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章 男兒平生

字數:6432   加入書籤

A+A-


    畢竟遷都代表著周國已經統一天下,亂世已平,家庭或勢力是否跟隨遷移,全靠各人,對絕大部分人並無多大影響。

    至於祭天台的建造,是準備晉國大典,是大喜事,又能為平民百姓提供大量工作機會,也是全靠自願。

    總之一句話,亂世已平,天下一統,又解決了糧荒問題,似乎預示著盛世的到來,舉國同慶。

    西都,禁宮,太極宮,朝廷政務及宮廷宴會主要舉辦場所。

    周國所有國公和擁有兵權的侯爵,齊聚一堂。

    值此天下一統,滿國喜慶之際,氛圍極為融洽,觥籌交錯間,人人盡歡。

    不管往日彼此是什麽關係,如今同殿為臣,也該是一酒解冤仇的時候了,至於以後,政見或陣營不同,那是後話,說不定會是盟友呢?

    無論如何,同殿為臣,多些朋友總沒錯,別搞成拉幫結派就行了。

    “哎……”

    眼看群臣酒足飯飽,宴會差不多了。姬湦長歎一聲,放下手中酒杯,滿臉愁容。

    “……”

    喧鬧氛圍頓時一滯,絕大多數人齊齊看向姬湦。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

    何況姬湦是開國之主,威信極高,群臣更看不得周王憂愁。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也得表現出忠心不是?

    “吾王為何煩惱呢?”

    身為百官之的張順,自然是當仁不讓地第一個提出關問。

    “哎……大亂之後,百業待興,人口劇降,農務、工坊等各個方麵,人手嚴重不足啊!”

    姬湦憂愁不減地歎息一聲,沉聲應道。

    “這……”

    張順張嘴無言,這還真沒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人族最終反客為主,奪得天下,不就是靠人多、頑強和學習能力強嗎?

    人口問題如果能解決,估計這天下早就是蠻族的天下了,還能輪得到他們?

    在場大將文臣也是麵麵相覷,同樣沒什麽好辦法。

    如今雖然有傀儡機關等物,卻是極為稀少,至少還沒普遍到能替代人工的地步,遠遠不足。

    “吾王,如今亂世已平,也不需要那麽多軍隊維持治安動亂了吧?”

    聞香侯韓中忽然出聲問道,頓了下,又看向太尉安妮說道:

    “再說了,如今的軍隊,素質參差不齊,從十歲稚童到五六十歲老者都有。亂世時,兵源緊缺,兵權至重,那是沒辦法,現在還有必要嗎?”

    “嗯?”

    韓中這話一出,在場不少人頓時臉色大變。

    韓中是什麽人?

    周王姬湦的絕對親信心腹,他說的話,在正式場合,一般都代表了周王的意思,至少其他人是這麽想。

    不得不承認,韓中說的事實,現在的軍隊,確實是良莠不齊,在亂世沒辦法,戰力越強越好,哪管得了其他,現在確實沒必要了。

    但是,兵權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不能不讓其他人多想。

    奪權!

    收兵權!

    狡兔死,走狗烹!

    不少人心中,頓時冒起這些想法,特別是燕國公雷鳴、晉國公古雲幽、尹氏等人,和周王或周國,關係不是很好,甚至有不少仇怨。

    隻是,從古至今,這是每個開國之主都會做的事,還真無法反駁什麽。

    眾人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隻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這麽突然。

    料到歸料到,事實生就明顯是另外一回事,不同感覺了。

    更嚴重的問題是,鳥盡弓藏還好,如果是狡兔死,走狗烹,周王打算清算了,那怎麽辦?!

    誰願意束手待斃?!

    可是,能反抗嗎?反抗有用嗎?

    有用的話,晉國公古雲幽在潼關之前,早就反了,還等到現在?

    “聞香侯所言極是,如今的軍隊,確實應該精簡了,已經成為極大的包袱,也嚴重影響了民生生活!”

    太尉安妮仔細揣摩一番,頗為公正地分析道。

    當然,太尉安妮手中也沒什麽實際兵權,對他還真影響不大,還能減少工作量,壓力大減呢!

    太尉安妮手中也沒什麽實際兵權,對他還真影響不大,還能減少工作量,壓力大減!

    所以不管安妮說的是不是在理,在部分人心中,安妮就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亂世剛過,周國也隻是名義上統一天下,還是有無數勢力蠢蠢欲動,也有不少山賊匪寇存在,兵權在手才最實在啊!

    此外,怕被周王卸磨殺驢,也是不想放權的主要原因,隻要兵權在手,周王終歸多多少少會有些忌憚,心裏也安穩些。

    “吾王聖明,老臣無能,接管冀州後也現了這個問題,民生人手不足,軍隊又太過臃腫,比例已經嚴重失衡!”

