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孤月

字數:745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深宮誤最新章節!

    “娘娘,陛下的鑾駕已到了望暉亭,三刻之後便到仙居殿,請娘娘準備接駕。”

    小黃門匆匆跑進殿裏稟告,她愕然起身,慌慌張張地命宮娥為她梳妝打扮。

    華衣美服那麽多,卻沒有一件合心意,銀紅太張揚,絳紫太沉悶,鵝黃太輕佻,湖水綠雖好,可是不襯她的膚。好容易擇了件合心意的衣裳換上,卻又不曉得該梳什麽樣的發髻,該佩什麽樣的首飾。磨磨蹭蹭好半天,終於梳妝好,卻還是不放心,一遍又一遍地問:“本宮這樣妥當麽?衣裳襯不襯人?脂粉會不會太多?這支步搖是否太普通了?”。

    宮娥笑吟吟道:“娘娘本就生的貌美,這樣一打扮,真是如天仙一般。”

    她看著鏡中之人,淺櫻色春衫柔美溫潤,與披帛上的雲紋十分相配,紫晶鑲寶瓔珞在發間熠熠生輝,更襯得她眉若點翠,唇若含丹。這才略放下心來,率著一群宮人跪在殿前迎駕,指尖觸到一點微涼,心中歡喜無限。

    她出身名門,自小接受的便是正統的貴女教育,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一言一行莫不謹慎。光陰流逝,她漸漸長大,就像她的名字一樣,長成了皎月般矚目的女子。

    母親總說:“我的女兒這樣出色,我和你父親必會為你擇一門好親事,須得是相貌堂堂,文武雙全,家世顯赫的男子,這樣方才配得上你。”她隻是羞澀一笑,手中針線遊走,帕上的四合如意雲紋攢成花團錦簇的式樣,正如她想象中自己本該美滿無憂的一生。

    如果不是那一日,她想,她的一生必定會和其他官宦女子一般,幼時養在閨閣,及笄後與門當戶對的男子成婚,從此相夫教子,過著與其他女子一般的安穩日子。

    如果不是那一日......

    那一日天氣晴好,屋裏的窗中透出午後的春光明媚,她一時興起,命貼身婢女抱了瑤琴,想要到水閣彈奏一曲。她的院子與水閣臨近,沿著石子路蜿蜒而下,遠遠便瞧見水閣裏坐著兩個人,待走進方發覺竟是父親和一名年輕男子,父親對她微微一笑:

    “還不快給寧王殿下請安。”

    寧王?想來便是那位據說久經沙場,戰無不勝的殿下了。她一邊行禮,一邊偷偷打量著這位殿下,膚色並不像世家子弟般白皙,眉目間磊落分明,十分俊朗,見她行禮,唇邊抿出一絲淡然笑意:

    “小姐多禮。”

    她隻覺得臉頰微熱,向父親告退後便出了水閣,走到拐角處時,不知為何,竟不自覺地折回躲在數盆芍藥後麵向水閣望去。不知他說了些什麽,父親竟站起來向他行了一個大禮,他亦起身扶起父親,隔著姹紫嫣紅的重重花影,隻瞧見他長身玉立的身影,仿佛臨風的一棵勁鬆。

    從此她波瀾不驚的生活仿佛起了漣漪一般,總會裝作不經意的向父親旁敲側擊打聽他何時來府,當他造訪時,便會滿懷憧憬地穿上最好看的衣裙,戴上最精致的首飾,佯裝閑逛般地在水閣或是父親的院子外頭徘徊,偶然見到他幾次,他不過淡淡一瞥,她卻已是不勝嬌羞;間或聽人議起他種種戰功,她默默聽著,又是為他後怕,又是為他驕傲;閑時在書房繪製丹青,筆尖總會不知不覺的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輪廓。

    裴釗,她在心中默念他的名字,這名字真是好聽,就像他這個人一般,總帶著鋒利肅殺的氣息,可又是那般的冷峻沉穩。如果父親要為她挑選一位如意郎君,她希望那個人,是他。

    得知他登基為帝的那一刻,她隻想叩謝上天,感謝上天如此厚待她。她是重臣之女,德言容功莫不出眾,有十足的把握可入宮為妃。

    可母親卻並不希望她進宮,伴君如伴虎,帝王的恩寵太過沉重,而後宮的日子又是如履薄冰。就連父親,亦在私下勸她:“你要曉得,新皇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端的是心機深沉,以新皇的能耐,整個天下皆在他一人掌握之中,在這樣的人身邊生活,不用想便知其中的艱難。他斷然不會因你是我的女兒而青睞於你的……”

