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補更

字數:4264   加入書籤

A+A-


    康熙一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 第三天就帶著繡瑜去了豐澤園觀看番麥收割的場景,隨即前往天壇祭天,感謝上天賜予新的食物;並且以新收割、剛剛脫粒的番麥為食, 布施窮苦百姓。

    德妃全程陪在皇帝身邊, 接待宗親大臣、打理宴席用品, 儼然一副主婦的姿態。這番做派震懾六宮。

    掌管廚房、做菜招待族中親友,這向來是滿人主婦地位和權利的象征。對應宮裏的習俗,就是每年坤寧宮祭神時, 由後宮身份最高的女眷用大鼎烹煮豬肉賜給宗親群臣。

    以往這都是皇後的職責,後來則一直由溫僖貴妃主持。如今德妃主持烹煮番麥,雖然沒有在年節、坤寧宮這樣充滿政治意義的時間地點, 卻勝在食用的人除了宗親,更多了無數窮苦百姓, 如今京裏誰不道她聖恩隆重、心地善良?

    市井裏的歌謠傳進宮來, 其餘三妃聽了, 宮室裏不知換了多少瓷器擺設,偏偏最有理由生氣的溫僖按兵不動, 永壽宮悄沒聲息的。惠妃宜妃等人雖氣, 但誰都不願頭一個出手對付永和宮,叫旁人“漁翁得利”。

    連太子也暗暗心驚。老四老六且還嫩著呢, 可他額娘卻是個厲害的。以往永和宮不顯山不露水, 得寵了十幾年, 旁人提起德妃也不過是一句“有點姿色, 運氣好能生罷了”。

    可今天在豐澤園, 看了皇阿瑪跟德妃互動,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之間默契十足,分明是多年心意相通。

    這樣聰慧的女子,又合皇阿瑪心意,五年之後豈不比惠妃母子更成大患?太子跟在後頭,心裏忽的沒了底。

    偏偏德妃又一改往日對他避而不談的作法,反而巧笑嫣然地在皇阿瑪麵前多次提起他,言辭之中全是希望他提攜老四。

    不過是君臣大義、兄友弟恭的話,從她口裏說出來卻叫皇阿瑪格外歡喜。聽聞太子的妾室李佳氏有孕,德妃又賞了當年她懷老六的時候用過的玉如意給李佳氏安枕,哄得皇阿瑪對這個未來的長孫也喜歡起來。就連在北方三省推廣番麥這樣的大事,太子原以為她會提裕親王或是舉薦娘家族人,沒想到最後差事卻落到了太子的奶父淩普頭上。

    平白無故得了這麽大一個助力,太子心裏一麵將信將疑,一麵又舍不下這後宮有人的許多好處。

    正在猶豫之時,是夜兩人在天壇外偶遇,月色下幾句閑話之後,太子終於忍不住開口提起:“聽聞貴妃娘娘身體不適,德額娘素來跟她交好,可有去探望過她?”

    溫僖跟太子就差撕破臉皮正麵剛了,太子豈會真心關心貴妃的身體?這話是在問她立場轉變的原因罷了,繡瑜遂笑道:“此一時彼一時,貴妃娘娘出身不凡心氣高傲,本宮跟她原不是一路的人。”

    太子不置可否。

    繡瑜又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比起貴妃,本宮反而覺得宜妃才是這宮裏最聰明的人。”

    太子心裏一動,宜妃性子潑辣,處處爭風吃醋,樣樣都想占上風、拔頭籌,宮裏認為她聰明的人可不多。唯一比旁人強的,就是郭絡羅家搶先投靠他罷了。

    “可本宮的心,比她稍微要大那麽一點點。”

    “哦?”太子知道重頭戲來了,掛起驕矜的笑容,“願聞其詳。”

    繡瑜正視他,緩緩開口:“所謂無誌空長百歲,光是富貴清閑又有什麽用?本宮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老四有佐政輔國之能。本宮認為,主管戶部、一旗領主、親王爵位世襲罔替的責任他是擔當得起的。”

    太子猛地抬眼看她,臉龐的線條驟然僵硬,憤然開口:“娘娘的心,可不隻是大了一點。”

    主管戶部倒還罷了。大清開國以來,除去被奪爵的多爾袞兄弟,一共才封了六位世襲罔替的親王,全是在入關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宗親,後來順治和康熙的兄弟就再也沒有得封的。

