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國的勝利!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阿姆河下遊的希瓦綠洲,一座宏偉的古城聳立在大地,這是希瓦汗國的都城希瓦。 vw
因為這座城市坐落在卡拉庫姆沙漠的附近,是以這兒的氣候是異常幹燥。如果不是有阿姆河,很難想象這裏會有這麽一大片的綠洲出現。
希瓦是亞通往波斯行程的最後一站,控製著從伏爾加河到波斯的亞行商路線。
六十五年前,波斯的納迪爾沙曾經征服過這裏,但是在納迪爾沙遇刺之後,整個波斯亂作一團,自然的,被納迪爾沙征服的瓦西也發生了叛亂,苟延喘息的希瓦汗國死灰複燃。
可是權威大失的汗國王室也此陷入了反正,經過幾十年的內鬥,孔格勒部的伊爾土澤爾廢除了老舊的傀儡汗,建立孔格勒王朝。如果時空沒有改變,孔格勒王朝將會有一段相當輝煌的時期,直到19世紀的後半葉才被沙俄征服。
伊爾土澤爾的兒子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統治時期,將會是孔格勒王朝的黃金時刻。
但是這個時空多出了一個陳鳴,那像一個撬動了地球軌跡的支點,讓滾滾的曆史車輪遠遠地偏離了既定的方向。剛剛建立的孔格勒王朝還沒有從希瓦汗國舊日的廢墟收拾好一切,現在一切都沒有了,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狼狽逃亡沙俄,整個希瓦跪伏在了北方聯軍的兵鋒下。
而在一片哈薩克和蒙古軍隊的隊伍,有著為數不多的國人,可他們卻擁有著很多哈薩克貴族和蒙古貴族都沒有的崇高地位。他們名義是戰地觀察團,或者說北方聯軍的軍事顧問,實際卻是聯軍的太皇,地位非常特殊。
隻是這些人在來到聯軍之前,經受過特殊的訓練,日常行為半點也不會違背蒙古人和哈薩克的生活信仰習俗,也不會盛氣淩人,更不會胡作非為。所以,這些人的地位雖然很高,在隊伍裏獲得的評價卻也一樣極高。
伊欽內城,希瓦汗國最後的的堡壘希瓦的王宮內城,現在一片肅然無聲,隻聽見城牆之一麵麵迥異於希瓦星月旗的旗幟在飄動的聲音。
自希瓦汗國巴沙爾阿薩德埃米爾以下,這個戰敗之國還剩下的大臣將軍王族成員教團長老等頭頭腦腦,全部齊集於內城北門外的廣場,希瓦的守軍已經投降,六七千人已經排隊走進了聯軍在城外建立的多座戰俘營。
繳獲的槍支大炮和火箭彈,在北門外堆了老高老高。
剩下的這些人是希瓦的層人物了,百人人人肅立,擔驚受怕的躬身等候。而同時間,大批的北方聯軍士兵已經進入了內城,占據了堡壘炮台等諸多軍事要害之處。城牆也列隊站著齊齊兩排荷槍實彈的士兵,一個個精神萬分緊張的注視著下方,一處處製高點也有神槍手端著線膛槍在警戒著。
伊欽內城外,希瓦城,外城的老百姓和商人們都擁到了街道的兩邊,擠擠挨挨的看著街道兩旁站立的聯軍士兵。從城門城內筆直延伸,像兩條永遠也不相交的平行線,城門正央懸掛著一麵黑色的七星旗,這是北七汗國聯軍的軍旗,以北鬥七星為標記。在那麵旗幟下,一隊騎著高頭大馬,身穿胸甲,掛著軍刀背著火槍的聯軍騎兵魚貫而入
這是獻城儀式高氵朝來臨前的一個小環節,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從外城直入內城北門,然後呈現著外八字形,包括了內城北門,虎視眈眈的看著門外頭的百希瓦貴人。
帶領聯軍馬踏希瓦的人並不是渥巴錫,也不是舍楞,而是年近六旬的策伯克多爾濟。渥巴錫人還在浩罕戰場,連同哈薩克人一塊鎮壓地方的反抗力量。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哈薩克人的信仰並不純潔,那裏頭本來摻雜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東東,現在又有了佛教密宗摻和一腳來,那更是一團漿糊,更加熱鬧了。
而舍楞則已經病逝六個月了。
他年紀大了,撒馬爾罕的圍城戰耗掉了他最後的元氣,最終沒能撐過冷酷的冬天。
舍楞死了,但卻於大局無礙。
撒馬爾罕圍城戰依舊是贏了,在策伯克多爾濟帶兵進入希瓦的時候,渥巴錫也帥軍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了布哈拉城。
亞一戰一共三個大戰場,一處為陳漢派人親自掌管,一處是渥巴錫自己坐鎮,再有一個是玉茲與土爾扈特汗國共同主宰。這是阿布賁汗當年為玉茲打下的基礎,雖然他已經病逝了好些年,但好歹讓玉茲部族遺留下了幾個有著戰爭經驗的將軍,讓玉茲在這場戰爭取得了一個較重要的位置。
而土爾扈特汗國的優勢是不需要多言的了。
渥巴錫本人和他手下的將軍們,不說一個個都能征善戰,但至少他們有著不錯的戰爭經驗。這是其他的三個蒙古汗國所缺少的。其餘的三個蒙古汗國,有的隻是痛打落水狗的經驗,土爾扈特的優勢太大了。
策伯克多爾濟騎著一匹黑亮的汗血寶馬,走到了伊欽內城南大門。
