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字數:5776   加入書籤

A+A-




    池一刀麾下大軍成份很雜。

    有農夫,有商人,有手工者,也有地痞波皮。

    但更多的是從尉遲恭、李慎、周道務那逃跑的士兵。

    池一刀但凡遇上這些逃兵,就問一句話,“歸不歸順?”

    歸順者留下,不歸順者殺。

    簡單、粗暴有效率。

    如同池一刀這人一般。

    按池一刀的說法,西南爛成這樣,這些當兵的都該去死。

    讓你們活著將功贖罪,便是我池大帥仁慈。

    麾下人多了。

    武器也精良。

    有弓弩,有橫刀,也有陌刀。

    這世間,但凡唐軍陌刀陣一出,人馬皆成碎肉,必所向披靡。

    陌刀可是好玩意。

    因為它重。

    一把陌刀費老多的鐵了,而且是精鐵。

    一把陌刀,可以打造數把橫刀。

    要不是沒那打鐵的本事,加上時間急。

    池一刀肯定下令融了陌刀,打些橫刀出來。

    所謂持陌刀之軍必為精銳。

    尉遲恭帶來的可是大唐皇家羽林。

    皇家羽林雖然戰力稱不上精銳,但卻代表著皇家的顏麵。

    裝備些陌刀,也在常理之中。

    隻是陌刀太少,尋覓、收擾起來才一百二十七把。

    所以,權衡之下。

    池一刀將這一百二十七把陌刀組建了陌刀營,號稱五百陌刀營。

    又將一千多弓弩,編成了弓弩營。

    然後將剩下的人中,矮挫中選高個,組建了一個刀盾營,號稱五千刀盾營。

    這刀盾營與尋常刀盾營有所不同。

    有刀,但種類比較複雜。

    譬如菜刀、柴刀、殺豬刀,甚至連剪刀都有,雖然小了點,但好歹也是刀嘛。

    都說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自然,能殺人的就是好刀。

    當然了,其中也有橫刀,隻是數目不太多罷了。

    至於盾嘛,除了逃兵手中帶來的唐軍製式盾,剩下的倒基本上都是統一的盾。

    這世道雖然艱辛,可誰家還沒個灶上用的鍋蓋啊?

    最後被選拔下來的人,池一刀將他們全部歸入長槍營。

    人手一杆一丈長槍,威風、氣派、高大上。

    這長槍全部是統一製式,愣是將茂州的竹林全部禍害光了。

    削竹為槍,厲害啊!

    之後,池一刀還不滿意,他從某私塾拽來一個教書先生,任命為軍師。

    人才啊!目不識丁的池屠夫,手掌萬兵之餘,居然還能想到設個軍師。

    先不說那軍師稱不稱職。

    就說池屠夫這胸襟,那是廣闊得沒邊了。

    目光之遠,所圖之甚,歎為觀之,令人拍案叫絕!

    有人便有底氣。

    有底氣便有了膽氣。

    有了膽氣就會癢,發癢。

    心癢!

    手癢癢!

    混身都癢!

    以至於每個毛孔都在癢。

    茂州周邊,基本上被池一刀搞定了。

    可謂兵鋒所至,莫有不從。

    萬人在手,誰敢爭鋒。

    於是,池一刀的目光都投向東邊,那裏有二十多萬的黨項、吐蕃大軍在圍攻大散關。

    這世間總有那麽些人,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是雞蛋,也從不認為敵人是石頭。

    他們也從不缺少拿雞蛋碰石頭的勇氣,或者說是豪氣。

    按他們的說法,就算是雞蛋撞石頭,也要甩你一臉蛋清,糊你一臉蛋黃。你如果難受了,拿手一抹,那就是混蛋。

    那一天,池一刀登高,大手一揮,扯著嗓子一呼:“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大軍隨即開拔,奔大散關而去。

    可憐的池一刀,竟不知道,這句話喊得實在是不合時宜,也不合規矩。

    就憑這句話,大概就能讓他死上好幾回了。

    可現在的池一刀,不,是池大帥,他有人有膽有勇氣。

    於是,三戰三捷。

    愣是將黨項和吐蕃大軍的外圍,清掃個幹淨。

    啃掉了外麵的皮,那麽裏麵便是肉和核了。

    肉鮮美,但核,太硬!

    黨項、吐蕃聯軍主帥對池一刀的態度,也從嗤之以鼻,變成全力以赴。

    這其中經曆了怎樣的心理曆程,無從考證。

    但此時,他們將這支雜牌軍當成了勁敵,終於正眼相對了。

    聯軍開始調動主力,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既然你們吵雜,那麽我就來輾碎你們!

    其實這時候,池大帥完全可以撤退。

    見好就收!

    聯軍不可能派出主力部隊去追擊,因為他們的目標一直是大散關,一直是長安。

    可池大帥,卻不這麽想,也不這麽幹。

    就說這池大帥目不識丁吧,還愣把自己當名將、猛將了,還以為自己是猛張飛,一喝便可退十萬兵。

    他哪懂戰法、陣法,哪懂什麽見好就收。

    三戰三捷讓他熱血上腦,混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幾斤幾兩,吃幾碗飯了。

    他想得很簡單,既然老子能贏你三次,那就贏你到底。

    大戰不知道是怎麽打起來的。

    也說不清楚是聯軍先發起的進攻,還是池大帥先發起的進攻。

    大戰就這麽糊裏糊塗地開始了。

    開始的糊裏糊塗,結束得卻是驚心動魄。

    一戰之後,池大帥麾下大軍……,

    沒有奇跡、也沒有懸念。

    一戰盡沒!

    ……。

    從池大帥三戰三捷時起,韓威和李沂就站在大散關城樓上俯瞰這個戰場。

    登高望遠,一覽無疑。

    三戰三捷,並不可喜。

    以有備對無防,以眾擊寡。

    勝,是為常理。

    李沂率五萬神策衛到達大散關,隻是振奮了守軍士氣,對戰局的影響並沒有那麽大。

    因為敵我雙方相距太近。

    而大散關地形險要,無法同時鋪開大規模兵力對決。

    就算如今唐軍有了足夠的兵力發起反擊,也無法順利出關隘布陣。

    一旦在開關隘城門時,敵人趁機發起總攻,後果便不堪設想。

    既然守住關隘不成問題,誰敢出奇兵冒失大散關的風險?

    連李沂也不敢行險。

    所以,隻有等待。

    城樓上看風景,便是等待,等待戰機。

    韓威和李沂從一開始就不看好池一刀這支雜兵。

    當然,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對局勢很適用。

    況且至少池一刀是唐人。

    是唐人,就夠了。

    韓威和李沂也盼著池一刀能戰出奇跡。

    三戰三捷,韓威和李沂也為池一刀高興。

    甚至韓威和李沂都認為該為池一刀向朝廷請功。

    隻是這顯然對改變戰局,確實沒有多大的關係。(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