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前朝遺孤副本5
字數:4926 加入書籤
大祁有民謠廣泛遠播, 大意是帝王手中無實權, 而謝氏一人權傾朝野, 隻手遮天, 朝堂亦有權臣相互勾結,橫行無忌,越過君王招賢納士,收攬城中名士,美名其曰, 廣納賢才、集思廣益,實則伺機而動、有所圖謀。
其實他們也未必不知曉自己大勢已去, 畢竟表麵看來,就算是受人牽製的傀儡君主, 但也是大權獨攬的謝氏一手扶持上去的, 這天下, 連皇帝都要仰謝氏的鼻息,何況是他們, 這謝氏能插手的地方太多了。到時候若看他們不順眼, 向上請命,除奸惡,清君側,他們都得玩完, 但是大家都是征伐四方時打下的權勢, 沒有人提供一個順勢而下的階梯, 是不會輕易放權的。
季海衡麵上端著風雅聖潔之貌, 似乎完全不插手這些事,其實早已打入內部,也準備著最好的時機發動表演。
時機就是那些權臣照例大肆宴請賓客的時候,流水般的宴席擺滿眼前,八珍玉食,金杯美酒,極其奢靡。
權臣楊得苓看著他的門客,黑眼珠子盯著眼前的山珍海味,突然涕淚俱下,哭聲很大,瞬間驚擾了不少賓客,麵上不悅,但還是得端起禮貌的樣子詢問:“先生,何故?”
那個門客抽噎著,斷斷續續地回道:“請大人原諒臣子人前失儀,隻是......隻是......臣突然想起了臣的老母親,她一介村婦,從未嚐過如此的美味,尤其是眼前這道汁多味美的鱸魚,令臣憶起了舊鄉……”
“臣舊鄉在蘇州,當年蠻族來襲,城內民不聊生,臣終日食不果腹,隻能拾野草充饑……蘇州河裏有那小小的鯽魚,臣的老母親將其撈起,用四處采摘的野菜溫燉,無鹽可作調料,味道極淡,但在那饑寒交迫的日子,卻是難以忘懷的鮮美!臣....臣...!”語未盡,已是泣不可聲!
話畢,輪到楊得苓自己神色微怔。歌舞停了,席間也靜了,大家執筷的動作也頓了,縱使眼前菜肴再精美誘人,也沒了大快朵頤的興致。
前有喬勝春的鱸魚秋思文章,後有門客的憶母涕零,眾人的神情不由也染上了幾分哀戚,眼前的盛宴堪比滿漢全席,鹹甜葷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連作為擺飾的配菜都精雕細琢無一不精致。
可是卻無端端讓人憶起了故鄉的蔬果,蜜橘、青果、蠶豆,茭白等,這些都是難以言喻的思鄉蠱惑。
楊得苓來自吳中地區,聽了門客一番話,也想起了兒時的烏篷船,想起了自己離鄉前最愛吃的蓴菜羹。
蓴菜羹與鱸魚膾並稱為吳中名菜,自古便有“清清蓴菜雨後滑,玉美鱸魚雪片肥,吳中雙璧一並來,任爾不遜江東名”的佳句傳誦。
比起垂釣才可得的肥美鱸魚,蓴菜隨處可見,漫山遍野皆有,形狀如碧色幼芽,嚐起來非常爽口,但若不放調料中和,煮起來的味道極淡,也沒有那麽鮮美,兵荒馬亂時期,鹽這種東西,可以說是奢侈品,縱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但此情此景,讓人忽地想起,記憶中那寡淡的味道,似乎鼻尖依舊可以嗅到曾經那破敗的碗中撲鼻充盈的香氣,母親端來的熱氣騰騰的一碗湯羹,莫名就讓人舌尖發饞,唾液分泌,心尖卻是一陣顫動發苦。
不少人都是千裏迢迢來京尋求一展宏圖的機遇,眼看匆匆,歲月流逝,鬢角發白,與家聯絡的書信也越發頻繁,路途遙遠,書信往來一趟已幾月輪回,平日不是不思念,今日被這一哭,那思鄉之情一傾瀉,倒是一發不可收拾。
聞門客一席話,盛宴難再繼。第二天,楊得苓果然交了官印,自發請命返鄉,除了想念家鄉菜肴,當然還有其他理由,他也是極會看形勢的人,自然明白,上頭的人已經給足了你麵子,再死賴著不走也不是個事。而且因他是這場辭官返鄉潮中權勢最大的一個,他那審時度勢之舉因披了一件思鄉外衣,反倒成了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大家皆紛紛讚美他不慕權勢、淡薄名利,也算是事了拂衣去、不負身後名了。
幾個月後,這場以詩文作為開篇、轟動全城的歸鄉潮才徹底落下了帷幕,後世史書將其輕描淡寫地稱呼為一場無刃之戰。
這場政變雖未流血,但卻成功實現了權力的轉移。
世人皆言,謝君懷這手段實在是妙啊!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官印,隻怕這普天之下,再沒有人是他的對手,隻是不知道宮城裏那位主兒臉色怎麽樣?畢竟收回的權和印,可是集中到謝氏手裏,整個天下徹底成了他的一言堂啊!
