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字數:8803 加入書籤
翌日, 大姨母把買回來的布料分送給嚴清怡跟蔡如嬌。
嚴清怡可以自己裁衣,蔡如嬌卻不能, 少不得又得麻煩柳娘子。而柳娘子另外還得縫製陸致父子的衣衫,見狀便有幾分不滿,私下跟前來送布料的彭姑姑嘀咕,“隔三差五給兩位表姑娘做衣裳,這麽好的素緞,怕不是要十幾兩銀子一匹?”
彭姑姑笑笑, “那兩匹綢子便宜,素緞八兩銀子,真正貴的是妝花緞,足足十六兩。”
柳娘子咋舌, 壓低聲音, 剛要編排蔡如嬌,想起陸家跟蔡家合夥做生意, 每年不知從蔡家得到多少利,便調轉話頭談起嚴姑娘, “說起來太太真是大度, 蔡姑娘也倒罷了, 那位嚴姑娘住在府裏白吃白喝不說, 每月還有二兩銀子的月例……真是前世修來的好福氣。”
彭姑姑搖頭, 默了片刻道:“柳娘子不把我當外人, 我也就提點你幾句。咱們闔府從江南搬到這人生地不熟的京都, 太太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 真正合了那句俗話,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手捧著白花花的銀子都送不出去。要不是因為嚴姑娘,太太能這麽快就站穩腳跟?記得有位姓張的太太,九月初頭一次在張閣老府邸見時,兩眼恨不得長在頭頂上,根本就當沒看見太太,第二次在淮海侯府裏碰到,臉上有了笑,前不久在忠勇伯府裏又見到,跟咱們太太親熱得好像親姊妹似的。昨天在錦繡閣買布匹,掌櫃看在咱們太太的麵子上給店裏客人都讓了一分利,客人都給太太道謝。”
柳娘子訝然不已:“還有這一出?”
彭姑姑笑道:“能進得了錦繡閣的,哪可能是小門小戶?當時太太不知道有多榮光。嚴姑娘一個月的花費滿打滿算差不多十兩銀子,可給太太帶來的好處卻是有銀子也買不到的。跟你說實話,這位嚴姑娘不是池中物,單看她交往的那些人,即便不能飛上枝頭變鳳凰,也不是咱們府裏能留住的。先前那些話,柳娘子千萬別再提,就是麵子上也別顯露出來。”
柳娘子喏喏應聲好,頓時收起了小覷之心。
嚴清怡其實也察覺到府裏下人們的小心思。
蔡如嬌手頭活泛,打賞下人大方,動輒就是四分五分的銀角子。下人們都喜歡往她跟前湊,幫忙跑個腿打個雜兒,嚴清怡一是手頭沒那麽多錢,再者,即便打賞也不如蔡如嬌手麵大,仍是被她比下去,索性幹脆不打賞。
反正下人們既不敢克扣她的日常用度,也不敢在她麵前嚼舌頭根子。
至於背後嘀咕那些,她隻當不知道。
此時,她正研了墨準備寫信。因怕薛氏惦記,她寫信寫得勤,不管薛氏回不回信,每隔十天必然要寫一封。
寫完給薛氏的,又給薛青昊寫了封,除去叮囑他好生學武看好門戶之外,還仔細詢問了嚴青旻的情況,信的末尾問他知不知道林栝的住址。
寫完兩封信,掐算著日子,馬上到臘月了,然後又給袁先生寫了封,表了表感激之情,並提前給她拜年。
因給薛氏的信要寄到東昌府,嚴清怡便到東廂房問蔡如嬌是否寫了信,正好一起寄出去。
蔡如嬌剛來京都時候想家想得狠,隔上三兩天就寫封信,這會兒習慣了,覺得京都的生活也不錯,就懶得提筆寫信。
聽到嚴清怡詢問,蔡如嬌頓時想起自己有大半個月沒寫了,又懶得研墨,就往西廂房借了嚴清怡的殘墨,把近些天發生的事情寫了寫。等墨幹後,裝進信筒,與嚴清怡的那幾封一道打發人送到外院。
嚴清怡把芸娘送來的衣裳攤開,笑道:“讓你開開眼,以前可曾見過這種樣式?”