西域這裏本來盛產良馬,汗血寶馬的產地在希瓦汗國的阿哈爾綠洲,位置在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這是一個古老的馬種,一個優秀的馬種,有著三千年的曆史。這也是世界最純的馬種,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而作為一種優良的馬種,汗血寶馬一直以來都是希瓦汗國最寶貴的財富。在此之前,陳漢用盡了手段也不過從希瓦引入了一百匹汗血寶馬。
穆罕默德拉希姆汗逃亡俄羅斯的時候,也隻是卷走了希瓦城的一二百匹汗血馬,更多地汗血馬還生活在阿哈爾綠洲和三汗國的貴族之手。
後世的土庫曼斯坦將之作為國禮,全世界也隻有三千匹。那麽現在的汗血馬呢數量也不是很多。
對哈薩克馬和蒙古馬百萬的數量,汗血馬的總數隻有萬匹下。作為一個馬群種族,這個數量是很少很少的。但這又沒有辦法
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這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從而造成了馬種品質的蛻化。汗血馬飽受其害,並且因為聲名在外,自古以來它們經曆過無數次的戰爭。
希瓦城內的市民多有養馬騎馬的經驗,在亞,不會騎馬宛如後世不會開車騎摩托,他們的腦子裏還清楚記得自家騎兵的樣子。希瓦的城民見過很多的騎兵,騎兵該是什麽樣的,在他們的心底裏是有個概念的。
那些希瓦的騎兵,在戰爭來臨之前也是衣甲鮮亮,希瓦也有胸甲騎兵麽。可是和眼前這隊騎兵一,覺得相差的有點遠了。好一個銀樣鑞槍頭和一杆真正的鋒銳長槍一樣。這不在於彼此的隊列是不是有著刀削斧鑿一樣的整齊,更在於那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騰騰殺氣
有些曾經見識過俄國人的哥薩克騎兵的希瓦人,都不由自主的將北方聯軍的騎兵同俄國的騎兵較,最後無不得出一個統一的認知,這是跟俄國人的一樣強大的騎兵啊
作為一百年前派兵入侵過希瓦的沙俄彼得一世曾經派了一個公爵帶領六七千人如今希瓦,結果全軍覆沒,俄羅斯騎兵的威名是每一個希瓦人打小知道的。
所有的希瓦人都知道沙俄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連攻破了希瓦的波斯,還有波斯更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這樣的巍巍大國都被俄羅斯壓著欺負,這沙俄的強大可想而知了。
那個強大的國家所擁有的強大騎兵叫哥薩克,戰鬥力自然遠希瓦的遊牧騎兵要高。
而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認知的希瓦人,再看到被聖彼得堡派到亞南三汗國的哥薩克精銳騎兵,自然會得出哥薩克真的很強大,遠希瓦騎兵強大的認知。而現在,希瓦人在被征服的恐懼下,看到了三年來在戰場打生打死的北方聯軍騎兵,看著那一身騰騰殺氣的北方聯軍騎兵,他們又很自然的得出了這麽一個讓真正的明眼人覺得可笑的結論。
北七汗國騎兵經過三年實戰的磨礪,的確增長了很多。可以說,陳鳴現在能放心大膽的用他們去對陣俄羅斯的哥薩克,但要說他們完全得哥薩克,那卻是外行話。
哥薩克是大腦冷靜的野蠻人,他們的本質是野蠻人,從骨子裏,數十萬哥薩克人散發著一股難以言表的野性。這是他們二三百年為沙皇征戰而養成的性格,已經深深的印刻在每個哥薩克人的心底。
而北七汗國騎兵從本質說卻隻是遊牧人。
遊牧人也很野,可他們的野性對的僅僅是農耕民族,跟哥薩克起來相差的太多了。
這好歸化明王朝的蒙古人跟八旗韃虜的差距。那是一種本質的區別
這樣的北七汗國騎兵怎麽可能跟哥薩克一模一樣呢
但冷靜的野蠻人未必訓練有素的普通人強大,哥薩克的單兵力量很強,但群體較呢如今的哥薩克可還不是百年後人口數量過千萬的龐大戰爭群體。如今的哥薩克人口,所有人加在一塊也頂多一百來萬。這樣的人口數量怎麽能得過人口是之數倍的北七汗國
但在今日希瓦人的眼,這卻是:北軍有精銳如此,難怪可以大破盟軍,成為這亞之主
英國每日新聞的駐國記者吉米馬丁也隨著聯軍進入了希瓦。
他住在一個相當舒適的地方,鄰居全都是隨軍的戰地記者。
吉米馬丁關了窗戶,歡慶聲依舊源源不斷地傳進他的耳朵,隻是這聲音小了很多。
今天聯軍順利開入了希瓦城,超過六千名希瓦士兵放下了手的武器,走進了聯軍為他們準備好的戰俘營。亞的槍聲還沒有徹底平息,亞還沒有徹底的平靜,但亞戰爭已可以說結束了。
國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整個亞跪伏在了國人的腳下。是的,國人。他們才是亞的主人,北七汗國隻是為主人看守牧場的七條惡犬
343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