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八十五 章

字數:8127   加入書籤

A+A-


    宮道之中兵荒馬亂,在這的短暫時間中, 林陽先吩咐手下緊緊護在女主子轎輿左右, 本人則兩個大步行至油桶一側。

    他眸光銳利, 在大木桶上一掠而過, 隨即伸手一提, 木桶很輕,裏麵的桐油已經漏得差不多了。

    林陽動作不停,手上立即翻轉,將視線投向油桶底部。

    這麽一看, 他濃眉立即蹙起。

    隻見這個大木桶底部,赫然有一個直徑約摸有兩個指節長的圓形孔洞。

    不必多說, 這肯定是桐油泄露的元凶了。

    但問題是, 孔洞一直存在, 為何探路小太監走第一回時,它沒有泄露?

    或者說, 這個桶是怎麽裝著滿滿一大桶桐油,從內務府一直被抬到此處放著的呢?

    林陽掃視了周圍一圈, 也未看見有木塞之類的東西。而木桶底部的滲漏範圍, 也沒見桐油噴濺的痕跡。

    這麽看來,不大像是人為傾斜木桶, 而後再拔木塞造成的泄露。

    而且最關鍵一點, 這宮道前麵有探路小太監, 後麵則跟了林陽本人, 有人拔了木塞逃跑, 肯定會被發現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定定注視那個孔洞半響,忽地心頭一動。

    林陽福至心靈,立即伸手觸碰那個孔洞的邊緣。

    果然,觸手是冰冷的。

    謎底揭曉了,對方用的是冰。

    早已準備好的冰塊塞住孔洞,這木桶底壁都很厚,冰塊厚度自然不薄,可以支撐著走上一段路。

    內務府距離這處宮道不遠不近,支撐過來是可以的。

    而這地方,恰好是清寧宮前往萬壽節大宴的必經之道。

    孕婦,一貫比常人嗜睡很多,而大禮服著裝複雜,紀婉青是掐著點出門的。

    從冰塊的融化時間,到抬油小太監疲憊之下又得緊趕的步伐,再到太子妃出門的時間點,都預算得恰到好處。

    甚至,林陽若觸碰孔洞邊緣的時間晚了些,那些冰冷也會消弭殆盡,到時再想確認就難了。

    不得不說,設計這個計謀的人,心思慎密得令人驚歎。

    隻可惜,他遇上是高煦,以及東宮麾下的一幹好手。

    林陽將大木桶扔回原位,冷哼一聲,“好一個心思叵測的鼠輩。”

    此時,紀婉青已經重新登上轎輿了,因為梨花高亢聲音引來的人也越來越接近。

    他快步跟上轎輿,並招手讓其中一個手下附耳過來,將前因後果說清楚,命他迅速將消息傳到主子耳朵裏去。

    於是,遭遇“意外”的太子妃一行,匆匆折返了清寧宮。隊伍裏早分出了兩撥人,一撥飛速往大宴方向奔去,而另一撥則趕去太醫院。

    手下微不可察點頭,隨後趁著混亂,夾在這兩撥人當中,閃身離開。

    *

    太和殿。

    吉時已屆,皇帝已經駕臨,並落座在玉階上的龍椅了,偏還有人未到。

    女席最上手位置空空如也,不論是朝臣宗室,還是內外命婦,皆不可避免將視線瞥過此處。

    太子妃怎麽還沒見人?

    皇後眸底本藏著忐忑,但隨著時間推移,忐忑去了,閃過一絲欣悅。隻不過,一切都被掩飾得很好,她瞄一眼昌平帝隱帶陰霾的側麵,唇角微微一挑,就要開口。

    “陛下,太子妃身懷六甲,怕是有所耽擱,不若派個人迎上一迎?”搶先一步說話的,是安樂大長公主。

    她看一眼溫潤笑意略斂的皇太子,又瞥了瞥鳳座上的皇後,這兩者麵上不露破綻,她雖不明所以,但依舊先開口打了圓場。

    大長公主聲音和熙,她身份足夠又給了皇帝台階下,昌平帝神色稍緩,點了點頭,側頭吩咐孫進忠兩句。

    孫進忠立即打發自己的徒弟,禦前太監小張子出發了。

    小張子撒丫子奔出太和殿,不過片刻,卻一臉驚慌的回來了,進殿時還絆了一下,差點撲倒在地。

    他連爬帶滾上前,“噗通”一聲跪下,“啟稟,啟稟陛下……”

    小張子是禦前大總管孫進忠的徒弟,世麵是見過不少的,他不可能輕易在萬壽節之上失態。

    這明顯是出大事了。

    大殿氣氛立即緊繃,昌平帝忙喝道:“有何事?還不快快道來!”

