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鞏固基礎
字數:4592 加入書籤
這四千多鎮民是一起走的, 有一隊官兵護送。當然,他們護送的不僅僅是人,還是那一車車的糧食、種子、農具等物資。
土匪說是被清剿幹淨, 可該有的戒備還是要有的。
寒冬將至,那些棉衣之類的早就發到各個家庭。其中一些棉衣棉被是從紡織坊購買的, 剩餘的部分都是靠民眾的捐獻。
老葉氏來信說起過這事,他們家沒有更小的孩子了, 就把穆子期三兄妹以前穿過的衣服都捐出來。一般而言, 能捐獻的人家幾乎是家有餘糧的, 一般的百姓很少會有不穿的衣服, 畢竟他們還可以送給其他親戚,甚至留著自家用, 就算做抹布也行。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不用擔心一件破舊的小衣裳沒有用武之地。
想想前世家家戶戶都有一堆不知該扔去哪裏的舊衣服, 再看現在衣不蔽體的鎮民,穆子期再一次感歎科技的力量。
三十裏地,看似不遠, 走起來花費的時間卻多, 主要是梅山鎮未來的鎮民們走得太慢, 他們拖家帶口,好一點的有輛板車,大部分隻能靠腳趕路。
穆子期注意觀察了一下, 發現人群中的嬰幼兒非常少, 稱得上是屈指可數。
“都是打仗鬧的, 這一連打了幾個月,整個相省就亂了,百姓都去逃難,小孩子柔弱,很容易夭折。”安景然聽到穆子期說了個幼兒的數字,就歎道,“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大夏是壞人,是破壞他們安定生活的敵人,反過來,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光複失地,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是正義之事,是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人。”
“嗯,不過好壞誰能辨得清?隻看站在誰的立場罷了。”穆子期也隻能暗暗歎息一聲,他又不是決策者,事情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而且如果他是高層的一員,說不定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呢。在其位謀其政,這才是最好的詮釋。
兩人很快就把一些無關的情緒放下,把江副鎮長叫來,開始商量到達梅山鎮後該做的事。
“當務之急,不是要做什麽花樣,而是要馬上找到足夠的住房讓他們住下,這天氣越來越冷了,還有將近兩個月就到年,說不準什麽時候就下雪,保暖最重要,千萬不能讓百姓凍傷。”安景然首先說道。
“上麵考慮到這一點了,知道冬天做不了大的事情,所以給我們的任務是保證百姓活著。等冬天過去,如果沒出什麽大事的話,占領區的民心就該穩了。”穆子期同意,民以食為天,隻要有吃的,能活下去,一般的百姓是不會有什麽反抗情緒的。
事實上,鎮民們居住在縣城的這段時間裏,他們的態度已經變了,頗為順從,要不然也不會老老實實跟著趕路,大家都知道這是去新的地方居住呢。暫停下來休息時,穆子期走動時聽得最多的就是憧憬他們能分到多少畝地,土地肥不肥,房子該怎麽建等等。
聽起來沒什麽抵觸的心理,這讓穆子期等人頗為安心。
這是他們第一次管理幾千人的衣食住行,包括安景然,穆子期覺得大家都有些緊張。不過別的不提,多往人群中走動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聽到許多小道消息,知道百姓內心的想法,能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一大群人走在一起,穆子期能輕易地發現,就算這幾千人相互認識的不多,可慢慢的,他們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領頭者”,這些人或因為過去的身份,或因為獨特的言行舉止,在百姓心中具有一定的威望,會不自覺地靠攏過去。
不過官府的威嚴還是最大的,所以就算當頭的安景然年紀輕輕,包括穆子期和兩位年輕村長在內,大家還是不敢有微詞,反而對他們恭敬而順從。
