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
字數:6141 加入書籤
可以讓七爺幫忙嗎,讓他打聽下林栝的下落?
以前林栝寫信雖不多, 卻從來沒有延遲這麽久, 而且那折子落在陸致手裏,落款上清清楚楚寫著林栝的名諱。
可她不敢拿林栝冒險。
七爺清清楚楚地表明對她有興趣, 不管這興趣是出於好奇還是因為屢次被拒絕之後的渴望, 倘若被他知道她心裏惦念的是林栝。
或許後果更加嚴重。
那麽要替羅家求情?
嚴清怡更加猶豫,從林栝寫下的那些罪狀來看,羅振業是死不足惜。
而且, 如果七爺問起她怎麽知道羅家有罪, 她又該如何回答?
嚴清怡思量半天,遲疑著開口,“那個, 羅家二爺還在遼東嗎?”
“是”, 七爺頗為意外,“他在那邊如魚得水, 一時半會兒不回京都,你不用擔心,他隻是行事魯莽,考慮事情不周到。人卻是不壞。”
言語之間,頗為回護。
既是如此, 想必羅家有難之時, 七爺應該會保羅雁回性命。
嚴清怡左思右想, 片刻之間, 腦中已轉了好幾個念頭
七爺靜靜打量著她, 見她眸光由迷茫轉為清明,而後聽到她淡淡的聲音,“多謝七爺,我不曾有為難之事,這幾天倒是常常夢到我娘,心裏悲傷。”
七爺淺笑,“既如此,你好生養病,告辭。”
張嬤嬤卻又耽擱兩日,直到嚴清怡完全康複才離開。
嚴清怡痊愈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關門閉戶,然後燒了一大鍋水,在廚房裏點起兩隻炭盆,仔仔細細地洗了個熱水澡,去掉了滿身的汗臭。
頭發未幹,她不敢出門,便踩著椅子將北窗上竹籃取下來。
盡管廚房裏冷,可裏麵的排骨跟肉已經放了六七天,散發出淡淡的腥臭之味。
嚴清怡不舍得扔,燒開水洗了好幾遍,見臭味已淡,便將排骨燉熟,肉則炸成了肉醬。
接下來,嚴清怡要麽排骨燉白菜,要麽排骨燉蘿卜,直吃了三四天才吃完。
沒幾天就是小年,祭過灶之後,嚴清怡將家中各處打掃幹淨,該拆洗的被褥都洗幹淨。她院子裏攢了許多木柴,不怕沒柴燒,就是用水麻煩。
水井離家要走一刻鍾,而且嚴清怡挑不動整桶水,每次隻挑兩個半桶,要盛滿一缸水,差不多得半個時辰。
好在,她一個人住,並不需要天天擔水。
等到臘月二十九,年味更加濃了,家家戶戶都傳來燉肉燉雞的香味,間或還傳來零星的鞭炮聲。
嚴清怡裁一副白色對子紙,也沒請人,自己動手寫了副對聯貼在大門上,又剪幾隻窗花掛在門楣和窗框上。
雖然冷清,可到底有了些過年的氛圍。
除夕那天又落了雪,嚴清怡早早掩緊門,在家中包餃子,忽然就聽外麵傳來“咚咚”的敲門聲。
她不敢大意,將短匕藏在袖中,輕手輕腳地出去,站在院子裏側耳聽了聽。
門口有唧唧喳喳的說話聲,顯然不是一個人。
接著又響起敲門聲,還有男子的呼喝,“嚴三娘,嚴三娘,開門!”
嚴清怡聽出來了,快步過去拉開門閂,門口風塵仆仆的兩人,不正是李實跟秦四娘?
秦四娘穿得倒嚴實,身上攏了件大毛衣裳,李實卻單薄,隻穿了件棉襖,站在門口不停地跺腳,“哎喲娘來,京都這天太冷了,能把耳朵都給凍掉了。”
嚴清怡滿心詫異,卻顧不得多說,將兩人讓到屋裏之後,先沏了壺熱茶,又把剛包出來的半蓋簾餃子煮出來,讓兩人吃上,這才問道:“馬上過年了,你們倆怎麽想起進京了?”
李實捧著茶盅,舒服得直打嗝,“我娘相中個姑娘,非要給我定親。我不願意,早就想出門避開,正好春蘭寫信回去,說你一個人在這邊,我們倆一合計,幹脆來找你。”
想到春蘭,嚴清怡暗歎口氣,又問:“你們就偷偷摸摸地走了?”
李實避重就輕地說:“要是提前說,我娘肯定不放人,沒準兒還得把我關起來……我們先雇車到寧津,在那裏寫了封信送回去,又跟了商隊來的。唉,做生意也不容易啊,大過年也沒法回家,我聽那些客商說是從四川過來,本來應該是年前到,路上大雪封路,耽擱了將近一個月,現在才到京都。”
嚴清怡恍然,難怪李實身上衣衫單薄,這是沒收拾行裝,而原本的大毛衣裳給了秦四娘了。
說起來,李實也算有擔當了……就是私自出逃這事不怎麽地道。
嚴清怡笑著搖搖頭,“你們先歇著,我再和點餡兒,沒想到你們會來,多包點明天早上吃。”
秦四娘忙攔住她,“有我呢,不用你動手,三個人的餃子,我半個時辰就能包好,你隻告訴我東西放在哪兒就行了。”
嚴清怡另點一盞油燈,往廚房指了柴米油鹽的位置。
這邊嚴清怡又和了麵,那邊秦四娘已經拌好了肉餡。等麵餳過兩刻鍾,就可以包了。
包餃子的時候,嚴清怡問道:“你們打算長住還是過兩個月就回去?”