裙子是藕紅色素紗,共有兩幅,胯間捏著三個對褶,腰間兩端各縫了一條絲帶,以便將裙子束在腰間。看式樣倒是不錯,可裙長太短,約莫隻能到膝蓋以下。
而兩件襖子,其中一件是對襟襖,當胸口縫著盤扣,類似男人衣裳,另一件倒是斜襟的,但袖子既大且長,覆蓋住手背還得再往外。
蔡如嬌無語,“芸娘是怎麽想的,這裙子根本穿不出去啊,露著膝褲了。還有這襖子,穿了之後什麽都不能幹,就隻有束著手幹坐著。”
嚴清怡掩唇而笑,“都說有些人讀書成癡,我覺得芸娘做衣裳也有些癡呆了。她說十六歲成親之後,就跟著相公走南闖北,但凡見到新奇好看的衣裳就記在心裏,回頭再照著樣子做出來。你不知道,她在錦繡閣樓上有間屋子專門放著這種不太好穿,但是看上去挺漂亮的衣裳。這幾件還不知她在哪裏看見過,又跟著學了來。對了,你看怎麽改法比較好?”
“我想不出來,”蔡如嬌皺皺眉頭,“反正這裙子再怎麽改也沒法穿,除非底下加上兩截,把鞋子蓋住。我看,你倒是想想過年做什麽衣裳吧。我的已經給了柳娘子,她說趕幾天工,臘八前後就做出來。”
嚴清怡歎口氣把衣裳重新收進包裹裏,“我還沒想好,反正以前做的也夠穿,做不做也沒什麽。”
“那可不成,過年肯定要穿新衣裳,”蔡如嬌來了興趣,指著嚴清怡分到的布料道:“我是把素緞做通袖襖,府綢做棉襖,不如咱倆做成一樣的。再就是我有半匹妝花緞,打算做夾棉褙子,你為什麽挑這匹暗花緞,顏色灰突突的,一點都不鮮亮。”
嚴清怡笑道:“你穿妝花好看,我撐不起來,再說另外半匹可以給姨母做褙子。我是想用暗花緞做條馬麵裙或者襴裙,顏色暗經髒,蹭上土也看不出來。”
“又不用你自己洗,想那麽多幹什麽?”蔡如嬌嬉笑聲,雜七雜八說了些瑣碎小事,突然想起來好幾天沒摸琴了,又趕緊邁著細碎的小步子回到東廂房。
不多時,院子裏便響起叮叮淙淙的古琴曲,琴聲悠揚灑脫,一問一答間,有種隱逸山水間自得其樂的意趣。
竟是蔡如嬌極少彈奏的《漁樵問答》。
嚴清怡凝神欣賞著,忽而腦海裏便出現了一副畫麵。
一處寧靜偏遠的小村落,村口綠樹成蔭,有溪水潺潺流過。她坐在院子裏杏花樹下繡花,而林栝擔了水在旁邊菜園裏澆菜。相隔不遠,是另外一戶人家,同樣的白灰牆,青瓦屋頂,煙囪裏冒著嫋嫋炊煙,有孩童的嬉戲聲隱約傳過來,何等的逍遙自在!
