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初現端倪

字數:4732   加入書籤

A+A-


    顧淨打探回來的消息自然是不好的,連她的父親都暗示林暘太過於莽撞了,鹽政本就觸及很多人的利益,更何況要做一個變革者,自古以來變革者有那個有好下場了。

    顧淨旁敲側擊了一句,林暘隻是一味逗著掌珠,隨口回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顧淨也就不敢多勸,林暘卻在心裏暗歎一口氣,他不指望顧淨那樣能夠像母親那樣是父親的賢內助,顧淨若是沒有賈敏那樣的心性和見識那就不要插手他的事情了,隻要照顧好內宅的事情,林暘就很滿意了,可是現在隨著他們成為夫妻的時間變長,彼此之間也熟悉了解了,最主要的是顧淨生下了掌珠也算是在林家站住了腳,顧淨就想著知道林暘的事情,雖然是一片好意,可是林暘並不喜歡。

    林暘總覺得自己能夠為家人遮擋風雨,讓黛玉接觸政事是因為黛玉聰慧通透想要她開闊眼界,可是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插手政事,他覺得顧淨隻要料理好家事照顧好掌珠就可以了,朝堂之上本就渾濁不堪,林暘並非是聖人君子,自然會使出一些手段,他想要在顧淨和掌珠麵前表現的正派一些,自然不希望顧淨沾手。

    他並不擅長對顧淨說這些,便想著找個時間和賈敏說一聲,讓賈敏和顧淨談一談,賈敏知道了林暘的意思,犯了愁,說的輕了吧,敲打不了顧淨,說的重了吧又成了責罵顧淨了。

    黛玉在一邊看著賈敏發愁的模樣忍不住笑起來,賈敏輕拍她一下嗔道:“我在這裏發愁的很,你倒是自顧自樂,你別光顧著高興,我可是知道的你哥哥往日跟你說些政事,可現在他又嫌棄自己的媳婦管著他了,這就是做妹妹和做媳婦的差別,日後你嫁了人,在阿崢麵前可別這麽聰明,得會裝傻才是。不僅在外人麵前還是在他麵前都要全了他的麵子才是。”

    黛玉聽到賈敏提到穆崢,忍不住紅了臉,在賈敏身邊撒嬌道:“不是說哥哥和嫂子的事情麽,怎麽又攀扯到我身上了。而且我自來是不會裝傻的,與其裝做不知道還不如就不知道呢。”

    賈敏知道黛玉雖然對男女之事還是有些懵懂,不過好歹知道夫妻之間該如何相處了,心裏鬆了一口氣,便不再說教黛玉,盤算如何和顧淨說。可是一扭頭見黛玉一臉若有所思,隨口問了一句,黛玉答道:“至親至疏夫妻。”說完之後才覺得自己失言了,忙掩了口。

    賈敏明白了黛玉的意思,林暘和顧淨是夫妻本該是最為親密的人,可是林暘對顧淨有什麽不滿卻不直接告訴她,反而讓自己這個做婆母的旁敲側擊,太過於疏離了。如果是自己的女兒遇到這樣的一個夫婿,賈敏肯定是心疼自己的女兒的,可是現在賈敏卻心疼自己的兒子,林暘在外麵已經焦頭爛額了,她不想林暘在操心家裏的事情,而且相對於別的人,林暘已經做的夠好了,潔身自好,尊重發妻。

    既然舍不得讓林暘改變,那就隻能讓顧淨去改變適應林暘,賈敏下定了心思讓人喚了顧淨過來。顧淨是帶著掌珠一起來的,她也察覺到林暘的不悅,卻不知道如何惹得林暘不悅,說起來也可笑,相較於去詢問林暘這個丈夫,顧淨更傾向於向賈敏求助,因此聽到賈敏讓人去叫她,心裏很是鬆了一口氣。

    黛玉抱著掌珠出去了,留下了賈敏和顧淨,顧淨一咬牙把她惹得林暘不悅的事情說給賈敏聽了,賈敏拉著顧淨的手道:“外麵的事情不幹淨,他們爺們不想我們知道也是情有可原的。”

    “再說了,男主外女主內,你現在知道了他不喜歡說些政事,不喜歡你插手政事,日後你記著不做就是了,這政事本就是他們男人家的事情,讓他們操心就是了。這樣他們才覺得你信任他,依靠他。”

    顧淨道:“可是外麵的事情也會影響內宅的,如果不知道,心裏總是忐忑的很。”

    賈敏問道:“你知道了,又能做什麽呢?”顧淨愕然無語,賈敏繼續說道:“不過是在一邊幹著急罷了,又不能真的替他們上陣殺敵,引經據典。

    賈敏歎口氣道:“即便是林家真有滅頂之災,可是我們什麽也做不了,不過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罷了,與其那樣倒不如什麽都不知道,順著他們外頭的意思來,不過這可不是讓你真的什麽都不管都不問了,平日裏不聞不問,可是真遇到了事情還得你雷厲風行做出決定才是。”

    夫妻相處之道本就因人而異,林海願意和賈敏說,賈敏就幫著端詳為他排憂解難,順著林海的心思勸說他或是支持他,林海要是不告訴她,她即便從別的途徑知道了,也裝作不知道。她隻需要告訴顧淨林暘不喜歡她這種行為就可以了,之後顧淨該如何和林暘相處,就得顧淨自己去體會了。

    賈敏幫著林暘解決了內院的事情,可是外麵的事情隻能靠著林海和林暘解決了。

    如林海和林暘之前做的打算,有人立馬跳出來彈劾林海和林暘了,說林海在戶部任上不善為國理財,導致國庫供需,又與其子意圖變祖宗之法,尤其是其子林暘竟然放縱商人重利,是在有違聖人之道。懇請聖上將其追伐罪責,以正本清源。

