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節 籌劃
字數:5960 加入書籤
但烏岩的這些做法,並沒有獲得烏家大部分人的認同,尤其是那些被剝奪了某些特權的烏家成員,更是跑到烏鼎將和長老那邊去哭訴,但是這個小丫頭卻依舊我行我素,對這些人的反應根本不予理睬,這也正是王靖對她側目相看的重要一點,識大局能放下,不會為外力所幹擾自己的決策。
烏岩心中很清楚,就算她現在不做這些事情,將來大局穩定以後,宋朝也會迫使烏家去做這些事情,宋真宗趙恒對這些氏族下手除了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宋境內,任何一個州縣,隻能夠出現汴京城一個聲音,他要加強中央集權,讓汴京城隨時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在這些權利中,官員任命權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如果烏家不識實務仍然霸占這些重要崗位,一旦汴京城騰出手來,恐怕最後倒黴的仍然是烏家。
主動退出示好與被別人拿下,很明顯是有區別的。
提前規避風險,提前將烏家的資產轉移出來,將烏家所有名下財產全部漂白,這就是當其他氏族聯合起來抵製汴京城時,烏岩率領烏家所做的事情,在十年後,烏家幾乎成為宋朝皇族之下第一大望族時,聲望和財力再次達到了一個頂點,很多烏家人想起當初烏岩為烏家所做的,都唏噓不已,但是在現在的烏家,卻沒有人能夠理解烏岩的行為,換句話說,他們的智商還達不到可以理解烏岩的那個地步。
“王大人,你來應州已經二年有餘,有一件事老夫一直很奇怪,一直想問你,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說呢?”
“烏兄但說無妨。”酒過三巡,王靖已經和烏鼎將開始稱兄道弟起來,隻不過他每次這樣稱呼烏鼎將的時候,一旁的烏岩都會皺一下秀眉。
“我看你在府衙這二年,既沒有攜帶家眷,又沒見有女眷出入,不知道王大人是否成家了呢?”烏鼎將問道這裏的時候,烏岩雖然假裝著扒拉碗裏的飯,但是耳朵一直豎著,神情顯得很緊張。
“啊,你說這個啊,實在是因為公務太忙了,沒有閑暇時候去顧及。”王靖解釋著,
“大人,不是吧,我昨天還和你一起在街上遛鳥來著,你怎麽會沒有時間。”裴定方好奇的問著。
“事實上,是我身邊沒有什麽合適的,你不知道,我自幼無父無母,家境條件不是很好。”
“噗”
一旁剛剛端起茶杯的烏岩聽到王靖說道他自己家境條件不是很好這句話,頓時將口中的茶葉噴了出去,如果說擁有每天純盈利達到幾十萬銀子的王記酒鋪也算家境不好的話,那整個天下敢說家境殷實的還真沒有幾個。
對於王靖的情況,烏岩早就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她注意到王靖一是因為當初她算計王靖反被他算計了一次,那次說不清道不明的恩怨讓她在心中記住了王靖,再有就是以烏岩這樣清高,智商極高的女孩,她想嫁的男人一定要比她還優秀,而王靖無論是成長經曆,還是那種給人高深莫測的行為,都遠遠比其他男孩要優秀得多,最重要的,王靖在言談舉止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那種似壞非壞,大大咧咧的樣子,總是讓她在心中產生一種莫名的悸動。
王靖對烏鼎將說的這個理由很明顯就是托詞。
“王大人,如果您是……那方麵有問題的話,我們烏家有治療這方麵的藥,你千萬不要和我客氣。”
“烏兄,其實我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的……”
“王大人不必多說了,”烏鼎將看了一眼他旁邊帶著麵紗的葉朝雲,然後悄悄的拉著王靖,小聲的說道“你不要不好意思,放心吧,送藥的時候我會派人悄悄的給你送過去,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好吧,那就謝謝烏兄的美意了。”王靖已經不想再繼續解釋下去了,再解釋下去在對方看來隻能是掩飾。
