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八十二 章

字數:6598   加入書籤

A+A-


    八月初一很快便到了。

    “青兒, 醒醒。”

    皇帝出行,必須講究吉時的。今天這吉時比較早, 天蒙蒙亮, 高煦便睜開了眼。

    他低聲喚著懷裏的妻子, 看她睡意朦朧, 頗為心疼, 安慰道:“待會兒上了車駕, 你再好生補個覺。”

    紀婉青懷孕後,有些嗜睡,這生理反應很難控製,往常她都是睡到自然醒的,今兒確實有些為難她。

    不過, 她還是努力眨了眨眼睛,打起精神。

    “好,殿下莫要擔憂。”

    “嗯。”

    時間有些緊,夫妻二人不好多說, 高煦擁了妻子坐起,便讓人進屋伺候。

    梳洗挽發更衣,紀婉青如今有孕在身, 脂粉一律不用, 首飾也以輕便體麵為主, 那些沉甸甸的整套頭麵, 便暫時束之高閣了。

    這般也有個好處, 便是可以省出許多時間, 再換上一身相對寬鬆,以舒適為主的宮裙,便算妥當了。

    紀婉青略略端詳打磨光滑的銅鏡,裏麵眉目精致的年輕貴婦五官熟悉,雖比以往豐腴了些,卻依舊膚色白皙泛粉,顧盼生輝。

    她依舊嬌美,比往日褪去一些青澀,添了不少風韻,明豔動人。

    紀婉青點了點頭,很好,誰也不想自己變醜的。

    左右瞄瞄,她正要讓收起銅鏡時,不想視線一轉,卻從鏡麵瞥見到含笑立在屏風旁的高煦。

    “殿下。”她回過頭,嗔了他一眼。

    高煦已著裝停當,薄唇弧度加深,緩步上前攙扶起妻子,笑道:“青兒,我們先用早膳。”

    夫妻笑語幾句,用了早膳,時間已經差不多了,該出門登車。

    太子妃有孕在身,車駕是特製的,東宮派人去全程監造,造好以後來回檢查多次,確定再無一絲紕漏。

    紀婉青對這車駕的最大感覺,就是減震程度有所改善,再加上軟塌上鋪了厚厚的錦被,雖熱些,但她已不怎麽感覺到顛簸。

    她挺滿意的。

    高煦也滿意,更放心,親自把妻子送上車駕以後,囑咐一番,又嚴令車內宮人好生照顧,他才返回自己的車輦。

    古代到底技術所限,紀婉青這車駕減震是好了,不過也不是沒有其他缺點,它更慢了。

    不過好在皇帝鑾駕出行,速度本來就不快,且昌平帝還下了口諭,盡量慢一些,好照顧懷孕的太子妃。

    說實話,皇帝雖不見得多期待東宮添嫡子,但他也不至於去害自己的親孫,再加上滿朝文武都看著,他無論如何也得體恤些。

    昌平帝不英明,但還真沒愚蠢到這地步。

    紀婉青不在意皇帝怎麽想,反正她得了實惠,這就可以了。

    這一路,她走得還算舒適,雖疲憊在所難免,但總體感覺還算好的。

    昌平帝為了體現他為人父祖的慈愛之心,特地遣了禦醫來,天天給太子妃診平安脈。

    結果是好的。

    等進了京城,進了皇宮,再回到闊別幾月的清寧宮,在後殿正房安置妥當後。禦醫給太子妃診了最後一次脈,說娘娘母子均安,有些疲乏,歇息兩日即可,便回去給皇帝複命了。

    孩子很好,高煦紀婉青當然高興,躺下一意歇息了兩日,她精氣神便回來了。

    隻不過,問題也隨之來了。

    後日開始,便是一連三天的萬壽節了,她到底是出席不出席呢?

    紀婉青當然不想去的,她身懷有孕,在自己地盤才能確保安全,在外麵是不能完全保險的。

    她這胎無論男女,都是皇帝頭一位孫輩,若是男孩,就更加了不得了。

    東宮嫡子,皇帝長孫,代表江山後繼有人,完全鞏固了皇太子的位置。

    這孩子注定是紀後一黨的眼中釘,有了機會,人家會輕易放棄嗎?

    當然不會,肯定是要挖空心思算計的。

    紀婉青本人不願意出席,高煦亦然,但現在問題是,太子妃身體康健,不去,於孝道有大礙。

    當初,高煦不願意妻子留在岫雲宮養胎,除了夫妻難舍難離以外,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擔心他遠離以後,防衛有所欠缺,出了事鞭長莫及。

    他必須要把娘倆帶回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才能安心。

    隻是既然要隨禦駕折返,太子妃就不能繼續表示不適了,她必須舒坦康健起來。

    一切以皇嗣為重,這句話對誰都起作用,即便身懷皇嗣的紀婉青本人,亦如此。

    身體不適還強撐著上路,拿皇長孫來冒險,是不行的。

    於是,太子妃在臨行前,及時表示,經過幾月時間調養後,身體已完全無礙。

    太醫肯定了這一說法。

    於是,太子妃順利出發了。

    夫妻二人本來打算,回到清寧宮後,就讓劉太醫診脈後,說太子妃與皇嗣雖無礙,但到底旅途疲勞,應臥床五六日為宜。

    這樣就能順理成章避開萬壽節了,後麵再如何繼續閉門不出,就隨意紀婉青說的。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昌平帝為了表示自己慈愛,遣了禦醫過來隨行,一路伺候著。紀婉青身體養得極好,禦醫表示,歇兩天就行,完全不影響出席萬壽節。

