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十四回10

字數:317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星遊漫記 !
    然而,他倆卻觸景傷懷、睹物思人,想起淒苦、伶俜的青鳥,不免辜負了這一江秋色、三山春情。
    七公主見孟宇情緒不穩,便談起永昌人間的事情,以轉移他的注意力,盡管自己的情緒也很低落。
    聊了有會子孟宇說道:“永昌人間雖然物質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崇尚自然簡樸、講求公平正義、處事得體、知足常樂,整個社會顯得很和諧,給人以天人合一的感覺,堪稱樂土。可我就是想不明白,這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地球差不多,怎麽人的思想境界、社會精神麵貌差距那麽大呢?似乎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的法則在這個社會都不起作用了。”
    七公主聽了笑道:“你又片麵理解物質存在和精神意識的關係了。存在決定意識並不是說有什麽樣的存在就有什麽樣的意識。人們認識水平不同,對同樣的存在就有不同的認識,進而產生不同的思想觀念、社會意識等等。永昌人的意識不是脫離存在,恰恰就是正確認識存在的反映。他們正確認識了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保持高度協調統一,從而構建出比較理想的社會並使之健康發展。”
    孟宇聽了說道:“正確認識客觀世界,這當然是構建理想社會及其健康發展的前提,問題是人民群眾不可能都有那麽高的認識水平啊,怎麽永昌人的思想境界普遍那麽高呢?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
    七公主覺得孟宇提的問題很幼稚,但還是耐心說道:“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有那麽高的認識水平,然而隻要有人正確認識了客觀世界,並上升為正確的指導思想,施教於民,為大眾所接受,就能普遍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永昌人間便是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人對客觀存在及其規律有了較全麵的正確的認識,從而形成一套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為核心,以天下為公為原則,以重義輕利、克己利他、勤儉樸素、知足常樂、與人為善等為基本要求的教化思想,並以其真理魅力和政府強勢推行得到廣泛的認同和遵循,成了全球的主流道德意識,發展到現在,才構建出比較理想的社會。也可以說,永昌社會有這麽好的精神麵貌,乃教化的結果。”
    孟宇聽了啞然失笑道:“你說的是順理成章,可我聽來卻有紙上談兵的感覺,現實社會多複雜,哪有那麽順當的事?就說教化嘛,地球上也沒少教化呀,怎麽還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呢?”
    七公主亦笑了笑道:“教化能否產生改天換地的積極效應,不但要看教化的內容是不是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全麵的正確的反映,還要看能否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或深入人心的占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地球雖然自古來有各種各樣的教化,但都未能做到如此。就拿中國曆史上的教化來說,要麽是百家爭鳴,莫衷一是,要麽是獨尊儒術,以偏概全,且為禦用,大多代表私有製的統治階級的利益,並沒有發揮曆史賦予教化的應有的作用。再說,統治者大都腐敗,以其昏昏,又豈能使人昭昭!”
    孟宇聽了說道:“中國的傳統思想還是有許多好東西的:你說的人與自然必須保持協調統一,中國古代就叫做天人合一;你說的永昌星那些天下為公、克己利他、知足常樂、與人為善等等,在中國古代思想裏麵都有。問題是人的思想觀念因地域、階級等差別而差別,怎可能哪一種教化思想會被全社會接受,成了真正的統治思想?”
    七公主道:“人的思想會因地域、階級等差別而差別,這沒錯,但是人類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類必須與大自然保持統一和協調、必須順應自然規律,這一定律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不管什麽地域,也不管哪一個階級都不能違背,永昌星的教化思想就是以這一定律為中心而展開的,永昌人講公平正義、崇尚自然簡樸與這一定律息息相關,前麵說的天下為公、知足常樂等等,都是這一定律的延伸。永昌星的教化就是因為在這方麵發揮得很好,綱舉目張,才能為全社會接受。”
    孟宇道:“這麽說,永昌星的教化是抓住了關鍵要害。不過,人或多或少都有其劣根性,未必都能接受正確的東西,我還是不相信全社會能夠一致接受某種教化思想。”
    七公主道:“當然不排除個別,總體上能夠接受。”
    孟宇道:“這在地球至少說目前不可能。”
    七公主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永昌人物欲較淡,這也影響到他們的思想觀念。”
    孟宇問道:“永昌人物欲較淡,是不是與他們能進行光合作用、食量較少有關?”
    七公主道:“有一定關係,但主要是教化使然,長期的教化也改造了永昌人的劣根性,從而使物欲變淡。”
    孟宇聽了笑道:“我有聽說‘教化行而風俗美’,卻沒聽說教化可以在人性上使物欲變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部地球人類文明史終於還是利益紛爭史!教化都沒辦法在後天思行上使人的物欲得到多少克製,怎能在先天稟賦上使物欲變淡?”
    七公主道:“永昌星還有一點和地球不同,就是自古來聖人輩出,這大抵與該星是銀河係神仙總部所在地而人傑地靈有關。‘千古聖人,教化為根’,強大的聖人教化,改造了人們的思想、端正了人們的行為,於是積行成習、習久成性,經過曆代遺傳變異,便也改造了人的劣根性,並漸次進化出永昌人極善的人性。在現代永昌人的稟賦中,物欲就比較淡。”
    孟宇訝然道:“還有這麽回事?”
    七公主繼續說道:“人的種種行為都有其相應的人性根源,改善人性乃打造美好社會的根本,尤其是物欲,雖然能把人類社會引向繁榮昌盛,卻也會把人類文明推向滅亡,隻有在人性上削弱物欲和在行為上克製物欲,才能使人類文明萬古長青。永昌曆代聖人正是基於這一點,從改造人性上狠下工夫,才有今天此等人類。——永昌星千年來沒發生過戰爭,蓋因物欲變淡之故。”
    孟宇半信半疑道:“原來聖人教化有這個功用,要是地球也像永昌星一樣聖人輩出,讓聖人教化統領全球那就好了!”又沉吟道:“可惜地球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後,幾百年上千年才出個把聖人,而且他們的學說思想還有爭議,也形不成主流意識。現在國際形勢形格勢禁,各國多把發展軍事、經濟擺在首位,物欲發揮得淋漓盡致,連環保都顧不上,教化更是浪得虛名,別說改造人性,隻怕是‘苟不教,性乃遷’,實在是令人擔憂哪!”
    七公主沉思了一會說道:“永昌人性極善,他們性守敦敦,體內產生一種叫禪的元素,禪讓的禪,隻是很難提取和帶走,如果能將禪移些到地球人體內,人性也會變得極善,這樣,社會問題就較容易解決。”
    孟宇笑道:“你又說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