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八十一 章
字數:7820 加入書籤
高煦午後就出門了, 一直到傍晚也沒見回來。
他出門為的是什麽, 紀婉青當然清楚, 說不惦記是假的,頻頻往門簾子處翹首,等到晚膳時分, 他終於回來了。
高煦微笑依舊,攙扶她的動作輕柔, 一如既往的關懷備至。隻不過, 紀婉青很敏感, 她馬上察覺夫君的些許不同。
“殿下?”
她秀眉輕蹙,難道紀祥不肯開口?他對主子的忠心程度, 已到了父母妻小都不可比擬的地步?
結果當然不是這樣的。隻不過, 高煦卻斟酌著,需要以何種方式告訴妻子, 才能讓她更好接受。
畢竟, 她懷著孩子, 激動不得。
“青兒,紀祥已經招供了。”
高煦攜妻子在軟榻上坐下, 將人小心摟抱在懷裏,垂首看著眼巴巴的她, 認真道:“隻是你得答應孤, 萬萬不可衝動。”
他言下之意不難理解, 紀婉青心下一沉, 認真思考片刻, 最終決定,“殿下,若是紀祥供述,隻在原有基礎上深入,你但說無妨。”
“隻是若此事有了新的不堪,你便斟酌說上幾句便可,不必詳敘。”
涉及父兄,若有新的血腥出現,她恐怕很難控製情緒波動。
紀婉青抬手,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腹部。逝者已矣,她知悉了也無法改變前事,隻是如今,卻還需要好好養著孩兒。
孕婦情緒激烈起伏,會對胎兒有危險的。
“紀祥供述,確實隻在原有基礎深入些。”
高煦從未有隱瞞妻子的意思,隻是擔心她的身體,如今提前打好底子,見她已做好準備,便一一說來。
“這是須從十數年前說起,孤母後薨後,父皇便重立新後。”提起此事,高煦聲音沉了沉,靜靜偎依在他懷裏的紀婉青有所察覺,握了握他的大掌。
他心下有慰藉,回握了握,撫摸她的鬢發,繼續徐徐道來,“你父親靖北侯不願同流合汙,與本家漸行漸遠,而後……”
紀婉青安靜聽著,雖說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等到高煦敘述完畢,她依舊心情沉重。
忍了又忍,努力調節一番,她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殿下,你說這紀皇後三人,串通的是韃靼。”
她心頭難掩悲涼,父兄及一眾軍士努力抵抗來犯之敵,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怎知這種時候,卻有人不顧大周利益,暗通敵軍,隻為謀取一己之私。
皇後怎配當國.母?她膝下之子怎配為帝皇?
“是的。”
高煦一直仔細觀察妻子神色,見她雖情緒低落,但並無異色,這才將事情和盤托出。
他暗歎,撫了撫她的臉,“如今,我們缺的是證據。”
韃靼那邊,究竟是哪位王子與之串通,其實不是關鍵的,關鍵的卻是證據。
事情到了如今,大部分真相已經水落石出。紀皇後等人暗通敵國,以謀害紀宗慶為主要目的,直接導致一城軍民,還有幾萬援軍覆滅。
百姓兵士慘死,紀宗慶、楚李嵩等國之柱石傾倒。
於公於私,不論是紀皇後臨江候,還是穆懷善,又或者王澤德等人,高煦都不能容下。
這等國之大害,無論如何也得徹底拔起。
隻不過,現在問題來了。
涉及叛國大罪,沒有確切的證據是不行的。畢竟,對方是皇後國舅,還有皇帝的心腹掌兵統帥。
紀祥的口供不算什麽,畢竟還有屈打成招,或者用其家人威脅一說。
萬一捅出去後,紀祥來個禦前反咬一口,那就打蛇不死反深受其害了。
高煦曆慣大事,肯定不會這般魯莽,他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必正中要害,讓對方斃命。
“殿下,韃靼那邊,不是與皇後臨江侯有過書信協議麽?”