    禦醫複命已上達天聽,如此一來,紀婉青再表示不適,就不大妥當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太子妃明顯不樂意出席萬壽節啊。

    古代是皇權至上,加之孝道一重,這種行為是很不妥當的。硬要靠皇嗣暫時過關不是不行,隻是這麽一來,就會讓昌平帝心生膈應了。

    於東宮,於皇太子,於紀婉青本人乃至她腹中孩兒,都是極不利的。

    這萬壽節,原則上她應該出席的。

    *

    “青兒,萬壽節你還是不要出席了。”高煦擁著紀婉青,低聲在她耳邊說話。

    這一路從承德返回京城,雖路程不遠,但隨鑾駕出行,也耗費了十一二天。

    旅途到底疲憊,高煦連連催促妻子好生歇息,這麽一來,又是兩天。

    高煦曠了半月,年輕男子血氣旺盛,見紀婉青小臉泛粉,精神奕奕,已全無妨礙,自是要好生親近一番。

    他自製力固然強,但也不是放在此處的。

    這場敦倫輕且緩,但耗時頗長,磨人得很。好不容易鳴金收兵,高煦親自伺候妻子梳洗罷,再將人抱回床榻上。

    夫妻緊密相擁,前胸貼後背,像是兩個一式模樣的湯匙。

    “萬壽節人多手雜,極易被人窺了空隙。”

    他的大掌輕輕撫摸著妻子高聳的腹部,低聲說道:“在孩兒誕下之前,我們應謹慎些。”

    婦人身懷六甲,正是最脆弱的時候,且紀婉青腹中骨肉已六月大,身子日趨笨重,行動多有不便。

    在高煦心中,妻兒安全最重要,至於其餘衍生的難處,可日後再行一一解決。

    “嗯,殿下說的是。”

    紀婉青萬分讚同,她也不喜歡硬逞強,畢竟自己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尤其是用腹中骨肉逞強,這就不是一個母親該做的事。

    隻不過,她卻認為,可以適當用些方法,將日後難處降到最低。最好,是完全消弭。

    “殿下,你說我們可不可以主動一些。”

    紀婉青這兩日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琢磨了兩天,她認為可以混淆視線,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皇後不是肯定會出手嗎?

    自己不去趟對方的算計,反而自己“謀算”自己一番,在宮門前晃一圈,提前“中招”。

    上演一場苦肉計後,不但順理成章不出席萬壽宴,且也避開了日後種種難處,最後還順手給皇後潑了髒水。

    一箭數雕,不過說潑肮水也不太對,畢竟人家本來就打算動手的。

    “青兒這計策不錯。”

    其實這個方法,高煦不是沒想過,隻是他猶豫了。

    按他本人意願,他情願日後多些難處,也不願折騰懷孕妻子。畢竟如今東宮根基穩固,勢力不可撼動,他有自信應對麻煩。

    但問題是,昌平帝心生膈應,不僅僅是東宮的難處問題,還涉及到了紀婉青母子。

    皇帝不喜,對她母子總歸有影響的。

    他並沒有擅做替妻兒決定,正打算提出來商討一番,不想紀婉青倒是早一步開了口。

    夫妻倆想到一處去了。

    現在無需細述,就能確認她的想法了,不過,高煦還是低聲詢問兩句。

    “我隻是在清寧宮門口晃一圈,確保安全無虞。”

    紀婉青不會用自己與孩子冒險,安全必須放在第一位,這是要保證的。隻不過若在這個前提下,費點心機,就能避免日後很多麻煩,她還是很樂意的。

    高煦頷首,“這是必然。”

    既然確定了行動方向,那下一步就該具體策劃了。

    夫妻商議一番,總體來說,計劃還是趨向保守的,以安全為第一位,一應行動須小心謹慎。

    紀婉青嘀咕,“若是能知道皇後在何處動手,我們這邊就方便許多。”

    這點是當然,哪怕不知道行動步驟,能獲悉對方策劃事件的地點也足夠了。畢竟,他們打的是提前避開的主意。

    高煦輕拍了拍她,“時候不早了,快歇了罷,或許明日有消息也未定。”

    他這話說準了,次日午膳前,還真來了一個消息。

    *

    紀婉青處理妥當內務,正命人傳膳,何嬤嬤匆匆撩起門簾子進了屋,給主子打了個眼色。

    她心中一動,立即屏退屋中宮人,接過密信一看。

    “嬤嬤,你趕緊到前麵去,把殿下請回來。”

    紀婉青大喜,這回遂了人願,消息是坤寧宮崔六娘傳過來的,說的正是有關皇後在萬壽節前的異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