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 225 章

字數:5271   加入書籤

A+A-




    話雖然這樣說, 可賈琰不能不顧家裏, 她叫過安文吩咐道:“你, 不,算了,這件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

    安文也是極精明的人物,聽賈琰這樣說,立刻道:“娘娘想說的, 可是三姑娘?”

    賈琰笑道:“是啊,是三妹妹。敬大伯父一出事兒,林妹妹尚且要顧忌著我們家有喪, 更何況是她?”

    哪怕賈政已經出宗了,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 死去的賈敬已經跟他沒有關係了。可從情理的角度上來說,他們這一房原本就是因為賈寶玉在賈敬出殯的時候跟秦鍾做下了香豔之事,這才惹怒了賈氏一族的宗族嫡支導致他們這一房被趕出了賈氏一族。

    這是極其丟臉的事兒。

    放在別人家裏,就是要分宗, 好歹也要等賈敬周年以後,就是等不了周年,百日也可以。

    但是, 賈敬這次才陳靈七七四十九天,而且還是出殯的當兒,賈政一家子就被趕出了賈氏一族, 外頭肯定會八卦, 也就是說, 賈寶玉做下的事情,肯定瞞不住!

    如果在這個檔兒探春再趕著出嫁,那賈政這一房的名聲,真的是徹徹底底地完蛋了。就是賈環的前程也會受到影響。

    安文道:“娘娘多慮了,州判大人也許是個糊塗人兒,還養了一個任性妄為卻沒什麽膽色的兒子,可無論三姑娘還是環三爺,都是伶俐的。更何況,三姑娘在院子裏住了這麽些年,環三爺又是正正經經地在家學裏麵讀過書的。無論前途如何艱難,這兩位也有本事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娘娘就盡管放心罷。”

    賈琰點了點頭,道:“如今我也隻能這麽想了。也不知道三妹妹將來的婚期會定在什麽時候。你們且幫我留心一二。等三妹妹正經出閣的時候,記得提醒我,送一份添妝過去。”

    有了孩子以後,賈琰心軟了許多。更何況,原著裏的探春對生母和弟弟十分冷酷,幾度踩著生母和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往上爬,這裏的探春卻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即便是如今賈政出宗了,探春也是賈琰看著長大的、舊日閨閣裏麵的小姐妹。對薛寶釵這個外姓的,賈琰尚且能夠寬容,更何況是探春?

    正說著,外麵忽然傳來通傳聲,卻是沂王求見。

    賈琰連忙說請。

    沂王卻是來跟賈琰商量推遲兒子跟林黛玉的婚期的事兒的。雖然說,賈敬不是林黛玉的親舅舅,可賈敬卻是賈氏一族的先族長,而且跟賈赦的關係很好。就是看在賈赦的份兒上,也應該這位賈氏一族的先族長一點麵子、顧慮一下賈氏一族的感受。

    畢竟,林黛玉如今是住在大觀園裏的,她跟林氏一族的關係也遠,這婚事少不得還要賈家幫忙操持。雖然說,原定的婚期已經過了賈敬的九個月,可是沒有過周年,所以,沂王的意思,就是禮讓賈敬,等過了十八個月,再來辦他兒子跟林黛玉的婚事。

    賈琰道:“橫豎林妹妹的年紀還小,等個一年半載的,也不算什麽。隻是,這十八個月可不是周年,等上十八個月,那就等於說,林妹妹的婚期要推遲一整年了。欽天監可說了,什麽日子好嗎?”

    沂王道:“回娘娘的話,除了四月十六之外,就屬八月初六,以及十月二十二這兩個日子為佳。”

    賈琰道:“萬歲可知道了?”

    沂王答道:“臣已經事先稟告過萬歲,萬歲說,此事由皇後娘娘決定。”

    雖然說婚姻大事乃是兩個小兩口的事情,可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結婚的人選還是結婚的日期,都跟當事人沒有什麽關係——這些,不是由他們的長輩決定的,就是由上位者決定的。

    賈琰沉吟片刻,道:“那就八月初六吧。除非,沂王妃急著抱孫子。”

    沂王連忙道:“不急不急。”

    林黛玉比皇後小了四歲。按照這個時代的風俗,在二十歲之前,女孩子越晚出嫁就越得家裏的喜愛。賈琰為林黛玉選擇了八月初六這個日子,就是態度。

    她心疼這個表妹呢!

    八月秋高氣爽,不像十月,已經開始下雪了,正是結婚的好時候。

    雖然沂王是宗親王爺,雖然賈琰是堂堂國母,他們隔著簾子說說話本是尋常,可沂王終究是外男,因此事情說完了,沂王就起身離開了。

    這種事情,他回頭稟告了皇帝,然後通知一下宗正寺和禮部,讓禮部把改婚期的事兒通知賈家就行了。

    這裏沂王一走,立刻就有人來通報,說皇帝從欽暉殿出來之後,去了弘徽殿。

    賈琰先是一愣,忍不住道:“是帶著博陵公主一起嗎?”