正想得入神,琴聲嘎然而停,嚴清怡一個激靈清醒過來,不由麵紅耳赤,連忙伸手捂住了臉頰。
真不知羞啊,竟然會想到成親後的情形。
嚴清怡既羞怯又有些悵惘,從衣領處扯著紅線將那隻玉指環牽出來,默默地摩挲片刻,複又塞了回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等嚴清怡跟秋菊把新衣裳做好,已經是臘月了。
何若薰派人送來請帖,說李兆瑞全家已來到京都,何家定在臘月初六替李家接風洗塵,請陸家闔府去做客。還特意叮囑嚴清怡,別忘記先前的賭約,要將桂花酒起出來帶著,讓眾人品鑒出個高下來。
陸致跟李兆瑞本就是舊識,大姨母欣然應約,可聽到來人的囑咐,又覺得好笑,虛點了嚴清怡道:“你們這些孩子,玩鬧的事兒竟還當了真,這寒冬臘月的,地麵怕是凍實了,哪裏起得出酒來。”
話雖如此,仍吩咐人找了三個身強力壯的婆子,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幾壇子酒盡數挖了出來。
蔡如嬌伸手拽一下嚴清怡胳膊,“這酒到底能不能喝?別到時候拿過去,被人笑掉大牙。”
“能喝,”嚴清怡毫不猶豫地說,話出口又覺得底氣不足,畢竟上一次釀酒還是前世的時候,時隔十幾年,真是說不準。
蔡如嬌攛掇她,“幹脆咱們開一壇子嚐嚐,要是不好喝就另想法子。”
嚴清怡想想也是,如果口味真的不好,除去低頭認輸之外還得另外帶壇好酒以備席上飲用。
大姨母聽到兩人打算,也起了好奇之心,連聲吩咐廚房多加兩個菜,準備晚上試酒。
雨荷打開一壇酒,倒出一壺,用熱水燙了燙。
剛從壇子裏往外倒的時候不覺得如何,可等燙過之後,酒氣氤氳上來,竟是濃香撲鼻。
蔡如嬌深吸口氣,當先倒出半盅嚐了嚐,叫道:“好喝,好喝,我覺得比雲姑娘的葡萄酒好,”說著仰頭將那盅裏的酒一口喝盡了。
大姨母忙道:“慢點喝,吃兩口菜,那邊足足四壇子,足夠你喝的。”
嚴清怡跟著抿了口,直覺得入口甘甜,清新爽淨帶著淡淡桂花香氣,又不失米酒的醇和濃厚,雖然不是她釀得最好的一次,但也可以上得了席麵。
臘月初六那天,魏欣先來到陸家,親自驗過酒封,又親眼看著婆子原封不動地搬到馬車上才放心。
錢氏見了直搖頭,對大姨母道:“都十二三歲了,還一團孩子氣,幾時能長大?”
大姨母努努嘴笑道:“都一樣,我們這倆也是,在外頭看著像大人似的,在家裏還就是個孩子。反正眼前沒別人,由著她們鬧去吧。”
當下,兩家合成一家,大姨母跟錢氏坐一輛車,魏欣等三人坐一輛車往何家去。
陸致等人,則騎馬自行過去。
在車上,魏欣不免問起李氏姐妹,“是什麽性情的人?”
嚴清怡道:“我們也見得少,不是特別了解,但感覺兩人都挺隨和的,不難相處。”
魏欣大大咧咧地說:“那就好,我最怕那種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把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恨不得見到誰都要踩上一腳。”
嚴清怡聽出話音,笑道:“彭老夫人又得罪你了嗎?”
“前天才到我們家去過,”魏欣壓低聲音,“我隻說給你們,千萬別往外傳。忠勇伯相中了常蘭,已經請過媒人上門求親,常家也答應了,現在我娘是雲家這邊的居間人正在跟常家那邊商談親事,彭老夫人顛顛地來了,一個勁兒質問我娘,說忠勇伯成親,她家彭蘊怎麽辦?你說,雲家跟常家成親關著彭蘊什麽事兒,不知道的還以為忠勇伯跟彭蘊有了首尾呢?我娘覺得她輩分高,不願爭辯,可彭老夫人硬是不講理,非說我娘做事不地道,氣得我忍不住懟了她幾句……結果惹得一身騷。”
嚴清怡跟蔡如嬌麵麵相覷。
魏欣氣道:“任是誰都覺得不可思議吧,偏生彭家人就能做出這事來。我真是怕了她們,往後能有多遠躲多遠。”
說話間,幾人便到達何府門口,自有婆子引她們進了內院。
一行先往正房拜見何夫人。
李太太也在。
何夫人論年紀跟大姨母差不多,麵色卻很憔悴,又長得瘦,看起來要比大姨母老個三五歲的樣子。
大姨母跟李太太是舊識,跟何夫人卻是初次相見。錢氏則認識何夫人,卻不認識李太太。
當下幾位廝見過,又拉著自家姑娘彼此介紹。
嚴清怡暗笑,當初在濟南府,李太太也是被人稱作“夫人”的,可到京都後,當著真正有夫人誥命的人,卻隻能被稱作“太太”。
幾位姑娘年歲相差不大,很快就熟悉起來。
何夫人笑道:“你們待在眼前受拘束,不如往園子裏去,我們也樂得自在說話。”
何若薰就帶幾人出了正房往西邊走,走不多遠便見一麵兩丈見方的鏡湖,湖心蓋座六角亭,有竹橋從岸邊通往亭子,再往西是一處三進院落。
何若薰介紹道:“那邊是我的住處,我家園子小,沒什麽值當看的,我屋裏倒是有幾盆花還能入眼,進去喝杯茶吃點點心。”
眾人笑著道聲好,隨在何若薰身後走過去。
屋簷下掛著匾額,上書“舒心齋”三個大字,字跡筆勢豪縱遒勁有力。
嚴清怡笑道:“這院子名字不錯,可要是配這字的話,叫劍心齋更好。”
何若薰指著她笑,“就你眼尖,我也覺得氣勢太足了些,但是我大哥親筆寫的,又非要送給我,隻得將就著掛。”
進了大門,就見原本倒座房與垂花門之間的外院架成了花房,何若薰掀了花房門口的棉布簾子道:“這會兒沒有開的花,有本山茶剛坐下骨朵,不知道能不能趕在過年開花,想要看的待會兒自個來瞧。”
再往前走,就是內院,正房是三間帶著東西各三間廂房。
待客之處設在東廂房。
跟大多數宴會一樣,都準備了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另有琴棋等物件以供諸人作樂。
眾人坐定,丫鬟順次倒上茶。
嚴清怡笑著問李妍,“你們是幾時到的,前陣子下過雪,路上好不好走?京都的冬天比濟南府冷許多,你們可往外頭玩過沒有?”