但在其他人眼中,已經二十多歲的他身邊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在十二三歲就可以娶妻的年代,確實極為不正常。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王大人還沒有意中人的話,我到是可以像你推薦一下,你看我的這個女兒怎麽樣,岩兒現在也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齡。”
烏鼎將自豪的看了一眼一旁的烏岩,她以十六歲的年齡就能夠獨擋一麵,而且身材樣貌這些都非常出眾,她的追求者甚至手拉手可以圍著應州轉一圈。
這也是他這次找王靖來的真實目的,如果烏家能傍上王靖這棵大樹,那今後就更穩定了,雖然對方隻是一個小小的知府事,但憑他這麽多年的眼光來講,他感覺對方今後一定會前途無量,甚至封王拜將也並非不可能的事。
“呃,這個……”王靖有些難為情的看了一眼烏岩,後者正佯裝著沒有聽到,低著頭用手帕輕輕擦著嘴角。
“烏兄你誤會了,“他終於鼓足勇氣,看了一眼正低著頭的烏岩繼續說道”其實我一直把她當侄女看待的。”
“王大人,你這麽想那就錯了,我家岩兒實際上……”
“爹爹,我看你今天是有點喝多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一直沒有出聲的烏岩突然打斷了烏鼎將的話。
剛才她從王靖話中的意思中,已經聽到了王靖對自己並沒有什麽想法,既然這樣,如果再讓烏鼎將繼續說下去的話也沒有什麽意義,而且,剛才她注意到一個細節,王靖對他身邊那個葉朝雲的態度也是不冷不熱,對一旁的裴定方和狄青態度倒是非常的熱情,這樣看來,傳聞中這個王靖總督喜歡男人的傳說可能真的是事實。
烏鼎將看了烏岩一眼,有些明白了她的意思,於是他用手扶住頭,搖搖晃晃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王大人,今天老夫可能是多喝了一些酒,話有些多了,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哪裏,烏兄字字珠璣,說的話確實在發自肺腑,請放心……府衙今後和烏家永遠站在一起,絕對不會做落井下石的事。”
王靖並沒注意到剛才烏鼎將和烏岩之間的眼神交流,他認為烏鼎將此舉僅僅是為了增加和府衙的好感而已。
……
待烏鼎將和烏岩離開以後,裴定方終於忍不住開口了,剛才他耐於情麵有些話一直沒有說出口。
“大人,剛才烏鼎將的意思連我都聽出來了,那個烏岩人漂亮,又有本事,您為什麽裝糊塗呢。”
“裴定方,現在塞北形勢這麽緊張,這麽嚴峻,戰亂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我身為應州知府事,身係幾十萬民眾的生命,在這個節骨眼上,我王靖又怎能因為一點兒女私情,放民族大義於不顧。”
在裴定方眼中,王靖顯然說的有些心虧。
“大人,話是這麽說,可是你今天說出來的話好像和你的人品和往日的行為完全不搭啊。”
“有些人,表麵上放蕩不羈,但是內心卻俠之大者,有些人,雖然表麵上無所事事,但是卻一直憂國憂民……很明顯,我就是這種人。”王靖解釋著。
狄青在一旁無奈的搖了搖頭,如果說每天調戲身邊侍女算俠之大者,每天糟蹋詩歌算憂國憂民的話,那麽以這個邏輯,每天在街上遛鳥確實也可以算做俠之大者,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確實可以算做憂國憂民。
以王靖愛睡懶覺的作息習性,他沒有去冬眠已經可以算成是勤奮的楷模了。
