便要透露殿下言行,也是在建了功勞的情況下。”這泄露,必須是建立在要獲取更大利益的情況下。

    紀婉青其實是越挫越勇型,她並不願意靠夫君心疼鬆口,就輕易渡過難關,這並非她的初衷。

    從前她有過諸般不易,但也有驚無險過來了,這回未必不可以。

    這一刻,紀婉青美眸迸射處異樣火花,炫麗而奪目,她自信而堅毅,吸引了高煦全部目光,他擊節讚歎,“好!”

    “隻不過,若實在不行,你莫要倔強。”她這樣的態度,其實很鞏固二人感情,口子一鬆,後麵的就容易太多。

    “嗯”,紀婉青又回複了往日愛撒嬌的小模樣,她摟著高煦的腰,側臉蹭了蹭他的頸窩,“那是當然。”

    “殿下,你召了太醫麽?”

    她突然想起一事,有些擔憂,“我們大婚不足一月,現在召太醫,怕是不大好。”

    “我陪嫁的藥丸子也是很好的,服了就爽快了,其實不必召太醫的。”這是實話,現在紀婉青雖麵色蒼白,但其實精神已經恢複了不少。

    “你放心,這太醫是孤的人。”太子身體“虛弱”,天兒太冷,正要多請幾次平安脈,召過來一起診治了便是。

    紀婉青放了心,她陪嫁裏特地放了不少常用藥物,普通風寒小症,自己按方子撿了藥即可。

    來清寧宮的太醫,正是多年負責調養太子“虛弱”身體的劉太醫。這老頭很識相,這季節正是風寒多發季節,他早撿了藥偷偷帶上,診了脈順勢取出來,連開方子也免了。

    高煦打發了劉太醫後,對紀婉青說:“孤這幾日染了小風寒,你正好有借口留下來,說是照顧,先不必去坤寧宮了。”

    染了小風寒的太子神采奕奕,給紀婉青找了一個緩衝台階,末了,他又道:“不過皇後這幾日,應該並無閑暇搭理你。”

    梁振軒一案嚴重性披露後,坤寧宮上下,肯定自顧不暇,哪裏還有閑心行所謂馴服之事。

    *

    “娘娘,先服了藥罷。”何嬤嬤用手碰了碰藥碗壁,覺得溫度已正好合適,便再次把湯藥端了過來。

    太子與主子感情邁進了一大步,連難題也有了解決方法,她現在已不複下午時的憂慮,眉心舒展,神色和緩。

    “娘娘其實不該倔強,方才應了殿下便是。”何嬤嬤了解自家姑娘性子,也知道主子的堅持其實是對的,但想起紀婉青受的罪,不免又絮叨開了。

    紀婉青含糊應和幾句,接過不怎麽熱的藥碗,屏住呼吸,一仰而盡。

    放下藥碗後,她忙不迭漱了口,又含了一顆蜜餞,方緩了一口氣。

    服了藥後,紀婉青沒有躺下來,而是斜靠在杏黃色鶴穿牡丹紋大引枕上,凝神沉思。

    病已經好了不少,下午睡多了現在也不想再睡,剛好高煦有要事去了前麵大書房,她正好想一想對策。

    能跟高煦感情更進一步固然好,但就這般屈服在皇後跟前,依靠太子鬆手渡過這一關,並非她的本意。

    過了這一關,還有下一關。

    說到底,紀婉青是打心底不願意,成為一個僅憑夫君存活的女子。

    有沒有選擇,跟依不依靠,根本就是兩碼事。

    那這事可有合適的解決方法呢?

    硬碰硬顯然不行。皇後掌管宮務,整個後宮都握在手裏,她是兒媳婦,少不得要與那邊往來的,撕破臉隻能逞一時快意,後患將無窮無盡。

    在昌平帝需要紀皇後母子製衡東宮之時,坤寧宮無論如何也會屹立不倒的。

    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謀略都是紙老虎,諸如鬧大之類的手法,即便沒有紀婉湘那邊的顧忌,也是沒有絲毫用處的。

    若硬要施展開來,恐怕隻能落得一個下場,那就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用排除法仔細過了一遍後,紀婉青認為,自己隻能繼續往陽奉陰違這條路上使力。

    事情再次兜回原點。

    隻是她不甘心就這樣就範,不甘心處於被動的位置上,一點掙紮的餘地都沒有。

    紀婉青秀眉微蹙,凝神思索。這般想著想著,夜色深了,她有些餓,晚膳時就吃了一碗粥,早消化完了。

    何嬤嬤命人去取些好克化的吃食來,丫鬟領命而去,端了一個填漆托盤回來,上麵有一碗熱騰騰的清湯小麵。

    清寧宮小廚房手藝很不錯,食物撲鼻香氣吸引了紀婉青,她轉眸看過去。

    不想,這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燭台架子上的如椽巨燭剛剪過燭心不久,此刻卻突然“劈啪”一聲,其中一支爆了一下。

    這火花爆得突兀,又十分之大,剛好端麵的丫鬟走到旁邊,火星子猛迸到她的眼皮子上。

    丫鬟一驚,手上一個顫抖,填漆托盤一歪,那碗湯麵便往旁邊的寶座式鏡台上傾斜而去。

    她搶救不及,整碗麵都倒在妝台上了,湯湯水水以及麵條,一股腦糊在銅鏡、首飾匣子上麵,那水滴滴答答,還順著縫隙,流入第一層木屜中。

    丫鬟闖了大禍,驚慌失措跪下請罪。

    “無事,起來罷。”

    這是意外,紀婉青並非苛刻的主子,也不怪罪,隻命丫鬟下去梳洗一番,再處理處理手上的燙紅。

    丫鬟下去了,她沒急著讓人整理這片狼藉,反倒第一時間吩咐:“嬤嬤,你把下麵那箱子先取過來。”

    鏡台下麵第一層木屜,放著一個黃楊木小箱子,裏麵父母親臨終前留給她的遺物。

    紀婉青很珍惜,第一時間惦記著它。何嬤嬤清楚,趕緊過去把小箱子取出來,捧到床沿放著。

    她仔細端詳一遍,見箱子沒有被湯水弄汙,這才放了心。

    既然已經取出來了,紀婉青觸景傷情,不免又打開箱子,回憶亡父亡母一番。

    黃楊木小箱裏共有兩個扁長匣子,雕紋簡單,很是古樸。一個裝了一支半新不舊的銀簪子,一個裝了一部八成新的兵書。

    這是母親親手交給她的,莊氏臨終前,握著大女兒的手,反複告訴她,這兩樣都是她的父親留給她的,讓她好生收妥。

    銀簪子?父親?

    紀婉青正輕輕撫摸銀簪子的動作一滯,眸光陡然一凝。

    這不對,她父親怎會特地留一隻半舊的銀簪子給她?母親還這般千叮嚀萬囑咐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