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同叔之誡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講道理,拚殺了一早上,雙方人馬都挺累的,而元敬陽幾人以少敵多、躥上蹦下的,顯然是更累的一方。忘記所謂橫掃千軍的絕世神功吧,那是不存在的。元敬陽等人出了嶽陽園,穿過三條大街,一路下來打死打傷四十多人,已經是極限了。
當聽到有人喊“替社主報仇”的時候,體力透支、暗器也透支的駱庭光和邢木瑤當即一屁股坐在了牆根,束手待斃;高邦宏和董國用氣喘如牛地扯淡,說是當兵的時候都沒這麽累過。
但出乎意料的是,身被數創的史霽風依舊銀槍拄地,傲然挺立。他一言不發,隻是冷冷掃視著眼前的敵人,因為他現在說話隻會平白浪費力氣。
刀馬社社眾見史霽風宛如一尊羅漢,巋然直立,也猶疑不決,不敢上前。
喊著替董連勝報仇的社眾推搡著旁邊的人,道:“怕什麽,他是裝腔作勢,上!”
如果不出意外,史霽風今天應該就要在此捐軀了,但巧的是,附近傳來了大隊人整齊行進的聲音。元敬陽抓住機會,虛張聲勢道:“我們的人馬來了,今天要叫你們全部死在這條街上!”
說著,腳步聲越來越近。刀馬社的人麵麵相覷,商量了幾句,便忙不迭地架起受傷的同伴、背起董連勝的屍體逃跑了。
待到最後一個人影跑遠,看著滿街的屍首,史霽風終於“咣當”撇下銀槍,癱坐在了地上。
元敬陽長長出了一口氣,轉向眾人,揚起拳頭,欣喜地說:“這一戰,我們勝了!”
狼狽不堪的幾人看著被陽光灑滿,反射著光芒的元敬陽,都露出了笑容。這一回的出生入死,才算是第一次將他們凝聚在了一起……
酒杯相碰,洗過澡、刮幹淨絡腮毛的元敬陽懶洋洋地坐在滿香樓的雅間,和禹邊雲一起,與一位麵闊耳方,舉止文雅的少年談笑風生。這位少年不是別人,正是昨晚軍社大會上出言相助的四明鄉社社眾、尚書仆射史浩之子史彌遠。
元敬陽一手端著酒杯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史兄弟,要不是你們的人過來,現在恐怕能陪你喝酒的隻有我這顆腦袋了。”
史彌遠笑道:“哪裏哪裏,我們也不過是恰巧路過,無意之舉罷了。”
“話不能這麽說,雖是無心,卻能說明我們之間有緣分呐!”元敬陽覺得和史彌遠聊天,比和瀟湘宮的人在一起倒是輕鬆愉悅不少。
史彌遠淡淡一笑,繼而略微擺正顏色,道:“雖說挑事的是成都刀馬社的人,但你們畢竟在城內大街上公然鬥毆,還打死打傷數十人,不怕官府來抓你們嗎?”
“這倒不用擔心,”元敬陽道,“這嶽州城內外的差役、廂軍,幾乎全部出自瀟湘宮。開打之前,張副社已經知會過我們了,此事不論結果如何,他們都會替勝者擺平麻煩的。”
史彌遠聽了,放下了酒杯,有些出神地看著牆上的畫軸,喃喃道:“想不到這個瀟湘社勢力竟如此龐大,若是不予以翦除……”
“史兄弟,你說什麽?”
“哦,沒什麽,”史彌遠道,“我在看這幅畫。”
“畫?”元敬陽轉頭看了看,道:“這畫不就是畫了幾坨石頭和樹枝麽,有什麽好看的?”
史彌遠嗬嗬一笑,道:“元兄台有所不知,這幅畫乃是郭翰林於神宗熙寧五年所作的《早春圖》,畫中長鬆巨木、回溪斷崖、岩岫巉絕、峰巒秀起、雲煙變幻,以勁健筆法繪出早春氣派,堪稱上佳之作。”
禹邊雲細細品味一番,吟道:“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元敬陽道:“馬上都入冬了,哪來的早春啊。”
史彌遠微微笑道:“冬將至,春又晚乎。”
元敬陽看了半天也沒瞧出來門道,他隻是聽到這幅畫是百年前所作,還是上品,忍不住問問能賣多少錢。
史彌遠忍俊不禁:“這牆上的當然是贗品,真品誰會隨意掛在客棧裏啊。”
“切,我當是什麽寶貝,原來是假貨。”元敬陽頗感無趣,繼續和二人喝酒扯淡。
談及禹邊雲出自眉州,史彌遠豎起了大拇指,說當年三蘇父子便是眉州人,尤其東坡先生蘇軾,文采更是堪稱大宋之冠。而眉州如今已成了讀書人為之神往的地方。禹邊雲則笑著表示,眉州人確實喜好詩書,但真正成名的也不過寥寥數人。
見二人聊起了文學,元敬陽不免感到無聊,加之又洗過澡,渾身疲乏,險些合眼睡著。
“啪——”禹邊雲從不離手的折扇敲了他腦門一下。
“你幹嘛?”
“我們都在喝酒談話,你憑什麽就睡覺休息?”
“喝多了、喝多了。”元敬陽揉揉眼睛,掩飾道。
禹邊雲毫不客氣地戳穿了他:“還喝多了,我不知道你?山裏人野肚子,連白酒都能連幹三斤,分明就是敷衍我們。”
史彌遠倒沒生氣,他年紀雖小,卻語重心長地對元敬陽說道:“元兄台,雖說你有一身過人的本領,可光有武藝也不行,還要多讀讀書啊。不然就會被人笑稱是‘吳下阿蒙’了。”
元敬陽睜大了眼睛,一臉愚鈍:“吳下阿蒙,什麽意思?”
“嗐,”禹邊雲道,“就是‘鬥大字不識一筐’的莽夫之意!”
元敬陽精神又回來了,衝史彌遠道:“唷喝,小子你可以啊,罵我都不帶髒字的!”
史彌遠微微笑道:“若是你聽我的,多看看書,日後不但也能不吐髒字地罵人,我更會看你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這句又是什麽意思?”
禹邊雲又給他解釋:“這句就是說莽夫多讀書,也能大有長進、受人尊敬。”
元敬陽琢磨後道:“這倒是好話。”接著,他斟滿一杯,站起來,雙手舉酒對史彌遠道:“史兄弟這句話我記下了,請容我敬你一杯。”
史彌遠則正襟危坐,當真受了下了這一敬:“還望元兄不僅記住,而且照做才是。”
“那是自然。”敬完了酒,元敬陽又換回了詼諧的本性,嘻嘻笑道。
禹邊雲“嗯哼”了一聲,使了個眼色。
元敬陽當即會意,也像剛才那樣,恭恭敬敬地敬了一杯:“日後識字讀書,還望禹先生不吝賜教。”
三人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洽談乎屋中,不知東方之既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