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 271 章

字數:4428   加入書籤

A+A-




    三年,不, 應該說兩年零九個月時間, 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別的不說, 就說賈家, 賈珍賈赦賈母,接連三樁喪事, 也許賈芸這種跟宗族嫡支比較遠的不受妨礙,但是, 賈璉賈蓉賈薔三個都回家丁憂去了,而且他們都是三年,至於賈菖賈菱這些人呢, 都還沒有爬上來。

    如此一來,看起來賈家在官場上就沒有人了。

    三年丁憂一滿,就賈蓉一個,借了恪靜郡主的光, 補了缺, 可賈璉跟賈薔兩個, 還都在等缺呢。賈璉也許不夠聰明, 可皇帝都親自把他叫到跟前跟他強調了他手裏的東西的重要性, 而邢夫人在服喪守孝期間也跟他說過幾次賈赦的遺願,加上他身上有爵位, 兒子們的前程不用愁, 就是考不中進士, 考中了舉人乃至是秀才都行,他也就老老實實地在家料理庶務了。

    而賈琮,出了孝,考中了舉人,他也不往上考了,直接去了家學做了先生,教導家學裏的蒙童。還有賈薔,也在家學裏麵做了先生,除了教授算學之外,還會給那些好苗子講些實務,總之,都是用得上的。

    從這方麵來說,皇後賈琰這邊的勢力似乎是消減得非常厲害。可有心人卻注意到,張家出山了。

    這張釗隻是第一個,但是跟在他身後出山的是張煥之,他直接出任了明州知府,曾經被倭寇占領的海上明珠雙嶼港很快就被大晉收回,並且成為大晉、東瀛和琉球之間的中轉站。

    這裏張釗才在瓊州做了一點成績出來,太上皇和皇帝剛剛盤算著招安徐少欽,那邊張煥之就把徐少欽給抓住送到京師來了。

    跟著這個徐少欽一起送到京師的,還有張煥之掃平徐少欽的老窩,抄來的大筆金銀珠寶——大約是徐少欽老窩裏的財產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一半分給了將士們,就是戰死的士兵們也得到了大筆的撫恤金,一半則擁在了明州的建設,尤其是海港建設上。

    當時賈琰剛剛收到尤氏的信,請示惜春的婚事。當年賈敬沒的時候,惜春守了三年父孝,結果未婚夫沒得不是時候,又為未婚夫守了三年,然後哥哥沒了。因為上麵已經沒了正經的長輩,尤氏不可能在自己身上有喪的時候給惜春操持這個,慶榮侯府裏跟著沒了國丈,這才使得惜春耽擱到了今天。

    今年惜春已經二十五歲了,她自己也說,她自己怕是沒有嫁人的福分,因此早就穿上了百衲衣,收起了所有的錦衣華服、金玉首飾,明明正在女人顏色正好混雜了青澀和嬌豔的年歲,卻一如出家人。

    惜春從來是個主意大的,尤氏又是沒有生養過的繼室嫂子,哪裏敢做這個小姑子的主兒。既然惜春自己不願意將就,尤氏自然是不敢開口的。

    尤氏也做好了心理準備,大不了,家裏養這個小姑子一輩子。別說寧國府本來就應該給惜春一份嫁妝,就是沒有寧國府的這份嫁妝,惜春也有母親當年的陪嫁和父親賈敬留給她的私房,她一個人的吃喝花用卻是夠的。

    可是如今是太上皇後的娘家為他們家嫡出的哥兒求娶惜春,甚至連太上皇後身邊的夏公公都登門過一次,尤氏可不是隻有來請示賈琰的份兒了?

    不是尤氏說,太上皇後就是有些糊塗,可人家到底是萬歲的嫡母,賈琰的正經婆婆,又是誠心誠意地請了樞密院平章事上門為娘家後輩說親,那哥兒聽說剛剛中了二甲進士,才二十七歲!其母更是是一等承恩公府三房的嫡小姐。這樣的才學,這樣的家世,也不是輕易能夠拒絕得了的。

    賈琰拿著這份書信直皺眉頭。

    皇帝一進門,就看著眉頭深鎖的賈琰,當下便笑道:“皇後這是怎麽了?”

    賈琰這才道:“萬歲還說呢。能夠讓我這麽發愁的,除了我娘家和舊日姐妹,還能有誰?七斤他們可都懂事又聰明,可不需要我費這個心。”

    “哦?那能讓朕知道嗎?”

    皇帝興致勃勃地在賈琰對麵坐下。

    “這還用您說?我每次自己解決不了的,還不是隻能求您了。”賈琰把信件遞給皇帝道,“您快看看,這事兒讓我頭疼著呢。您說,母後娘娘也真是的,竟然讓竺平章事做這個冰人。有這麽一位在,這是不許我四妹妹拒絕呢還是另有意思在裏頭?”

