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氣成今日
字數:6054 加入書籤
古雲幽臉色一黑,冷笑斥道:“淮國公這是強詞奪理,不說天下之大,那些軍隊看似極多,分攤到數百上千個城池據點,根本沒多少,完全負擔得起。光是以我國的民生經濟,也完全供養的起。天下皆知,我國早就解決糧荒問題,並在大量補充各大糧倉,淮國公這理由不顯多餘嗎?”
“晉國公所說更多餘,天下皆知,我國向來走的是精兵之道,要那麽多軍隊做什麽?想做什麽?”
吳道搖頭一語雙關提醒道,又冷笑接道:“如果軍隊多有用,我國也難以如此快平定天下了?”
給人種感覺,好像是嘲諷古雲幽,如果軍隊多有用,晉國公這個舊晉王,就不會舉國臣服了!
最重要的是,是暗中警告古雲幽,想要那麽多軍隊做什麽?
這問題,就可大可小了!
“就如淮國公所說,或許很多軍卒現實確實沒用了,特別是那些老兵。但是,天下大定,我國就要拋棄他們,這明顯是過河拆橋,就不怕天下人寒心?不怕軍心嘩變嗎?”
古雲幽毫不示弱地瞪視吳道,氣概激昂地連聲質問道。
在場眾人沉默,氛圍頗為凝重、壓抑,還有……詭異!
吳道和古雲幽,把話說到這份上,已經是火藥味十足,就差當場撕破臉皮了。
兩人都是拿軍隊說事,說的就是周王或當權者,與各位掌握兵權的將領的矛盾所在。
吳道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居心叵測,心懷不軌,就沒必要掌控那麽多軍隊了。
古雲幽的意思是,天下初定,朝廷就要收回兵權,遣散軍隊,明顯是過河拆橋,會讓人寒心,重則引起軍隊嘩變。
吳道是麵對諸多不想交出兵權的將領,需要不小勇氣和忠誠。
古雲幽,則很可能是把箭頭直指周王,風險更大,而且勝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古雲幽不得不這麽做,在他心裏,如果他交出兵權,周王肯定會清算他,他可不想死。
要知道,在周軍圍攻大商運朝,古雲幽久攻不下潼關,就曾經想要叛變,隻是知曉希望太小,硬忍了下來。
要說周王不知道他曾經想叛變的事,古雲幽打死也不信,就更認定周王要秋後算賬了,打死也不能且不敢交出兵權!
此時的古雲幽,已經有點鑽牛角尖了,這是文人的通病。
如果周王想殺他,用得著收回兵權再殺嗎?
一巴掌就能拍死!
就算因此使得古雲幽所掌軍隊嘩變,又能掀起多大浪花?!
當然,如果周王這時候貿然殺功臣,影響肯定很壞,不至於因此讓周國解體,重蹈大商運朝覆轍,卻也肯定很麻煩,代價很大。
“咳!咳!大家覺得呢?”
白衣侯烏古力和古雲幽關係較近,至今對他頗為忠心,不由幹咳數聲,插言環視在場眾人問道。
禍水東引,法不責眾。
如果繼續讓古雲幽執迷不悟地折騰下去,估計古雲幽會連禁宮都走不出去,至少肯定前途堪憂了!
“……”
眾人沉默,大半人紛紛看向麵無表情,似乎神遊天外的周王姬湦。
誰會傻得這時候跳出來?
讚成吳道,確實舍不得,也心中沒底。
讚成古雲幽,那不是找死嗎?簡直是自斷前程,周王尚未表態呢。
“諸位大人談談自己的意見唄,食君之祿,本就該分君之憂!”
劉公公眼神淩厲如劍看了眼古雲幽,環視在場眾人提醒道。
姬湦的心思,劉公公也知曉,姬湦和奧文昌商討時,他就在旁邊伺候。
“微臣附議,太尉大人、淮國公和聞香侯,所說有理,確實該精簡大軍,交出兵權,以便朝廷統一部署!”
剛被冊封為琅琊侯的尹雨蒙,咬了咬牙,起身率先讚成道,還多補充了條理由,並明言諸將要交出兵權。
如今的尹氏,掌握著數十萬大商精兵,是西都暫時兵權最大、實力最強的勢力。
就算沒今天的事,尹雨蒙也早就準備交出兵權了!
之前沒出聲,隻是尹雨蒙不想得罪太多同僚。但是,凡事都有代價,既然決定了,不如做得徹底些,更能得周王好感和信任!
此外,尹雨蒙的態度,當然也包括剛被冊封為驍武侯的兒子尹天德。
“微臣附議!如今我**隊確實有些混亂、臃腫、良莠不齊,正該重新整頓,以迎新的盛世……”
禦天侯王錚,反應不慢,第二個附議道,同樣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是自願。
“微臣附議!多年亂世,也該讓那些盡忠報國的好男兒,好好休息下了!”