李實道:“不能灰溜溜地回去,我們打算在京都開間館子,混個人樣兒出來,讓我娘看看,不倚仗我爹,我照樣行。”
秦四娘笑著解釋,“這半年濟南府那邊已經回本了,還不少盈利。李家大哥說是因為李家的麵子,李實不服氣,我尋思來京都闖闖也可以,左右那邊有冬梅照應,哎呀,別看冬梅不愛說話,心裏可有數,完全能頂得起來。”
三人有說有笑聊了會兒,嚴清怡見他們兩人臉上都有倦色,便催促著歇了。
李實暫且睡在薛青昊床上,秦四娘則歇在嚴清怡屋裏的羅漢榻上。
因為家裏多了兩人,嚴清怡安心不少,便把手~弩收起來,而短匕仍是塞在枕頭底下。
這一覺睡得踏實,直到外麵響起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才醒來。
秦四娘早就起床燒好了洗臉水,又剝出個白菜心,細細地切成絲,拌上蒜泥就著餃子吃。
嚴清怡大病初愈,加上一個人吃飯,最近食欲都不好,這頓卻難得地開了胃口,吃了個飽足。
就在舉國上下忙著歡慶新春時,大年初二晚上,近百名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錦衣衛悄悄包圍了羅府,將羅家上下一百七八十口人盡數押到牢獄。
嚴清怡身上有孝,而李實跟秦四娘在京都無親無故,三人都不怎麽出門。
等嚴清怡聽說這個消息時,已經是正月初八了。
那天是胡婆子跟碧玉來給嚴清怡拜年,無意中提起來,“五姑娘想親自來看姑娘,可出了羅府這事兒,老夫人跟我們夫人拘著幾位不許出門。我們就替主子給姑娘磕個頭,祝姑娘新春大吉。”
嚴清怡厚厚打賞了兩人,問道:“不知犯了什麽事兒,難不成家中婦孺也都入了監?”
胡婆子搖搖頭,“不清楚,正旦大朝會那天,羅夫人還進宮了,沒覺察到異樣。轉天夜裏就被抄了家,誰都想不到。這個節骨眼,誰敢打聽?我們府上親戚間也沒走動,本來說好的宴請也都推了,都提著心怕牽連到自己頭上。”
嚴清怡深有體會,京都的勳貴都是根連著根,枝連著枝,一根藤上能牽出好幾個瓜來,羅府犯事,估計得有十好幾家夜裏睡不著覺。
阜財坊到底地偏民賤,直到上元節,街上才有人議論羅府,說是因為索賄貪墨以及克扣軍餉犯得事兒。除羅家外,還有四家也被關進牢獄,其中便有潘清一家。
高官被抓,顯貴們提心吊膽,可黎民百姓莫不拍手叫好,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掛了燈。
李實跟秦四娘都是頭一次來京都,夜裏早早吃了飯就到都城隍廟附近看花燈,直到亥正才回來。
秦四娘興高采烈地說:“到底是天子腳下,花燈太好看了,不光有兔兒燈猴兒燈,還有會動的,跟皮影戲似的,還有比兩人都高的燈……吃的東西也多,有艾窩窩、豌豆酥、貓耳朵,還有最可笑的……”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裏麵包了個油炸糕,“你肯定想不出是什麽,這叫做油炸羅閣老,剛出鍋的時候有模有樣的,現在擠到一起看不出來了。”
嚴清怡笑不出來。
原來,羅振業真是被萬民唾棄的。
難怪上一世,羅家闔府入獄,羅振業那麽多門生卻沒有一人肯為他奔走,而滿朝文武,受他提拔起來的,何止數十位,也都沒人露麵。
就隻有何若薰肯改換了麵貌去牢獄裏探望他們。
如今羅振業大勢已去,想必陸致該重新發達起來吧?
可直到出了正月,嚴清怡也沒聽說陸致起複的消息,她想打聽卻無從打聽,而街上流言紛雜,沒法分辨真假。
二月二龍抬頭,下過蒙蒙細雨,隔天便是豔陽高照。
魏欣顛顛來看嚴清怡,剛進門就叫苦,“這個正月最無趣了,天天悶在家裏哪裏都不能去,連燈會都沒去。”長長歎一聲,“世事無常啊,年前羅夫人給阿薰寫信來著,說她養得牡丹點雪快開了,等開花後請阿薰去看。沒想到……阿薰真夠意思,上元節那天,偷偷去了牢獄。”
“啊!”嚴清怡低呼一聲,“她自己去的?”
魏欣搖頭,“跟她相公一起,還是她相公帶她去的……前兩天還到我家去,說羅夫人腦子本來就有病,又是個婦人家,男人在外頭做的事,女人能管得著?意思是想托人把女眷開脫出來。”
嚴清怡心頭一跳,忙問:“這事兒能不能成?”
“不知道,我娘也說羅夫人帶著孩子確實挺可憐的。我祖母讓祖父去找宮裏的範公公,眼下還沒信兒,倒是他家二爺在遼東根本沒受到苦,聽說七爺出麵保下的。”說到此,魏欣忽地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問,“你上次生病,七爺特地請鄭太醫給你瞧病,他是什麽意思?”
嚴清怡想一想,低聲道:“七爺說……說他看中我了?”
“怎麽可能?”魏欣上下打量著她,“你沒比我好看啊,他都沒正經看過我,怎能看中你?我覺得他沒安好心,你還記得在我家那會兒,你把他踢到湖裏。那次七爺足足病了大半年,我估計他十有八~九是想報複你。你可千萬別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