    淮國公吳道起身,煞有其事地鄭重說道。

    引得在場無數人心中暗罵……

    周王打算遷都後,淮國公吳道就升任為冀州城城主,這可是三大天都之一,又是周國舊都,可見周王對淮國公的信任和重視。

    有沒有兵權,對淮國公還真影響不大,反倒能讓周王對他更放心。

    當然,淮國公吳道,本身就不是個熱衷名利之人,又是最早追隨周王的元老,還是帶著整支反軍投靠,戰功赫赫,有如今身份地位,也沒人能或敢說什麽。

    此外,吳道也比較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韓中和安妮頗為忌憚的話,他就敢直言。

    不少人正暗罵吳道,卻又聽吳道朗聲道:

    “值此開國盛世,百業待興之際,已經無需那麽多軍隊,有害無益。老臣建議,收歸天下兵權,重整大軍,各城各地,隻需留下最低標準的維和治安人手足矣!”

    “嗯?”

    在場無數人神情大變,姬湦卻是眼神一亮,讚賞看向吳道。

    沒想到吳道還有這份眼力、智慧和勇氣,這可是解決了姬湦一大難題,也是挑明了事情。

    很多事,猜測和挑明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周王剛平定天下,連遷都問題還沒解決,就急著收縮權力,特別是兵權,就算沒人敢反抗,也難免會排斥、抵觸和非議。

    事實上,周王姬湦隻是有那麽個想法,就跟奧文昌商討過可行性,連韓中也沒說,更別說吳道、安妮等人了。

    韓中能提前說出,那是個人天賦問題,加上從小跟著姬湦,能揣摩姬湦心思,倒不是如眾人所想的和周王竄通好。

    吳道,就完全是投桃報李,加上真心那麽想了!

    哪個開國之主平定天下後,會不收回兵權?至少也會簡軍,養軍隊可是國之大事,基本占據國家支出的大頭。

    這不隻是信任問題,而是完全必須且必要,原因就如吳道所說。

    以上還沒算萬一將軍有異心的可能性。

    “吾王……此事萬萬不可!”

    眼看周王就要點頭附和,晉國公古雲幽咬了咬牙,豁出去般起身高聲喊道,引得無數人心思各異、眼神各異注目。

    能參與此次宴會者,基本有爵位在身,智慧能力都不低,已經猜到周王的心思,也自知難以拒絕或抗拒。

    晉國公是多大的膽子,竟敢當眾反駁?

    當然,如今周王還沒開口,算不得是抗旨不尊或違背聖意等。

    “吾王聖明,如今看似天下初定,卻是暗流洶湧,軍隊乃國家之本,豈能輕動?”

    古雲幽既然決定出聲,自然不會膽怯退縮,躬身拱手且恭敬萬分朝姬湦奉勸道。頓了下,環視在場眾人,最後眼神落在吳道身上接道:

    “天下各地,依舊有山賊匯聚,匪寇橫行,更有不少逃兵、流民、遺孽等,這點大家不否認吧?”

    說到這停頓了下,又迅接道:

    “此外,我國北有北狄虎視眈眈,厲兵秣馬隨時南下;西有異獸蠢蠢欲動,已經爆過幾次獸潮;東有海寇東夷,隱現蹤跡,沿海已有村莊或城鎮覆滅之事;南有南蠻和異獸,憑借窮山惡水之地,尚未歸附,還有恃無恐。試問如此內憂外患的危急凶險的情況,我國豈能削減大軍?”

    “……”

    眾人無語,雖然知道古雲幽肯定有說法,否則也不敢貿然反對。但是,聽起來還真像那麽一回事……

    不聽古雲幽解說,還不知道周國如今是內憂外患,危機凶險到這程度,似乎隨時顛覆也有可能。

    人才啊!

    不愧為鳩占鵲巢,成為最大反王之一的晉王!

    包括姬湦在內,不少人心中讚歎。

    “晉國公言重了!不能小題大作,誇大事實。就算晉國公所說確實存在,派任何一支禦軍都能輕鬆鎮壓、解決,需要那麽多軍隊嗎?晉國公知曉我國如今的軍隊有多少嗎?供養他們需要多大代價嗎?”

    吳道可不吃古雲幽那一套,頗為不屑地冷笑啐道。頓了下,又迅接道:

    “估算已經過億,俸祿物資方麵暫時不說,糧價也按最低標準算。光是每日正常飯食,就要消耗等若三千萬金幣的糧食,如果算上物資消耗、軍製維持、武器磨損等,每日大約要消耗過千萬金幣,記住……是每日!晉國公知道這是什麽概念嗎?需要多少子民維持嗎?”

    說到這,停頓了下,讓眾人心中稍微消化了下,吳道才又接道:

    “如果精簡大軍,就能把損耗轉換為盈餘,解決民生社稷問題,使得社稷更為穩定!更重要的是,如今軍隊,十五歲及以下稚童,占據了接近一成;五十歲以上,占據了兩成左右,有必要嗎?他們也不想繼續上沙場,而是解甲歸田,此乃軍心!”

    話落,吳道冷笑了下,嘲諷道:“對了,忘了晉國公是文官出身,對軍事根本一知半解,哪會知道這些!”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