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
字數:5176 加入書籤
希瓦城並沒有經曆撒馬爾罕之圍那樣長久的圍困,策伯克多爾濟帶領的聯軍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這座希瓦汗國的都城。 w w w v w 可這並不意味著希瓦城裏的市民的心情是平靜的。
要知道,在不久前他們才送走了伊爾土澤爾汗,又迎來了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登基即位,然後這位大汗連汗王寶座都沒有暖熱,急匆匆的帶著心腹親信逃亡了裏海岸畔,乘船去到了對岸,去到了俄羅斯人的懷抱。
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登基後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抵抗,也不是傾力開啟與北七汗國的和談,而是自己躲到了俄國人的庇護下,這對整個希瓦的心靈打擊是十分重大的。
穆罕默德拉希姆逃跑之後,北七汗國的情報人員在希瓦城內幾乎是公開活動,拉攏希瓦的勳貴大臣之餘,還不時的放出一些恐怖的消息,如哪哪哪被戰火化作一片白地了,哪哪哪在戰火變成一堆廢墟了,哪哪哪有多少人被殺,哪哪哪全城人被殺的一個不剩。
在這樣的流言蜚語,希瓦城市民的心怎麽會不憂心忡忡他們在每日都提心吊膽的日子裏生活了一兩個月,直到北方聯軍即將進入希瓦,希瓦城內現存的達官貴人開始貼出告示,公開投降,而且許諾後者入城之後會秋毫無犯。
秋毫無犯是個笑話,希瓦人不會天真的去相信,但怎麽著也讓他們有了幾分希望。連一些逃到外頭的人也開始選擇了回歸。希瓦城內的百姓的心情,或許能用劫後餘生來形容吧。很難想象戰火如果燃燒到了他們這座城市,這些平民會遭受多麽大的磨難。
至於希瓦汗國的榮光,真神的榮光,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麽不可以放棄的呢
真真的虔誠是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些天方信徒隻能如此的安慰自己。
因為他們很清楚,希瓦頭的天再也變不回過去的天了。
希瓦的天不是哈薩克人的天,誰不知道亞的主子是陳漢還有誰敢懷疑天朝國的實力在這個素來講拳頭大小的亞,陳漢帝國已經展示了足夠的威力。強大的北七汗國也隻是天朝的一群看門狗。再天真的人也不會認為他們還有翻盤的那一天
連強大的俄國在當初都被國摁在地毆打,是整個天方世界結合起來,也不是國的對手。
那麽如此的壓力具體的落到希瓦的頭,他們也隻有認命了。
在一群希瓦官員的帶領下,策伯克多爾濟帶著幾百個充門麵的胸甲騎兵,從南門大搖大擺地進到了希瓦的汗宮前。百名恭迎策伯克多爾濟的希瓦層人物,跟在策伯克多爾濟的屁股後麵到了汗宮,然後一個個紛紛跪倒在策伯克多爾濟的麵前。
策伯克多爾濟是一個驕傲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有大根腳的人,他是土爾扈特部落著名首領阿玉汗的後代,渥巴錫汗的堂侄,土爾扈特部落重要核心人物之一。土爾扈特部在沙俄的時候,俄國人改組了紮爾固,任命策伯克多爾濟為紮爾固首領。目的在於使紮爾固成為與汗權相抗衡的機構。也是說,聖彼得堡選了策伯克多爾濟為對抗渥巴錫的棋子。
在充當俄國的奴仆土爾扈特部的叛徒,和與渥巴錫汗聯合抗擊沙俄的分叉口,策伯克多爾濟選擇了後一條。渥巴錫的地位再也無可動搖,但是在如今的土爾扈特汗國,策伯克多爾濟也是大權在握的汗國副王。而且是得到南京認可的地位,是可以傳給後代子孫的地位。
蒙古四汗國的副王之位都由土爾扈特汗國而起。
策伯克多爾濟哈哈大笑,利落的翻身下馬,一把扶起了跪在地的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這二人是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叔叔和弟弟,是伊爾土澤爾的弟弟和兒子,也是孔格勒王族留在希瓦的最高首領:二位快起來說話
策伯克多爾濟一邊說話,一邊仔細打量著兩人,亞德加爾與他是老相識了,這人是希瓦汗國的外交大臣,之前曾經多次出使北七汗國。而阿布哈齊是希瓦的工商大臣,卻是沒跟策伯克多爾濟有半點交集。
雖然在之前的時間裏擔驚受怕了好一段,不過眼下還是氣度儼然的。
希瓦汗國雖然會被哈薩克人吞並,但他們並不會遭遇滅頂之災,南京已經給出承諾,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會在不久後遷移到南京去,雖然失去了權利,卻還能保留一部分財富,在南京像一個普通的富商一樣生活。
他們現在已經有的子嗣子孫還會有些限製,但再下一代能擁有一個華夏國民全部的權益。