鎮遠侯林銀瞳第三個附和道。
舊韓大軍,基本掌握在林銀瞳手中,林納基本被冷處理了,別說兵權,連政權都沒,這就是他寧死不降的代價。
“微臣附議!鎮遠侯所言極是,不隻是浴血多年的兒郎,連老夫也想休息下了,部署肯定更想休息!”
原大商九天王之一的雙槍王,剛被冊封為平威侯的孤心傲,緊隨附和道。
孤心傲是率軍獻關臣服,手中也掌握了大量商軍,或許沒尹氏掌握的禁軍、率軍等精銳,數量卻更多。
如此情況,雖然孤心傲心機城府不深,也自知不能久掌,否則肯定會出事。
和尹雨蒙一樣,就算沒今天的事,孤心傲早就想找機會交出兵權了。否則等周王或朝廷開口,那意義可就不同了!
“微臣附議!”鎮國侯悉摩提。
“微臣附議!”段誌侯黑影客。
“微臣附議!”
連混世侯燕一夕也來湊熱鬧了,其實,燕一夕是最不想掌握兵權的人,懶啊!
“微臣附議!”
銀槍侯雷山也跟著湊熱鬧,無視了父親燕國公雷鳴的淩厲眼神。
雷山本就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涯,如果不是出身問題,還真不想掌軍。
雖然有兵權,積累功勞而晉升會比較快,但平時也很辛苦,在雷山想來,完全得不償失,至少他不想幹!
……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將軍侯爵起身附和,以新降的舊韓、舊商、舊魏、舊燕、舊夏等降將為主。
燕國公雷鳴,晉國公古雲幽,原南蠻蠱皇,如今的掌英侯蠻烏,新降而被冊封為涼國公的林驚羽等十數人,臉色卻是明顯鐵青,惱怒萬分,還有深深的無力……
還是那句話,早有心理準備,隻是有些難以接受!
“吾王聖明,微臣愚鈍,不知此事如何是好?”
燕國公雷鳴起身,委婉向周王問道。
雷鳴是不想交出兵權,卻也不到寧死頑抗的程度,不像晉國公古雲幽那般堅決。
畢竟雷鳴自認和周王姬湦沒什麽仇怨,反而東拉西扯還能拉上一定的親戚關係。又有兒子雷山、雷怡寧,侄子羅寧等深受周王喜愛和重用,又都手握精兵,自從他臣服後,一直兢兢業業,表現優秀,確實想不到周王清算他的理由。
雷鳴想到這,不由更是懊悔了。
反正自己兩個兒子和侄子,都手握精兵之兵權,再加上他掌握的舊燕大軍,他們羅氏的兵權確實太大了。剛才就應該率先附和,現在更不該起身詢問當這出頭鳥,真是老糊塗了,也是慣性使然,知道兵權的重要性,一時沒想開。
幸好,雷鳴是委婉的詢問,是以恭請的態度,而非質問,還有婉轉的餘地。
“燕國公所言極是,微臣……”
看雷鳴出麵,古雲幽大喜,迅緊隨起身問道。
“微臣認為,淮國公、太尉大人、聞香侯等人所言有理,我國確實該精簡大軍,重整軍隊了,免得為我國民生造成太大壓力……”
不待古雲幽說完,雷鳴已經搶先說道。頓了下,雙手一攤接道:“說白了,如今要那麽多軍隊,有什麽用?抵禦外敵,鎮壓賊寇,也不用那麽多啊!”
“你……”
古雲幽神情一僵,臉色青紅交加怒視雷鳴。
便是掌英侯蠻烏、涼國公林驚羽、淮國公吳道等人,也是詫異莫名齊齊看向雷鳴。
要知道,周國朝廷想收回兵權,先得麵對四大國公,淮國公吳道、晉國公古雲幽、燕國公雷鳴和涼國公林驚羽。
這四大國公手中,分別掌握著少則數千萬,多則過千萬的大軍,是他們的舊部。如果算上舊地故屬,這數量可能還能翻個數番,難以估算。
當然,還有個明心公楊怡,可並稱為五大國公。
但是,楊怡因為其特殊身份,向來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基本不參與周國內政,免得一不小心被群起針對,連東都掌控者的權力也丟了。
更重要的是,明心公掌握的是蠻族軍隊,收不收兵權沒多大意義,就算那些蠻兵解甲歸田,依舊是聽她號令,蠻族又是人人皆兵,隨時組建大軍。
淮國公吳道是周國元老,周王鐵杆,又是新任冀州城主,根本不需要兵權,更對周王的聖諭,堅定不移支持。
本來是三對一,古雲幽等人還有點希望。
如今雷鳴背叛,就變成二對二。
四大國公中,淮國公吳道的兵權威望等最高,燕國公次之,涼國公第三,晉國公最末。
排名前二的兩位國公表明態度了,最後二位又能翻起多大浪花?!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