    林海掃了一眼屬名的人,不過是個無名之卒,想必是那個朝臣看不慣他,才先行讓品級低的言官彈劾,以試探風向,如果皇上反對,不過是個馬前卒而已,如果皇上置之不理,那麽再讓更多人彈劾。

    林海根本就不在乎這樣的彈劾,他按著聖心所做,彈劾他就是要違背逆聖意思=而行,即便是反對聲音太過強大,皇帝為了平複眾怒,最多是讓他致仕,根本不會牽連甚至還會加恩於自己的家人。可是出乎林海意料的是林暘竟然硬生生的□□來了,眾人的目光不在放在他身上,不會去注意他要求徹查私鹽販子和改革鹽政體係,反而會注意到林暘讓商人購買餘鹽。這些個儒生們都看不起商人,認為他們投機取巧,本就傾向於抑商,如今林暘來了這一下子,就是讓商人明晃晃的去賺國家的錢財,那些個人肯定要把矛頭對準林暘。

    林暘知道了彈劾他的折子,隻是冷笑一聲道:“這些個書生們隻想著什麽國家大義,嘴上說的別誰都高尚,可是也沒見著有誰為百姓為朝堂做過一件有利的事情,真是一群國賊祿蠹,沽名釣譽之徒。”林暘的話沒想著瞞著人,很快傳出去了,立刻就有一些老翰林被氣得捶胸頓足,紛紛上書要求聖上懲治林暘這個狂妄之徒。

    林暘的話依舊很是強硬:“文武百官各司其職才是正道,那些個人整日本就該修書編史,與其在這裏對著不曾接觸過的鹽政指手畫腳,倒不如老老實實看自己的書吧,好歹還能給後世留下一些典籍。今日他們看不慣鹽政改革,便按著他們的法子來,若是明日他們看著一些邊防之事不順眼了,難道還能去上陣殺敵不成。”

    後來鬧得不可開交,一些老翰林甚至跑到孔廟裏哭訴儒生裏出了林暘這麽一個敗類,要求皇上革除林暘的功名,甚至還有人寫詩暗諷林暘,顧經和顧縉隻能登門勸說林暘低頭,林暘的態度依舊很堅決道:“如果一味的春風化雨,那還能有什麽變革,曆來變革之事無不是雷厲風行的,容不得變革者有一絲一毫的妥協的。”

    後史書評價林暘說他通識時變勇於任事,但其性偏激剛鷙,初步入仕途就不顧眾人的反對主持了鹽政改革。不過也有人指出來,林純熙之所以這麽強硬,不懼風險不怕威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兩代帝王對其的寵愛,這也是讓後世之人嘖嘖稱讚的地方,林純熙為相的時候幾乎是獨掌大權,竟然還能夠君臣相得。

    尤其是嘉寧帝寵愛林純熙猶如自己的孩子一樣,後世之人就開始杜撰起來,說林暘是嘉寧帝的私生子。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史書上明確記載了林暘的身世鬧到了康慶帝和嘉寧帝麵前,雖然聖口獨斷,可是還是留下了給後人杜撰的餘地。

    一開始不過是因為皇帝遲遲不肯處罰林暘,有人心生嫉妒憤恨,喝醉酒之後調侃一句,說皇帝寵愛林暘比寵愛皇子還要過些,後來傳開了去,說是林暘是皇帝的私生子,說的一板一眼。

    林家為著朝堂上的事情忙的不可開交,根本沒去注意這些市井閑話,還是賈赦在外麵喝花酒的時候聽到了一耳朵,得知自己的大外甥可能是皇子後,賈赦立馬花酒也不喝了,壓抑著心中的興奮,去林家。

    林海喝林暘去上朝了,賈敏接待他,賈敏看著賈赦一臉眼角眉梢都透露出喜氣可是又一副怕別人知道強忍著笑意,而是的麵孔有些扭曲的表情問到:“大哥,怎麽有功夫來我們家了?”

    賈赦揮揮手想讓丫頭們下去,賈敏見著賈赦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無奈的讓丫頭退下去,賈赦這才挫折手,興奮道:“聽說大外甥是皇子?”

    賈敏猛的坐起來,厲聲嗬斥道:“大哥從哪裏聽來的這膽大妄為的話?”

    賈赦訥訥道:”外麵都傳開了,說大外甥是皇上的私生子。”

    賈敏掐了一下不住顫抖的手,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道:“暘哥兒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了的,哥哥竟然說他是皇帝的私生子,哥哥是什麽意思,是說妹妹我不守婦道嗎?”

    賈赦忙擺手道:“我不過是聽上這麽一耳朵而已,你生那麽大氣做什麽。”

    賈敏怒極而笑道:“哥哥要毀我閨譽了,我還不能生氣嗎?”

    論伶牙俐齒,賈赦是比不上賈敏的,他無意和賈敏糾纏下去,丟下一句:“是我錯了,道聽途說,妹妹別生氣了。”就落荒而逃了。

    賈敏打法走了賈赦,這才覺得頹然無力,冬雪進屋見著賈敏一呆楞的模樣,忙跑過去問道:“夫人,出什麽事情了。”

    賈敏捂住胸口,驚慌,難過,忐忑,還有一絲終於到來的輕鬆。她在冬雪焦急的聲音中找回了自己的理智,說了一句:“讓老爺回來。”冬雪答應著要去了,賈敏卻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吩咐道:“不要讓大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