    “回娘娘的話,是的。萬歲抱著公主殿下打欽暉殿回來,途徑弘徽殿的時候,忽然叫停……”

    “本宮知道了。”

    本宮兩個字,道盡賈琰此刻的心情。

    何尚宮知道,宮裏行事不容有差,她最擔心的,就是賈琰跟當初的竺貴人一樣,受了打擊,從而行將就錯,最後讓別人占了先機。

    何尚宮見賈琰的臉色不對,連忙出列,道:“娘娘,貴人也是萬歲的妃妾,您……”

    賈琰立刻回神,道:“本宮知道。”

    何尚宮看了看賈琰的神色,又道:“娘娘,要奴婢說,打進宮之後,您就與當初不同。有些事兒,娘娘又何妨放低了身段呢?”

    “放低身段?”

    賈琰先是不明白,等她看清楚了何尚宮的臉色,她才恍然大悟!

    何尚宮說的,是當初她還沒有被冊封的時候在大觀園裏住著皇帝偶爾去看她時的情形。那個時候,她年紀小是一回事兒,但是,撒嬌、任性,這種事情,她還真沒少幹。

    比起如今,就是賈琰也不得不承認,當初出入大觀園的皇帝,比現在出現在清涼殿的皇帝要放鬆許多。

    沉默良久,賈琰忽然自嘲一般,歎息道:“鳳冠,還真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娘娘?”

    “不,沒什麽。”賈琰道,“萬歲是個長情的人。不管怎麽樣,竺貴人都曾經被萬歲放在心尖子上二十年。如今萬歲去探望竺貴人,本是理所應當。這件事情,本宮知道了。不過,事關萬歲,清涼殿這邊,還請兩位尚宮多多費心。不要讓下麵的宮女內侍犯了禁忌。”

    皇帝駕臨哪個妃子的宮室,跟皇後報告,是為了方便之後用印,但是,下麵的宮女內侍們議論紛紛,那就是皇後的不是了。

    “是,娘娘,奴婢記下了。”

    雖然說何尚宮和溫尚宮都是福寧殿出來的,而且在福寧殿伺候的沒兩年就被賜給了賈琰做教養女官,可是當初孟皇後如何被竺貴人為首的妃嬪們折騰,她們可是看在眼裏的。還有皇帝身邊大太監權昌,如今跟了太上皇,這裏頭也是故事。

    天家父子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夫妻了。

    因著賈琰反應及時,何尚宮等人又把清涼殿打理得整整齊齊的,倒是讓有心人一點兒錯兒都找不出來。

    反而是皇帝,抱著女兒在弘徽殿坐了半天,終究是沒有在弘徽殿留宿,而是帶著女兒回了清涼殿。

    路上,皇帝還跟女兒許諾了許多好處,哄得女兒答應不提弘徽殿和竺貴人才罷。

    哪怕是跟女兒達成了一致,可是在踏入清涼殿的瞬間,皇帝還是忍不住地心虛。

    讓他高興的是,賈琰什麽都沒有說,好像什麽都不知道一般。

    讓他鬱悶的也是,賈琰什麽都沒有說,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然後,在保姆嬤嬤把博陵公主抱下去休息的時候,皇帝就忍不住開口了:

    “皇後,你就不說什麽嗎?”

    賈琰先是一愣,繼而道:“萬歲指的是什麽事情呢?”

    皇帝先是一僵,然後有點陪著小心一般,連聲音都降了一度,如果不是賈琰熟知皇帝,她還發現不了:

    “皇後就不知道朕去了弘徽殿?”

    賈琰先是一愣,然後道:“萬歲希望臣妾說些什麽嗎?”

    皇帝道:“你就一點都不在意?”

    賈琰道:“橫豎竺貴人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萬歲就是去她哪裏坐坐,也不過是喝茶、說說話。這腿長在您身上,我難道還能攔著不成?”

    說這句話的時候,皇帝仿佛又看到當初那個小小的、十三歲的女孩,站在他麵前,張揚地大聲宣告,絕對不會把他讓給別的女人。

    一轉眼,這個女孩已經是位成熟優雅的女性了,皇後的鳳冠給她帶來了無數的尊貴,也讓她失去了鮮活。皇帝也以為,這位年輕的皇後會漸漸地變成他的原配正妻孟氏的那副模樣,可現在,皇帝知道,賈琰終究是賈琰,她隻是藏起了她原來的模樣,而不是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皇帝半真半假地取笑道:“你什麽時候也大方起來了?”

    賈琰也半真半假地答道:“才不是大方呢。是知道您不會留在弘徽殿,所以才不計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