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 135 章

字數:647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孫保財聽了應道:“行, 我去看看, 昨天我特意叮囑老杜讓他早些來, 估計過會就能到了,咱把東西準備好,談完活咱就去錢家,應該不會誤事。”
    他昨天敢這麽幹,是因為兩家離得近,都是一個村的,走幾分鍾就能到了。
    錢七點頭表示知道了, 端著東西去了廚房。
    等老婆出去後,孫保財來到放東西的隔間,看看過會帶什麽回錢家。
    他們成親時,別人送的東西都放在了這裏。
    孫保財看有兩小壇酒, 拿過來放到腳邊,酒送給嶽父的。
    又拿了兩個幹果禮盒,這個給孩子的。
    看了一圈沒找到適合給嶽母的東西。
    最後看角落裏放著的雞蛋, 眉頭一挑送這個實惠。
    把挑好的東西拿出去放到桌子上, 等會讓老婆看看,拿這些行不行。
    走到廚房看老婆已經收拾好了, 打量下看這裏雖然簡陋,但收拾的很幹淨整潔。
    笑道:“我選了兩壇酒、兩盒幹果、還有一小籃子雞蛋,你看行不。”
    錢七用清水洗了下手, 聞言笑道:“你做主吧, 不過注意下, 回門禮要帶雙數,要麽少拿個,要麽在添個,你看著辦吧。”
    反正她六個嫂子三朝回門時,她娘給拿的都是雙數。
    還說什麽好事要成雙成對,一定要吉利等。
    所以這事她雖然不在意,但是她娘一定會在意的。
    孫保財聽了笑著應了,兩人回屋把禮品又加了件,放到一邊。
    孫保財看現在無事,反正要等著老杜,索性把筆墨紙張拿出來,繼續翻譯農桑通決。
    昨晚翻譯了一半,爭取今天把這本書翻譯完。
    錢七也跟昨晚似的,坐在旁邊看翻譯成簡體字的紙張。
    這本農桑通決,真是本農業類的好書。
    開篇論述了農業發展曆史,這讓她這樣以前不善農務之人,對農業的演變有了個概念。
    而且書中逐步介紹了農、林、牧、副、漁各業的技術和經驗。
    這個十分難得了,這麽好的書,聽孫保財說,竟然因放的時間久遠,被便宜處理了。
    看完農業篇感歎道:“老公,這樣的實用的好書,為何在書肆無人問津呢,真是讓人想不通啊!”
    這書多有實用價值啊,要是農民多多研究,多收些糧食肯定沒問題。
    麵對老婆的疑惑孫保財笑道:“這有什麽想不通的,這裏的人凡是去讀書的,都是奔著科舉去的,都夢想著能一朝得中光耀門楣呢。所以這些人看的書,都是些四書五經史記典故等這類的書。農業類的書,這些一心走仕途的書生,怎麽會看呢。”
    這種現象是這裏的通病,就像如果城裏的學子,對農業類書籍不感興趣,這是正常現象。
    畢竟他們沒有接觸過種田的事,這個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農家子讀書後,也不看這類書,就不得不讓人唏噓了。
    想到這裏抬頭看著錢七感歎道:“這裏種地的農民有幾個識字的,就算識字又能認識幾個字,所以這書為何會無人問津,也就好理解了。”
    而且農民往往都對讀書心懷敬畏,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不會踏進書肆裏吧。
    錢七聽完確實是這個理,一時竟然莫名有些感傷。
    也不知是為這裏整日下地勞作的爹娘,還是為了其它。。。
    老杜的大兒子趕著騾車,到了紅棗村村口。
    問了人後,找到孫保財家,把騾車停下後,老杜和兒子們下來。
    看到破舊的院牆是該重修了,讓大兒子上前敲門。
    孫保財聽到敲門聲,放下毛筆說道:“可能是老杜來了,我去開門到時帶他看看活。”
    看老婆聽後隻是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眼睛都未離開紙張,不由笑了這是看入迷了嗎。
    出來打開門,看確實是老杜,後麵的幾個大漢應該是他兒子。
    笑道:“老杜你來了,出來的挺早吧,抱歉今天是我娘子回門日,所以才讓你們一大早就往這跑。”
    老杜連忙表示無事,跟孫保財介紹了後麵的兒子,又含蓄了幾句,才開始跟著孫保財看活。
    孫保財先帶著幾人,看了要修的院牆。
    等老杜的兒子們,丈量完圍牆的尺寸後,又帶著他們去了荒地。
    到了地方,孫保財用手指了指這一片荒地道:“這裏一共五畝荒地,要弄成曬場的,就是這塊挨著良田最近的。”
    這地裏的情況聽錢七說了,確實有些難辦。
    老杜看這塊地麵都是碎石,不由皺眉問道:“這要鋪平整就可以嗎?還有這地底下,多深才有好土呢。”
    鋪平整也要用好土墊一層才行,要不根本弄不平整。
    孫保財聽後笑道:“這地底下將近一尺下才是好土,這片地確實不好弄,這活你看怎麽幹才好呢,如果有好的意見,跟我說說可好。”
