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第 196 章

字數:3291   加入書籤

A+A-




    聽見皇帝說竺貴人, 賈琰先是愣了一下。在大晉後宮,九嬪和九嬪以上, 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所以, 提起宮裏的高位妃嬪的時候, 直接用位分就可以了。比方說賈琰跟身邊的人提起竺貴人的時候, 直接用貴人就可以了。

    往日裏, 皇帝跟賈琰提起竺貴人也是如此, 而今天,皇帝竟然連姓帶位分,這顯然是對竺貴人相當不滿意了。

    賈琰遲疑了一下,還是讓乳母嬤嬤抱走了女兒,這才小聲對皇帝道:“萬歲會這麽說, 可是貴人做了什麽事兒, 讓萬歲失望了?”

    皇帝道:“她給明誠選了一房繼室。”

    賈琰道:“貴人乃是竺平章事大人的妹妹, 關心哥哥本是理所應當。萬歲會不高興, 可是因為這個人選有問題?”

    皇帝道:“她看中的女人叫做傅秋芳。”

    “傅秋芳?”賈琰皺了皺眉頭, 道:“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也不知道哪裏聽說過。不過,既然這位姑娘的名字能夠傳到我的耳朵裏麵, 想來是京裏頂頂有名的閨秀了。”

    皇帝冷哼了一聲, 道:“是啊, 鼎鼎大名!”

    那聲音裏麵充滿了諷刺。

    一直跟著伺候的高順見狀, 隻得上前半步, 給皇後解釋了一下這個傅秋芳是如何有名, 順便也著重強調了一下這個傅秋芳的哥哥傅試又是何等的妄想攀龍附鳳的趨炎附勢的小人。

    賈琰都傻眼了:“所以,這位傅秋芳傅姑娘今年已經二十五歲還沒有許人?”

    傅秋芳跟薛寶釵不同,薛寶釵是第一次婚姻所托非人,所以自請下堂回到娘家,而傅秋芳則是一直沒有婚配。

    這個時代跟後世是不同的,在後世,法律上並沒有強製女性到了一定年歲就要結婚嫁人。可是在這個年代,國家是有法律條文,明文規定了女人不能在家裏做老姑娘的。

    在這樣的有法律背景下的大環境,這個傅秋芳還被拖到了二十五歲,賈琰都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

    賈琰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在言辭上略略偏向竺貴人一點。不管怎麽樣,竺貴人被皇帝捧在手心兒裏二十年,如果她不好了,就是皇帝沒眼光,說她的壞話,就是掃皇帝的麵子。

    賈琰道:“萬歲,是不是,是不是平章事大人給了貴人什麽暗示,這才讓貴人做出這樣的判斷?事實上,上次您走了以後,臣妾心裏可是嘀咕了好幾回呢?以平章事的身份和功勞,以萬歲對平章事的恩寵,他要什麽樣的姑娘沒有啊,偏偏看上了寶姐姐!”

    皇帝道:“這個,朕問過明誠。明誠說,他就是看中了那個薛寶釵的魄力和決斷,覺得這個薛寶釵能夠支撐得起一個家。”

    “所以,比起姑娘的身份家世,竺平章事更看中姑娘本身的才能和素養嗎?”

    “不錯。”

    事實上,這也是皇帝選擇冊立賈琰為皇後的原因。不是因為竺貴人的兒子年紀偏大了,讓皇帝心生忌憚,也跟竺明誠兵權在握——即便竺明誠兵權在握,身為一位手段不差又皇位穩固的君王,他要收拾一個邊關大將真的是太容易了——無關,讓皇帝選擇立賈琰為皇後,原因還在於竺貴人的素養跟賈琰相差了整整一個等級。哪怕是枕邊人,皇帝一樣知道竺貴人想把自己的兒子送上皇帝的寶座,問題就在於,除此之外,竺貴人要的也不過是他的寵愛,卻對別的東西不怎麽關心。

    而賈琰,比起這種後宮女人們都有的野心,更多的,則是在治理國家上的誌向。

    也許眼下的賈琰在治理國家上的手段可以說是粗陋的,但是,這方麵可以進修,可以學習,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周全,唯有眼光和眼界,這是個人本身的素質。

    在皇帝看來,竺貴人在宮裏這麽多年都沒有養出一點眼界的話,那他也隻能指望另外一個人。

    國法裏明文規定,皇後體同天王,享有跟君王一樣的權利,那麽,皇後就要擁有跟君王一樣的素養。

    這就是當今皇帝對皇後的要求。

    賈琰可不知道這些,她道:“怪道呢。如果是小時候的寶姐姐,雖然聰慧,又是家裏精心教養的,可到底年歲小些,上頭還有位經常犯糊塗的母親,因此隻能說是璞玉。如今的寶姐姐,也許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子,可若要她做個賢妻良母,卻是綽綽有餘。若是不考慮其他,說寶姐姐這個人,配了平章事,的確不差。可惜了。”

    皇帝道:“那皇後是同意這門親事了?”

    賈琰道:“萬歲,寶姐姐親口拒絕了呢。您若是問我的話,我隻能告訴萬歲,這事兒,我是不管的。如果竺平章事能讓寶姐姐點頭,然後兩個人來我這裏請求賜婚,我倒是樂意成人之美。可若是寶姐姐自己沒同意,我可不會把自己舊日的姐妹、閨中舊友當成物件一樣賞賜給臣下,哪怕是做正妻也不行。這是我的堅持。”

    被賈琰再度給賭了回來,皇帝無奈。

    他隻能道:“那麽,明誠的婚事……”

    賈琰道:“這個我可不管,也管不了。天子待臣以誠,臣子侍君以忠。您笑話我天真也好,數落我古板也罷,反正我就是這麽想的。竺平章事如果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兩家說好了,然後來宮裏請求賜婚,給婚事增添光彩,我自然是樂意錦上添花的。可要是兩家沒有說和,這種把臣下和臣子之家的孩子當成牲畜一樣配種的事兒,我可幹不來。您也別叫我做這個!”

    說著,賈琰一扭頭,給了皇帝一個後腦勺。

    皇帝先是一愣,繼而笑了起來。

    可不是,他小時候也是接受這樣的教育大了,隻是後來年歲大了,漸漸有了新的看法,因此才對書上的內容產生了懷疑,也把太傅和師傅們的教導丟到了腦後。

    如今,見皇後如此堅持,真叫人分外懷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