    皇帝迅速地把信件看完,這才道:“皇後,你這個妹妹是看不上朕這個表侄兒嗎?”

    賈琰道:“看萬歲說的,其實我這個四妹妹也可憐。您看,她本來就是她父親的老來女,自幼喪母,長到十五歲的時候,還沒辦及笄禮呢,父親也沒了。好容易父孝滿了,就等著出嫁了,結果這未婚夫婿竟然考試考死了。等為未婚夫守完三年,她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又沒了。這麽一算,她都二十五歲了。我們七斤都要相看人家了,她還沒個著落!我想著,她心裏也不自在,怕是心裏覺得自己生來不祥,因此不敢想這樣的事情。”

    皇帝一聽,便道:“這個朕倒是知道些。我記得她比恪靜的夫婿年紀還小些?恪靜是她嫡嫡親的侄媳婦?那可真是了不得了。她小小年紀就遇到這些,也難怪心裏有些想頭。”

    賈琰道:“我這個族嫂給我寫這封信,怕是也擔心她下半輩子沒個著落。畢竟她還年輕,哪裏就能夠過得跟個姑子似的?卻又不敢跟她開這個口,因此才來求助。隻是萬歲,您這個表侄兒,臣妾卻是之前一點兒都沒有聽說過呢。”

    皇帝道:“難怪皇後不知道。這個薑尚仁乃是朕三舅舅的親外甥,他的外祖母便是我三舅舅的原配嫡妻。當年母後在家的時候就跟這個嫂子最親,也就是因為這位舅母,母後才避過好幾次危機。因此母後最是信任三舅母,三舅母沒的時候,母後幾乎沒有哭暈過去。等三舅舅續娶的時候,母後甚至讓夏公公去把三舅舅一通罵,還揚言說,如果三舅舅不好好地對待先頭三舅母的孩子,她就一輩子不原諒三舅舅。”

    得,賈琰算是知道了。他們這位太上皇後娘娘怕是打小這腦子就有坑。不過想到太上皇後娘娘當年是進宮給端懿皇後做墊背的,大約是擔心太上皇後太聰明了,跟端懿皇後爭鬥起來,這才故意養歪了的。

    有那麽一刻,賈琰真的是這麽想的。

    想要哥哥對嫂子留下來的孩子好一點,哪裏能用這麽簡單粗暴的手段!這不是讓他們父子離心式什麽?!

    賈琰便道:“那後來呢?”

    皇帝道:“先頭的三舅母早早的沒了,她的幾個孩子也不是長壽的,如今,先頭三舅母留下的表哥表姐都沒了。這個薑尚仁是第三代裏頭年紀最大的。外頭有人說,表姐的這樁婚事是外頭光鮮裏頭苦,可表姐終究是養了兩個好兒子,薑尚仁已經考中了進士,才學自然是不用說的。我正打算讓他出任滄州知縣。他弟弟薑尚信去年也中了秀才。他們兄弟倆也是父母緣薄了一些,別的,都是好的。”

    賈琰便道:“那麽,這薑尚仁就沒有意中人嗎?或者是,跟自己的老師有過什麽約定沒有。”

    不是賈琰多心,她總覺得,以太上皇後的不靠譜,這種事情的可能性很大。

    皇帝一愣,道:“這個,朕倒是不知。”

    賈琰道:“萬歲,這門親事,我雖然很想替四妹妹答應下來,可是我這心裏總有些不安生,生怕這個薑尚仁與人有約。不如,萬歲,我們遣人去問問可好?”

    如果人家真的與人有約,因為是宮裏做媒,無法拒絕,最後苦的,還不是賈琰這個小妹妹?所以,這種事情,賈琰絕對會先調查清楚。

    這不調查還尤可,一調查,果然,這個薑尚仁真的已經跟他的老師胡冶有了約定。就跟傳言那樣,薑尚仁的母親真的是外麵光鮮裏麵苦。她丈夫本來就身體不好,在兩個兒子還小的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三個。薑尚仁十來歲的時候,母親就積勞成疾沒了,然後,薑家就不想培養薑尚仁薑尚信兄弟倆了。覺得以後這兄弟倆分點家產出去過也就是了。薑尚仁之所以能夠考中進士,完全是他的老師胡冶的悉心栽培。這樁親事便是他考中秀才的時候定下的,早就交換了信物,而且人家姑娘也二十二歲了,從十七歲一直等他等到二十二歲。這期間,薑尚仁一直跟著胡冶讀書,衝擊進士。

    可以說,如果不是宮裏派出了使者,隻怕要鬧出悲劇來。

    聽了使者的回報之後,賈琰也歎了一口氣。

    也許,惜春真的在這上麵少了幾分運道。

    賈琰把尤氏叫進了宮,將事情細細地跟尤氏說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