紀婉青一聽就懂,立即抓住他方才敘述的重點,“我們若能將這些書信拿到手,這便是鐵證如山。”
屆時不論是皇後臨江侯,還是穆懷善王澤德,統統也不能逃脫罪責。
這是最好的辦法。
“正是如此。”
高煦何其敏銳,在甫一聽紀祥供詞之時,便立即捕捉到這處關鍵所在。而妻子聰穎,與他契合至極,他心下大暢。
“稍後,等紀祥之事結束後,我便命許馳立即啟程,前往韃靼。”
這等大事,紀皇後與韃靼雙方都不可能輕信對方,因此,一紙隆重其事的親筆加印鑒書信,是必須的。
信箋一式兩份,雙方各執其一。
然而,想從大周這邊獲得,卻很難。因為這是皇後臨江侯的要害短處,他們很可能已經毀去。
隻不過換了韃靼,卻完全不一樣了。
書信是皇後臨江侯的通敵罪證,現在魏王卻正在奪嫡,一旦成功登頂,這把柄能幹的事情就多得去了。
韃靼那邊,非但不會毀,而且還會妥善收藏,以待後用。
“殿下說的是。”
紀婉青秀眉緊蹙,眸中有著深深厭惡,“韃靼人必然留著,說不得,還想著他日以此要挾大周,割地賠款呢。”
若魏王真能稱帝,這還真很有可能實現。畢竟,韃靼人一旦宣揚出去,通敵賣國,他龍椅都坐不穩。將書信贖回,是必須的。
高煦冷哼一聲,麵沉如水。
“我們先設法將這證據取到手,你父兄大仇,還有楚將軍冤屈,亦可迎刃而解。”
此時的高煦,已經將他父皇的平衡之道放到一邊去了。
紀皇後臨江侯的行為,已經觸及他的底線,他容忍不得。徹底打垮紀後母子以後,大不了,昌平帝就扶持起麗妃四皇子罷了。
換了個敵人,雖麻煩些,但也不是不行。
高煦話罷,垂眸看向妻子,溫聲安撫道:“隻是這取證據之事,非一朝一日之功,你莫要太過惦記勞神才是。”
這點紀婉青懂,信箋屬於絕密,韃靼那邊肯定嚴加收藏,要想獲取談何容易?少不得多多耗費人力物力與時間。
她點了點頭,“我知道的,我與孩兒靜候殿下佳音。”
“嗯。”
妻子明理懂事,高煦心下甚慰,撫了撫她的粉頰,“孤會抓緊的。”
到了這裏,夫妻二人已商量妥當,下一步行動,也已經很明確了。
不過很默契的,他們都沒有拿穆懷善的身世說事兒。
畢竟,穆懷善能得了昌平帝青眼,繼而掌一方兵權,早就被皇帝調查過底細了。
答案肯定是沒問題的,該抹幹淨的,早就抹好了。
袁氏梅氏兩個昔日老太君身邊的丫鬟,空口白牙,並不能證明什麽。
既然無法證明,那便不能提起。
要知道,東宮之所以能穩穩立足朝堂,根本在於高煦賢明治平,為朝中文武所信服。大夥兒一致認為,皇太子若登基稱帝,必然振興皇朝,清明政令。
這樣的一位皇太子,頭腦清明,能力出眾,怎能無憑無據,就憑空指謫一個鎮守一方的大員?
這已等於自己攻擊自己的根基了。
傷了自己的根基,後患無窮無盡,還讓皇帝更添猜忌。付出這麽大的代價,就為擼下一個穆懷善,太不值當。
隻要將信箋證據拿到手,紀皇後一黨轟然倒下,穆懷善也跑不掉,實在沒必要提前多此一舉。
*
當夜,許馳審問紀祥完畢,回來給主子複命。
高煦聽罷,也不遲疑,立即便將遠赴韃靼之事安排下去。
末了,他沉吟半響,“此行艱巨,能一次取回證據更好。倘若不行,就先確定與皇後暗通的是哪方勢力,然後摸清信箋的下落。”
許馳利落應聲,次日點齊一幹好手,大夥兒喬裝打扮,直奔韃靼而去。
*
這事兒確實急不來,紀婉青整理好情緒,一邊靜候佳音,一邊好生養胎。
“太子妃身體如何?”