李妍笑答:“來了差不多半個月,一直在家裏收拾物品,好容易安頓下來。我們還算幸運,來得時候還好,路上雪已經化了,不過剛到京都第二天又開始下雪。這冷真讓人受不了,都不敢出門。”
李婉附和道:“可不是,屋裏生著火盆也不管用,睡覺時還得抱著湯婆子。”頓一頓,笑道,“三娘跟在濟南府時變了許多,剛才差點沒認出你來。”
在濟南府時,嚴清怡雖然態度也是落落大方,但總給人小心謹慎的感覺,可方才,嚴清怡卻是平和的,從容地跟何若薰以及淮海侯家的姑娘說話。
好像對這種場合遊刃有餘,毫不膽怯。
“真的嗎?”嚴清怡啟唇淺笑,“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
話音剛落,就聽門外傳來清脆甜美的聲音,“姑姑肯定越來越漂亮。”
門簾被撩起,走進一男一女兩位孩童,正是雲楚青跟雲楚漢。
雲楚漢看到嚴清怡,忙忙地跑到她身邊,雙手揖一下,“姑姑。”
嚴清怡心存隔閡,本不想理,卻又覺得不該對個四歲孩子使臉子,隻淡淡笑道:“你怎麽才來,冷不冷?”
雲楚青笑著道:“我們先去了魏姑姑家,聽說五姑姑早來了,又吩咐車夫快馬加鞭趕過來的。”
她今天穿著嫩粉色襖子,石青色羅裙,披著大紅羽緞鬥篷,鬥篷的帽沿鑲了一圈雪白的兔子毛,映襯著她的臉愈加地天真稚氣,再加上那對跳躍的梨渦,更覺甜美。
誰會想到,這麽個看上去乖巧可愛的小姑娘竟會用那般下三濫的手段害她!
那天聽孫婆子說完之後,嚴清怡特地跟陸安康借了幾本醫書翻看,醫書上沒提沉香合,卻是提到了蛤蚧。
蛤蚧又名仙蟾,是一種偶蟲。雄蟲為蛤,雌蟲為蚧,常常緊隨不離。當它們交~合之際,將其捕獲,曬幹研碎,可做房中助興之物。
如今,再看到雲楚青,嚴清怡恨得牙根癢癢,恨不得立刻回家找出那隻荷包,將裏麵碎瓷片扔到雲楚青臉上,揭發出她做的醜事。
可稍思量,又硬生生地將心頭怒氣壓了下去。
論身份雲楚青是忠勇伯的嫡長女,身份比她不知高出多少倍,論年紀,雲楚青剛過九歲生辰,還是個孩童。
誰會相信一個九歲的小姑娘懂得用狐媚之藥害人?
這事兒若非落到嚴清怡頭上,她也絕對不可能相信。
在座眾人,恐怕隻有魏欣跟何若薰會相信她,可魏欣跟雲楚青沾著親,而何若薰的父親跟忠勇伯有同袍之義。
即便她們相信,也未必能站在她這邊。
何況雲楚青自幼喪母,說出去誰都憐惜她幾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