作為敗軍之將,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這裏頭最最悲慘的實際是賽義德阿利姆,他是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的大兒子,也是希瓦新軍的一名將領,隻是因為戰場受了傷,穆罕默德拉希姆逃跑的時候把他丟在了希瓦,還美其名負責留守,掌控希瓦的全部守軍。
現在賽義德阿利姆肉體的傷口已經好了七七八八,但精神十分頹廢,臉色灰敗,目無神彩,身的袍子空落落的好像大了一號似的。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已經垮了,看是一個廢人。
策伯克多爾濟背後的騎兵都紛紛下馬,肅然而立。他們很得意
因為這是滅國之戰啊。
作為軍人,能經曆一場滅國之戰,那是再榮耀不過的了。
一個個希瓦的貴族官員低下了頭,他們都不敢正視策伯克多爾濟。這一幕策伯克多爾濟看得很清楚,他要的是這效果
他可不是狗屁不懂的蠻夷,土爾扈特部歸降了陳漢之後,他們的頭,乃至於後來的七汗國的頭,被陳漢內陸的一些人不止扣過一次大帽子,他算是知道什麽叫人險惡和畏威而不懷德了。
雖然後者那六個字扣在土爾扈特汗國的頭很難受,但同理,這六個字被扣到南三汗國的頭卻很合適。在策伯克多爾濟眼裏,南三汗國要不是戰場打了一仗敗一仗,被打的慘了,希瓦這些蠻夷算投了漢,也定是三心二意的。
亞這裏,要不了20年還會有一場生死之戰。
陳漢與俄羅斯的決戰
如果那一戰陳漢敗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並不會有什麽損失,可七汗國,尤其是蒙古四汗國,那遭殃了。所以南三汗國必須老老實實,他們七汗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肅清南三汗國,將這片遼闊的土地化為自己壯大的資糧。
這樣他們才能在未來的那一場命運決戰,最大限度的給予國以支持。
而要是國能贏了俄羅斯,他們的腳步是不是也可以越過烏拉爾河了呢
這對於七汗國來說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如果不能讓這些夷狄徹底馴服,還不如統統殺掉幹淨
這念頭不隻是策伯克多爾濟一個的腦海生起,整個七汗國的頭頭腦腦都已經統一的思想。
轉瞬之間,無數個念頭從策伯克多爾濟的心頭轉過,聽見亞德加爾低聲細語地道:尊敬的殿下,我們總算是把您給盼來了,您要是再晚來些時日,這希瓦城可要亂成一團糟了。
亞德加爾很清楚策伯克多爾濟的性格,驕傲,這兩個字已經刻入了他的骨子裏。
策伯克多爾濟明知道這話是恭維,但還是不由的一笑,鬆開扶著亞德加爾的手:希瓦城之所以能保全,靠的可不是我,而是你們二位啊。
南京已經傳來了消息,陛下對二位的棄暗投明甚是滿意,不日將另有聖旨下到。兩位日後
策伯克多爾濟的一席話讓在場的百希瓦貴族官員都滿心歡喜起來,聽策伯克多爾濟的意思,陳漢天子還要獎賞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的這真是天大的恩典。有了這份恩典,他們也安心了。
雖然這恩典給的是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可何嚐給的不是希瓦,不是他們呢
陛下隆恩浩蕩。亞德加爾嘴唇蠕動了記下,仿佛才從驚喜回過魂了一般。
南京城竟然對他和阿布哈齊還有恩賜褒獎,這可是亞德加爾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而有了這道聖旨,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在南京的日子,也好過的多了。
策伯克多爾濟說著話,從身邊的隨從手取過了聖旨,在亞德加爾和亞德加爾麵前揮了揮,笑道說:這便是陛下對於你等歸降一事的旨意,天子將賜你等漢姓,亞德加爾和阿布哈齊還封了爵位,皇恩浩蕩啊。你等日後且不可忘記。
策伯克多爾濟說的話是漢語,在場的希瓦貴族官員很多都聽不懂,還要另有翻譯宣講。
亞是天方教的傳播之地。陛下對於天方是沒有排斥的,你們希瓦人投降之後,這信仰還是信仰。隻要符合哈薩克汗國的法律法規,那都是不成問題的。七汗國的政府機構設置一律學習陳漢,那啥教務管理局和相應的法律法規也被他們一並複製了去,隻需要稍微的做些修改。
陳漢奉行的是信仰自由麽。
不管是佛祖還是三清,亦或是玉皇大帝和帝,還是真神啥的,不管,一律不管。隻要你們不終於梵蒂岡,不忠於哈裏發,不忠於佛門道門即可。
而未來的亞還是要傳播現代明的,儒家的典籍也可以作為課外讀物麽。反正不能再那本經書當課本的一遍遍背誦詠讀。
擺好了香案,立時可以跪接聖旨。不過有些話,策伯克多爾濟在傳旨之前和亞德加爾阿布哈齊他們還是先說清楚的好。
南京和北七汗國都不會太過剝削壓迫南三汗國,除了必要的情理之外,動作並不大。可是一些忌諱,還是有的。千萬別自己找死
這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
3434530