問話的是高煦,一見榻前劉太醫收回診脈的手,他便立即開口。
一晃眼已到七月末,昌平帝萬壽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皇帝打算回去過,聖旨已經下了,八月初一便啟程回京。
紀婉青身體康健,高煦肯定要將妻子帶回去的。隻是加上閏月,她腹中胎兒現已五月有餘,夫妻二人自萬分謹慎,要一再確定身體狀況。
帳幔被放下,一截子皓腕探出,上麵鋪了一層絲帕,劉太醫凝神仔細聽脈,好半響才收回手。
他站起,拱手回道:“回殿下的話,娘娘脈息有力,母子均安。”
“路上隻要小心謹慎些,便可無礙。”尋常太醫是不會把話說得這麽滿的,但劉太醫不同,他是東宮的人,知道主子想知道什麽。
“很好。”
高煦頷首,一顆心徹底放下。
隨後,他又問:“太子妃現今還有些許暈眩症狀,可有妨礙?”
紀婉青孕期反應並不嚴重,之前也就早晚有些孕吐,滿三個月就漸漸消失了。隻不過,卻開始有些微微暈眩,好在不頻繁,也不嚴重。
高煦很緊張,第一次時立即召了劉太醫。太醫診脈後,又讓醫女入帳仔細察看一番,最後得出結論,太子妃娘娘無礙,這隻是孕期反應。
隻是這反應一持續就是兩個多月,太醫每每診平安脈,他都要詢問一番。
三日重複說一遍,劉太醫其實很無奈。說句實話,宮中貴婦們懷孕,太子妃其實已是狀況最好那一撥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主子的心思,聞言隻得又仔細解釋了一番,並說:“殿下且放心,娘娘並無礙。”
高煦終於滿意了,抬手揮退劉太醫,兩步行至床榻前,坐於床沿。
帳幔已被重現勾起,紀婉青如今麵色紅潤,稍顯豐腴,卻不見臃腫,動作還挺靈活的,自己手臂一撐,就要坐起。
高煦忙上前攙扶,並隨手扯了個薑黃色福紋大引枕,讓她墊在後背靠著,不忘溫聲道:“你急什麽?下回讓人伺候著,才好起來。”
紀婉青無奈,她也就懷個孕,又沒啥毛病,如今月份不算太大,自己起來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不過夫君謹慎,全因關心她娘倆,揚了揚唇角,她含笑應道:“聽孩兒他爹爹的。”
她本是打趣,不想這說法卻深得高煦之心,他笑意加深,睨了她一眼。
何嬤嬤捧著溫蜜水進門,張德海奉上,高煦接了遞給妻子。
紀婉青低頭呷了兩口,剛把茶盞遞回去,不想又一陣微微暈眩襲來。
她挺習慣的,畢竟這兩月來一天總有幾回,緩片刻就好。
高煦卻萬分緊張,劍眉微蹙,親自動手,替她輕輕揉著額際,“青兒,可好了些?”
“嗯,好多了。”
微微暈眩很輕,片刻便過去了,紀婉青抬眸,正對他安撫一笑,不想腹中的小寶貝也來湊熱鬧。
“哎喲!”
孩兒長大了,有五個多月。胎動比以前頻繁猛烈了許多,他愛翻身,愛活動手腳,有時小拳頭小腳丫還會胡踢亂踹一通。
孩子健康,親爹娘是很高興的,不過高煦見妻子吃疼,還是心疼得很。
他舍不得嗬斥孩子,又惦記紀婉青,隻得細細摩挲著高聳的肚皮,哄勸道:“你要乖乖的,莫要折騰娘親。”
高煦話罷,又怕孩兒日後束手束腳,不忘補充一句,“不過該活動手腳的時候,你也不能拘著。”
他神情很嚴肅認真,跟還在娘胎的孩子打商量,紀婉青雖還有些疼,但也不禁唇泛笑意。
孩兒折騰一陣,興許累了就緩了下來,她握了高煦的大掌,含笑道:“孩兒聽爹爹的話呢。”
他很高興,抬眸對她笑說:“那孤日後多多教他。”
“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