    父親說了種種,她並非沒有聽進去,可是,可是那個人,那個人是裴釗啊。

    君心難測,後宮險惡,她不是不懂,亦不是不怕,可若是嚐過這些便能長伴他身邊,她甘之如飴,她之前的十七載年華都在循規蹈矩,可如今她的心卻不能再循規蹈矩了,她不奢求唯一的帝王寵愛,隻想在他的眼眸裏沉淪。

    殿選那日她沒有見到裴釗,失望之餘倒是對那位年輕的太後有了幾分好奇。她從前就知曉蘇相幼女年僅十二便入宮為後,至今不過五載,這位太後的年紀其實比她還要小上數月,也不知她在這寂寂深宮中是如何度過五年的。

    她偷偷打量主位上盛裝華服的少女,並不是國色天香的美貌,但膚色白皙,尤其是一雙眼眸中總帶著些靈動之氣,初見她們時便毫不掩好奇地把她們幾個從上到下地打量了個遍,甚至連嘴角的笑都帶著調皮的稚氣。她心中有些不安,今日殿選由太後掌管,瞧太後的模樣,想來會喜歡活潑的女子,太後與她身旁孫妙儀的微笑對視她都看在眼裏,忐忑之餘不斷告誡自己,要做得好些,做得更好些。她本就善繪山水,如今用足了心,更是不同凡響,題完最後一個字,她的指尖都在微微顫抖,仿佛筆墨間揮灑的並不是山清水秀,而是她最想抓住的宿命。

    殿選結果在她意料之中,她表現得滴水不漏,沒有人會拒絕這樣出色的女子。冊封那夜她嬌羞而期待地坐在床沿,身上嫣紅的軟煙羅像是華美的水紋,激得她心中漣漪陣陣,裴釗是否會來她宮中?等裴釗進來,她是起身請安,還是靜靜等待?若是他一如往日般冷峻從容,她是否要細語溫存?若是他溫柔繾綣,她是否要嬌羞欲拒?

    她在心中思索了一夜,帳邊一對手臂粗的紅燭也燒了一夜,他卻始終沒有來。

    她叫宮人去打聽,原來冊封之夜裴釗哪裏都沒有去,既沒有來她的仙居殿,也沒有去孫妙儀的棠梨宮,而是在朝陽殿批了一夜的折子,她心中鬆了一口氣。可此後裴釗再未踏入後宮一步,她不斷安慰自己,他登基不久,政務堆積如山,自然沒有旁的心思,他不是也沒去孫妙儀宮中麽?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心中的思念與情愫如毒草般蝕心噬骨,唯有那個人才是她的救贖,她想要見到他,想要依靠他,想要得到他的憐愛,想要與他共度一生......

    她打聽到那日太後在雙鏡橋畫像,故而早早地等在玲瓏亭。其實那日並不是母親的生辰,而是她使了一些小手段。

    太後天性單純,不疑有他,不僅把她帶到長樂宮用膳,還說要帶她去求裴釗讓母親進宮探望,她自然是拒絕了,心中篤定太後必定會告訴裴釗,她曉得太後心善,從進宮時就曉得,太後和孫妙儀性子相投,卻從未冷落過她,明明不甚喜歡她的壽禮,可怕她失落,卻也裝作愛不釋手的樣子。她有些愧疚,可當她跪在宮門口,看見那抹朝思暮想的身影由遠及近時,心中再無旁貸。

    腳步聲在她麵前停住,她瞧見裴釗皂色的靴尖和玄色的袍角,耳邊聽到他淡淡道:“起來罷。”百種情愫湧上心間,一時間竟弦然欲泣,待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忙收斂了神色默默跟著裴釗進了殿。

    宮人們都已退下,整個大殿空蕩蕩的,她親手奉了一盞茶到裴釗手邊,他的目光順著茶盞落到她淺櫻色的衣袖上,停留了一瞬,眉目間透出些讓人捉摸不透的溫和。

    她的心突地一跳,難道他,喜歡她穿這件衣裳麽?她心中暗喜,忽聽到他問:“今日是你母親生辰?”