    他家這些活他也頭痛,不覺問了出來,看看老杜有何好的方法。
    畢竟他幹這行有二十多年了,經驗肯定豐富。
    老杜聽後想了下才道:“我們壘牆都是用土坯壘,土坯用麥秸切短和泥做出來的你也知道,我這麽說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糯米漿的話,用你這地裏的碎石土壘牆,其實也是可以的。”
    停頓了下頗為不好意思說道:“這樣的話費時間和功夫,可能要另外加些錢才成。”
    他們做土坯也需要去弄土,如果用荒地裏的碎石土的話,最大的好處就是近,能節省好些功夫。
    當然這荒地肯定不太好取土,但是要是加些錢的話,這活還是可以做的。
    畢竟他接了要把一畝荒地,弄平整做曬場的活。
    要是在這裏取土的話,曬場也好弄。
    孫保財聽後想了下,覺的老杜說這事可行。
    這樣的話以後修整這片荒地的話,也省了大功夫了。
    想了下說道:“砌牆能用多少這裏的土,要加多少錢,老杜你直接說就行,還有這牆多久能弄好。”
    老杜聽後心裏算了下笑道:“這五畝地上的碎石土,應該能用大部分,至於價錢嗎,在加八百文如何,這樣的話一共三兩銀子,這錢我不要,是雇人挖土的費用。這活大概十五天左右能完工。”
    這挖土的活他要找人幹,他和兒子們主要做土坯和砌牆。
    孫保財聽了點頭同意,覺的八百文這價格可以接受。
    雇一個幹短工的,一天是二十文左右,如果請四個人幹個十天的話,正好八百文。
    兩人又商量了些細節,約定好明天正式開工。
    他先給了一兩半銀子,約定剩下的完工在付。
    等送走老杜後,看天色不早了,回屋和錢七拿著東西,趕緊往錢家走。。。
    王氏走到門邊看了幾次,七丫頭咋還不來呢。
    眼瞅著快吃午飯了,心裏氣的直嘀咕,死丫頭不會把今天三朝回門的事給忘了吧。
    這般想著剛想叫錢五去提醒下,就聽到女兒說話的聲音。
    蹭的一下站了起來,看閨女和姑爺手提著東西進來。
    連忙上前笑著把東西接過來,召喚錢五招待姑爺,示意女兒跟她回屋。
    錢五看著娘和妹妹回屋的背影,對著孫保財笑道:“怎麽才來啊,娘都到門外看了好幾次了。”
    孫保財笑著解釋道:“這不,我想把我家的院牆修了,你也知道我總往出跑,要是不修了的話,我在外麵也不放心啊,所以昨天去縣裏找了個泥瓦工,約了今天一早來家裏談活的事,沒想到晚了些。”
    錢五聽後點頭,也覺得那老宅的院牆是該修了,破舊不說牆高還矮。
    這以後小七一人在家的時候,確實不太安全。
    兩人不在說這話題,又聊起了其它。
    錢七拿著東西跟娘回屋後,剛放下東西,沒想到胳膊上就挨了一下掐。
    回頭看王氏叉腰怒瞪著她,知道她娘這是因為她回來晚了生氣呢,無奈的連忙解釋。
    王氏聽後釋懷了些,看著拿來的東西,忍不住說道:“怎麽拿來這麽多東西,咱家不缺這些,以後可別這樣了,你這剛成親,得想著以後過日子的事。”
    忍不住又說了一堆過日子的事。
    錢七微笑的聽著,王氏雖然說話語氣不好,但是話裏充滿了對她濃濃的關心。
    在這裏有個這樣樸實關心她的娘,真的很好很好。
    中午時兩人一起跟錢家人吃了頓回門飯,兩人到了下晌才回去。
    而這時關於錢七和孫保財的新流言,已經傳遍了整個紅棗村。
    孫保財剛剛想著明天要辦的事了,沒注意前麵。
    等錢七提醒了,隻看到了一個消失在角落的身影。
    走近後,看羅家門前有一捆柴。
    兩人互相看了看,難道這是林寡婦的追求者。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人家現在算是單身。
    這人能送柴火,看來是有幾分關心在裏麵的。
    這畢竟是人家的事,於是不在多做停留,往自家門前走。
    現在已經下晌了,天太熱,兩人直接回屋,等晚一些在去後麵地裏幹活。
    前些天給老杜他們買了些酒菜,額外加了兩百文,讓他們幫著把挨著曬場的一畝旱地給鬆了土。
    還有把已經挖的坑坑窪窪的荒地整理了下,現在那裏的地麵,已經平整多了。
    那畝旱地他要改成水田,所以現在隻要有空,就挖鬆過土的旱地。
    把挖出來的好土,都平鋪到東麵的慌地上。
    兩人回屋後,孫保財繼續翻譯書,還有最後一本雜記了,今天能翻譯完。
    翻譯到有趣的地方,不時會跟老婆分享下。
    錢七在旁邊看書,她現在看的是農桑通訣林木篇,其中有介紹果樹種植的。
    按照書裏說的,紅棗村這裏的氣候,適合種植葡萄、桃杏、梨、山楂、棗等。
    她在這裏生活十年,棗就不說了,紅棗村就是以種棗樹命的名。
    葡萄在這裏根本沒見過,當然也可能是她的生活層次太低,接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