    小張子哭喪著臉,“陛下,太子妃在前來太和殿上的路上出了意外,如今已抬回清寧宮!”

    他還領了一個小太監回來,話罷,立即側臉看向對方。

    皇太子高煦已經“騰”一聲站起身,大殿之上,落針可聞。

    另一個小太監正是清寧宮遣來報信的,人十分機靈,不等皇帝再次開口詢問,立即竹筒倒豆子一般,“劈裏啪啦”般倒了出來。

    無緣無故出現並泄露的桐油,成為他敘述的重點。

    大殿上登時嘩然,太子妃懷的皇嗣,正經的嫡出皇長孫,竟然有人敢乘萬壽節謀算?

    不少人的目光,立即掃向最大得益者,皇後及魏王陳王母子。

    不過,皇後母子早有了心理準備,麵上表情恰到好處,昌平帝看過來時,也未見破綻。

    須發皆白的內閣首輔王瑞珩忙站起,拱手對皇帝道:“陛下,請速速遣禦醫為太子妃娘娘診治。”

    他是三朝元老,鞠躬盡瘁大半輩子,皇帝一貫禮讓三分,因此說話雖恭敬,但到底少了幾分謹小慎微,緊接著又說:“陛下,您要徹查此事啊!”

    王首輔捶足頓胸,這個對大周朝忠心不二的老臣,是很期待東宮嫡子降生的。

    這事當然得徹查,昌平帝立即下旨禦醫速速趕到清寧宮,隨後讓禁衛軍封鎖現場,鎖拿一幹有牽扯之人,立即徹查。

    高煦拱手,“啟稟父皇,兒臣欲折返清寧宮一趟。”

    張德海早已悄悄打了個安全的手勢,不過他麵子功夫極佳,溫潤的笑意收斂了,劍眉微微蹙起,顯然對自己的骨肉還是在意的。

    昌平帝頷首,“趕緊去吧。”

    高煦謝了恩,立即出了太和殿,登上轎輿,折返清寧宮。

    *

    再說紀婉青那邊。

    奔去太醫院那撥人到了位,小太監一進門拽住太醫的手,氣喘籲籲道:“快,快,太子妃……”

    他話都無法說全,但言下之意大家都懂了,加上這副焦急模樣,太醫院當值太醫們心頭登時一凜。

    院正陳太醫立即道:“趕緊的,都到清寧宮去。”

    一行人趕緊提了藥箱,緊趕慢趕往清寧宮方向奔去。

    到了後殿正房後,門簾子撩起,入目就是內殿兵荒馬亂,以及榻上太子妃捂住高聳腹部,蜷縮著身軀一臉疼色的模樣。

    諸人心頭巨震,大叫不好。

    劉太醫已一馬當先,直奔榻前。他一貫負責東宮的主子們,太子妃孕後也是他跟進的,最熟悉情況,諸同僚默契讓開。

    紀婉青這模樣當然是裝的,被太醫們看見後,目的達到了,梨花立即上前放下錦帳。

    諸太醫多年過半百,但男女大防還是需要的,方才因為慌亂“忘記”放下錦帳,現在當然不能繼續下去。

    紀婉青被背對同僚的劉太醫遮擋,兩人迅速交換一個眼色,她微不可察點了點頭,示意準備妥當,隨即便被放下的錦帳遮擋住了。

    劉太醫心領神會,立即鬆了一口氣。

    成了。

    為了今日的計劃,劉太醫也貢獻了不少力量。

    畢竟太子妃動了胎氣,情況嚴重,肯定少不了諸太醫診脈的,甚至還有可能出動禦醫。這脈象有無異常,是瞞不過諸多國手的。

    這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偽裝脈象了。

    劉太醫的金針之法為太醫院之冠,治病救人,總有奇效。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套針法還包含了一處妙用,就是可以偽裝脈象。