    更不要說八旗戶籍製度以佐領為基礎,佐領管著人口,宗室的權利大小就看分封了幾個佐領。而領主是某一旗中眾佐領之首。滿洲八旗八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他的家奴。那一旗所有人就算做到一品大員,在主子麵前都要磕頭行禮,口稱奴才。

    皇阿瑪兒子眾多,不可能單單給老四一個人這樣大的權利。難怪德妃這樣聖寵,還要籠絡於他。

    繡又瑜淡淡地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雖然都是忠於您,但這聰明人的價碼跟蠢貨必然是不同的。若用做買賣來打比方,是本宮先出力,將來您坐擁天下之時才付出報酬,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呀。”

    太子鬆了口氣,她這樣明碼實價地提出要求,反而叫人安心。所求雖然不小,但德妃把聰明勁兒用在跟自己要權要爵位上,總比用在跟自己打擂台、唱反調上要強得多。

    如果放在早些年他還有那股皇位“舍我其誰”的信心,當然可以駁斥這樣的無理要求,但是大阿哥在兵部權勢日盛,弟弟們逐漸長成,他隻得應道:“那孤就與娘娘定下這君子之盟了!”

    “一言為定!”

    “呼——熱死了,熱死了。”繡瑜回到行宮的臥房裏長舒口氣,踢掉了腳上的花盆底子,靠在榻上雙手張開,一個勁兒地用手扇風,笑道:“可還有加了西瓜瓤的冰碗子,快端兩碗上來吃了。”

    竹月依言去廚房尋了來,俏皮地笑道:“恭喜娘娘,心想事成。隻是您就不擔心太子出爾反爾嗎?”

    “傻丫頭,這隻是安太子的心罷了。”

    太子盯上了他們永和宮,非要“達成聯盟,收為己用”,否則就要出手打壓了。現在這個階段,太子地位還穩固得很,繡瑜不得不跟他虛與委蛇,暫時低頭。

    可怎麽個低頭法,卻是個大問題。若是讓太子直接找上胤禛,那是以君對臣,以兄壓弟,以年長算年幼。胤禛十成十是要吃虧的。

    於是繡瑜果斷向老對手宜妃學習,自己親身上陣,把兒子護在後頭。以庶母對嫡子,這身份的差距就沒怎麽大了,至少太子總不能讓皇阿瑪的妃子給他磕頭吧?

    指望太子給胤禛封爵賜官的話本來就是瞎掰的,她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再過個三五年,胤禛胤祚都在朝堂上立住了,她隻管往後宮一縮,太子還能來永和宮揪著她兌現諾言嗎?

    繡瑜愉快地把手指浸在熱水裏:“回宮之後你親自把如意送到李佳氏房裏,記住,先給太子福晉請安,當石氏和太子眾姬妾的麵給,瞧瞧她們是什麽反應。”

    自古門戶不嚴,就是打這內宅不合上來的。縱然太子福晉石氏是康熙親自挑的,賢惠識大體,可未必人人都是如此。

    繡瑜想到禦花園裏那個路遇毒蛇還能穩穩站著、不失儀態的姑娘,心裏隱隱一顫。

    以前學校流行一句話叫“外交無正義”。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就算明知道是瞎話也得掰扯,明知道是損人利己的事也得做,宮廷鬥爭又何嚐不是如此?

    她雖然不喜歡這樣的內鬥,但在這樣複雜的局勢裏,她能堅定自己的立場和原則,保護幾個孩子平安長大,不管男孩女孩、誌向如何,都教他們不枉渡一生,也就足矣。

    窗外漸漸響起淅淅瀝瀝的雨聲,行宮多樹,雨點擊打樹葉的聲音朦朧幽遠,好似嗚嗚的笛聲從遠方飄來。宮女去關窗,木頭撐子被取下,一陣風卻帶著清新的泥土香味湧進屋裏。竹月笑道:“娘娘,雨好大呀,明天可就涼快了。”

    繡瑜亦覺得心神大暢,突然笑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月俏皮地笑道:“娘娘又說奴婢聽不懂的話了,要說懂詩,奴婢還是請萬歲爺來跟您聊天吧。”

    “你這丫頭。”繡瑜披了衣裳到廊下站著賞雨,那陣詩情畫意的浪漫勁兒過去了之後,她又歎息一聲,“這麽大的雨,可別打雷才好。否則十四又要睡不著覺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