現如今,在狄青手下的一萬一千名府衙士兵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拉到戰場上,在這半年多的休整期中,王靖並沒有像外人看到的那樣,對整個塞北局勢不管不問,麵對來自劉家和張家帶來的壓力和挑釁行為,府衙和烏家軍隊一直保持克製狀態,但在背地裏,王靖不但從關內悄悄的為這些府衙士兵購買了成都府製造的盾牌和戰刀,並且還根據新州籍士兵格鬥的習慣,每個人都配置了幾柄可以用來投擲的標槍,以及手腕中專門用來陰人的袖箭,平時的訓練也絲毫沒有放鬆,同時,原來簡陋的訓練校場,被他配置了各種用來訓練的設備設施,隻要士兵們提出的訓練要求,他全部都滿足。
對於應州烏家所占據的地區,以他的要求,每隔三十裏,建立一個簡單的烽火台,每座主城都在積極儲備物資,加強城防,以防備其他氏族聯盟的進攻。
在他眼中,雖然應州並不會是以後戰役的中心戰場,但是做了這些事情之後,至少心裏能夠安穩一些。
以王靖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他將塞北劃分為二個戰區,其中,他將應州、雲州和寰州、朔州劃成一個戰區,將新州、蔚州、武州、琢州、莫州和瀛州劃為一個戰區,,而且這其中武州的陳家立場是否已經暗中傾向了汴京城都未嚐可知,那麽雙方兩個戰區的實力對比第一個戰區處於優勢,而另外一個戰區劣勢明顯。
不過有一點,新州的意外拿下讓王靖心中安穩許多,雖然不得不承認,新州地區因為連年的戰亂,所能拿出來的軍隊加起來不一定超過八萬,但是從戰略角度上看,雲州在北、應州在西、新州在東,實際上這些聯盟集團已然被大宋的府軍切割開,並隱隱形成了一個包圍區域。
隻要在接下來的戰略中不走昏招,那麽勝利便是顯而易見的。
王靖此時已經幻想著自己在大殿上接受大帝趙恒表揚的場景,到了那個時候,如果自己在趁著宋真宗趙恒高興,提提自己升官的事,王靖臉上頓時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他甚至連自己的戰功奏表都已經擬好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今日之戰,大揚我大宋威儀,聽聞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微臣王靖不才,數次因激動哭暈在床榻之上,早晨聽聞此消息,自醒來之時發現以至深夜,匆忙秉燭夜書,一是向汴京城送上我的真心祝福,願我大宋在您的帶領下,越來越繁榮強大,希望整個大宋到處都充滿著愛,二是臣這裏還有一件小事,我應州地處雖偏遠,但在此與那些心懷不臣之心的家族對抗中,頑強的抵擋住了來自比內亞行省方麵大大小小的數百次進攻,當然,最後仍然被我頑強的大宋將士拒之門外,未有寸功,在其中,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作為應州的知府事,我能夠哪裏有困難就出現在那裏,哪裏危機就會出現臣的身影,在心中牢記自己是一名優秀的大宋官員,起了一定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他將這份戰功奏表小心翼翼的壓在了案頭文件的最下麵,然後把另一份應州的簡報呈送給下屬,心中頓時一片的光明。
能不能飛黃騰達就靠這份奏表了。
汴京城趙恒書房
曹彬、李泰、李繼隆三位將軍正站在宋真宗趙恒麵前,而趙恒一邊翻閱著案子上的奏章一邊聽著他們三個的講話。
如今正值嚴寒,外邊下著鵝毛般的大雪,屋內的壁爐內木炭卻燒得通紅,曹彬三人原本穿著厚厚的大衣,額頭上已經冒出縝密的汗珠。
“如今太原府路和河間府路的軍隊已經準備就緒,附近所有大戶人家的家丁,包括十六歲以上的男丁、還有囚犯已暫時全部征召進遠征軍,目前兵力集結為三十萬。”李泰說道,如今他在武將中地位較高,是宋朝當朝武將的領軍人物之一。
另外還有田仁朗,李繼隆,和遠在邊關的楊業。
而宋朝軍中威望最高的曹彬雖然頂著國公和大元帥的頭銜,但麾下並沒一兵一卒可以調遣。
“太原府路剛剛傳來消息,那邊征兵一切順利,預計開春之後,兵力可以增加至二十萬人。”李繼隆說道,在他的神情中頗有一些自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