    施針後可偽裝的時間也不長,約摸就半個時辰,就會失效。不過,也足夠了。

    紀婉青陪嫁有懂醫理藥理的嬤嬤,雖然精通的方麵是婦嬰調養,但尋常針灸之法,也是能理解的。

    偽裝的針法講究技巧,卻不繁複,劉太醫事前教會了陪嫁嬤嬤,並嚐試過了很多回,確認無誤。

    轎輿折返清寧宮後,嬤嬤早已等候在正房,在太醫們趕到之前,已成功給主子施了針。

    所以,紀婉青現在的脈象,是大動胎氣,卻還能挽救的脈象。

    劉太醫麵上凝重之色卻絲毫不變,探手診脈後,勉強鬆了口氣,抹了汗對同僚低聲說:“還好,情況不算太嚴重。”

    內屋的緊繃的氣氛立即一鬆,劉太醫立即開了方子,讓人卻撿藥去煎。

    諸太醫輪流上前把脈後,再看那方子,討論一番,覺得無需修改,便定了下來。

    藥很快就煎好端上來了,梨花直接領著端藥的嬤嬤入了帳帷之內,伺候主子用藥。

    錦帳之內的紀婉青早毫無痛色,她沒事兒,喝什麽藥,這藥就直接倒進早已準備好的匣子中,讓裏頭的厚棉布“喝”了。

    這兩個人一直留在錦帳內伺候著。

    其實,這個端藥的嬤嬤,就是那個學了針法的陪嫁,她等候了片刻,估摸時間差不多了,就探手給主子把了把脈。

    果然,針法效果已經消失。

    她立即動手,又給主子施了一次針,這回偽裝的效果,就是服藥後情況穩定不少的脈象了。

    有了重重帳帷遮掩,外麵對這情況一無所知。那貼藥有安眠成分,太子妃昏睡過去後,劉太醫再次上前把脈。

    結果令人欣喜,情況穩定下來了。胎兒無礙,太子妃無礙,隻是短時間內必須臥榻休息。

    院正抹了一把冷汗,終於露出笑臉,吩咐道:“趕緊的,立即給陛下報信。”

    報信的人前腳出門,後腳皇太子便到了,隨行的還有禦醫。

    見禮的太醫們被叫起,將太子妃情況稟報了一遍,高煦緊蹙的眉心終於放開。禦醫也大鬆了口氣,畢竟皇嗣若出了事,他們也要擔幹係。

    不過既然奉旨來了,當然得診脈確定情況,凝神把了脈,禦醫說法與太醫如出一轍。

    高煦頷首,抬手屏退太醫等人,畢竟太子妃需要靜養。

    等屋裏僅餘何嬤嬤幾個之後,他才撩起帳幔,探身坐在床沿。

    高煦對上紀婉青亮晶晶的美眸,他一笑,壓低聲音詢問:“青兒,今兒可受了驚嚇?”

    說話間,他細細梭視妻子。詳細情形,回來的路上他已經知悉了,隻是不親眼看過,他不放心。

    “沒呢。”

    紀婉青搖了搖頭,悄聲說:“殿下放心,我好的很。”

    她麵色紅潤,精神奕奕,顯然說言非虛,高煦安了心,撫了撫她的臉,以及高聳的腹部。

    孩兒是個淘氣的,有人撫摸他,他立即給了一腳。

    高煦微笑。

    夫妻說了兩句,紀婉青便感歎,“殿下,這回坤寧宮的設計,不可謂不精心。”

    但凡高煦對上心程度欠缺一些,對方真可能得手。

    畢竟,萬壽節不得不出席的情況下,又沒了林陽一幹好手,普通大力太監肯定會中招的。

    但凡有一個滑了腳,連鎖反應就來了。

    紀婉青嘀咕,宮道動手應是皇後手筆,但這油桶底塞冰塊計策,就不大像對方的畫風。

    畢竟,皇後給她的印象,手段一貫有些偏粗暴。

    高煦淡淡道:“不管是誰,日後一並清算也跑不掉。”

    今日之事,夫妻早已商量過對策,是打算坐山觀虎鬥的。

    畢竟,即便是受人算計,但到底是打攪了皇帝的萬壽節。昌平帝並不是個好脾氣的人,這時候蟄伏下來,比使勁而蹦躂要好太多。

    至於皇後,有麗妃,還有諸多關心東宮子嗣的朝臣在,她討不了好的。

    既然不能一棒子打死,那就索性不動,因為高煦已經著手鬆堡之役的證據了,他的目標是一擊斃命。

    他拍了拍妻子的手,“你先歇歇,孤得趕回太和殿去。”

    既然太子妃保住孩子,情況也不算危機,高煦就不適宜久留了。畢竟,今天是萬壽節。

    禁衛軍應已迅速將表麵情況查明了,現在趕回太和殿,好戲大概剛好開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