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7章

字數:180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權少私寵:小小鮮妻,好美味 !
    不管是秦國內出身高貴的名門貴族,還是那些連名字都沒有的平民百姓……
    在商鞅變法的殘酷碾壓下,他們都是這場運動的受害者。
    甚至可以說……
    在當時的秦國,除了秦王室以外,所有人都是變法運動的受害者,用他們的利益和血肉填滿了秦國的國庫,讓秦國第一次擁有了由弱變強的機會。
    對於置身事外的後世人來說,這或許很值得。
    因為人人都知道,商鞅變法不過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經過,哪怕發動這場變法的人不是商鞅,也會有李二張三之類的人出現,推動曆史的發展,這個過程是不可能避免的。
    所以,不管推動這場變法的人到底是誰,變法的過程又有多麽殘酷和可怕,隻要它所帶來的曆史結果是有益的,是對秦國發展有好處的——那就是值得。
    曆史本身就不是靠筆墨來書寫的。
    它的每一次前進,每一次轉折,每一次發展……都是用赤/裸/裸的鮮血和人命堆積起來的。
    沒有鮮血,就沒有曆史的進步。
    甚至就連那薄薄的史書上,哪一個字不是用血染成的呢?
    對於如今的現代人來說,那些遙遠的曆史已經成為了古老的過去,鮮血和白骨也早已經涅滅成灰,輕飄飄的沒有半點真實的存在感。
    所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可以完全事不關己的旁觀著那段遙遠的曆史,居高臨下的點評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轉折,鮮血早已經消失不見,留下的隻有曆史奠定的結果。
    於是我們覺得,那些殘酷都是不存在的,隻要結果是好的,是對曆史有益的,我們就認為那是對的,是值得的……
    這樣的想法和判斷,是何等事不關己的傲慢?
    這個世上隻有兩種身份的人才會輕描淡寫的說出“隻要結果好,一切犧牲都是值得”這樣的話。
    一種身份就是像現代人對古人的曆史評判,因為時間久遠,也因為事不關己。
    所以可以滿不在乎的隻看重結果,完全忽略過程。
    而另一種身份,則是這件事的推行者和主導人,或者說是罪魁禍首也可以。
    他們往往清楚的知道過程中的犧牲和殘酷,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或許是真的隻看重結果,或者又是為別的私心,讓他們寧願忽略過程中必須要付出的嚴重代價,不惜一切手段也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商鞅一手推動的秦國變法,就是如此。
    他的意圖其實一直都很明確,就是想讓秦國的國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強盛起來,為此可以不折手段。。
    他原本是衛國君王的後裔,也算是皇子龍孫,但是衛國覆滅之後,他便成了一階草民,空有一腔學識,卻偏偏找不到施展的舞台。
    魏國的君王不相信他的學識,對商鞅百般羞辱嘲笑,還把他趕出了王宮大殿,隨後又有魏國的大臣進言要魏王幹脆殺了他,因為商鞅本身確實是有能力的,魏王如果不將他收為己用,那就索性殺了他,以免他投奔別國,被別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