當然,這也是有緣由的。穆子期等人一共分得三輛牛車,他們沒有自己坐上去,而是讓給一些體弱之人,因為位置有限,就輪著來。這一措施,讓百姓對他們的接受度立馬提高了不少。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一個時辰能走二十裏地,按理說應該很快就到達梅山鎮才對,可這隻是較為理想的狀態,這麽多人一起走,就算老殘病弱能坐在牛車上,速度還是大大減慢,一直到下午才到達目的地。
來到所謂的梅山鎮後,穆子期一看,心中很是失望。就算早就知道這裏以前隻是個小村莊,可他沒想到竟然這麽殘破,一眼就能望到頭。
眼前大約有三十戶人家的住房,其中最好的一座房子是磚瓦房,其餘都是茅草屋,有些屋頂甚至連茅草都沒有,牆體已經破裂,空蕩蕩的小村莊顯得破敗不堪。
想到之前這附近的山裏長期盤踞著幾股土匪,又發生過一場瘟疫,穆子期覺得,就算這地方平坦,土地肥沃也沒用,沒有人了。
“這房子還能住嗎?縣衙也是,竟然也沒有派人來事先修葺一遍。”江副鎮長微微一驚,隨即就輕聲抱怨道。
“整個相省都是百廢待興,人力缺乏,縣衙不一定有精力管這些,看來隻能靠我們自己了。幸好鎮裏到縣城的路大都是平坦的,算是比較好走。還有,這地方地勢的確平坦,看這麵積,足以容得下一個縣城的人口了。”穆子期隻能往樂觀的一麵去想。
閑話少提,在安景然的安排下,他們一一分好工,就開始忙活起來。
按照原先的安排,鎮上會安排兩千多人入住,這裏土地的麵積最廣闊,另外兩個村子就各有一千人,分在鎮子的東西兩邊,正好一個叫“東村”,另一個叫“西村”。這兩個村子離鎮上不遠,隻有七八裏左右,走路差不多半個時辰。
當然,這是開春後的安排,現在是聚集在一起先生活一段時間,有利於集中管理,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天。
“建設部找的這個地方很適合居住。”安景然拿著地圖四處看了下,回來就笑道,“不愧是建設部。”
穆子期笑了,點頭同意。的確,建設部在大夏是一個技術含量頗高的部門,他們會給朝廷提出每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會從各個方麵來考慮,會提議這裏該建縣城還是府城,或者哪裏是好的良港,哪裏不能通水路。
據說大夏的城市規劃都是根據他們的方案來做的,很受皇帝的看重。
這次打仗,建設部就派出很多人來幫忙,等戰爭一結束,劉延知他們還在剿匪呢,他們就已經拿出適合人居住的方案了,對於一個需要跋山涉水、四處走動的部門來說,他們的速度非常快了。
穆子期忍不住懷疑他們手中有什麽黑科技。
“開始幹活吧!”安景然說了一句,望向外麵的眼睛晶亮,神情躊躇滿誌。
於是,根據事先的方案,這四千多人都是先住在鎮上。從縣城拉青磚、紅磚或黃泥磚來建房,上山砍柴,到地裏種植短期的蔬菜,到山上打獵或采摘能吃的東西,修路,丈量田畝麵積……穆子期等人各司其職,把任務細化,安排得井井有條。
穆子期他們不會全部用自己的人,他們沒那麽多人手,就隻能從百姓中選出合適的管理人員,讓他們幫忙管理。這些被選中的人都十分高興,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很是看重,為了完成任務,個個盡心盡責,滿懷熱情。
“鎮長說了,等過了冬,巡檢站就正式招收衙役,到時可是有月俸的。和我睡在同一屋的兒子就被選上了,表現好的話,到時說是,說是,呃,優先考慮。”
“鎮長他們可真好哇,像我這種老不死的,在鎮裏洗洗涮涮就能掙夠一天的飯錢。”
“爹,未曾想到這大夏朝廷竟然會有這麽多的糧食拿出來,我看這幾千人整個冬天都有飯吃,看來是不會餓死了。”
“嗯,他們好像還在招收吏員,你識字,待會下工就馬上去報名。我問過了,吏員不是下九流,以後還能繼續往上升,能當官。看那幾個大夏官員的年齡,年紀輕輕的,也不知是什麽來頭。”
“可是爹,他們學的字和我學的字不大一樣,缺胳膊缺腿的,我怕他們不收。”
“你不會學嗎?晚上輪到我們這些大人來識字,你多去聽幾節課就知道了。”
“好吧,我聽爹的。”
……
類似的對話不斷在梅山鎮上演。穆子期等大家初步安頓下來後,第一件事就是立馬找三間保存較好的房子當做教室,讓識字的人來輪流上課,適齡的孩子們每天上半天課,成年人晚上會有半個時辰的時間來學習。
這是他們建立基層政權,用來鞏固統治基礎的手段之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