    她垂下眼睛,聲音帶著些哽咽:“臣妾今日失儀,隻是…隻是臣妾實在想念母親…”一邊說著一邊小心打量他的神色,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裴釗的臉色卻柔和了不少:“無妨,若是想念母親,待上元燈節命婦入宮,自然得見。”

    她之前見過的裴釗,皆是神色冷峻的樣子,如今他突地這般溫存,著實教她又是歡喜又是羞怯,便大著膽子抬起頭看他。他的目光雖落在她的身上,可卻像是望著遠處的一方。她猶豫了半晌,紅著臉道:“天色已晚,臣妾…臣妾伺候陛下…”

    “不必。”

    她愕然看向他,他臉上仍是一派冷峻,仿佛方才的溫存隻是一場大夢,她眼睜睜瞧著裴釗起身,不帶絲毫留戀地走出她的仙居殿。案上的茶盞還冒著氤氳熱氣,可她的心卻涼到了極點,連帶著指尖都是涼的,她捧起那盞方才他用過的茶,怔怔地落下淚來。

    第二日請安時她去得晚了,太後卻毫不在意,仍然笑眯眯地給她賜了座,她望著眼前歡聲笑語的女子,正是剛過了十七的舞象之年,擁有著至尊的富貴榮華,卻早早在這寂寂深宮中斷送了一生,心中便有些釋然。

    人心總是如此,自己不快活時,便巴不得所有人都不快活,若是見著比自己可憐千萬倍的人,心中那抹悲慟便會消弭許多。太後都能如此快活,她又何必自尋煩惱?況且,太後方才說要帶她們同去昆侖苑,那麽,她還是有機會的罷?

    行圍數月,與宮中的日子很是不同。她不善騎馬,每日不過著騎裝做做樣子,隨著眾人簇擁在裴釗身邊,看他縱馬馳騁已是心滿意足。到了深夜,她坐在自己的帳中,看著外頭的明豔火光,猜測著裴釗的內心是否當真堅不可摧?她想,像裴釗這樣的男子絕不可能在一個人麵前方寸大亂,溫柔繾綣,他絕不可能愛慕一個人,既然如此,那就讓她來愛慕他,讓她陪伴著他。

    很久以後,她回想起自己當日的種種心思,隻覺得自己又是好笑,又是可憐。1

    那日午後她正在殿內小憩,迷迷糊糊聽到外麵喧囂一片,有宮娥在外麵急急稟告:“陛下手臂被烈馬踢傷,請娘娘快些出來!”她嚇得臉色煞白,連梳妝都顧不上,急忙趕去裴釗的行宮。

    到時裏麵早已密密麻麻圍了一圈人。裴釗坐在主位上,身邊是緊抿嘴唇神色焦急的太後。她默默站到孫妙儀身旁,瞧著裴釗的臉色雖蒼白但卻還算鎮定,此刻正安撫太後道:“沒有事,不過被踢著了左邊手臂,小傷而已。”

    太後親手替他卷起衣袖,手臂上一片淤青,已然高高腫起。她心中又急又怕,幸好禦醫細細瞧過,說是骨頭沒有被傷著,隻是扭了筋骨,需靜養數日。裴釗僅有兩名妃嬪,自是由她二人輪流侍疾,她痛心之餘亦生出些歡喜,不經意間目光瞥見一旁太後同樣蒼白的臉色,卻並未在意,隻是想太後神色如此黯然,大約是受了不小的驚嚇。

    禦醫開了方子,她瞧著禦醫試好了藥,便親自捧了走回行宮,小心翼翼地為裴釗上好藥。這是她入宮以來第一次這樣近地待在裴釗身邊,心裏隻覺得又是歡喜又是忐忑。裴釗安靜地坐在榻上,待她上完了藥後沉聲開口:“你去歇息罷。”

    她忙道:“臣妾不累,陛下受傷了,臣妾今晚在這裏伺候陛下。”怕他不準,又加了句:“也好讓太後放心。”

    裴釗聞言沉默半晌,微微閉上雙眼,算是默認了。她瞧他疲倦至極,忙扶他躺下,自己默默地跪坐在了榻前。

    昆侖苑向來涼爽,雖說到了夜裏有些寒意,但行宮內鋪了綿軟的厚毯,燭火劈啪,發出些暖融融的光來。她終忍不住抬頭向榻上望去,裴釗不知何時已經睡著了,她大著膽子屏息湊近些,連他平穩的呼吸聲都聽得清晰。此刻他還未醒,想必是睡熟了,平日的冷峻之氣收斂了許多,隻是那眉頭微蹙,她忍不住靠得更近些,想要撫平他的眉頭。

