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勤練馬術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噗通——”

    元敬陽一隻腳卡在馬鐙上,上半身倒懸著杵在地上,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剛上馬就被摔下來了。飛驪馬半跳著小碎步,擺動了幾下身體,將元敬陽徹底甩了出去。它抖動著發亮的鬃毛,噴著小口的熱氣,發出類似人怪笑般的嘶鳴,嘲弄地看著元敬陽。

    耶律宓穿著一身禦寒的連帽裘衣,半蹺著二郎腿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頭也不抬地吃著手裏的一捧雲英麵。

    注:雲英麵,由北宋文人鄭文寶發明的一種美食,具體做法是將藕、蓮、菱、芋、雞頭、荸薺、慈菇與百合混在一起,再配以瘦肉爛蒸,然後用風吹涼,在石臼中搗細,再加上四川的糖和蜜蒸熟,然後再入臼中搗,使糖、蜜和各種原料拌均勻,隨後取出作一團,等冷了變硬就可以食用了。

    “唉,我說,”元敬陽氣喘籲籲地靠近幾步道,“給我留著點啊。”

    耶律宓食指刮下嘴角的一小塊麵點,用舌尖舔掉,微微抬眸道:“那就要看你的進度了。”

    元敬陽翻了個白眼,又轉身回去追飛驪馬。

    “馬哥、大哥,行行好吧,你就讓我上去一回吧!”

    耶律宓隻是冷冷道:“嗯,這稱呼並無不妥,它是匹公馬。”

    飛驪馬好似故意捉弄元敬陽一般,讓他跟著尾巴在原地繞圈,可就是抓不到。

    被折騰了半天,元敬陽有點急紅眼了,喚起了好殺生的獵人本性,伸手摸向腰間。可就在他剛剛拔出武器的時候,一支箭飛來,打落了那把精鋼匕首。

    耶律宓射完箭,一言不發,把自己的配弓,所謂的“突厥傳世弓”放回了手邊。

    元敬陽摁著發麻的虎口,心裏埋怨道:你吃的用的哪一樣不是我掏錢買的。不就是會騎馬嗎?瞧把你給囂張的。但表麵上他還得表現地恭恭敬敬,畢竟學騎術還得靠耶律宓。

    馬分數品,飛驪馬一食一石,可日行八百裏,是上等良駒。這樣的馬自然脾氣暴躁,心高氣傲、桀驁不馴。元敬陽作為幾乎從未接觸過馬的山民,一上來就借飛驪馬來學習騎術,自然太難,若是先從駑馬開始練習,循序漸進,效果則會好很多。隻是畏於一匹三十兩的價格,他連駑馬都舍不得買。此外,他還有個小心思,要是自己一上來就能製服飛驪馬,能讓耶律宓對他另眼相待,省的整天擺著一張冷臉,說話愛理不理的。

    此時的耶律宓抬起眼皮瞅了一身狼狽的元敬陽一眼,心裏早就把他罵了一萬遍。想當初第一次見麵就脫了自己的上衣,要不是因為自己是契丹人沒太多禮樂束縛,這一件事就夠膈應一輩子的。現在這山猴子還要借我的馬伴兒學騎術,老娘我每天還要擦馬鞍呢!心裏雖這麽罵,元敬陽掏錢買的裘衣倒是照穿、零食也是照吃。

    PS:裘衣不是褻衣,倆字區別很大,一個穿在外麵,一個穿在裏麵。

    在元敬陽又摔了兩次後,耶律宓終於包好雲英麵,站起身來。

    “一開始就想上馬?看好了。”耶律宓伸出右手,四指彎曲並攏,然後手臂斜擺在體側,走到飛驪馬的右前方踱步。神奇的是,方才暴怒的馬兒安靜了下來,平頭看著耶律宓,也跟著踱起了小步子。

    “它認識你,當然聽你的話啊。”

    “這對生馬也管用,你瞧清楚了,一點也不要記錯。”

    元敬陽仔細研究著耶律宓的動作,學著擺著手臂就朝馬走了過去。

    不料馬兒受驚一般揚起後腿就將他踹飛了五尺遠。

    耶律宓神態自若地說:“馬沒看見你的時候,要從右前方靠近,千萬不要從身後過去。所以說不要拍馬屁,就是這個意思,懂了嗎?”

    眼冒金星的元敬陽從用全身力氣喉嚨裏發出了表示明白的哼唧聲。

    “起來,別裝模做樣了,照著我剛才教的來一遍。”

    元敬陽翻著白眼道:“我累啊,讓我歇會兒吧。”

    “嚴師才能出高徒,沒聽說過這句話嗎?給我起來!”耶律宓走上前,抽出馬鞭,揚手就要抽他。

    元敬陽嚇得一骨碌爬起來:“好歹我也是一位大哥,你怎麽能隨隨便便就動手呢?”

    “怕甚,又沒別人看見!過去繼續。”耶律宓衝他的後腰就是一鞭子,心裏滿滿的快意。

    就這樣日複一日,元敬陽總算學會了如何駕馭馬匹,隻可惜他隻是學會了“如何”駕馭馬匹,而沒有學會駕馭馬匹。因為飛驪馬從來都不讓他跨上自己的背,隻要元敬陽一隻腳踩上馬鐙,飛驪就必然發瘋一般把他像墜樹的猢猻一樣甩下去。

    耶律宓是專業人士,大概看出了緣由。一般來說,學會了技巧,多加練習,再和馬匹熟悉之後,被摔個一兩次就會被接納了。但馬也是有脾氣好惡的,它們會挑主人,越是好馬則越挑剔,尤其上等馬對主人的性別還有要求,公馬喜歡女主人,母馬喜歡男主人。而飛驪馬是匹正值成年的公馬,相當厭惡元敬陽身上的雄性氣息,所以不願被他駕馭。

    正好自己的寶貝馬兒恰逢成年,不如慫恿元敬陽買一匹母馬,讓飛驪好好瀉瀉火。

    “行了,差不多了。”耶律宓道。

    元敬陽聽到這一聲,巴不得的一樣忙停下來撐著膝蓋喘著粗氣。

    “走,帶你去個好地方。”耶律宓將紙揉成一團,隨意丟棄後起身道。

    元敬陽目光掃了下之前包著五兩雲英麵的紙團,咽了口唾沫。

    自靖康之後,宋朝疆土大大縮水,退到了秦嶺淮河以南,早就喪失了良馬產地,前文說過,擅用騎兵的買馬社就因此衰落。這時節,宋軍馬匹數量很少,又因為馴養技術不及北人,一代不如一代,體型愈發矮小,甚至會被北方馬匹的聲音嚇到,無法作戰。

    隆興和議之後,宋金沒有戰事,一些北方人意識到馬匹在南邊能賣出好價錢,趁著邊境暢通就帶著自家的馬就來賣錢。一開始這些人還賺了不少,但由於沒有戰爭需求,後來馬匹就有些賣不動了,馬販子們又紛紛帶著馬匹回去了。不過也有一小部分馬販不死心,幹脆留在南方養馬,期待發一波戰爭財。此時在嶽州北郊就有一處馬市,雖說裏麵的馬都是二流馬種,但也要比宋人的馬強上許多,而且二流馬如果雜交,也是有幾率產出極品良駒的,這就要看有沒有眼力了。

    耶律宓帶著元敬陽來到了馬市外麵,看到馬棚上大雪積壓,欄杆腐朽,竟是一片破敗景象。

    “沒辦法,不景氣嘛。”耶律宓道,“走,進去看看。”

    元敬陽聳聳肩,跟著走過圍欄,沒幾步,就聽見裏麵傳來了打人的聲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