——————————————
皇帝兒年紀小,可下手的地方太大了,偌大的皇宮想要討其歡心的人太多了,但基本都拍到馬腿上去了。隨著對方年歲漸長,那身量兒拔高,那殊麗的五官也漸漸長開,有了淩厲的弧度,明明還是那慵懶的風姿,說不出的風情,但性子卻越發喜怒無常,隻要對方眉毛一挑,大家心肝兒就一顫。
上個月,宮裏有居心叵測的婢女故意跌倒在九千歲懷裏,翌日就被宮人發現那婢女失足落水跌進了禦花園的池子裏,被人發現的時候,那屍體都被泡白了呢,眼珠子詭異地睜著,分外嚇人。
一時間,宮裏噤若寒蟬,不過上麵那位龍心倒是大悅,大家也隻得賠笑,暗地裏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裏。
主要是上麵那位主兒高興,底下的人撲湯蹈火都得幹,主要上麵那位想要什麽,底下的人拚盡全力都給對方找來。
天底下唯一敢忤逆陛下的也就謝太傅一人,畢竟也隻有將帝王領回宮並將其教養成人的謝太傅膽敢這樣做,甚至隻要帝王犯了錯照樣教訓,照樣打手心板兒,完全那些民間私塾裏的教師對待學生一樣,哪怕這個學生已經快十七了,哪怕這個學生的身份是九五之尊,剛正不阿的謝太傅照打不誤。
畢竟對方雖除了太傅之外,沒有其他實際職務,但他可是九千歲,擁有至高無上之權的九千歲,勢力近乎通天,掌管朝廷軍政,財政、司法,甚至可以插手科舉事務,裁決天底下千千萬萬讀書人命運,手中甚至還執掌著邊防大印,隨時可以調兵遣將、兵臨城下,打皇帝手心還算事小。
不過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被當做稚童打手心板,陛下一點也不惱怒,那臉色看上去也毫無怨氣,就是私底下讓他們把謝太傅老底查得幹淨。沒眼色的都以為皇帝是傷了麵子,所以千方百計想要抓謝太傅把柄。
不過這一切都沒瞞過太監總管王叢的眼睛,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眼睛可雪亮著,自然瞧得出帝王對謝太傅那心思。
每每正式上朝的時候,拍板裁決政事永遠是謝君懷,而高座上的小皇帝就像是被忽略了一樣,每每注視過去讓人看不清那冠冕下的臉色,無端端讓人產生深不可測的念頭。
但隻有在身旁伺候的他知道,俊美的帝王眼神追逐的是那朝堂之上言辭犀利、妙語連珠的謝太傅。尤其是每每在上朝的時候,太傅常穿的黑紅色的官服,頭戴黑色的烏紗禮冠,帽簷兩邊的珠帶垂在臉頰兩邊,隨著人微微頷首便會發出清脆的聲響。
從上俯下,便是好一片勝景風光。
第二天,他便想方設法讓心靈手巧同時嘴巴又嚴實的宮人做了一套同謝太傅一模一樣的衣服出來,獻給陛下。
此舉果然贏得龍心大悅,當場便賜了重賞,王叢矜持地領賞而去,隻是沒想到,此事那麽不湊巧,竟然被太傅抓包了。
年輕的帝王穿著那精心製作的官服,對鏡擺弄著官帽,紅黑長袍泛著亮麗的色澤,襯著那張禍國殃民的臉,讓鏡中人魅惑得不可一世。
連華美精致的寶珠都與太傅身上的一模一樣,小皇帝興致盎然地擺弄著,麵頰處垂下幾縷烏發,抬頭對鏡,一雙惑人的眼睛仿佛可以把人的魂魄吸了進去,他開始一顰一笑都模仿著謝太傅在朝堂上的姿態,眸光如湖光般幽微。
然後一切的發展都極富戲劇性,沒有通報的太傅直接入了殿門,看到這一幕,太傅麵容震驚,而沒想到自己一番隱秘心思就這樣暴露於天下的年輕帝王也瞬間白了一張臉,血色從臉上褪得幹淨,停了自己的動作,唇角欲動。
一開始被接回宮的時候,哪怕他的脾氣再壞,對方也願意寵著他。待他適應了這宮廷生活後,就開始變得刻板起來,嚴格要求他學習帝王之術,當初那從民間把他接回來的溫柔瞬間如同鏡中月水中花,把他帶進宮後就徹底收了溫柔的麵孔,每天都想著尋隙教訓他。
太傅對他越是嚴厲,他越不服氣,他越想學好了讓對方無刺可挑,讓對方遲早對他俯首稱臣,等到越長越大,他才發現自己已經在那股勁裏,習慣了追逐對方那清淡的眼神了。
他會嫉妒所有奪去太傅心神的存在、會憤怒所有想要接近太傅的人,他的想法變得扭曲畸形,他滿腔都是遏製不住的占有欲。但同時他也知道了,如若跟往常一樣,在課業上忤逆太傅的心思,故意跟其對抗是討不了好的,於是他便學會了收斂,努力練出一手剛健雄渾的好字,刻苦將《帝王誡》倒背如流,為了對方一個頷首,廢寢忘食地熬夜讀書,畢竟他基礎差,從小在那種地方學的也都是登不得台麵的房中之術,所以不得不比常人多下點功夫。
而他的策略也很成功,他的聰敏好學讓他深受太傅賞識和褒讚,從對方那眉眼彎彎的眸中,他知道,對方是極喜歡他這樣服帖的姿態,於是他也能夠在不見光的地方徹底享受太傅的鍾愛,滿足這份畸形隱秘的感情。
隻是沒想到,他的心思毫無預兆,竟暴露得如此之快,快得讓人毫無防備,就像曝於人前的軀體,不得不接受著驗屍官的檢閱剖析,似乎非得把他的心肝脾肺都看得幹淨才罷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