    “阿瑗。”

    他突地低喃一句,驚的她心猛地一跳,撤回身來,卻望見發聲之人又沉沉睡去。

    那一聲低喃是如此的輕,輕得像是一聲歎息,可她卻聽得清清楚楚。那低喃所訴的兩個字好似和風暖陽下的一個驚雷,攜著狂風暴雨呼嘯而來,教她身心俱驚。

    阿瑗...阿瑗...誰是阿瑗?

    幾乎是本能一般,她瞬時想到的,便是那個住在長樂宮,笑意融融的年輕女子。

    普天之下,還有哪個阿瑗能叫他如此念念不忘?前塵往事接踵而來,一樁樁一件件如此驚心動魄,她驟然想起太後生辰那夜待夜宴罷時,她在長樂宮前的亭子裏看見了一身常服的裴釗,他似乎是在等人,可讓她永遠忘不掉的,是他當時臉上的萬般柔情,那是她從未在他臉上見到過的。

    阿瑗......她死死咬住嘴唇,竟然是她,竟然是她!那夜裴釗透過她的影子凝視的那個人,他一味縱容疼惜的那個人,他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亦要捧在心尖的人,竟然是她!竟然是她!!

    她想起之前對孫妙儀莫名的嫉恨,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原來她們都一樣,在他心中從無半點分量。這宮裏的人都是這麽的可憐,孫妙儀是那樣可憐,對這一切渾渾噩噩,不曉得自己視若依靠的男子其實從未在乎過她;太後是那樣可憐,得到的比所有人都多,失去的也比所有人都多;裴釗是那樣可憐,貴為九五之尊,最想要的卻與他隔著萬水千山,絕無可能。

    他們都是可憐人。她悲哀卻又不無嘲諷地想,可是都比不上她,那些在心底珍藏的綿軟情意,還未來得及交給那個人,就已經掉入塵埃,她以後還有什麽呢,她已是一無所有了。

    回宮前的一天她偶然路過裴釗的行宮,恰好瞧見他和太後,兩人似乎是剛從外頭回來,太後正興高采烈地說著些甚麽,而裴釗在一旁含笑看著她。

    他們是在說些甚麽?她很想上前去聽一聽,很想講自己的心思都說給裴釗,可她知道,裴釗永遠不會在她麵前露出那樣的神情。

    回宮後的日子一如往常,她的仙居殿並無絲毫改變,依舊是寶頂華蓋,奢華瑰麗,她與太後相處亦如從前一般融洽,就像是一株花,外麵看著紅香濃豔,其實早就腐敗不堪。

    大雪那日太後起了興致,叫她們去長樂宮吃暖鍋,裴釗果然也在,席間她看著他為太後挾菜添水,心中突地湧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來,於是幾乎是脫口而出:“陛下與太後母子情深,實乃我大曌人倫之典範。”看到裴釗的臉色冷冽下來,她心中升騰起莫名的快意,再如何愛慕又有何用?終究是違背天理人倫,隻是也隻能一段無望的孽想。

    夜裏又下起了雪珠子,打在琉璃瓦上颯颯輕響,她披衣走到窗前,隻瞧見遠處一點明紅的光,那是裴釗的寢殿,依例帝王寢殿燈火不滅,從前她等不到裴釗時便會去看一看那抹燈火,現在想來當初是何其的可憐又可悲。外頭可真是冷啊,光是倚在窗邊瞧一瞧就覺得寒氣錐心刺骨,也不曉得那個人此時是否和她一般滿腹心事,輾轉難眠?他心中愛慕的人想必正在安睡罷。她不禁抬頭向天邊看去,夜涼如水,樹梢一彎孤月灑下滿地清霜。孤月,她自嘲地笑笑,緊了緊身上的大氅,突然覺得滿足。

    其實她與他一樣,一樣的可憐,一樣的可悲,心中裝著永遠都得不到的人,於是便隻能細心而無望地嗬護著無果的情意。多好,他們都是一樣的孤獨,一樣的無望,而這也算是一種長相廝守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